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自然观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理念,体现了人与天道、人与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之间和合统一的关系。《礼记•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另外,先秦儒家所标举的“诚”的观念,代表了最为本真、纯粹的自然境界,它既是认识天性、物性与人性的必由渠道,又是发挥人的自主能动性与沟通天人之际的不二法门。“诚”的观念从先秦至魏晋的演变过程中,经历了由描述天人和合的自然状态到内化为人的道德操守和价值理念再到文学审美观念的转变。不仅仅是“诚”,“仁”亦如此,
魏晋田园意识与田园诗创作
一、魏晋田园意识与重农诗歌题材的创作
从政治层面上来说,魏晋统治者为了稳定政局,或屯田备战,或安抚流亡,大多推行重农政策。曹操具有较浓厚的民本思想,注重推行减轻赋敛徭役、存恤阵亡兵士的政策。他有《存恤从军吏士家室令》称:“自顷以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廪,长吏存恤抚循,以称吾意。”yipindushu.com
重农在魏晋也渐成为一种文人意识,如葛洪即重视躬耕田亩,他在《抱朴子•外篇•广譬》中说:“儒者虽多贫贱,而坟典不可谓非进德之具也。播种有不收者矣,而稼穑不可废。仁义有遇祸者矣,而行业不可惰。”
文人重农意识向文学领域扩展,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魏晋藉田赋、郊庙歌辞、嘉禾时雨颂诗等篇什的撰制。如潘岳《藉田赋》,就表现了泰始四年晋武帝藉田一事。魏晋诗歌中表现重农思想的作品很多,曹植《应召》“芒芒原隰,祁祁士女。经彼公田,乐我稷黍”、《嘉禾诗》“猗猗嘉禾,惟谷之精。其洪盈箱,协穗殊茎。昔生周朝,今植魏庭。献之庙堂,以昭厥灵”、《时雨讴》“于穆圣皇,仁畅惠渥。辞献灭膳,以服鳏独。和气致祥,时雨渗漉。野草萌变,化成喜谷”,均是借谷物丰熟、风雨应时来赞颂当朝的贤政,与其《灵芝篇》所言“圣皇君四海,德教朝夕宣。万国咸礼让,百姓家肃虔。庠序不失仪,孝悌处中田。户有曾闵子,比屋皆仁贤”的颂美如出一辙。
二、魏晋田园意识与农事生活题材的诗歌创作
从社会生活角度,魏晋士人多从悯农意识出发,对社会现实及人生苦难进行伤悼、批判与反思。如曹植《乞田表》就说:“乞城内及城边好田,尽所赐百年力者。臣虽生自至尊,然心甘田野,性乐稼穑。”
曹丕也具有悯农立场。他《黎阳作诗》说:“东济黄河金营,北观故宅顿倾。中有高楼亭亭,荆棘绕蕃业生。南望果园青青,霜露惨凄宵零,彼桑梓兮伤情。”他也揭示征乱对农事的破坏作用,其《令诗》说:“丧乱悠悠过纪,白骨从横万里。哀哀下民靡恃,吾将以时整理,复子明辟致仕。”更将饿殍遍野、生民无依的惨状凸显出来。基于这种悲悯意识,曹丕还体现出一定的批判意识。其《上留田行》说:“居世一何不同,上留田。富人食稻与粱,上留田。贫子食糟与糠,上留田。贫贱亦何伤,上留田。禄命悬在苍天,上留田。今尔叹息将欲谁怨,上留田。”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儒家自然观与魏晋田园、山水诗1:http://www.yipindushu.com/wenxue/17052.html
推荐文章
09-13
1 正能量语录,让你在社交中更加自信09-12
2 经典句子,编织人生的绚丽锦缎09-06
3 5字网名女可爱小仙女09-12
4 经典古风诗句大全合集精选27009-12
5 经典句子,触动情感的温柔指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