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儒家文化、道家文化,还是佛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主要构成部分,我们看到的其实都是积极入世、关心世事。儒家强调内圣外王,君子当自强不息;道家强调以无为而有为;佛家强调立地成佛,普度众生。中国的传统文化一脉的精髓就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但是传统文化折射在行为上,又有着另外一种状态。
1.重讨论不重行动
我们喜欢讨论,喜欢寻找问题,喜欢评判和发表看法,但是不愿意做出承诺和行动。举个例子,上了北京的出租车,5分钟后,司机可能侃侃而谈,该如何管理国家,改革开放如何进行,国企如何改造,如何对待下岗工人,等等。可是最后你可能发现,他开不好他那部车。在管理中,发现问题可以说人人都会,但是解决问题却是人人都躲。如果你让大家谈论问题,你会得到无数的问题;如果你让大家给出解决方案,会发现什么也得不到,特别是当人们发现这些方案需要自己去做的时候,你就更加不会得到什么。
2.重他人不重自己 我曾经在很多场合说过一句这样的话:“在中国,大家都活得很辛苦,因为我们用一生一半的时间看别人怎样活,用一生另一半的时间活给别人看,我们自己该如何活,没有想过”。我们从来都是以别人为标准的,比如,如果我要求学生在星期五交作业,到了星期四晚上,一个学生问同宿舍的同学:做了陈老师的作业了吗?如果回答是做了,这个同学一定会不睡觉都把作业做出来。如果几个同学都回答没有做,这同学一定是快快地睡觉:反正大家都未做。其实学生交作业是天经地义的,是自己的事情,但是这个学生的评判标准是别人是否做作业。 3.重形式不重内容 最近看饲料工业的资料,业内人士很高兴地给我描述:世界饲料工业,美国排第一,中国排第二。我则告诉他:第一、第二之间的差距非常大,你不可以第一、第二的形式来看,你应关注其内容。第一是第二的十倍,第二还有意义吗?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人得了二等奖,他会很骄傲地注明一等奖空缺,这样的注明想必是要说明其实我是第一名,但是之所以一等奖空缺就是因为没有达到这个标准,这样的第一又有什么意义呢?又如,我们很多人都关心中国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有多少个,这个数字自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看是什么样的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这才是最关键的。如果我们能够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仍然是资源公司为主,那么中国企业的能力还是需要客观评价的。 4.重权力不重责任 中国人对于权力的崇拜可以说是到了极致,人们无论是在称呼上还是在行为上都无法淡化权力的概念,如果注重权力能够与责任相匹配也不是什么坏事,只是可惜人们只是关注权力,并不关注责任。典型的例子是在称呼上,中国习惯免掉“副职”。更多的人喜欢要待遇、要权力,但是不要责任,甚至在社会上流行,做官要做副的。而人们只对领导者给予关注,用杰克•韦尔奇的话说:“每个人都是脸对着董事长,屁股对着顾客”。 5.重综合不重分析 在大部分人的习惯中,喜欢综合和归纳,因为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会得罪任何一个人,所以我们看到中国的很多决策都是一个综合决策,一个折中的选择,人们不会做原则性的争论,更不会做严谨的分析和论证,因此我们得到的往往是可批性报告,而不是可行性报告。 文化与责任 对于文化的理解,特别是对于企业文化的理解,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基于责任来思考,对于企业而言就是不要忘记企业责任。我在多年前曾经把企业的责任概括为四个方面:①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②要有利润;③不断提供就业机会;④实现社会的期望价值。直至今天我还是这样坚持我对企业责任的看法,企业责任就是责任得以存在的理由,正像其他的有机体一样,企业的存在是要有理由的,要么你的产品特别好,要么能提供就业机会;最终是能实现社会对你的期望价值。我们之所以能够探讨企业文化,最根本的是企业能够实现社会期望价值的时候,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就会形成。换个角度说,企业实现社会期望价值的途径内化为企业的价值观。所以只有承担了社会的期望价值,企业文化才有了归属。