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胡校长上任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出台了教师岗位负责制和学生分层次教育的措施。
在教师岗位责任制方面,胡校长规定,教案必须由校长领导下的办公会讨论认可后才能进课堂,取其名曰“集体备课”;批改的作业,必须由教研员定月检查,并写好总结,取其名曰“课后反思”;教具的领取必须到位,并备案索查,即每课内容涉及的教具,都必须使用。
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胡校长遇到了一系列难题。有些老师的教案是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编写的,形式新颖独到,环节活泼有趣,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却对学生启而不发。另外,学校没有充裕的经费保证每个老师申请的教具都能及时到位。老师们拿不到教具,不能落实教学计划,又不理解校长的苦衷,常为此抱怨。 胡校长的另一项改革是把毕业班分成三个层次,称为快班、中班和慢班。他对教师们说:“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材范围内的知识量的差距只是表面现象,差等生和优等生的真正差距是‘智力背景’知识面的差距。这是因为如果学生‘学习背景的智力生活十分贫乏、狭窄,即使是微不足道、极小的知识量也会力不胜任的’。‘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是多种多样的,切不可硬让这种多样性迁就某种统一模式。”所以他认为应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施教,并订立各层次的目标。快班以培养“精英”为主,占领教育领域的制高点,做足面上文章;中班以学习“技能技巧”为主,为社会劳动服务,实现教育目的;慢班以“丰富的课内活动”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做到“一个也不能少”。他还强调,各层次班级学生要相互竞争,随时调换班级。 可是,改革后,各种问题接踵而来:快班的同学骄傲自大,看不起其他班的同学,甚至连做人的道理也不懂,对老师极不尊重;中班的同学则不思进取,勉强度日;慢班的同学则丧失自信,仇视快班同学,甚至对他们大打出手。时间在“争斗”中流逝,到了期末,统考的成绩并不理想。 面对这种情况,胡校长改变了策略,把对教师的管理放到了各个教研组,要求教研组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可是新问题又出现了。各教研组在经历了去年的“努力”后,把校长当成“朝令夕改”的主,认为这也只是一个形式。因而,每组都形式化,走过场。最终这一策略也成了一纸空文。对毕业班学生,胡校长把少数人分到慢班,其余的都分到了平行班。按理,这样总该可以保住大部分了吧。可是,又难免有鱼龙混杂的嫌疑,效果也不理想。(肖孝兴) 思考题 1.组织中的领导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具体到学校中呢? 2.胡校长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3.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可取吗? 4.教育成果到底该如何衡量?成绩可以作为衡量标准吗? 案例分析 校长在学校领导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是办学的掌舵者,是改革创新的设计者,是学校管理的组织者,是优秀教师的培养者,是教育科研的领路者。这就要求校长具有较高的素质,包括: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端正的教育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诚实、公正、无私的品质;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勇于改革创新;具有丰富的领导和管理经验,善于决策;能遵循教育规律有效开展工作,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积极工作,讲求实效。 下面,我们对照上述校长应具备的素质来具体分析一下胡校长之所以没有做出业绩的自身原因。 第一,缺乏较强的决策能力。 学校管理决策过程是一个科学的过程,有规律可循。一般来说,这个过程应包括四个步骤,即情报搜集、方案设计、方案抉择和执行审查。胡校长在没有认真研究的情况下,就制定了教师岗位负责制和学生分层次教育的措施,而且没经讨论验证便急于付诸实施。由于前期考虑不周全,实施时问题也就凸现出来,比如,教具不能及时到位,使得教学计划不能落实。 第二,理论知识不够全面深入。 胡校长制定决策的依据,表面上看都来自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是他对苏氏的教育思想却没有理解透彻,只是断章取义罢了。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集中的兴趣、爱好、才能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切不可硬让这种丰富多彩的多样性迁就某种统一模式。”但是,这种说法的初衷是为了让教育工作者们注意保护学生的兴趣爱好,不要以刻板单调的教育方法去扼杀学生的爱好,而绝非提倡将教育资源集中运用到一小部分学生身上。 第三,教育理念不符合教育事业的根本原则。 在全面提倡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胡校长却在沿袭应试教育的理念,为了功利性目标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利益。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让学生在学校感受公平与平等的社会理念。这不仅仅是平等理念的问题,而且是尽可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成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优秀公民的问题。 第四,在教职工中的威信不够。 由于以上几点不足,胡校长没能在教职工中树立起良好的威信。大家把他当成“朝令夕改”的主,认为他的决策只是一个形式,因而没有积极遵从配合,使得他的工作不能有效开展。 在学校管理中,首先,我们应该注意学生接触知识的“触发体”不同,即老师、同学、环境都是他们获取知识的触发体。只有教师素质高、教风好,学生学风好,环境有利于学习,才能使学习不成为学生的负担。其二,要注意学生接受知识的主体不同,即每个学生的理想不一样,因而学习动力也就有差别,要加强引导和教育。其三,发展知识的根源不同,即父母职业、家学渊源和亲友构成不同。 校长如果想做出一定业绩,首先应该从自身素养着手,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教职工中树立良好的威信。要高瞻远瞩,有战略性地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慎重决策,合理制订计划,并保证计划的落实。要制定一个规范的制度,并形成按章办事的风气。要以目标为依据,灵活运用各种检查方式。要注意总结,总结所依据的资料要全面、准确、真实,总结的成绩和问题要符合实际工作情况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凝聚全校教职工的力量,带领学校朝向一定目标不断前行,做出业绩。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胡校长为什么没有做出业绩: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7379.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谁应该负责推进OKR09-12
2 合理计划更需要有效执行09-19
309-19
4 感受文字力量,非常走心能鼓舞人奋进的励志语句09-12
5 理货作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