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原则是指决策必须遵循的指导原理和行为准则。决策原则是科学决策指导思想的反映,也是决策实践经验的概括。要提高决策的合理性必须要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也称为系统性原则,它要求把决策对象视为一个系统,以系统整体目标的优化为准绳,协调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使系统完整、平衡。因此,在决策时,应该将各个子系统的特性放到大系统的整体中去权衡,以整体系统的总目标来协调各个子系统的目标。
(2)相对满意原则 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对决策者来说,要想使决策达到最优,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容易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二是真实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并据此制定所有可能的方案;三是能够准确预期到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然而现实中上述这些条件往往得不到满足。具体情况是,组织内外存在的一切对组织的现在和未来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但决策者很难收集到反映这一切情况的信息。同时对于收集到的有限信息,决策者的利用能力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者只能制定数量有限的方案。另外,任何方案都要在未来实施,而人们对未来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对未来的影响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时所预测的未来状况可能与实际的未来状况有出入。由于决策者身处复杂的环境之中,要对未来做出绝对理性的判断是不可能的,由此而来的决策只能是相对比较满意的、符合环境要求的决策,而绝非是最优化的决策。 (3)预测在先原则 预测是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预测是依据已知推断未知,或者说是根据过去、现在预计未来。要提高决策的合理性,必须用科学的预见来克服没有科学根据的主观臆测,防止盲目决策。决策的正确与否,取决于对未来判断的正确程度,不知道行动后果如何,常常会造成决策失误。所以决策者必须遵循预测在先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收集和运用各种可靠的信息资料是保证预测准确的前提条件。《礼记•中庸》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投资决策要以科学预测为基础 家住皖南的王乙先生意外地得到一笔海外亲戚遗赠的数量相当可观的财产,为了使财富增值,决定用其搞产业投资。他作为商场上的“门外汉”,在没有进行市场调研和预测的情况下就到处设厂,多目标不计成本地进行投资。比如在某些媒体所搞的海外投资宣传鼓动下,匆匆前往越南设厂以“小试牛刀”;在国内很多地方也不惜血本兴建了很多工厂,终因经营不善而纷纷倒闭。与王乙先生情况基本相似的是,一些投资者常常是对投资项目事先不了解,对产品销路没有科学预测,对自身的能力也不清楚,就盲目地铺摊子、上建设项目。结果是在场面上搞得轰轰烈烈,实际上却是刚投资建厂时就已经危机四伏。由于投资目的具有盲目性,许多目标夹杂在一起,分不清先后主次,一旦手中资金丰裕便容易出现撒棒子面的现象,将资金撒得到处都是。表面看起来,似乎最不济也可以弄个广种薄收,但投资却不是种庄稼,广种薄收很难,颗粒无收的情况却经常发生。如此投资,时间一长,再丰实的仓廪也会有撒光的一天。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对于投资者来说,不管你手里有多少钱,每一分钱都是宝贵的,花每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好的主妇在持家的时候,都知道一条经验,就是未算入先算出。企业投资好比向外撒钱,也要学学这些好主妇的持家经验,在没有找到合适的“搂钱耙子”之前,需要先管好现有的“装钱匣子”。没有经过科学的市场调研和预测就进行“天女散花”式的投资决策,基本上十有八九会搞得“血本无归”。因为靠“拍脑袋”想出来的投资“点子”,带来的结果只能是弄得自己拍着大腿叫苦不迭。 (4)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是指对所有能达到决策目标的各备选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通过广泛调查,反复对比和全面分析,科学论证其可行性,而后选定有较大把握实现的方案。掌握可行性原则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各种制约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的制约和决策本身目标系统的制约。可行性原则的具体要求就是在考虑制约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性、选优性、合法性的研究分析。 (5)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就是研究决策所花费的代价和取得收益的关系,研究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决策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并且要把经济效益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以较小的劳动消耗和物资消耗取得最大的成果。如果一项决策所花的代价大于所得,那么这项决策是不科学的。 (6)民主性原则 决策的民主性原则,是指决策者要充分发扬民主作风,调动决策参与者、甚至包括决策执行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参与决策活动,充分听取不同的意见,并善于集中和依靠集体的智慧与力量进行决策。这就要求,首先,决策参与者和执行者有权审议本系统的重大决策措施,有权监督决策方案的执行。他们和决策者应该相互合作,相互协调,群策群力,只有切实保障决策参与者和执行者的地位权利,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责任感。其次,决策者既要注意适当地集权决策,又要合理地分权决策;既要反对家长制作风,又要反对极端民主化,要把决策者行使决策权与决策参与者、执行者参加决策活动统一起来;既要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又要领导群众,组织决策参与者和执行者。再次,决策人应该依靠集体进行决策,要注意发挥由专家组成的智囊团的作用;实行集体讨论,进行集体决策;尤其对于重大问题,应邀请本系统以外的有关方面协助决策。 根据决策的基本原则,管理者要按照科学思想进行决策,要求具有合理的决策标准、系统的决策观念、差异性的思维逻辑、民主的决策风格,要实现决策合理化必须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决策程序大致可分为识别或诊断问题、明确目标、拟定与评估备选方案、优选方案、选择实施战略、监督与评估等六个步骤。这种划分是相对的,既可简化步骤,也可具体细分,但其逻辑顺序和科学要求基本是一致的。各个决策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 决策程序示意图 识别或诊断问题 任何决策都是从识别或诊断问题开始的。所谓问题,是指应该或可能达到的状况同现实状况之间存在的差距,也表现为需求、机会、挑战、竞争、愿望等,是一个矛盾群,是客观存在的矛盾在主观世界中的反映。但并非任何问题都要决策,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要经过一系列思维活动,对问题进行归纳、筛选和提炼,善于抓住有价值的问题,把握其关键和实质。如果真正的问题没有抓住,或者抓得不准,决策就决不到点子上。 识别或诊断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弄清问题的性质、范围、程度及它的价值和影响。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和笼统的感觉上,要分析问题的各种表现、同未来需要的不适应状况。区分问题的不同类型,诸如全局性的或局部性的;战略性的还是战术性的;长远性的或暂时性的;已经显现的或潜在的;能够解决的或暂时无条件解决的等。要搞清问题之间的相关性、层次性、历史性,认识其状态趋势和特点。没有对问题本质的、整体的认识,没有把握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就没有决策的正确方向和前提。为能抓准问题,必须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搞清事实,明确问题。二是要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其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等。对问题产生的原因作纵向解剖和横向分析。纵向解剖是指从问题的表面开始进行分析,层层深入,究其根底。横向分析是指将同一层次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搞清楚,从而找出主要原因。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决策的基本原则:http://www.yipindushu.com/zhichangchuangye/11697.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09-12
2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09-20
3 唤醒汉字潜能,高情商的清晨送上温暖的祝福语09-12
4 协调的含义与功能09-12
5 经典句子,给你带来心灵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