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涵义
划分风险类型的目的在于对风险加以认识、预测、衡量、分析、防范、处理和利用,增强人们的风险意识。这就产生了风险管理的问题。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风险分析、风险预测和风险控制等方法预防、规避、化解或转移经营中的风险从而保护自身生存与发展能力,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以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过程。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现代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风险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对商业银行提出的客观要求,是商业银行资金安全营运的内在要求,对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和自身生存至关重要。
风险管理的内容包括:(1)认识风险,要认识各种引发风险的因素、对风险性质进行判断并对风险带来的损失或收益进行估计。(2)防范、处理风险,风险的防范是在风险还没有造成损失之前通过事前预防措施避免风险的发生;风险的处理是在风险产生以后,通过一定的手段减少风险损失,保证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3)风险的利用,风险既可能使商业银行蒙受经济损失,也可能获得额外的收益,对于风险不应当是简单的回避,更应该利用风险机制,通过利益的驱动,增强企业竞争意识,改善经营管理,以获得更大收益。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方法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目标有: 1.保障银行资金安全。银行的资金安全主要是指银行要保证能够有足够的清偿能力、贷款回收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不致因资金周转不灵、经营不善而招致挤兑、亏损和倒闭。 2.保障存款人和债权人的利益。银行是高负债企业,大部分的营运资金依赖于存款及其他证券融资。存款人和债权人的利益得不到保证,势必影响银行的信誉,诱发金融危机。 3.保障支付系统的正常运作。银行支付系统能否正常进行关系到商业银行的信誉,支付系统一旦发生危机,就会严重损害银行信誉。为保障银行支付系统的正常进行,商业银行必须加强流动性管理,适当安排资产和负债的结构、期限等,恰当地把握资金的流动性。 为了保证银行风险管理的目标实现,商业银行采取各种风险管理的方法,如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法、流动性管理法、信用评估分析法等等。 (三)商业银行风险衡量 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需对风险有正确的认识。前文对银行经营风险进行的分类只是对银行风险的初步认识,要对银行经营风险有更深入的了解,必须要对银行风险进行量化分析,测定风险大小,以便为科学管理银行风险提供依据。因此,衡量银行的经营风险在银行风险管理的程序中是前置性的步骤,对银行风险管理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风险进行衡量需要两方面的信息,即风险损失发生的频率与这些损失的严重程度。比较合理的情况是以损失的严重程度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对风险损失的严重性进行评估需注意几点:(1)估计银行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的承受能力;(2)在估计风险带来的直接损失、有形损失以外,充分考虑风险的间接损失、无形损失;(3)风险损失的时间性。有的风险损失不是当场体现的,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充分暴露。所以,风险的衡量要和时间联系起来。 对银行风险的衡量需要借助若干经济指标进行分析。通常银行风险管理与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密不可分,那些反映资金运营情况和盈利情况的利润指标(银行利差率、利润率、财务杠杆率、资金周转率、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等)在风险测量中也被当做参照数据,通常只有在分析利润指标的同时认真测算分析风险指标,才能获得准确的评估依据,从而为调整经营策略、改善资产质量提供可靠保证,使银行尽可能地获得最大利润。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做法,对银行经营风险的分析通常有这样几个指标:流动性风险率、信用风险率、利率风险率、资本抗风险率等。这几个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银行的经营风险,对它们的测量分析有助于银行风险管理,能提高经营决策的正确性。 