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高地德语文学指11—16世纪的高地德语文学。在德国文学发展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
中古时期的德国是一个包含了许多有相对独立性的诸侯国的统一国家。一方面,自公元9世纪末法兰克王朝分裂、东法兰克独立建国,德国的疆域已大致确定下来。公元919年,东法兰克的萨克森公爵被选为皇帝,建立萨克森王朝,以后几个世纪虽屡经变化,但大体上保持了王朝的中央统治地位;另一方面,统一的德意志王国并不是十分稳定和巩固的,在名义上的中央集权的统治下,王权一直是脆弱的。诸侯间你争我夺,内乱不已,萨克森王朝与教会之间的权力之争也一直非常激烈。在经济上,中古德国的庄园经济、城市经济得到较好的发展,到公元14、15世纪,已出现一批有近代资本主义特点的城市,市民阶层也逐渐形成。在文化方面,13世纪的德国已进入繁荣期。尤其是随着从古高地德语中逐渐发展出来的文学语言的形成,德国文学进入它的第一次繁荣期。虽然中古高地德语文学还很少有完全意义上的创作,但还是以曲折的方式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反映了出来。
中古高地德语文学主要是民间史诗的搜集、整理和再创造。其中最重要的有《尼伯龙根之歌》《谷德伦之歌》等。
《尼伯龙根之歌》是中古德语文学中最杰出的作品。全诗共9516行,分上下两部。研究者认为它是民间艺人的集体创作,早在公元5—6世纪时已具雏形,公元1200年前后正式整理成书。史诗的故事大意是:古尼德兰王子西格弗里德力大无比,他曾只身一人杀死毒龙,用龙血洗身,因而刀枪不入。只有肩上一小块地方为飘落的菩提树叶所盖,未染龙血,留下致命的弱点。他听说希良艮的公主克里姆希尔特美貌无比,便去求婚。克里姆希尔特提出要他帮助她兄长巩特尔娶回冰岛女王布里希尔特为条件。西格弗里德完成了任务,克里姆希尔特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两人结为夫妻,返回尼德兰。10年以后,克里姆希尔特偕丈夫一起回娘家探亲,为争道与兄嫂布里希尔特发生口角,以至恶语相伤。布里希尔特说西格弗里德是自己丈夫的家臣,克里姆希尔特是家臣之妻,理应走在后面;克里姆希尔特则拿出自己丈夫当年帮助兄长制伏布里希尔特时偷得的腰带羞辱兄嫂,说她是自己丈夫的妾,使布里希尔特大为羞怒,指使家臣哈根利用西格弗里德肩上的弱点将其杀死,并夺取了克里姆希尔特结婚时她丈夫送给她的礼物——尼伯龙根宝藏。为此,克里姆希尔特与娘家结下深仇大恨。为报仇雪恨,她忍辱负重,含辛茹苦,甚至不惜下嫁地处遥远但国力强盛的匈奴,最后终于利用匈奴王的力量杀死前来做亲善访问的兄长及哈根,自己也在这场残酷的仇杀中丧命。 这部史诗具有很强的传奇性。虽然它没有提供具体的时代背景,但从故事表现的人物、事件及整个价值观念看,故事发生的时间仍是大迁徙时期。故事的中心是复仇。从整个故事看,产生仇恨和推动复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争夺名誉地位的因素,也有亲人被害、替夫报仇的因素,更有争夺财富的因素。从作家对史诗的命名及故事的整体结构看,财富——尼伯龙根宝藏占据了更突出的地位。通过这场残酷的争斗、复仇、残杀,作品客观地展现了由利益引起的人性的丧失,它对大迁徙时期的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的记录,尤其是人们价值观念的表现刻画是非常深刻的。 作品塑造了几个给人深刻印象的人物形象,如西格弗里德、克里姆希尔特、布里希尔特、哈根等,尤以克里姆希尔特的形象最为鲜明。在故事开始时,她只是一位美丽而有些任性的公主。对于西格弗里德的求婚,她提出了一些非常苛刻的条件,目的却在于帮兄长娶回兄嫂,反映出她是很为自己的亲人和家族着想的。一旦嫁给西格弗里德,又对丈夫非常忠实。在丈夫被害、自己财宝被人抢夺的情况下,她萌生了强烈的复仇之意。