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荀子,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起他的名作《劝学》,其中有很多警句名言,真是脍炙人口,对于人们勉学求知、努力向善,起到了巨大的激励鼓舞的作用。关于自强不息、励志为学的格言,如:“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关于重视积累、积学备用的格言,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关于取法贵上、要求贵严的格言,如:“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关于反省内求,接受砥砺的格言,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如此等等,通篇触目皆是,真是振聋发聩,提振人心。
实际上,不仅《劝学》篇,《荀子》一书三十二篇文章皆有博大精深的智德思想,甚至形成一个较为精密的智德思想体系,极具思想文化价值以及实践应用的价值,举其要者,约有四个方面。
主体与客体
首先,荀子对于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在学理上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荀子•解蔽》)
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智所以能之在人者,谓之能;能有所合,谓之能。(《荀子•正名》)
人为什么是认知的主体?因为“人之性”就有认知的能力。换句话说,“所以知”和“所以能”的认知能力“在人”。那么认知的对象是什么呢?就是主体认知能力所面对的东西,可以认知的东西。具体地说,就是“物”和“物之理”。人的感官“能各有接”,所接者就是物。“心有征知”,所知者就是“物之理”。“知有所合”与“能有所合”,所合者也不外乎主客的结合。在这里,认知主体与认知对象如此分明,说明荀子具有相当明确的主客观念,而这在孔孟和老庄那里都是看不到的。荀子之所以达到这一点,乃是受到后期墨家认知理论的影响,但他所作的理论概括,则超过了后期墨家,所以荀子的知论是高人一头的。yipindushu.com
缘天官与心征知
荀子对认知过程的划分,一是根据认知主体在认知能力上有“天官”和“天君”的差别。
第一阶段是“缘天官”(天官即人的五种感觉器官)或“天官意物”。目接物的形状、颜色,耳接物之声响、清浊,口接物之各种甘苦之味,鼻接物之各种香嗅气味,肤接物之各种冷热、滑涩、轻重等等。这都是凭借天官所获得的知。“天官意物”涉及物之属性通过感觉而内化,从而使主体感知到这些属性,成为主观的东西。第二阶段是“心有征知”。杨倞《荀子注》曰:“征,召也。言心能召万物而知之。”“征知”是说心知乃是一种间接的知,必须通过感官接物,才能使物成为认知的对象。荀子曰:“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簿其类,然后可也。”(《荀子•正名》)“缘耳而知声”、“缘目而知形”正说明“心有征知”是一种以天官为中介的间接的知。“待”,依赖。“征知”之“必将待天官”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从天官之知是否直接即可进入天君心知呢?不行。只有在天官之知“当薄其类”时,才能进入天君心知。只有当感官活动接触到事物的“类”,认知才能进入第二阶段。
荀子上承墨家的“察类明故”,非常注意“类”的分析。他常讲“统类”、“别类”、“比类”、“伦类”。认识的第一阶段可以接触到“类”,但不能把握“类”。第二阶段主要是对“类”的分析概括。“类”概念深入到事物的一般,说明心知具有概括性。而“类”的概括则有可能把握一类事物的“物之理”,进而把握包括各种“物理”的“道”。荀子讲过“心之象道”(《荀子•正名》)的话。他把整个心知的内容叫做“求道”、“思道”、“知道”、“体道”(《荀子•解蔽》),最后达到“心合于道”(《荀子•正名》)的“大清明”(《荀子•解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就可以做到“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考稽治乱而通其度,经纬天地而材(裁)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理矣”。这就是荀子对理性之知及人类之智的顶礼膜拜和衷心颂扬。
获取了理性认识,更要进一步以“行”作为认知的目的,用“行”检验已取得的认识。荀子说得好: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圣人。……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