1.流动性风险率 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不能及时有效地满足客户自由提取存款或申请贷款的要求导致银行发生信用损失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率则是反映银行资本流动性需求与流动性供给之间关系的指标。其公式为: 流动性风险率=(短期投资÷存款总额)×100% 在公式中,短期投资代表银行对流动性的供给,存款总额代表银行流动性的需求,流动性风险率的值越大,说明银行资金流动性越强,赢得的利润越多,承担的流动性风险越大;值越小,则说明银行资金的流动能力越弱,盈利越少,且面临资金供求平衡的危险。公式中没有把现金和存款准备金列入分子项是因为这些流动资产只满足法定存款准备的要求,不能再提供额外的流动性供给。而短期贷款提供的流动性具有不确定性,故而也不列入。 除了流动性风险率以外,还有一些指标在衡量流动性风险的时候被使用,例如: 资产流动性比率=(流动性资产总额÷流动性负债总额)×100% 中长期贷款比率=(一年期以上中长期贷款额÷一年期以上中长期存款额)×100% 备付金比率=(在中央银行备付金+库存现金)÷各项存款×100% 2.信用风险率 信用风险率是反映银行所承担的信用风险的大小,公式为: 信用风险率=(逾期贷款+呆滞、呆账贷款)÷贷款总额×100% 公式中的逾期贷款是指到期不归还的贷款,呆滞贷款是指逾期两年以上的贷款,而呆账贷款则往往是指那些已不能清偿的贷款或被有关部门准予核销的逾期贷款。逾期贷款以及呆滞、呆账贷款可以统称为低质量贷款,银行发放的低质量贷款占贷款资产的比率越大,所承担的信用风险就越多。但是信用风险并不一定是坏事,因为风险和收益之间具有正相关性,银行承担的风险越多,可能的收益也越高。如果银行发放的低质量贷款很少,信用风险小,相应的盈利也少。因此对于信用风险率这个指标,从银行营利性角度来讲不是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而是应该根据银行的实际经营情况和承受风险的能力来确定一个适合银行自身的标准量。 3.利率风险率 利率风险率反映了银行在市场利率发生变化时所承担的银行资产收益和价值与负债成本和价值发生不利于银行变化的可能性,其公式为: 利率风险率=(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100% 利率敏感性资产是指那些利息收入随市场利率变化而变化的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是指那些在市场利率变化时其利息会发生相应变化的负债。如果银行拥有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一样多,又能相互匹配,则比率为1,风险也等于0。即当市场利率变化时,负债增加或减少的利率支出可以由资产利息收入的相应增加或减少来抵补,这样银行的收益就不会因为市场的波动而受影响;如果比率大于1,则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市场利率上升时,利息收入增加比利息支出增加要多,因此银行收益增加,反之则银行收益减少;如果比率小于1,则利率敏感性资产小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市场利率上升时,利息收入增加比利息支出增加要少,因此银行收益减少,反之则银行收益增加。如果想要降低银行的利率风险,保守的做法是使比率接近于1。 4.资本抗风险率 资本抗风险率反映的是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受危害时能够承担的资产损失的能力。其公式为: 资本抗风险率=(资本÷资产总额)×100% 或者资本抗风险率=(资本÷风险资产总额)×100% 银行的风险资产是指可能发生损失的资产,一般是在总资产中减去库存现金和政府短期证券。风险资产越多,需要持有的资本也越多。这一指标反映了银行资本抵御意外损失的能力或者承担资产损失的能力,它是资本充足的标志。例如,一家银行的资本抗风险率是10%,那就意味着银行能直接承担的风险为资产总额(或者风险资产总额)的10%的价值损失。若超过10%,银行就负担不起,会危害存款人以及债权人的利益。而不同种类的风险资产(如房地产放款、企业长期债券、企业长期贷款等)因其风险程度不同,需要保持的资本抗风险率也不同,一般来讲,资本风险越大,需要的资本抗风险率就越高。资本抗风险率与资本杠杆率、资本收益率的方向正好相反。如果银行资本抗风险率较低,即银行承担较大的资本风险,其资本杠杆率和资本收益率就会较高;如果银行资本抗风险率较高,即银行承担较小的资本风险,其资本杠杆率和资本收益率就相应较低。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商业银行的风险衡量: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6288.html
推荐文章
09-20
1 点燃汉字之光,长篇幅且充满正能量的经典句子集09-12
2 经典句子,是生活的艺术写照09-12
3 经典句子:经典句子中的情感世界09-12
4 投资当如阿甘09-12
5 隐藏“隐性会议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