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公司,供应链苦于销售对库存不负责任。这其实是需求计划,或者说是销售与运营计划没有闭环的结果。
在这些公司,需求计划一般都会遵循“由(历史)数据开始,由判断结束”,在分析历史需求数据的基础上,征求营销的反馈意见。但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把最后的需求计划与销售达成一致却往往没做。也就是说,需求计划流程是开口的,没有形成闭环管理。这跟这些公司没有销售与运营协调流程不无关系。
在闭环的需求计划下,制订计划的时候结合销售的判断,以销定产;一旦需求计划制订了,与销售达成共识后,就成了以产定销。供应链按照这个计划来生产,销售一定得把生产出的产品卖掉。所以,闭环的需求计划要实现两个目标:①供应链按照这样的计划来生产;②销售要按照这样的计划来销售。
在需求计划流程开口的情况下,需求计划对于供应链有约束作用,但对销售则否,表现为销售就对库存不负责任,也让供应链习惯性地成为销售业绩不达标的替罪羊。要知道,所有的预测都是错的:不管需求计划做得多好,生产出来的东西肯定不是百分之百客户想要的;反之,客户想要的,注定有一部分不是我们已经生产出来的。在闭环的需求计划体系下,销售对库存负责,会想方设法管理需求,说服客户买已有的库存;在开口的需求计划体系下,这却习惯性地成为销售的借口:客户要,但供应链没有生产出来,你让我怎么达成销售目标? “同一套数字”是销售与运营计划的核心目的之一,这是为了克服多套数字的问题:客户说要100个,到了销售就变成120个,计划预测了140个,供应商按照160个来准备。这就是典型的“牛鞭效应”,即需求沿着供应链放大(或缩小),越是远离需求源,放大(或缩小)得越厉害。悲剧就是这么造成的,最终要么短缺,要么过剩,都以库存的形式显现出来。“牛鞭效应”的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在我的专著《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第2版)中有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系统的解决方案,这里不再赘述。 销售与运营计划是解决“多套数字”的根本措施,而需求计划则如牛头上的牛角,是诸多问题的根本解决点。 相关需求的计划 对需求计划来说,需求分两类,一类是独立需求,一类是非独立需求,或称相关需求。这里稍作解释,供非计划职业的人了解。 顾名思义,独立需求不依附别的需求而存在。比如汽车、计算机的销量,以及售后维修需要的备品备件等。这类需求需要通过预测来计算,是需求计划的难点。之前所谈的需求计划,主要是针对独立需求。 相关需求则相反,它依附于其他需求而存在。比如每辆汽车需要4个轮子,那意味着如果要生产1000辆汽车,你就得采购4000个轮子,车轮的需求就是相关需求。相关需求计划由独立需求和物料清单(BOM)驱动:物料需求计划打开BOM,按照独立需求来推算相应的相关需求。 简单地说,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以独立需求的形式出现。比如根据特定区域的GDP增长速度、劳动力的就业水平、历史销量等,汽车厂家预测汽车总销量,然后分解成微型车、小型车、中型车、豪华车、SUV、皮卡等,根据自己的市场份额与竞争优势,预测自己特定车型的销量。这个销量进一步分解到具体的型号,比如标准型、豪华型等。到此为止,需求都是独立需求,一直到生产主计划。 如同上文所述,独立需求计划的挑战是推动跨职能协作,在历史需求的基础上,集成各职能的最佳智慧和经验,确定“一套数字”,驱动整条供应链运作。相对于相关需求计划而言,流程和人的能力对独立需求计划更为重要。企业得通过完善流程,配以适当的组织措施和人员,来确保独立需求计划的有效性。 从生产主计划开始,进一步细分就得到零部件的相关需求。比如针对某一款车型的主计划,ERP展开物料清单(BOM),计算每一层的系统、子系统、组件直到零部件的需求,这就是相关需求。相关需求是独立需求的衍生物。在此基础上制订生产和采购计划,驱动供应链来满足需求。 与独立需求计划讲究效益不同,相关需求计划更需要兼顾效率。这是因为相关需求是独立需求的分解,取决于BOM的复杂程度,要处理的数量可能是独立需求的几十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上万倍,数据处理量巨大,因而对信息系统的要求更高。而系统的有效运作取决于诸多因素,我们在这里列举三个一一阐述: (1)主数据的准确性,比如生产周期、采购前置期; (2)BOM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库存数据的准确性。 