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礼”一般是指《周礼》、《仪礼》、《礼记》三部有关礼的著作。通常认为《周礼》、《仪礼》是周公所作,后人做了增订。《周礼》被看作是西周的行政法法典,《仪礼》则被视为是西周的民法法典,两者论述内容都极为广博精微。《礼记》有西汉戴德、戴圣叔侄两人传下的版本,被后世称之为《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记载了孔子和弟子们对古代礼制的总结和诠释,是儒家礼学最精辟的理论著述,其文笔极为精彩,其思想极为精致,在世界文化史上堪称精美绝伦。“三礼”从礼制条文到礼治精髓,已经极为完善,实现了礼的规范化、制度化。“三礼”记载的内容被中国历代传承,浸染到人心深处。
礼的系统化、规范化,始于周公“制礼作乐”。如果说夏朝主要是依靠国君的威望和命令治国,商朝依重鬼神天道治国,那么周公则是在总结前代治国经验和教训基础上,提出了响亮的德政和礼治治国理念。周公制礼的思想大纲是“尊尊”和“亲亲”,尊尊是个人与国家的尽忠原则,亲亲是个人与宗族的孝道原则,前者是政治层面,后者是伦理层面。《周礼》和《仪礼》内容包括以血缘宗族为前提的社会等级制度,还包括分封、世袭、官爵等一整套国家典章制度。它们有些是源自于远古的原始巫术礼仪,有些是原始氏族部落的社会习俗,有些则是来源于夏商朝代的政治传统。而《礼记》是在《周礼》和《仪礼》基础上的规范整理和学术发掘。“三礼”都是古代对礼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体现了道德理性对情欲的节文,彰显了贯穿在繁文缛节之中的人道精神,表明了中华传统道德发展的文明历程。
节文与理性:“理之不可易者也”yipindushu.com
礼制有大量的行为限制,乃至对个性的约束,但根本上礼源自于人的理性,是人类文化的道德理性使然。孔子注重人的性情的真实流露,说中直之人更切近于仁,同时又主张对性情要“以礼节之”(《论语•学而》)。《礼记》记载:
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以为民坊者也。(《礼记•坊记》)
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礼记•乐记》)
另外《礼记•檀弓》也论及为了调和自身诸多情欲,如思亲之情、饮食求乐之欲等,使之遵循一定标准而不相互冲突。孟子也说:“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孟子•离娄上》)“辞让之心”就是“节文”的表现,是礼的发端。荀子更是以为人性恶,没有节制的人必然为欲望纷争不断,所以圣王“制礼义以分之”(《荀子•礼论》)。朱子则解释道:“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论语集注》)礼是道德理性对人外部行为的规范,礼的性质和功用是“节文”,即通过具体行为的规范,节制人之欲,文饰人之情。
如果说礼的“节制”完全是源自于道德理性,那么礼的“文饰”则带有诗情画意,是艺术化的道德情感。然而就礼的发生而言,只有到了道德理性成熟之时,才有礼的产生,因为道德情感可以是自然本能的流露,如亲子之情,而道德理性则必须在社会生活中充分酝酿才能达成。因此《礼记》的《礼运》篇,专门通过阐释人类社会礼的运转演变,论证礼的起源和必然,提出了“大同”和“小康”学说。《礼记•礼运》认为礼并非古已有之,把社会历史的演进划分为“大同”之世和“小康”之世两个历史阶段,这正是礼从无到有的产生过程。
“大同”之世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的时代。一方面,社会的财产是全天下人所公有,社会的管理完全是选贤与能,所有人共同推选天下共主为天子,天子之位凭借德行进行禅让。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不需要礼义等级制度: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礼记•礼运》)
可见这里所描述的“大同”之世就是指尧舜禹的氏族时代,“大同”的社会就是人与社会,人与人完全均等和谐的社会,没有制定礼义等级制度的必要,所以礼还没有产生。“天下为公”,是全民政治、民本思想的体现。“选贤与能”是在民本思想基础上,注重政治效能和水准,以求政治的清明和文化的进步。
“小康”之世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礼记•礼运》)的时代。从“大同”进入到“小康”,礼义等级制度就成为正常社会运行的必要条件。一方面,天下主权和治理被一家一姓所掌控,父子相传,兄弟相及,君主权位被世袭继承,而不再禅让和推举天下共主。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依靠礼义制度来维持: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礼记•礼运》)
所谓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六君子,无一不严谨地求之于礼义制度的,用礼义表彰民众正确的言行,鼓励民众信用的遵守,用礼义的标准考察官员的尽忠职守,罢免祸害民众的官员,全社会提倡仁义礼让的道德。这种社会被称为“小康”之世,虽比不上“大同”之世,但有礼义可循,社会安定,仍是所应追求的治世。
《礼记•礼运》对礼的产生过程所做的探索,虽然“大同”“小康”是比较抽象的社会,但大体上反映了我国远古历史变迁的进程。《礼记•礼运》肯定了礼义制度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比孟子的心性论和四端说更加客观。《礼记•礼运》重申了礼义制度的必然性,比荀子的性恶论和圣贤制礼论断更为中肯。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礼的规范制度化:“三礼”的特征与精神: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17661.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搞笑的神秘力量09-11
2 对冲基金真实经历分享大全精选--乔尔·格林布拉特——神奇公式909-13
3 尝试新方法09-12
4 经典之语,流淌着温暖的溪流09-12
5 商业银行的业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