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摄政七年,致政成王,年二十。”
其次,继承《毛诗序》的礼乐教化及讽劝之旨,重视《诗经》兴发譬喻的用法。他注《诗经》多依《毛诗》的训解,注重发扬《诗经》中的教化精神。如孔颖达在《卫风·考槃》疏中说:“王肃之说,皆述《毛传》,其注云‘穷处山涧之间,而能成其乐者,以大人宽博之德。故虽在山涧,独寐而觉,独言先王之道,长自誓不敢忘也。美君子执德弘,信道笃也。歌所以咏志,长以道自誓,不敢过差’,其言或得传旨,依之以为毛说。”
最后,引《易》解《诗》,适度发挥《易》理以证《诗》,以求诗人之微义。其注《大雅·思齐》“不闻亦式,不谏亦入”句说:“不闻道而自合于法,无谏者而自入于道也。然则唯圣德乃然,故云性与天合。若贤智者,则须学习。不能无过,闻人之谏,乃合道也。”
二、王肃儒家文艺观指导下的文学创作
上述为王肃儒家文艺观的主要构成,接下来看这些观念在其创作中的具体运用。yipindushu.com
首先,王肃文学创作具有浓厚的复古宗经意识。魏明帝太和初重定太乐的政策,庙乐名称的更定、内涵的赋予均经过群臣的奏议,以体现“荐之郊庙,而鬼神享其和;用之朝廷,则君臣乐其度。使四海之内,遍知至德之盛,而光辉日新”的礼乐精神。
其次,王肃承继两汉以来天人合一观念指导下的创作观,吸收谶纬之说,体现出以祥瑞为核心的颂美意识。这在《宗庙颂》中有鲜明体现,其曰:“湛湛甘露,济济醴泉。或涌于地,或降于天。天地交泰,品类蕃芜。祥瑞嘉应,其集如雨。屡获丰年,谷我士女。祖考既飨,于欢乐胥。”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三国文士儒学文艺思想与创作3:http://www.yipindushu.com/wenxue/17085.html
推荐文章
01-10
1 家乡的优美风景作文250字09-04
2 风雨无阻歌词01-14
3 风筝的由来简介02-15
4 童话故事感受和收获09-04
5 冯钟璞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