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对专精至关重要,但是心流不见得一定会带来专精,因为这两个概念作用于不同的时间线,一个发生在当下,另一个需要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才会显现。你我可能明天早上就达到了心流,但是我们两个中没有人能一夜之间达到专精。
在追寻更深层、持续时间更长的事物时,我们如何达到心流的状态呢?专精是I型行为的重要元素之一,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才能向专精更进一步?一些行为科学家已经就这些问题给出了初步答案。他们的发现表明,专精遵循3条有些特别的法则。
专精是一种心理定向
尽管我们生活里有那么多的事情,但我们脑子里想的全都是追求专精。至少,卡罗尔•德韦克发现如此。 德韦克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她对儿童和青年的动机与成就进行了长达40年的研究,搜集了大量有关专精的实证调查结果,这让她成了当代行为科学界的超级明星。德韦克标志性的观点是:人们的信条决定了他们的成就。我们对自己以及自身所具备的能力的信条(她称之为“自我理论”[self-theories]),决定了我们如何理解自己的经验,这可能会为我们所取得的成就划定边界。尽管她的研究大多围绕“智力”,但是她的发现对人类大多数其他能力也同样适用。第一条专精法则便由此而来:专精是一种心理定向。 德韦克认为,人们对自己的智力水平有两种不同的观点。那些信奉“实体理论”(entity theory)的人认为,智力不过就是一个实体,它存在于我们体内,供应有限,我们无法提升。而那些支持“增量理论”(incremental theory)的人的观点则与此不同。他们相信尽管智力水平会因人而异,但如果努力,我们最终是能够让它提升的。以物理性质打个比方,增量理论者把智力看做和力量差不多的东西:想要更强壮、肌肉更发达吗?开始练举重吧。实体理论者则认为智力更像是与身高类似的东西:想要长高?你没那个机会了。如果你认定智力是一个确定的数值,那么你学业和事业上的每次遭遇都是在测量你的智商。如果你相信智力是可以提升的东西,那么这样的遭遇就会成为成长的机会。实体理论者认为,智力是需要证明的东西,而增量理论者则认为,智力是需要发展的东西。 这两种自我理论会把人们带上两条迥异的道路。其中一条指向专精,而另一条则并非如此。就拿目标做个例子吧。德韦克说,目标可以分为两类:表现目标(performance goals)和学习目标(learning goals)。在法语课上得A是表现目标,能够说法语是学习目标。德韦克说:“两个目标都很正常也很普遍,而且都能为取得成就提供能量。”然而,只有一种目标能带来专精。在多个研究中,德韦克发现,给儿童设定表现目标,比如在考试中拿高分,对相对简单明确的问题有效,但是这通常会抑制儿童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新地方的能力。 ◎I型实验 在一个研究中,德韦克和同事让一群初中生学习一系列科学原理,给一半的学生设立表现目标,给另一半的学生设定学习目标。两组学生证明他们已经掌握这些内容之后,研究人员要求学生把他们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一系列新问题中,这些问题和他们刚才学的知识有关但不是完全一样。在应对这些新挑战时,带有学习目标的学生最后得分明显更高,他们的学习时间也能持续更长,并且会尝试更多解法。德韦克写道:“为了坚持下去并不断尝试,有学习目标的学生不会觉得他们已经擅长一个东西了。毕竟,他们的目标是学习,而不是证明他们很聪明。” 事实上,这两种自我理论对努力的看法也大不相同。对于持增量观点的人来说,努力具有积极效应。他们认为能力具有韧性,因此他们把更加努力看做变得更优秀的一种方式。德韦克说,相比之下,“实体理论是一个要求轻易获得成功的系统”。在这种模式下,你努力则意味着你不够优秀。因此,人们会选择容易达成的目标。达成这些目标则会肯定他们现有的能力,但是对发展这些能力没有什么帮助。从某种意义上说,信奉实体理论的人试图看起来技艺精通,但他们不想为达到专精而努力。 最后,这两种类型的思维对逆境会做出两种截然相反的反应,其中一种反应是德韦克所说的“无助”,另一种是“以专精为导向”(mastery-oriented)。 ◎I型实验 在一项对美国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进行的研究中,德韦克给了学生8个他们能解决的难题,后面还有4个他们不能解决的难题,因为那些问题对那个年龄的儿童来说太超前了。那些认为脑力是固定的学生很快放弃了那些难题,怪自己太笨解不开它们。但尽管那些问题很难,但成长型心理定向的学生还是一直在努力,为了找到答案尝试了非常别出心裁的方法。这些学生说:自己没有攻克这些最为棘手的问题,能怪谁呢?德韦克说:“他们的答案着实让我大吃一惊。他们没有怪任何人、任何事。”这些年轻人认为在通往专精的道路上挫折无可避免,他们甚至认为挫折可以当做路途上的指示牌。 德韦克的见解很好地描绘了驱动力2.0与驱动力3.0背后的行为差异。X型行为对智力持有实体理论,相比学习目标更倾向于表现目标,认为努力是没用的标志。I型行为对智力持有增量理论,他们欢迎努力,认为努力是把重要的事情做得更好的方法。如果从论实体理出发,要实现专精是不可能的。然而,如果从增量理论出发,达到专精是迟早的事情。 专精是一种痛苦 每年夏天都有约1200名青年男女来到位于西点的美国军事学院开始为期4年的学习,希望在传说的“长灰列”(long gray line)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是他们还没来得及见到教室,就得先经历为期7周的“军校新生入伍训练”,它还有个别名是“野兽营房”。夏天结束的时候,这群柔弱而有才华的年轻人中有1/20的人已经退学了。一群学者想要弄清楚为什么一些学生在军事的专精之路上选择继续走下去,而另一些则在第一个出口就离开了。