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于心,安可狃于旧闻,不求是当?就如朱子,亦尊信程子,至其不得于心处,亦何尝苟从?
——《传习录》
在王阳明看来,过于崇拜圣人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容易禁锢自己的思想,丧失自我思考的能力。他曾经对学生徐爱说: “子夏对圣人十分笃信,曾子却时常自我反省。圣人固然有他们的优势和可取之处,但比起自己反省、探求真理就显得单薄了。如果你心中不明白,怎么能因循旧说,不自己去探求真理呢?朱熹虽然尊崇程子,但一些不明白的地方,他却自己独立思考,有不一样的见解。”
古人崇拜圣贤,就是今人“偶像崇拜”。所以,偶像其实自古有之,其含义因时代的变迁而有所不同。就儒学思想而言,偶像一词,更多的是比喻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特殊,具有神秘力量的象征物。这种象征既可以有形也可以无形,既可以是佛像,也可以是活生生的人物。但他们的本质一样,功能一样,就是供人仿效、提供精神力量。然而,过度、盲目的崇拜,也可能导致崇拜的自我迷失。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33人们崇拜偶像的目的,是要为自己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以求完善自我。而那些被视为偶像之人,他们取得一些成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所以成为世人的榜样,他们的存在不是要独占鳌头,而是希望后来者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所超越。如果因为对偶像的崇拜太过盲目,那就成了一味地模仿,生活就不会带给你所追求的。
“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这句话的意识是说,圣人与天地万物、芸芸众生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选择适合自己的,为我所用。因此,对于偶像,我们要有取舍,懂得适度,要相信不要迷信。否则,盲目地崇拜偶像就会成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让我们离成功越来越远。对于这一点,丹霞禅师早在几百年前就已参透。yipindushu.com
一个寒冷的冬天,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丹霞禅师云游到洛阳,走进附近的惠林寺避寒。当时,天气实在太冷了,丹霞禅师的双脚几乎要冻僵了,这时,他看见佛殿上供着很多木佛像,而且佛像前还供着香火,于是他立马拿起一尊木佛像,将其点燃,以此取暖。
此时,寺庙的住持回来了,他一进门就看见丹霞禅师在烧佛像,于是,又惊又怒,大声斥责道: “你这个和尚,胆子好大,竟敢烧佛像,阿弥陀佛!”
丹霞禅师看都不看住持,一只手用木杖拨了拨佛像上的灰烬,说: “佛像烧了之后,就可以取舍利子了。”
住持大怒,大声呵斥道: “你这个疯和尚,木佛像怎么会有舍利子?”丹霞禅师淡淡一笑,平静地说: “既然木佛像没有舍利子,那就让我再拿几个木佛像来烧吧!"234其实,佛祖在丹霞禅师的心中跟佛祖在住持心中的位置一样,但丹霞禅师却能适时地物尽其用,在寒冷的冬天用木佛像生火取暖,这便是一种超越偶像的表现。
每个人心中都有让自己钦佩的偶像,如果每个人都把偶像捧得很高,把偶像的所有都看作是优点,那也是容易出问题的。人们会忽略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盲目崇拜,把人家的人生当作是自己的轨道,结果适得其反。
王阳明当初很崇拜朱熹,在钻研朱子学说的同时,他还仿照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理论“格竹”,结果,这种盲目的模仿,让他不但没有悟出竹子的道理,反而落得一身病痛。这次体验,让王阳明对朱子学说产生了疑问,他不再盲目模仿,而是有选择性地钻研,走上了自己的学术探索之路。
圣人、偶像固然好,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复制他们的人生轨迹,更好的是有选择性地向他们学习某方面的优点,以此来激发自己的斗志,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要过分地崇拜圣人,使自己画地自限,最终成为圣人思想下的次品。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不盲目崇拜偶像:http://www.yipindushu.com/shejiaorenxing/20607.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细节全面打造自己的综合素质】09-12
2 经典句子:触动灵魂的经典话语集萃09-03
3 5岁男孩没有社交技巧01-02
4 有没有高级点的聊天社交网站02-19
5 温州社交口才培训学完效果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