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勇于付诸行动,而不是空想,才能掌握这个世界。做比看更重要……手是思想的利剑。
——J•布洛诺夫斯基(J.Bronowski)
积极参与外部世界的第五步,也是最后一步,当然是积极参与。我知道这听起来简直是废话,但它千真万确。许多人在自己生活工作的多个层面,迟迟不能做出具体行动的决定。即便他们思考得足够深入,也常常不知道该采取哪些具体的相关行动,来真正兑现对自己的承诺。这里要牢记一个重要的概念:所谓自主掌控,究其根本是指你对具体资源的分配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你现在要采取什么行动,以及你对要采取的行动是否满意。
你接受自己的选择,觉得满意吗?你看到这个句子,或者听到别人问你这句话的时候,你是不是发自内心地、由衷地认为,你此时此刻正在做的,正是你应该做的事情?如果你心里清楚地知道或者怀疑自己没有在做该做的事,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做该做的事,那么,一定程度上你存在掌控不足的问题。如果你斩钉截铁地给出肯定的回答:是的,这正是我此刻该做的事情,时间和地点都合适——那么,你也许达到了行云流水的状态。至少在哲学的“存在”意义上,你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你不觉得不堪重负,也不觉得无形的压力压迫着你的神经。你不担心生活和工作会失去平衡,工作和生活甚至可能已经融为一体。你在做该做的事,一心一意,专心致志。 说到底,这本书描述的其他方法也是希望引领你抵达这个境界。用捕捉、明确意义、组织整理和总结回顾来获得掌控,就是为了帮助你清空内心的纷扰,在有限的具体选项的范围内确保明智而理性的视角。以成熟全面的视角,积极评价自己在6个关注层面的活动,可以显著地增强你的直觉判断,明确每一种选择的相对重要性。事实上,你一次只能做一件事,而且要全神贯注(虽然你可以中断一件事,迅速进入另一件事)。结果或标准其实是不能执行的,你只能用实际行动来实现它们。你在现实世界的一切投资、活动和参与行为,只能体现为具体行动。一切就在于你敲下电脑键盘、拨打一个电话号码、起身钻进汽车、开口说出一句话。 这个结论听起来再平常不过了,但是,我向你保证,行动层面蕴涵着神奇的魔法和威力。你可以扪心自问,也可以向那些似乎对生活保持着掌控和视角的熟人打听,为了积极参与现实生活,他们是怎么做的?你还可以问问那些似乎缺乏掌控和视角的熟人,多少人在怠惰无为和忙得不可开交之间来回打转?这里的指标不是人们做了多少件事,而是这些行动的质量。 这个层面的相关要素包括:明确具体的行动到最细微的地步,行动重点确定以后,再考虑它的具体因素。 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本节我要接着斗胆重申一个明显的道理,因为不管我在培训过程中怎么苦口婆心地劝告大家,明确具体的行动对推动事情进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还是有许多人迟迟不肯付诸行动。就连数以万计的已经了解GTD并付诸实践的读者,一到了明确和执行下一步行动的时候,也变得拖泥带水。清单被搁置一边、形同虚设,常见的原因是人们没有想清楚怎么去执行清单上列出的事务。如果你心不在焉地把一件模棱两可的事情列在行动清单上,比如“处理父亲的情况”,就很容易茫然无措。反过来,如果你想到给姑姑打个电话了解一下情况,那么下一步的思路就会渐渐明晰——“给罗伯塔打电话,问一下父亲的情况”就可以促使你快速行动起来。 一个基本的执行问题是“下一步行动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模糊与明朗、想法与现实、精神与物质(希望你不反感我用这两个词)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 为了明确几个重要因素,比如从哪里入手推进事态的发展,需要花多少时间等,你必须想清楚必要的后续行动。如果没有这个决心,即便你处在可以利用的情境下,也会错失良机,拖延执行这件事,因为你以为(怀疑)自己抽不出时间。 比如,你也许去了五金商店,却眼睁睁地从万能胶的货架前走过,虽然妻子已经唠叨了两个星期,让你用胶水把家里的电灯修好。