这些学者有两个来自西点军校,一个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还有一个来自密歇根大学。 是体力的原因吗?还是因为运动天分?或者是智力?领导能力?还是全面发展能力? 这些答案都不对。这些研究人员发现,最能精确预测准新生是否成功的,是“坚毅”这项既非智力也非体力的特征,其定义是“对长期目标的坚持和热情。”这些正在接受训练的军官的经历,证实了第二条专精法则:专精是一种痛苦。 专精和心流的感觉一样美妙,但通往专精的路上没有鲜花盛开,上空没有彩虹环绕。如果那条路真的那么美好,我们中间会有更多人踏上行程。专精很伤人。有时候,应该说很多时候在通往专精的路上都没有那么趣味盎然。这也是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Anders Ericsson)的著作告诉我们的。他对职业成就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提出了全新的理论解释专精是如何培养出来的。他说:“很多特质以前被认为是天分,但实际上它们是至少10年的高强度练习的结果。 ”体育、音乐或者商业上的专精需要长期的努力,这个时间不是一个星期或一个月,而是10年,需要付出艰难、痛苦的努力,需要全身心投入。社会学家丹尼尔•钱布利斯(Daniel Chambliss)称之为“卓越的平凡”(the mundanity of excellence)。 钱布利斯对奥运会游泳运动员进行了长达3年的研究,他的发现与埃里克森的结论类似:成绩最好的运动员通常会花最多的时间和精力在那些普通的活动上,这些活动帮助他们为比赛做好准备。正因如此,在西点军校研究“坚毅”的学者发现,与大学成绩最相关的因素是“坚毅”,而非智商或者标准化考试的分数。他们解释说:“尽管更加努力的重要性很容易理解,但长时间工作而不转换目标的重要性可能就没那么好理解了……想要取得更高的成就,坚毅与天分同样关键,在任何领域都是如此。” 心流进入这幅图景有两个方式。如果人们意识到了什么能把他们带入心流,那么他们会更明确应该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什么地方,用来实现哪个方面的专精。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这些心流出现的瞬间当然能够帮助他们挺过艰难的部分。但是最后,追求专精的过程中总有这样的时刻,尽管一再努力但还是几乎没有提高,也许心流的出现会拉着你前进一点点,然后取得一些进展,之后继续朝那个海拔略高一些的高原努力再努力。当然,这很折磨人。但那不是问题所在,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卡罗尔•德韦克说:“努力是赋予人生意义的事情之一。努力意味着你在乎一些东西,它们对你很重要,你愿意为它而努力。如果你不愿意珍视任何事物,不愿意全身心投入为它们而努力,那么生命将会是贫瘠的存在。” 还有另外一位博士,但他还没有博士学位,但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ield)的篮球名人堂有一席之地,他也说了相同的话。朱利叶斯•欧文(Julius Erving)说:“专业就是做你喜欢做的事情,即使在你不想做的时候。” 精通是一条渐近线 要想理解专精的最后一条法则,需要具备一点数学知识,对美术史也要有一点了解。 你也许记得数学中有“渐近线”这样一个概念。如果不记得了,会帮你回忆起来。渐近线,在这里指的是水平渐近线,是某条曲线无限接近但永远不会与之相交的直线。 渐近线 在艺术史中,你也许记得19世纪有个叫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的法国画家。你不需要回忆起很多内容,只需要记起他是位重要的人物,很多美术评论家和学者都曾提到过他。塞尚是位大器晚成的画家。研究艺术家职业生涯的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大卫•格兰森(David Galenson)认为,塞尚大器晚成的原因之一是,他永远在努力完成他最好的作品。一位批评家曾这样评价塞尚:“一个设计的最终成品,永远不会是在一瞬间灵光乍现创造而来的;相反,他带着无限的警惕接近它,跟踪它,一会儿从这个角度,一会儿从那个角度……对他来说,最终成品是一条他无限接近但永远不会到达的渐近线。” 这是专精的自然属性:专精是一条渐近线。 你能接近它,跟随它,能离它非常非常近。但是和塞尚一样,你永远不能触摸到它。专精不可能完全实现。泰格•伍兹(Tiger Woods)也许是史上最伟大的高尔夫球手,但他也直截了当地说他能做得更好,而且他必须这样。在他表现最好的巡回赛或者战绩最优的赛季后他都会这么说。他追求专精,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大家比较不了解的是,他明白自己永远不会真的达到专精。专精总是可望而不可即。 这条专精抛物线是挫败感的原因之一。为什么要伸手企及自己永远不可能完全得到的东西呢?但这也正是诱惑的来源之一。为什么不去伸手企及呢?要知道,追求过程中的快乐大于实现的快乐。归根结底,专精之所以吸引人,正是因为它总是在闪躲。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专精的大特别法则: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5394.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达到领导期望的目标09-12
2 轻重缓急要分清09-12
3 满足员工的真正需求需要多大成本09-12
4 从经典句子中汲取智慧营养09-12
5 经典句子,笑得肚子都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