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范围内的成本控制方法可以归纳为三类,也称为供应链降本的三个台阶:第一个台阶是谈判降价,降低采购价格;第二个台阶是流程优化,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自动化交易流程来降低交易成本;第三个台阶是设计优化,通过价值分析、价值工程来降低设计阶段决定的成本。这三个台阶的降本其实也是通过降低复杂度来降本的。
供应链降本上台阶也是降低复杂度
先说谈判降价,即通过谈判来降低采购价格。这是我们最为熟悉的、最拿手的,也是最被滥用的降本手段。价格谈判能影响产品成本的多少?在供应市场竞争充分,招投标过程操作规范的情况下,你得到的最好报价就代表市场价格。在此基础上的谈判降价,不管用什么词汇掩饰,说白了都是在做利润转移的游戏,大概只能影响产品成本的10%左右:供应商的正常利润也就几个点到十几个点,满打满算平均10个点,而价格谈判做到极致,就是让供应商一分不赚,甚至亏本,但这些都没法持久,所以价格谈判真正能影响的产品成本有限。 为了给谈判降价增加筹码,企业往往得整合需求,整合供应,以增加规模效益,取得更好的价格。需求整合是把多个分公司、事业部、工厂的需求整合起来,这是降低组织的复杂度:供应商原来需要管理多头需求,跟多个客户打交道(尽管名义上这些分公司、事业部都隶属同一个公司);整合后供应商只需要跟一个打交道,即总公司或总部指定的客户代表。供应整合是整合供应商,比如对某个采购项,原来有7个供应商,现在减少到3个供应商,也是在降低组织的复杂度。供应商少了,采购方的管理成本一般也会下降,供应商的规模效益也会上升,从而可以给采购方更多的价格优惠。 再说流程优化,即通过精益生产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电子商务来降低交易成本。对供应商的生产流程改进,一方面是缩短生产时间,从而降低人工和设备成本;另一方面是控制或消除变动因素,以提高良率,减少浪费。精益生产、六西格玛等都是改善生产流程的利器。但总体来说,它们的成果没有想象的大,想必很多实施过这些的朋友有同感。究其原因,除了有些公司为精益而精益的形式主义外,就是因为生产流程只占整个交货周期的20%左右,而80%的时间花在走流程,做审批,准备文档等不增加价值的事情上,即交易流程上。与生产流程相比,交易流程涉及范围更广,要从根本上改进也不容易,不过可以借助电子商务来提高效率。 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大多任务都是围绕订购单、采购单和交货单来进行。这些任务大多都能够自动化,由系统来做。但在IT应用水平较低的公司,这些事还主要靠手工,这就成了公司和供应商的资源黑洞。例如有个百亿级的本土企业,公司很年轻,IT应用挺初级,ERP都尚未完全实施,订单处理全部手工处理,仅采购员就80人左右。而在IT应用水平较高的同类本土企业,一半左右的采购员即可。在类似的硅谷企业,信息化水平高,1/4的人即可。就这一项,仅人工费该公司每年就多支出几百万元。这是直接成本,机会成本还不算,比如把这些资源用来支持新产品开发,供应商选择和总体绩效管理,对公司的贡献会更大。 总体来说,精益生产是对生产流程的改进,不管是缩短生产时间以降低人工和设备成本,还是消除变动因素以提高良率,减少浪费,都是降低生产流程的复杂度。在交易过程中,电子商务就是降低交易流程的复杂度。所以说,精益生产和电子商务降低了流程的复杂度,从而降低流程决定的成本。 设计优化,即通过价值工程、价值分析来降低设计决定的成本,这是供应链降本的第三个台阶,也是降本的最大潜力所在,因为产品成本的百分之七八十决定于设计阶段,比如材料选型、技术规范、公差精度等都决定了产品的成本。通过优化设计来降本,对技术复杂、供应商强势的产品尤其重要。因为此类供应商出于技术或规模优势,谈判降价难度很高,只能更多地从优化设计来降本。 价值分析是设计与营销合作,通过标准化客户的需求而降低产品的复杂度;价值工程是设计与供应链合作,通过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的交互优化,来降低产品的复杂度和生产工艺(流程)的复杂度。产品和工艺的复杂度降低了,成本自然会降低,速度自然会加快,市场响应速度自然会提高。 从到与从到N:复杂度的焦点各不相同 在企业运营中,复杂度有两种方式:①事情本身复杂,参与者众多,关系复杂,时间很长,比如登月行动、曼哈顿工程;②事情本身并不复杂,但要一遍又一遍地复制,要求“拷贝不走样”。比如,炸薯条不是什么难事,但不管是在美国还是阿富汗,不管是白人还是黑人,不管是干过3年活的还是刚进来的实习生,要炸得一模一样,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第一种复杂度应对的是从0到1的问题,比如初创过程的挑战;第二种复杂度解决的是从1到N的问题,比如大规模复制的挑战。