【根据“排列组合”,我们就可以列出另外的三种:】
其一,已所欲,施于人。就是把我喜欢的东西,给予别人。但同样地,你喜欢的,不一定是别人喜欢的。比如对于吸烟的人来说,香烟就是“已所欲”的,但对于不吸烟的人来说,香烟就是毒品,连二手烟都是。因此,"己所欲,施于人"也是有问题的。
有时候,我们可能是出于“好心”,但由于我们并非他们,适合于我们的,不一定适合于他们,因而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边界关系思维结果。比如我的一位朋友,因为自己投资股票赚了钱,就劝说亲戚炒股,结果导致亲戚在股市大亏,甚至影响到亲戚关系。
这样的事例在现实中屡见不鲜,很多人是出于好心,却最后得到自己和别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如果说炒股这样的事情是因为不确定性太大的话,那么,还有很多事情,则是我们明知道结果不好,也会“好心”去办的,最典型的就是溺爱子女。溺爱子女的结果,大都是子女没有出息,而且古往今来都有这方面的告诫。但随着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越来越多,溺爱子女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其二,己所不欲,施于人。这种做法无论在哪家宗教里,都不是道德的。你自己都不愿意干的事,为什么非得让别人去干呢?当然,我们也不能把这个“原则”推广到教育子女上来,比如有些家长,自己不喜欢学习,但不能因此就认为他们督促子女学习是错误的。
其三,己所欲,勿施于人。自己喜欢的,不愿意给别人,虽不符合崇高的道德水准,但这是人之常情,就不用多说。yipindushu.com
其实以上四种做法,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站在“己”的立场来看问题。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站在“人”的角度来思考,所以应该是:人所欲,施之。人所不欲,勿施。
就是别人喜欢什么,我们才给予,别人不喜欢的,我们就不要勉强。这是真正的“换位思考”,把主体从“己”变为“人”。人与人是不同的,这才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所以,不要老用我们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而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在“人所欲,施之”里,又有两种情况:一是,人所欲,己所不欲,施之。比如我们把自己不穿的衣服捐给贫困地区的人。
二是,人所欲,已所欲,施之。比如我们把钱财捐给需要的人。
显然,第二种情况的境界更高。
在"人所不欲,勿施"里,也有两种情况:其一,人所不欲,已所不欲,勿施。如不要随手扔垃圾。
又回到刚才的问题:孩子不喜欢学习,父母也不喜欢学习,是不是就不要求孩子学习了呢?这恐怕主要是一个教育问题了。据研究,孩子都是喜欢学习的,因为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因此,所谓不喜欢学习,主要是不喜欢学习“什么”,而不是“不喜欢”学习。比如有的孩子,就是不喜欢数学,但非常喜欢绘画,那就让孩子学绘画呗。此外,孩子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父母和老师的引导也非常重要。有的孩子本来不喜欢数学,但遇到了一位非常好的数学老师,把数学教得既容易又有趣,孩子就喜欢上数学了。不过还别说,现实中倒真有这样的家长,自己不爱学习,也就不对孩子提更多要求。我们虽然不赞成家长的这种做法,但相对于那种强迫孩子学这学那的家长来说,这也许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
其二,人所不欲,己所欲,勿施。因为别人本来就不喜欢,你自己喜欢,就没有必要施于人了。比如你喜欢喝酒,别人不喜欢,就没必要劝酒。
但无论哪种情况,都是以"人"为中心来思考问题的,而不是以“已”为中心。这才是现代自由社会的道德标准,就是尊重别人的选择,无论其选择与你是否相同。有时候,以"己"为中心还会犯一些可笑的错误。比如我们家原来有位邻居,他家的小孩经常感冒,原因是父亲每次骑自行车接儿子放学回家,第边界:关系思维一件事就是把儿子的衣服脱了,因而总是着凉。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不对的事,别搞成习惯2:http://www.yipindushu.com/zhichangchuangye/20396.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如何设计卓越的IPD流程09-12
2 经典句子:文学经典的智慧语句锦集09-12
3 经典句子:点亮心灯的优美言辞09-12
4 认知改变09-12
5 经典句子:蕴含哲理的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