在有些企业,物料的数量动辄成千上万,采购前置期维护不准确,比如系统数据是3周,实际交期是4周,那意味着MRP在运行时,只会提前3周给供应商订单,3周后到不了货,催货的概率就很高,同时物料的齐套率就低,而齐套率低意味着已经到了的物料得堆置起来,总体库存就高。那么如果系统数据是4周,实际交期是3周是否意味着更好?也不是。这意味着公司会提前下订单,增加了公司的风险;物料会提前到,同样增加了公司的库存。 对于企业来说,采购前置期要按照供应商的实际能力来计算。有个企业为了降低公司的风险,想系统地缩短采购前置期,就一刀切,来个霸王硬上弓,把所有的采购前置期都设置为4周。而供应商的能力达不到,一方面采购不得不习惯性地催货,另一方面使得系统里的供应日期不可靠,直接影响到物料的齐套率,决定了生产计划最多只能按周协同。协同越是粗放,生产计划就越不准确,库存越高,而生产资源的浪费就越大。比如在只能达到周协同的情况下,这意味着物料到达的精度是1周,可能是星期一,也可能是星期五,生产排程就很困难,企业就不得不看料下单,有什么料,就做什么活,经常出现白天工人停工待料,晚上加班加点的情况,生产成本就这么上去了。 再说BOM的完整度与准确度。在管理粗放的企业,特别是快速发展中的企业,产品的BOM维护往往不准确,比如有些次要物料和关键的长周期物料往往没有配置进去,或者实际物料变了,而BOM却没有更新。那按照BOM运行MRP来计算物料需求,其准确度就可想而知,导致要么短缺,要么过剩。与采购前置期相比,BOM问题更加难对付,因为它牵扯公司的两大主干流程:新产品开发和集成供应链流程。 按照新产品开发流程,产品到了一定阶段就需要做相应的BOM维护,这在很多企业是设计人员的活儿。实际操作中,设计人员整天忙于赶进度,处理质量问题,BOM维护就成了低优先级的活儿,没有及时做,或者做得不够好,给后续的生产和物料准备制造了大麻烦。再比如在集成供应链流程里,销售到了一定阶段就得敲定特殊配置的BOM,这些料号往往是长周期物料,依赖于成品层次的独立需求计划。成品的需求计划往往没法及时制订,导致这些长周期物料不能及时配置到客户订单的BOM中,供应链的后续问题就挺多。更大的问题是,销售和设计是供应链的两大内部客户,处于强势地位,供应链很难驱动他们更新BOM,就只能采取各种手工方式弥补,准确度更低、成本更高。 至于库存数据,则是众多本土企业的心腹大患。我访问企业,有一个保留问题就是:你们相信ERP里的库存数据吗?如果答案是不相信的话,那这个企业的生产计划八成不会好到哪里去。对制造企业来说,库存不准,就连ERP里最基本的MRP都不能运行。在很多本土企业,MRP是在Excel里运行,然后把结果导入ERP,ERP就成了个昂贵的数据库和谁也没法绕过的障碍,制造的麻烦比解决的问题还多。 库存数据不准确,表面上是系统和数据的问题,其实是流程问题。比如信息流和产品流不匹配:料领了,但手续没办,账没记,以后有时间了再补吧。结果你知道,有些事情是永远都没时间做的。缺乏基本的跨职能监督是另一个原因。比如采购兼管原材料库存,生产兼管成品库存,缺乏基本的监督与制衡,库存数据很容易失真。有些ERP软件也是根源。我访问的一个公司,该公司假定所有需求都由客户订单驱动,BOM打开,所有的需求都是净需求,根本不看系统里是否已经有库存:他们认为即使有,也是安全库存,不应该去动它。这假设当然是错的:以前预测失败,多余库存会存在;最小订货量也可能造成多余库存,怎么就能不理呢?当然,库存操作过程中,员工不专心、操作失误,也是库存数据不准的重要原因。限于篇幅,这里不予细讲。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对一个公司来说,库存可以说是所有不幸的聚焦点,几乎所有的问题都会在库存上体现出来,这里就不再详细阐述。但结果是既定的:你就是没法相信库存数据,搞得制造企业连最基本的MRP也没法在ERP里运行,可以说是一大奇观。想想看,成千上万的料号,MRP需要多少工作量,得花掉计划员多少时间手工运行啊,哪会有多少时间留给真正的计划工作呢?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为什么销售不对库存负责: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6499.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风险状况指标09-12
2 经典句子,搞笑元素大集合!09-12
3 一起开始,个人问题可让集体解决09-12
4 经典句子——传世名言的汇聚09-12
5 经典句子,笑料百出真奇妙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