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机会,关键在于你能否抓住。利用机会是一方面,我们更应该学会从困境中创造机会。
“弱者等待机会,强者创造机会。”这是拿破仑经常对士兵说的一句话。很多人一直希望把握住机会,所能做的无非是两选择,等待和寻找。如果你是一个有准备的人,这两种选择在不同情况下都能够达到目的。但是,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
一位心理学家在他的小女儿第一天上学之前,教给宝贝女儿一项诀窍,足以令她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无往不利。
这位心理学家开车送女儿到小学门口,在女儿临下车之前,告诉她在学校里要多举手,尤其在想上厕所时,更是特别重要。 小女孩真的遵照父亲的叮咛,不只在内急时记得举手,教师发问时,她也总是第一位举手的学生。不论老师所说的、所问的她是否了解,或是否能够回答,她总是举手。 日复一日,老师对这个不断举手的小女孩,自然而然印象极为深刻。不论她举手发问,或是举手回答问题,老师总是不自觉地优先让她开口。而因为累积了许多这种不为人所注意的优点,竟然令这位小女孩在学习的进度上、自我肯定的表现上,甚至于许多其他方面的成长上,都大大超越其他的同学。 那位深具智慧的父亲所教给女儿的举手观念,正是成功者积极主动的态度。积极和主动是对立的,积极力量削减一分,相对地,消极的力量便增强一分。此消彼长,再假以时日,真不敢想男人3:抓住机遇:机遇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象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主动就是进攻,消极就是退却。一切自卑、畏缩不前和犹豫不决的行为,都只能导致人格的萎缩和做人处世的失败。积极主动才会有机会,甚至化危机为机遇。 主动出击往往就是最佳的利器,是最佳的策略。球星乔丹说过: “我不相信被动会有收获,凡事一定要主动出击。”机会让人赢得主动,主动让人赢得机会。成功的法则就是要主动出击,主动或被动,常常是人生的分水岭。 邓亚萍5岁开始学打乒乓球,因为个子太矮被拒于省队的门外,她只好进入郑州市队。10岁时,她在全国少年乒乓球赛中一举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这样,之前关闭的河南省队的大门为她开启了。 1988年,在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上,15岁的邓亚萍一举夺得女子双打冠军和单打亚军,被选入国家队。曾被省队、国家队拒绝但并没有却步,无数个日日夜夜流血流汗浇铸出一个永不言败、一切追求最高最快最好的巾帼英雄。 1997年,邓亚萍夺得英国曼彻斯特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团体、单打和双打3块金牌。这一年,她选择了退役。她迈入了清华大学的校门,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刚到清华大学,老师让她按顺序写出英文26个字母,她虽能写出,但大写和小写分不清。 2001年7月,邓亚萍从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她的毕业论文题目是《中国乒乓球的历史及发展》,论文是用英文写的,答辩也用英文。她的成绩相当出色,使原本为她的英文水平担心的老师很是惊奇。同年9月,邓亚萍进入英国诺丁汉大学。 2002年12月12日,邓亚萍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在人生奋斗的过程中,邓亚萍竟不合逻辑地把自己从一个运动员变成一个令全世界青年人羡慕的剑桥大学博士。 在人生过程中,邓亚萍成功实现了人生的三次角色转换。从一个普通女子运动员到一个战绩卓著的世界冠军,从一名世界冠军到一个出色的体育研究专家,从一名体育研究专家再到一个优秀的社会体育活动家。这些人生的跨度,对于运动员而言都是难以达到的目标。在这样一场较量中,邓亚萍没有优势,她只有自己的雄心,一种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气概。 邓亚萍的成功告诉人们:要想成功,必须自己创造机会。如果等待那把我们送往彼岸的海浪,往往是海浪永远不会来。 积极主动的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总有选择的权利,可以主导事情的发生、发展。每一扇机遇之门都有一个守门人,收获机遇就要主动地去找这个守门人。一定要学会主动出击,你才能比别人有更多的机会。 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功的人是那些努力寻找他们想要机会的人,如果找不到机会,他们就去创造机会,30岁的男人,更应该如此。正如英国19世纪伟大的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所言:“如果良机不来,你就自创良机。”我们不应该抱怨生活给予我们的太少,而是要主动去创造机会。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学会自己创造机会】:http://www.yipindushu.com/shejiaorenxing/14742.html
推荐文章
09-19
1 领悟文字奥秘,那些反映现实让人刺痛的经典句子09-19
2 唤醒文字潜能,用简短字词构成的深入人心的句子09-12
3 我们向所谓“无生命”的世界倾诉时,就等于承认了它拥有灵魂09-12
4 学会放弃,你便可以使负重的人生得到暂时的休息09-20
5 不能只从问题的直观角度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