第一种复杂度主要是对设计的挑战,即能否设计出好的产品;第二种复杂度主要是对供应链的挑战,即能不能每次都做得一样好,甚至一次比一次好。相对于从0到1,我们对从1到N的复杂度经常认识不足,因而解决方案也不切实。 公司小的时候,从1到N的问题相对较小,企业面对的主要是从0到1的问题,比如开发第一个产品,找第一个客户,搭建第一条供应链等。而当成长为大企业后,从1到N的挑战就越来越大,因为这是获取规模效益的必经之路。小公司的业务较杂,为了生存,小企业往往是见什么做什么,尽管很多业务的重复性并不高,或者根本就是一次性的,因而业务的多样性相对较高。所以,在小公司里,智慧和经验很难有效地固化在系统和流程里,依赖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是成本更低的做法。小公司“船小好调头”也因为它们是人员驱动的,对系统、流程的依赖较低,所以对变化的响应度更高。 公司大了,从区域到全国再到全球经营,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都开店,“百城万店”,如何确保每个店都做得一样好,确保每个人炸出的薯条都一样香酥可口,就成了大问题。这个时候,从1到N带来的复杂度就成了公司的主要矛盾。但对于众多经历了快速发展而成为大公司的本土企业来说,人们的认识还主要停留在从0到1的复杂度,即事情本身有多复杂上;对从1到N的复杂度,即简单事情的多次复制带来的复杂度,往往认识不清,因而在应对复杂度上,企业也容易过于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忽视系统和流程的建设。这其实也是小公司思维的延续,是企业继续发展壮大的障碍。 我去过一些企业,规模从几亿到几十亿的都有。这些企业的管理者经常说,他们的业务很简单。言下之意,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应该很简单才对。其实并非如此,否则,你为什么不早就找到简单的解决方案把问题给结了?或许从0到1的角度来看,这些企业的业务往往挺简单。比如你是做机械加工的,工序就是车铣刨磨等,是没什么复杂,如果你只做几种零件,只有一条生产线,只有一个生产团队的话。但是,现在你做几百几千种零件,在各地有十几个工厂,生产线上有几千名员工,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有一半的员工在公司的工龄还不到一年,这个问题就不简单了。再比如,零售业的业务本身并不是什么火箭技术,这也是为什么你不需要一个MBA学位就可以开店。夫妻老婆店,店主一辈子就干这活,就卖几十上百种衣服,你当然可以凭经验判断订什么货,订多少,什么时候订。但现在一个店变为10个、100个、1000个的时候,每个店要卖几百种衣服,几千种款式时,而有些店长只有两三年的工作经验,让每一个店都做得一样好就绝非易事,因为这时候你要解决的不是从0到1,而是从1到N的问题。 很多企业的老总没有认识到这点。虽然成了大企业,他们对业务难易程度的认识,还往往停留在小公司阶段,还停留在从0到1上。他们没有意识到,作为大企业,他们的主要挑战已经转变到从1到N,即成功复制已经验证过的业务模式。而对1到N带来的复杂度,根本的应对措施是系统、流程和绩效管理,即通过系统、流程和绩效管理上的标准化来支持从1到N的扩大再生产。而这正是很多快速成长中的企业所欠缺的。我访问这些企业,常常震惊于他们欠缺最基本的系统、流程和绩效管理。比如几百上千人的制造企业,ERP都没有,物料计划在Excel上做,采购订单也是Excel上生成,想想看,仅运行和维护物料计划,员工就得花多少精力!系统要么没有,要么太多,相互对接困难。流程混乱,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同一件事要么有很多人在插手,职责划分不清;要么没有一个人管,最后谁熬不住了谁去解决问题。基本的绩效指标都没有,根本没法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没有了基本的指标,公司小、人少的时候还可以,因为规模小,员工尚可有效地感知客户的需求和企业的盈利目标,以指导自己的行为;当公司大了,组织分工越来越细,员工离客户和公司目标越来越远,没有细分的考核目标,这些员工就成了没头苍蝇,成千上万人的团队就失去了方向,难以形成合力。 系统、流程、绩效指标都是标准化必不可少的手段,而标准化又是应对从1到N的根本方式,你就知道这些企业为什么挣扎得那么厉害了。 既然没法从系统、流程和绩效指标上来解决从1到N的问题,那就只能从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解决了:苦干、硬干(但谈不上“巧干”)。