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国人使用外部代理人不同的是,中国人比较注重在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中寻找事业接班人。
被誉为“经营之神”的王永庆,不仅自己创造了一个传奇般的商业帝国,更成功地培养了优秀的经商子女。王永庆不是简单地把财产分给孩子们,让他们享用不尽,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努力成才,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财富。王永庆有9个子女,3人离开台塑集团创业,都取得不凡业绩。其余子女多在台塑或其创办的长庚医院发展。王永庆的管教以严出名,对子女产生很大影响。
女儿王雪红更是成为中国台湾地区的女首富,其旗下威盛电子和宏达国际全球著名,她被《纽约时报》誉为“全球科技界最有权势的女人”。据王雪红回忆,孩子们被父亲扔到国外独自求学谋生,读书的费用由父亲给予支持,但读书以外的花销只能靠自己赚,所以孩子们很少有向父亲要钱的习惯。王雪红大学毕业后,到姐姐的电脑公司做销售,被人骗过钱,自己雇保镖到西班牙讨债,还拖着电脑在欧洲各地找市场……一批优秀的家族继承人就是这样炼成的。
相对中国人训练直系后代作为企业继承人,日本人选择了一条中间路线。日本人通常采用“养子”形式选择家族继承人,很多日本家族选择外部合适的接班人,与其女儿通婚后,举行“认养子”的仪式(有时甚至让女婿改妻姓),女婿就成为家族养子继承家业。很多日本财团与其他财团或政要还相互联姻。这种方法的明显好处是避免因子女数量有限或素质不合格而造成挑选余地不大的弊端。更重要的是,对很多家族掌门来说,儿子是没得挑的,但女婿是可以选的。这可能是日本很多财团百年不衰的原因之一吧。 东方人对家族外部人的介入总是不甚习惯,由于经历过长期的重农社会,加上缺乏商业契约的成长环境,使东方人不愿也很难相信血缘关系以外的人。 东方人更注重后代个人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家庭价值观的树立,此中风险在于,只要有一代人从小尝试过应有尽有的生活,整个家族的奋斗精神就可能会戛然而止。 东方人注重平均分配,不习惯指定主要接班人,或不习惯用遗嘱。共苦容易同甘难,汉朝“八王之乱”就是缘起于汉高祖对亲属的分封。中国很多家族企业在做大后分崩离析也缘于此。东方人不善用股份这个工具,更注重培养子女直接掌管家业,而世袭老总通常会由于生活经历的不同而缺少领导魅力。无法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是限制很多中国民营企业扩大的瓶颈。 培养孩子的财商 要想孩子顺利继承财富,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方法很多,下面几条是我认为比较重要的。 .亲身体验 亲身体验是教育孩子理财的最好办法,这样的锻炼越早越好。锻炼孩子财商的工具有很多,比如储蓄罐、模拟基金定投、游戏等,其中让孩子学会开列银行账户和懂得比价是相对较重要的。 储蓄是理财的第一要务,开列账户能让孩子懂得,钱如果不花掉,是能生钱的。可以给孩子开列银行账户,将零用钱和压岁钱存入银行,孩子们将懂得: ●控制消费是有收益的。 ●不同存期的利息是不同的。 ●不同品种的收益也是不同的——活期储蓄和货币市场基金。 而对比和决策则是孩子更需要掌握的素质,通过购物、投资等方式,让孩子们懂得: ●同类商品不同品种和功能,价格不一样(比如电器)。 ●完全相同的产品,因购买地不同,价格也会不一样(比如不同店铺之间)。 ●同种商品,购买时间不同,价格不一样(比如打折期)。 ●服务和包装也是价格的一部分,也需要购买。 只有亲身体验,孩子才会提出问题,养成对理财的兴趣。 .记账的传统 中国人对记账好像有天生的不屑,账房先生的形象总是不太正面。 记账带给孩子更多的是自我反省的意识,通过对每笔花销的记录,让孩子逐渐明白哪些钱该花,哪些钱不该花。 王永庆当年把子女放到海外念书时,要求子女写家信时报告花了哪些钱,才能得到生活费。 洛克菲勒的第一份工作是助理簿记员,这帮他养成了爱记账的好习惯。记账也成为洛克菲勒家族的家风,在给儿子20岁生日的信中,洛克菲勒寄上20美元,还写道:“让我和你母亲欣慰的是(你)在花钱上也非常节制,严格坚守我们家族爱记账的好习惯。和你的同龄人相比,你在这点上是令我万分自豪的。”后来小洛克菲勒也要求自己的孩子记账,家业一直保持至今。 