丰田说:以相对低的价格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汽车,我可以帮你做到。所以它有凌志。这款车可以跟奔驰媲美,但价格低得多。奔驰说,我可以帮你实现这样一个愿望:开着我的车,就可以向世界宣布你是最成功的人。这就是奔驰的价值,所以你会去买它。微软则可以提供所有的服务,使你不再怕电脑,因为电脑已变得越来越容易使用,每个人不再需要懂太多的电脑知识,这是社会的一个期望。所以,企业文化就是社会期望价值的结合,能找到这个结合点,企业就能生存,否则,企业可能会好上一段时间,但最终命运还是死亡。 企业文化最终是企业员工的行为习惯 企业文化的个性是一个企业的工作行为、工作氛围、价值观、信仰等各方面,但最终会体现在员工的行为习惯上。1996~1997年,东百成为上市公司之后,有一个民营企业—华都百货出现,东百的客流分走一半。东百为此找我们寻求对策,我们考察了当地的市场情况,对东百说:华都可能是客流减少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你们内部的一些原因。东百的员工经常身穿工作服到其他商店购物,这种行为相当于在向顾客传递这样的信息:你们不必到东百买东西!也许不必强求员工在自己的公司买东西,但至少可以要求员工去其他商店买东西的时候,换掉工作服。也许你会觉得这是小事,但是这个员工的行为习惯恰恰说明企业的文化。2004年8月,张瑞敏在上海举行的哈佛亚洲商业会议上演讲时说:“20年前我开始创办这个企业的时候,飞利浦在我脑海里是一个神,那个时候我们是什么企业呢?只有600人的小街道厂,而且我当时工作的时候,有半年的时间每个月到处借钱开工资。我进厂给工人制定的第一个规章制度,就是不准在车间里随地大小便,像飞利浦、诺基亚这些超级大公司,你们会想象这些情况吗?”张瑞敏正是用西方无法理解的方式构建了今天的海尔文化,没有员工行为习惯的修炼,不会有被人广为称道的海尔文化。 文化就是达成共识 文化的根本功能就是凝聚力的功能,简单地讲就是达成共识。很多人认为达成共识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我不这样认为,关键是你是否关注为达成共识所必须做出的努力。达成共识只需要做到四件事情:共同的事物、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举动、共同的感受。我每次从斯坦福大学回来,总会感到热血沸腾。因为在那地方共同的语言就是“创业”、“创新”,所有的人跟你讲的话都是这样,“你今天有什么好的创意?你有什么好的概念?”在这样的氛围下,你也只能有一个概念—创新、创业!你会感到这样的冲动。正是这些共同的语言造就了斯坦福的特色,也成就了硅谷的神话。在中国的企业里,我们没有注重共同工作方式的培养,没有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没有强调对于所关注事情的共同标准,所以我们就无法形成凝聚力,看起来像一盘散沙。其实达成共识不是太难的事情,只要我们善用工作环境、工作服装和工具以形成共同的事务,善用管理制度和激励手段以形成共同的举止,善用公司用语以形成共同的语言,善用公司的形象以形成共同的感受,企业的共识也就达成了。 第五大问题 企业转型的解析 在过去的10年间,纷至沓来的专家和管理大师不断忠告:企业必须不断地变革,必须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地进行重组,不断地为转型做好准备,等等。这些忠告没有错误,因为市场一直处在不断地变化和转型中,为此企业也必须不断地转变和改变。在这个时代以变革求生存是人所共知的道理,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企业如果不能够有所改变,那么可能就不能够生存了。问题是,如果我们只是手忙脚乱地迎接变化和变革,也很难在这个变化的时代生存,要生存,就需要为变革做好准备。事实上,很多人、很多企业都知道需要变革,也在不断地变革,可是变革的效果并不是很好,究其原因,是这些变革只集中在企业自己的理解中,而没有放在市场上,没有了解到市场、顾客的变革要求。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中国的文化对行为的影响: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5321.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品味经典句子,感受文字之美09-12
2 经典句子:文字的智慧星空图09-02
3 唯美俗语简短大全经典09-12
4 经典句子,文学作品中的精华09-12
5 经典句子,闪耀着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