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道德的概念
道德,就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人的信念等力量去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是规定行为是非的惯例和原则。道德一般可分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三类。其中与管理者密切相关的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守或履行的行为标准和要求,以及应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管理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是从事管理工作的管理者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是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对管理者提出的道德要求。对管理者而言,管理道德可以说是立身之本、行为之基、发展之源;对企业而言,是对企业进行管理的价值导向,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所需的一种重要资源,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源泉。可以说管理道德是管理者与企业的精神财富。管理道德所关注的是两个层面的问题:管理者个人的职业道德和管理者在组织中的身份所要求的管理道德。
yipindushu.com敬业是首要的职业道德
从世界范围看:学历资格已不是公司招聘首先考虑的条件,大多数雇主认为,正确的工作态度是公司在雇用员工时最优先考虑的,其次才是职业技能,接着是工作经验。一个资料中介绍,某个留学生在日本东京一家餐馆打工,老板要求洗盆子时要刷6遍。一开始他还能按照要求去做,刷着刷着,发现少刷一遍也挺干净,于是就只刷5遍;后来,发现再少刷一遍还是挺干净,于是又减少了一遍,只刷4遍。并暗中留意另一个打工的日本人,发现他还是老老实实地刷6遍,速度自然要比自己慢许多。便出于“好心”,悄悄地告诉那个日本人,可以少刷一遍,看不出来的。谁知那个日本人一听,竟惊讶地说:“规定要刷6遍,就该刷6遍,怎么能少刷一遍呢?”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盘子刷几遍就干净,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员工的敬业程度。很多企业或组织已经把工作态度作为遴选管理人才的重要标准,因为管理者的个人才能和管理水平固然重要,但个人的敬业精神和道德品质是远比个人才能还重要的东西。
管理道德的特点
(1)普遍性
管理道德是人们在参与管理活动中以一定的社会道德原则和基本规范为指导而提升、概括出来的管理行为的规范,它适用于各个领域的管理。无论是行政管理、经济管理、企业管理、文化管理,还是单位、部门、家庭和邻里的人际关系管理,都应当遵守管理道德的原则和要求。管理道德是一种公认的行为准则,不论任何人都要受其约束,否则其行为就可能被大家所谴责。
(2)非强制性
人类最初的管理是人人都可以平等参加的管理,没有强制性。与之相应的,调整管理行为的规范,即管理道德也没有强制性。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管理被打上阶级的烙印,具有阶级的性质和内容。它依靠国家或组织的权力实行管理活动,具有强制的性质。但是,与此相适应的管理道德并没有改变其非强制的性质。不过,管理道德在内容上侧重于调整和约束组织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在社会作用上则侧重于依靠被管理者的舆论影响管理者的行为,从而调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使其具有特殊性。
(3)变动性
人类的管理活动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作为调整管理行为和管理关系的管理道德规范,也必然随着管理的变化和发展而不断改变自己的内容和形式。原始社会的公共事务管理性质单纯、形式单一、内容简单、发展极其缓慢,与之相应的管理道德的内容也简单、规范也少、发展也缓慢。到了近代,随着管理内容的复杂化、管理方式的制度化和管理目标的多样化,与此相应的管理道德的内容也随之增加和丰富,形式也多样化。特别是当代科学管理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管理道德的变化和发展。
(4)社会教化性
道德教化是一个古老的概念,重视教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优良传统。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大都重视德治,所以都强调道德教化的作用。孔子主张用“仁爱”的道德原则教化人,认为人只要做到“仁”,就能自爱,就能“爱人”,对人宽容、忠恕。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爱思想,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思想,认为“仁”就是“爱之理,心之德”。此外,儒家还把公正、廉洁、重行、修养、举贤任能等,都看作“仁爱”教化的结果,要求管理者都应具备这些道德品质。我们应当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的道德教化思想,高度重视管理道德的教化作用。尤其应当强调组织管理者的道德示范和引导作用,使管理道德的意识、信念、意志、情感更加深入人心,并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管理道德观的种类
管理道德按照管理者秉承的道德观念不同,有不同的类型。概括起来,现代管理的道德观念可概括为四种类型。
(1)功利观
这种观点认为决策应完全依据其后果做出。功利主义的目标是为尽可能多的人谋求尽可能多的利益。接受功利观的管理者可能认为解雇工厂中20%的工人是正当的,因为这将增强工厂的盈利能力,使余下的80%的工人的工作更有保障,并且符合股东的利益。一方面,功利主义对效率和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并符合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另一方面,它会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尤其是那些受决策影响的人没有参与的情况下;同时功利主义也会导致一些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被忽视。
(2)权利观
这种观点认为在管理中要权利至上,主张管理决策必须在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自由和特权,包括隐私权、良心自由、言论自由和法律规定的各种权利的前提下作出。例如当雇员告发他们的雇主违法时,应当保护雇员言论自由的权利。权利至上的道德观在保护个人隐私和自由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也有消极的一面,因为由于过于保护个人利益,容易造成墨守成规的工作风气,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3)公平观
这种观点要求管理者公平和公正地制定、实施和贯彻组织规则。持有这种观点的管理者可能倾向于支付给员工高于最低标准的工资,认为这样可以保证员工的基本生活费用开支。采取这种道德观念的管理者可能有利于照顾公司中弱势群体的利益,但可能会助长平均主义倾向,增加企业经营风险,降低创新意识。
(4)综合观
这种观点在进行决策时将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进行综合,形成既兼顾具有市场交易规则性质的企业契约,又充分考虑社会成员利益和社团成员价值观念。将企业经营目标与企业员工的情感认可进行有机融合,因而强调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是这种道德观念的一个重要特点。
这件事是违法还是违背道德
某城市中一个小区的停车场是上下升降横移的停车位,在一个早晨全都不好使了。停车场管理员说,前天停车场的车位生产厂家来维护过,今天就不好使了,10个区位没一个好使的。经过了解知道是厂家设程序了,起因是开发商欠该生产厂家的钱。但事实是车场已经移交,并有一大部分车位已经卖给了业主。业主给生产厂家打电话,厂长不承认也不给维修。为此,是否一定要起诉这个生产厂家。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管理道德的特点与种类:http://www.yipindushu.com/zhichangchuangye/11793.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认知评价理论09-12
2 对人的弹性范围09-12
3 经典句子:情感的波澜与智慧的宁静09-12
4 经典句子,描绘梦想的斑斓色彩09-12
5 经典句子:蕴含温暖的经典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