20世纪8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几乎没有零钱可花,所以没有记账的习惯。即使现在做了父母,也不觉得这是件重要的事。但当今的孩子零钱越来越多,家长可以抓住这样的机会,既给孩子自己掌管资金的权力,又要求孩子通过记账来进行管理和反思。有时甚至可以让大些的孩子用一个月时间统管家庭开销账务,让孩子体会持家的不易。 记账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如果孩子懂得自我管理,知道该怎么花钱,可能给他留万元就足够了,但如果孩子不知道该怎么花钱,可能给他留万元都是远远不够的。 3.再富不能富孩子 王永庆作为中国台湾地区首富,一生勤俭节约,据他女儿回忆,他喝咖啡时有一个习惯,把奶精倒入咖啡后,会再倒入些许咖啡到装奶精的小盒子里,将残留奶精涮出来再倒入咖啡,确信没有浪费后,才慢慢地享用。这样的习惯也深深影响了下一代,女儿成为台湾女首富后,开的车还是旧的丰田凯美瑞,用的笔记本是5元左右的。 而洛克菲勒则抓住每个机会告诉孩子如何在大的企业集团做到节约。洛克菲勒控制着美国最大的石油生意,石油装罐后需要将油桶的封口用焊锡封住。洛克菲勒在巡查企业时发现工人们为保证质量,都是用40滴焊锡封油桶。他便问工人有没有试过用38滴焊锡,工人试过后发现影响质量,随即又发现39滴焊锡可以获得和40滴一样的完美效果。他旋即在企业推广并写信告诉自己的继承人——长子小洛克菲勒,这一滴焊锡的节省可以为整个集团全年节约25000美元。世界首富没有和儿子讲大道理,而是用点滴小事影响和改变儿子,这些小事造就了极其优秀的小洛克菲勒。小洛克菲勒作为洛克菲勒基金会的首任会长,将父亲的事业发扬光大,使基金会成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慈善组织。 很多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多发生在平坦路段,就是因为人们对隐性的风险往往更疏于防范。有的富裕家庭认为给孩子多买个包或多买辆车不会影响家庭财务状况,殊不知“由奢入俭”比“由俭入奢”难得多,挥霍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永无止境,再多财产也会被消耗一空。 我在读书时听说有个中国留学生买宝马泡洋妞,后来才知道他爸爸是国内知名企业主。父亲把孩子送出国是望子成龙,如果知道孩子的作为后不知作何感想。 从防范风险的角度说,富裕家庭比贫困家庭更需要懂得节俭 。“再穷不能穷孩子”,是指我们在贫困时应重视教育的美德。但等富裕后,就应改成“再富不能富孩子” ,孩子们的节俭习惯,需要家长抓住每一个细节去培养。 .自己赚钱——杜绝不劳而获 会省不如会赚,从小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赚钱,既能让孩子懂得财富来之不易,也能让孩子知道赚钱必须靠自己付出努力。巴菲特从小就学着自己赚钱: ●5岁卖口香糖,并拒绝一位女顾客只买一片不买一包的要求。 ●后因为汽水利润高而改卖汽水。 ●10岁卖二手高尔夫球。 ●12岁开始送报纸。 ●1944年,14岁的巴菲特拥有了1000美元储蓄额。 我自己赚第一笔钱时恰好也是5岁,当时浙江省体育馆举行体操比赛,需要有小孩在每个运动员做完动作后,跑步收集各位裁判的评分单并交到汇总处。母亲替我报了名,我跑了大半个月,赚了5元钱,这5元钱当时对我来说已经是笔巨款了,母亲还用这笔钱以我的名义为祖父母买了礼物。长大以后父亲并不是每次都满足我索要零用钱的需求,于是只好自己想办法赚。中学时不错过市航模队的每次训练,既好玩又可以拿到训练津贴。大学时卖过报纸,跑到上海批发咖啡杯到杭州摆摊……回忆这些事,我非常感谢我的父母,从小就锻炼我自食其力的习惯,让我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下来,任何获得都需要自己付出努力。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东方家族的财富故事: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5680.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诙谐幽默大放送啦09-12
2 眼神交流09-12
3 顾客偷盗的处理09-18
4 拥抱文字美好,更多具有正能量的经典句子集锦09-12
5 全新模式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