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员工有些特殊的问题,我们也要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大致分成几个步骤:
第一步,分析他为什么有问题。越级指挥,正副主管的意见不同,员工抗拒革新,或者陷入派系的纠纷,员工常常缺钱,工作很懒散,甚至还公开地抗命,制造纠纷……出现这些情形,员工都有很特殊的问题,我们看到以后不能不理。
第二步,分析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所谓事出必有因。越级指挥使得员工感到很大的抗拒,是不是上级主管有点问题,对他有偏见,故意刺激他,具体原因要了解清楚。制度本身,环境本身,团队气氛,或者他本身有没有问题,都要搞清楚。
第三步,要了解问题,可以用一些方法。我们可以用观察法、会谈法;或者用调查的方式,比如做一些测验,分析他所做的记录;或者集体来研讨;或者用私下检举的方式;或者用公开侦查的方法……
第四步,处理这些问题,要根据客观的事实,同时要沟通观念,协调有关方面。
第五步,我们还要给当事者一个辩解的机会,不能管理者主观认定就可以了,还应该听听员工的意见,他可能有难言之隐。我们最好进行调解,当然调解不成,再考虑给他适当的惩罚。惩罚要注意几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事先要给他警告。我们事先没有警告,他没有心理准备,就可能闹出很大的事情。
第二个原则,要选择时机。比如,事先跟他谈谈,感觉他心平气和的时候再来宣布对他的惩罚决定。如果在他刚好取得很大成绩的时候宣布,他一定认为你是故意让他出洋相,他一定会更抗拒,这就是时机不对。
我们要坚持原则,立场要很稳定,但是,一定要考虑到当事人的心情,考虑到周遭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最好有人做证明,表示我们是客观的,我们要尽量避免产生后遗症,就是把争执降至最小。
我们一直认为,主管一定要有两种态度,就是无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以这种态度来处理员工问题,大家会比较敬服。
我们再把员工问题缩小一点,就是当他抱怨的时候,我们怎么办。这是最普遍的情况。员工抱怨的时候,我们不要鼓励他,也不要禁止他,否则他就会觉得,“我连抱怨的机会都没有,可见你根本不理会我的立场”。可是我们也不能鼓励,否则他就认为,“你的看法跟我一样”,因此更坚持自己是对的,更觉得自己受委屈了。我们应该心平气和地听他说,说完了以后也不说他对,也不说他不对,而是说,“你给我一段时间,让我查一查事情的真相”。我们事后一定要认真去查,查完以后再跟他讲,他是对还是不对,希望他能够了解,我们是很公正地处理这件事情,希望他能够配合企业的需要,也为他自己做一个适当的说明。这样,他的抱怨就会很快平息。
对员工的抱怨最好是做一些预防工作。预防工作要从主管本身做起,主管越好,员工抱怨的机会就越少;主管越刚愎自用,主管越有成见,员工自然就有更多的抱怨。所以,主管要真正地关怀员工,他们一有抱怨,马上就可以做一些合理的处置。
如果员工的抱怨扩大,变成劳资纠纷,怎么办?现在劳资纠纷是很普遍的现象,一般都有三大借口,我们要小心,不要被这些借口蒙蔽了。
一是动不动就说管理制度不健全。
二是中国人没有什么法律观念。
三是有第三者介入。如果不是自己去找,第三者怎么会知道?他怎么会有机会介入?可见还是自己人闹出来的。
因此我就有三点建议:
第一,一定要确立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的原则。这样事情比较容易得到合理的解决。
第二,我们最好通过中层干部,让中层干部扮演中间人的角色。因为中层干部平时跟劳方、资方两方面都比较密切,有很多机会可以沟通,对双方的情况比较了解,由中层干部承上启下应该是最适当的。
第三,要重视平日的沟通。平常多沟通,有小问题要趁早解决。企业里面如果没有大问题,那就表示问题还比较小的时候就解决了。因此,企业如果说有大问题才能解决,它一定是忽视小问题的。我们要重视小功劳,不要重视大功劳。因为小功劳就表示小问题都解决了,问题小的时候都解决了就不会有大问题,没有大问题就没有大功劳。这句话值得记在心里头,重视小问题的解决,不要等到大问题出现才来解决,要重视平日的沟通,可以使得劳资争议减到最低。
考核激励提升工作绩效
一个人现在表现怎么样,会影响到未来的发展。考绩应该反映一个人的过去,决定一个人的现在,还要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未来,这样才是完整的考绩。
中国人最应该重视考核
绝大部分的中国人都很积极地想要知道管理到底是怎样的。因为我们已经感觉到,只有管理能够提升生产力。
众所周知,管理是一个很简单的循环——PDS循环。在PDS循环中,最不容易做好的就是检查。中国人最害怕检查,因为每一次检查的结果多半会把做错的人给找出来,弄得当事人很没有面子。那么他也会意气用事,使得其他人也跟着没有面子。中国人的任何事情不太可能就事论事,不太可能对事不对人,因此,任何事情检查来检查去,最后都会扯到人的身上,这是我们中国人最应该要注意的。
我们无法要求大家不犯错,只能要求大家尽量把过失降到最小,做到不贰过就够了,但是一般的人多半会自己调整。举个例子,想一下我们当学生的时候,一遇到考试,我们的心态是怎样变化的。我觉得,中国人在考试之前是儒家思想,考试当中是很典型的道家思想,考完之后又是佛家思想。你看每一次考试之前大家都说,“我这一次一定要考好”,这就是典型的儒家思想,非常积极,非常肯定,非常有自信。我们作计划的时候也是这样的,认为我这次的计划很完美,将来执行的后果一定很好。可是我们进考场的时候一看,会的老师都没有出,老师出的都不会,我们只好说,“那有什么办法?我会几个就写几个吧,不会的就蒙吧”。我们执行计划的时候也是如此,能执行的就执行,执行不了的就跳过。考完了以后,老师把成绩公布出来,即使考最后一名,也不会觉得怎么样,“阿弥陀佛,反正总有人要垫底嘛,不是我垫底就是别人垫底,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检查的时候,我们也会觉得无所谓,反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可见,当我们作计划的时候,多半很积极;执行的时候我们多半会迁就实际情况,很少坚持一定要做到什么样的标准;在考核的时候,我们又比较放松。可见我们做事情经常是周而复始,一错再错,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好检查的工作。
yipindushu.com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特殊问题应该视为个案处理:http://www.yipindushu.com/zhichangchuangye/11891.html
推荐文章
09-19
1 【忘我地投入工作能创造奇迹】09-18
2 【直面问题1】09-12
3 【深度学习】绩效考核,考什么09-12
4 目标目标好听但无用09-12
5 不要拖延,先做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