当公司很小时,员工以创业型为主,苦干、硬干还可以;但当成了成千上万人的企业时,连基本的绩效指标都没有,该如何驱动这么多的员工苦干、硬干?连基本的流程、系统都没有,该如何确保每件事拷贝千万次而不走样?在一些知名企业如海尔、华为,基于苦干、硬干和客户满意度的企业文化根深蒂固,但不要忘了,同样在海尔、华为,系统、流程和绩效考核贯穿到每一个角落。这两个以企业文化见长的公司,也以严格的绩效考核闻名。而在很多别的企业,离开了系统、流程和绩效考核等标准化措施,企业家只能靠提倡苦干、硬干和主人翁精神来驱动员工。而员工由于长时间加班加点,效率低,成本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就受影响。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企业规模越大,盈利水平越低,根源还是管理手段与要解决的问题不匹配,说白了,管理水平跟不上业务的发展。 管理水平与业务发展的不匹配,企业自然意识到了,因为那些曾经让它们成功的做法,越来越成为继续发展的障碍。但是,对管理手段与要解决的问题之间的不匹配,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认识到了。结果呢,对那些貌似简单的问题,这些企业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因为这些规模越来越大的企业没有认识到真正的矛盾所在,即简单业务的多次复制带来的复杂度。这些企业,尤其是高层,认识往往停留在小企业阶段,用解决从0到1的办法来对付从1到N的问题,结果只能越来越糟糕,从企业的利润率上可见一斑。 于是它们不得不寻求外来支持。而第三方的咨询机构,它们接触更多企业的问题,认识到企业在这个阶段的问题主要是低成本、高效率的复制问题,解决方案也主要是从系统、流程和绩效考核来出发。但问题是,一旦提到系统和流程,再简单的问题,解决方案也不会简单,因为系统和流程要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需要深入了解各种问题。而老总们的耐心往往有限,所以系统和流程往往实施不到位,问题就解决个半拉子。比如,你到制造企业里去,凡是有点规模的,很少没有ERP;但问一问他们是否运行物料需求计划(MRP),很多答案是没有。原因各种各样,很多都能归结到某些流程没有标准化。流程不标准,做事的方式就不一样,产生的数据就不结构化,数据维护就困难,导致主要的数据比如库存、物料清单(BOM)都不可靠,连最基本的物料计划MRP都没法由系统来运行。对于生产企业来说,ERP连MRP都没法运行,就成了个昂贵的数据库,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源来维护,投资回报低不算,而且让流程更慢。那为什么这些流程工作没做好?因为魔鬼出在细节中,流程中有很多细节问题,要理清的话需要时间,企业往往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决心,那就系统先上个半拉子,等以后再改进。但问题是,事情这么多,管理层的注意力一转移,一次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永远也解决不了,留给执行层的只有将就着的份儿了。 真正的分歧是双方对问题的认识不同。老总认为这问题不复杂,因为不难——他想的是从0到1;咨询公司不这样认为——他们想的是从1到N。最后就是折中。表面上看系统和流程都有了,其实系统和流程与业务是两层皮,系统就成了昂贵的数据库,流程就成了书面流程。执行层知道这问题,但没有能力解决;高层要么因为远离操作层,根本不知道,要么知道,却不愿意改进——如果要改进的话,这不是说以前的项目没有做到位嘛。于是整个企业就生活在虚假中,该干吗的还干吗,效率越来越低。但企业盈利不会撒谎,客户满意度不会撒谎。结果生意越做越多,钱越赚越少,账面上赚了,都赚进了库存。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供应链降本的三个台阶也是降低复杂度: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5740.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有科学家的条理09-12
2 经典句子,笑得合不拢嘴啦!09-12
3 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成本or战略09-20
4 挖掘汉字精华,那些能够走进人们心灵的优美句子09-13
5 礼是道德行为的标尺,以便培养善良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