为了实现复仇的目的,她冷静地分析了形势,做出了最大的牺牲,反映出她性格中的果敢和坚韧。但在诱杀其兄的过程中大开杀戒,又显得过于残忍,以致自己也在残杀中毙命。这是一个复杂的、有深度的人物形象,作品对其性格的表现也很充分、立体且层次分明。 《尼伯龙根之歌》故事复杂,场面恢宏。众多的人物,众多的事件,大跨度的时间和空间,以及凝结着多种矛盾冲突的宏大场面等,作品都安排得脉络清楚、疏密有度。作为史诗,作品很好地处理了“史”和“诗”的关系。作为“史”,它有人物、有事件、有故事、有情节,情节发展是作家结构作品的主要内驱力;作为“诗”,它又需要场面,需要空间性,要有形而上的观照,要有整个内心世界的展现。《尼伯龙根之歌》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不仅故事引人入胜而且有史诗的抒情色彩。尤其是故事的悲剧性结尾,传达出作家对社会、人生深深的反思和喟叹。所以,近万行的长诗能在民间广为流传并得到人们的喜爱。不过就多数人而言,人们欣赏的还是它的故事,所以后代人常常用散文重写这部史诗,故事内容也有不少变动,使之变得更通俗和易于接受。如中译本《王后复仇记》便属于这一类。 民间史诗《谷德伦之歌》也是这一时期的著名作品。 除民间史诗的搜集、整理、再创造外,创作文学在这一时期也达到较高水平。尤其是绵延数世纪的十字军东征,许多骑士诗人跟随十字军到达东方,看到一个神奇的世界,极大地刺激了他们的想象力。他们将异域生活和传统的民间传说结合起来,创造出许多充满神异色彩的骑士传奇故事,既承袭《尼伯龙根之歌》等民间史诗传统,又开拓出一个创作文学的新世界。著名的骑士文学有费尔德克的《依利亚特》、奥埃的《格里高利马斯》和《可怜的亨利希》、埃申巴赫的《帕尔齐伐尔》、希布兰的《愚人船》等。如《格里高利马斯》,一对出身公爵家庭的少年兄妹在压制不住情欲的情况下发生性关系,事后两人都非常羞愧、后悔。为此,哥哥远走他乡,并在他乡因思念妹妹而死。妹妹生下一子后将孩子包好放在一只空船上任其漂流,自己回到公国继承了王位。许多年以后,孩子长大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便出发去寻找母亲。他历经曲折,终于流落到母亲的城堡。恰遇城堡被人围困,他以自己的勇敢打退了围攻城堡的敌人,受到城堡人民的拥戴,和摄政女王结了婚,婚后才知道摄政王就是自己的母亲。他极其悔恨痛苦,让人将自己绑在海边的岩石上,任风吹浪打,靠海水充饥,以忏悔自己的罪过,终于感动了上帝。上帝嘉感其诚,赦免了他,让他做了罗马的大主教。当他步入罗马城时,所有教堂里的大钟都自动地为他响起。这一故事明显地受到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的影响,反映命运对人的捉弄及人对命运的抗争。但与《俄狄浦斯王》不同,它将罪恶的根源归咎于人类自己的情欲,并认为只有通过皈依上帝才能使自己的灵魂得救。作品反映出基督教对中世纪文学的深刻影响。总体上,它仍是西方源远流长的命运主题的一个变奏。 不管是《尼伯龙根之歌》等民间史诗,还是《格里高利马斯》等骑士传奇,它们都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既没有针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内容,也没有儿童熟悉的生活题材,但它们的故事,它们的主题,它们的表达方式,仍没有区分出特定的读者群,因此,也可以成为少年儿童的欣赏对象。事实也正是这样。这些作品世代流传,或由行吟诗人辗转吟唱,或由民间故事家一遍遍地叙说,或由千千万万的人民大众口口相传,无论在哪种传递形式中,少年儿童都可以成为接收者的一部分。其中一些作品经过改写,如将《尼伯龙根之歌》改写成《王后复仇记》,就成了真正的少年儿童读物。此外,这些民间史诗、传说及早期的骑士文学中,还有一些作品,故事更单纯,道德教训意味更明显,更适于少年儿童阅读,已是比较典型的民间童话了。