如果你没有想清楚修电灯的下一步行动是买万能胶,即便你看到了万能胶,也想不起来它是个关键要素,必然与它擦肩而过。同理,你在机场接到一个电话,完全可以轻松地抽出90秒发一封电子邮件,安排与3名员工开会集体讨论,督促他们启动一个大项目。但是如果你没有想好这件事的下一步行动,事情就会陷入瓶颈,因为你的大脑思考的问题过于宏大,在具体层面却束手无策。 不少人以为列在“待办事项”清单上的就是下一步行动,但情况往往很少是这样。即便你在清单上列了“安排与鲍勃会面”(多数人的清单事项还没有这么具体),你要采取的具体行动与它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之间依然存在差距。那么,你打算怎么安排与鲍勃会面呢?让助理去办?发封电子邮件?打个电话?如果你没有想清楚具体的行动,就没有完成对它的思考,你的大脑依旧不知道是该打电话、发邮件还是用别的办法安排。为了消除大脑的困惑,你必须完成思考过程:好吧,我给鲍勃发一封电子邮件,要求跟他见面。这样,大脑就得到了安抚,只要你要么马上发封邮件,要么把发邮件的提示信息放在一个可靠的地方,否则它就一直对你纠缠不休。 要判断你有没有把一件事彻底想清楚,便于立刻执行,最好的标准是看你能否回答下列问题: •先做什么? •怎么做? •在哪里做? 如果你不能明确地回答这3个问题,就得继续动脑子。 这个练习重申了我在第6章论述的部分内容,即明确引起你关注的事情。如果一件事可以采取行动,它就有相关的下一步行动,你就得把它想出来,把答案放在一个可靠的地方,这样你的大脑才能彻底把这件事丢开。 我在本章再次强调这个原则。我从事个人和机构高效运转服务多年,发现了不少好办法,这条原则衍生的影响也许是最深远的。只要我问自己“这件事接下来要做什么?”与我采用别的办法相比,它马上就能产生新奇的创意,做出棘手的决策,开展重要的谈话,引发别出心裁的想法,进而思路清晰,动力增强。 就特定情况下的价值而言,找出下一步行动与指明预期结果的效果是平分秋色、不相上下的。但是如果我为了提高效率必须二者选其一,我可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为什么选择下一步行动?我见过不少人空有满腹雄图大略,却由于缺乏清晰的思路,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而使整个设想沦为空谈。反过来,如果一个人承担起责任,就必须明确一件事的下一步行动,这样他绝对会把目光放远,把这件事纳入更高层面的活动。下一步行动是什么?对,是达到某个目的。但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考虑如果出现某种情况……嗯,是的,这就引出了我们究竟要不要这么做的关键问题…… 你其实不可能二者选其一。行动由预期结果决定和过滤,结果由行动实现。但是,因为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主要用可能的行动清单来获得掌控、摆正视角,把行动具体化似乎就成了一个让人精神振奋、踏实办事的情境。在执行具体行动时明确蓝图,比先有蓝图、再明确具体行动要容易些。 我们在多年的培训中,以“下一步行动是什么”为主要动力,帮助客户处理电子邮件、工作篮和脑子里的纷繁事务,也是这个原因。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整个局面迷雾笼罩,再高深的思想也会付诸东流。在努力回答这个问题时,更深层次的问题偶尔也会浮出水面,亟待处理,我们唯一的解决办法往往是把它们点破,迎难而上。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获得掌控:参与: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5831.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简化的危险09-20
2 【博弈的人生要低调809-12
3 经典句子,让你笑到脸变形的语句09-12
4 经典句子,搞笑中感受生活的趣味09-12
5 .宏观上,多观察思考,多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