“闻之”属于间接经验,“见之”属于直接经验,闻、见一般都属于天官之知。这里所谓“知之”专指天君心知。这两个阶段,都是“学”的范畴,也是广义的“知”的范畴。“学至于行”,把“行”理解为认知或学习全过程的归宿,也就是认知的目的。这是非常深刻而可贵的古代实践论思想。
“兼权”与“解蔽”
人所共知,人的认知活动常常要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限制,各种外在因素也可以导致认识误判,所谓利令智昏,情令智昏,嗜欲令人智昏,病痛令人智昏,皆是也。
荀子从大量事实中发现,人们的认知活动常常受到蒙蔽,“心术”的一大任务就是帮助人们“解蔽”。在荀子看来,人们可能受蒙蔽的东西很多,这是思想方法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他指出:
故(胡)为蔽:欲为蔽,恶为蔽;始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荀子•解蔽》)
在上述五组矛盾方面中,欲与恶、博与浅是由于主观原因所造成的蒙蔽与片面性,始与终、远与近、古与今是由于客观原因所造成的蒙蔽与片面性。比如,处理一件事物,只见其可欲的方面,不见其可恶的方面,而完全肯定;或只见可恶的方面,不见其可欲的方面,而完全否定。又比如,处理一件事物,只见其近利,不知其远害,而一味迷恋;或只见其近害,不见其远利,而完全反对。如此等等,荀子发现“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接触到了辩证法的一个真理,凡是事物的差异都构成矛盾的对立面。如果只见一面,不见另一面,必然要受蒙蔽。
那么怎样“解蔽”以避免片面性呢?荀子认为运用客观性、全面性的思维方法可以“解蔽”,他提出“兼权熟计”的原则。“兼权”即兼顾和通观对立的两个方面,“权”字还有价值权衡之义。“熟计”即周密和充分地考虑其利害得失。“兼权熟计”还有一种说法:“兼陈万物而中县(悬)衡焉,是故众异不得相蔽以乱伦也。”(《荀子•解蔽》)把事物的各个方面、各种要素统统都摆出来,综合考量,在中间确定一个原则或标准,通过比较权衡再作出判断,这样就不会因种种矛盾差异而犯片面性的错误,不会破坏人道的规范(“伦”),从而也就可以有效地解除认识上的各种“蔽”端。
然而,具体用什么“权衡”?权衡的原则或标准就是“道”。荀子曰:“道者,古今之正权也。离道而内自择,则不知祸福之所托。”(《荀子•正名》)“道”是客观的、全面的真理。如果离开“道”而主观地作判断,必定是“偏”,必定“蔽于一曲”,弄不清祸福究竟是怎样产生的。总之,在荀子看来,坚持客观性克服主观性,坚持全面性克服片面性,尽量把握事物的常则大道,就可以有效地“解蔽”了。
主体修养:虚一而静
人是认识的主体,人又是生活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有些人还要承担多方面的负荷,可谓“百感忧其心,万事劳其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经常修炼自己,就有可能不堪重负了。荀子提出“虚”、“一”、“静”三个概念,他认为只要把握好这三个方面的修养锻炼,就可以不断实现认知的正确与深化。荀子曰: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一而静。心未尝不臧(藏)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满(两)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虚一而静,谓之大清明。(《荀子•解蔽》)
在荀子看来,虚心并不意味着“无藏”,虚心只是“不以所已臧(藏)害所将受”,即不用已有的观念去妨碍接受新事物;“专一”也不排斥“兼知”,关键在于“不以夫(彼)一害此一”,即不要以一个妨碍另一个;荀子认为,心态的冷静并不要人们停止心(思维)的活动,只是不要让梦幻或胡思乱想来干扰正常的认知活动。荀子在这里辩证地处理了“虚”与“藏”、“一”与“两”、“静”与“动”的关系,并注意到“有藏”、“兼知”和思虑活动在认知过程中可能发挥的能动作用。这在先秦时代十分难能可贵,至今仍保持着它认知上的真理性。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劝学求知,虚一而静:荀子的知行论:http://www.yipindushu.com/zhichangchuangye/15599.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人性的弱点不过是人潜在的欲望09-12
2 .之前、期间和之后的衡量09-12
3 经典句子,笑到停不下来的秘诀!09-11
4 职场拼搏精神语录大全09-20
5 【不对的事,别搞成习惯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