在这些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独牛郎》。 《独牛郎》是一篇短篇童话178,成文于11世纪,是迄今为止德国所发现的第一篇用文字记载下来的童话。不过不是用德语,而是按当时比较普遍的习惯,是用拉丁文记录的。根据作品第一句话“人们常在茶余饭后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农民独牛郎的故事”,我们至少可以推想出下面两点:一是这则故事在当时流传很广;二是这则故事的实际产生年代一定比其记录下来的时间(11世纪)还要早。这则故事的大概意思是:一个年轻的农民家里很穷,只有一头牛,人们都叫他“独牛郎”。后来这头牛也死了,他没有办法,只好剥了牛皮去卖。回来的路上,无意中发现了几坛子银币。这事让乡保官、牧师、地主知道了,便去问独牛郎是怎样搞到这些钱的。独牛郎骗他们说是卖牛皮得来的。三人大喜,回家也杀了牛,将牛皮拿到市场上卖,一张牛皮要价三个金币,被市场管理人员抓住,说他们故意扰乱市场,没收了牛皮还罚了一笔钱。三人又气又怒,去找独牛郎算账。独牛郎知道他们要来,用猪血涂了妻子的脸让她躺着装死。乡保官要独牛郎和他们一起去乡公所,独牛郎说等妻子活过来再去,说完拿起一支笛子吹起来。过了一会,妻子果然活过来了。独牛郎说,这是笛子的魔力,这样活过来的女人会变得年轻漂亮。三人大喜,也不再和独牛郎算账,要了笛子回家如法炮制,结果白白杀死了自己的老婆。如此这般他们又吃了几次亏,最后,他们绑了独牛郎放在一只木桶里,要把他扔到海里去。途中,他们将独牛郎放在山坡上,用从独牛郎那儿得来的几个钱去喝酒。恰巧一个放猪人经过山坡,独牛郎骗放猪人说,乡保官一定要把职位让给他,他不愿意,所以被他们绑在这儿。放猪人大喜,愿意换自己绑在这儿,代他去当乡保官,并把自己一群猪让给他。他自然愿意。乡保官们回来,未辨真假,就把木桶推到海里,以为这下永久地除去了独牛郎。可第二天他们又发现了独牛郎,还赶着一大群猪。他们大惊失色,问是怎么回事。独牛郎说他在海里见到海龙王,海龙王高兴,赏了他一群猪让他回来。乡保官们又如法炮制,结果都淹死在海里。这篇童话肯定了机智,嘲弄了愚蠢,讲述时可引起积极的笑声。有人据此说它反映了农民及一般下层劳动者的价值观念,是对愚蠢的统治阶级的鞭挞和嘲弄,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因为从作品看,独牛郎也是能蒙就蒙,能骗就骗,置人于死地也不眨眼,决非良善之辈。其实,这则民间童话是高度抽象、变形了的,里面的杀人骗人并无现实生活那般的实际意义,无须从这一角度去评判它。要把握的是从这种虚化了的故事情节中透出的幽默意味。正如当代德国著名的童话研究家瓦尔特洛特·魏奥勒教授所说,这是一篇“滑稽童话”。“滑稽童话的作者已经不再过分地强调动物童话以及魔法童话中的神奇现象……那些生存在生活底层的艺人和牧师对神灵却是深表怀疑的。他们是一些现实主义的人,擅长用讽刺,热爱生活,喜欢笑声。他们是第一批接受民间童话的人,也正是他们,又给民间童话赋予了有趣和滑稽的风格。”179这类童话在欧洲流传很广。即与《独牛郎》相近的故事,格林童话中也有记载,安徒生也以这类传说为基础写成了著名的《大克劳斯和小克劳斯》。直到19世纪末,威廉·玻什整理的《农民彼维特》也还是这类故事的另一变体。追溯起来,《独牛郎》可以说是欧洲民间童话的最早源头。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中古高地德语文学及其对早期德国儿童文学的孕育:http://www.yipindushu.com/wenxue/10663.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蒙田的智慧思想大全精选701-08
2 读诗最重要的是应体会诗词作品中09-12
3 经典句子,映照人性的善恶两面02-27
4 长大后一定要把舅舅写在作文里吗为什么09-04
5 纯银耳坠小说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