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是南宋著名理学家,他和北宋二程(程颢、程颐)的理学体系合称程朱理学。宋明理学亦称新儒学,影响于我国宋元明清时期思想界极为深远。
格物穷理,力求贯通
“格物致知”一语本来出于儒家经典《大学》,朱熹的“格物致知”论集中见于他所补篡的“大学格物致知传”,这则“补传”言简意赅,堪称经典: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大学章句》)
这段论述非常重要,兹略释如下:
首先,朱熹格物之“物”是很宽泛的。他说:“物犹事也”,“天下之事皆谓之物”,“或考之事为之著,或察之念虑之微,或求之文字之中,或索之讲论之际”。总之,朱熹所谓“事”、“物”包括的范围很广,既包括外物,又包括仁、义、礼、智等人心中的观念形态的东西。再者,朱熹不承认“物”是不依赖于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相反他认为“物”只不过是“理”借以表现自己的外在形式。他说:“物者,理之所在,人所必有而不能无者。”(《朱子语类》卷十五)这正是贯彻了他的“理”决定“事”的哲学前提。yipindushu.com
其次,朱熹格物之“格”,也不等于探索研究。他解释“格”为“至”、为“极”。所谓“格物”就是即物穷理,要达到理之“极至”。他说:“格,至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大学章句》)穷尽事物之理,八分不行,九分不行,九分九也不行,非十分不可,“须事尽极其理,方是可止之地”(《朱子语类》卷十五)。
再次,从认识的目的来看,朱熹的“格物致知”主要是为了引导人们”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文集•答陈齐仲》),以求“为君止于仁”,“为臣止于敬”,“人人止于至善”,实现对于伦理道德的深切体悟与践行。朱熹概括地说:
所谓格物云者,或读书讲明义理,或尚论古人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否,皆格物事也。(《大学或问》)
这里所谓“应接事物”主要是指接人待物,处理好人伦关系;至于“当否”的标准,在他看来就是: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朱文公文集•白鹿洞书院教规》)
严格地讲,朱熹所强调的“格物致知”的目的,属于社会伦理范围。他虽然也涉及一些生活实践的内容,如:
虽草木,亦有理存焉。一草一木岂不可以格?如麻麦稻梁,甚时种,甚时收,地之肥,地之硗,厚薄不同,此宜种某物,亦皆有理。(《朱子语类》卷五十八)
但又认为:这不是真的学问,格物的主要目标在于阐发“天理”。
最后,从认识的过程来说,朱熹的认识理论含有稍多的合理因素。他把认识分成“格物”和“致知”、“即物穷理”和“豁然贯通”两个阶段。“格物”或“即物”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在具体事物上穷致其理。朱熹认为在这个阶段至少有两点局限性:其一,穷格具体事物之理,还不能认识理的全体,即“总天地万物之理”的太极;其二,这时还只是认识外物之理,尚未认识吾心本具众理,不必外求,也就是说还没有克服主体和客体的对立。所以还必须有“致知”的功夫。
“致知”或“豁然贯通”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以格物为基础的。只有“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积累既多,则胸中自然贯通”(《朱子语类》卷十八),才能做到“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大学章句》)。可见,“豁然贯通”乃是认识的重大飞跃。到了认识的这个阶段,才能尽穷事物之理,达到吾心无所不知,实现“穷理”与“尽心”的统一。
应该肯定,这一学说是蕴含着若干合理因素的。第一,朱熹讲认识过程并不是像某些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那样,直接向内心去体察,而是强调要通过即物而穷理,反对离物而穷理,这就含有从外到内、从存在到意识、从客观到主观的意思。第二,朱熹强调认识发展有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这又含有辩证的思想因素。第三,他认为人的认识一旦实现了飞跃,就能做到表里具悉、粗精赅备,这也包含一些对理性思维的正确见解。人的理性认识确实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朱熹是看到这一点的。
启疑导思,心理合一
朱熹对孔子启发式教学颇有心得,他诠释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语极为到位:“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四书集注》)他还说:“指引者,师之功也。”教师只是“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对学生的学习起引导、指正和解疑的作用。他特别强调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体,做学问要靠学生自己的积极主动性。他说:“读书是自己读书,为学是自己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朱子语类》卷十三)好比饮食:“不能只待别人理会,来放自家口里。”(《朱子语类》卷十三)他坦率地告诉学生:“某此间讲说时少,践履时多,事事都用你自己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探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朱子语类》卷十三)朱熹的启发式教学,主要是启发学生发现疑问、提出疑问。他认为:学贵知疑,疑则有进,疑问越多,进步也越快、越大,小疑则可小进,“大疑则可大进”(《性理精义》)。他说: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宋元学案•晦翁学案》)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规类编》)
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学思并重的思想,指出:
夫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便是读,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若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学规类编》)
这就是说,做到学思结合,才能把学得的东西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
博专结合,温故知新
朱熹正确处理博学与专精的关系,并把博与专结合作为进行教学和指导学习的重要原则。他提倡博学,他主张“天地万物之理、修己治人之方,皆所当学”(《朱子语类辑略》)。他以盖房子为例,说明只有“阔开基,广开址”(《朱子语类辑略》),才能使建筑物高大坚实。在解释《论语》中“多闻多见”时,他指出:“多闻多见两字……正是合当用功处……不然则闻见孤寡,不足以为学也。”
但是博学不能“杂而无统”,应当“博而后约”,将博与约统一起来,“惟先博而后约,然后能不流杂”(《朱文公文集》卷三)。他主张做学问应当是“开阔中又著细密,宽缓中又著谨严”,否则“读书贪多,最是大病”(《朱子语类》卷一〇四),“若务贪多,则反不曾读得”(《朱子语类》卷十)。
博专结合、由博返约包含着深刻的方法论的意义,朱子对此有深刻认识。在他看来,首先,通过博学,掌握同类事物的一般原理,“求众物比类之同”;然后,以一般原理去分析具体事物的特殊规律,达到专一精深,“究一物性情之异”。如果“但求众物比类之同,而不究一物性情之异,则于理之精微者有不察矣”(《大学或问》)。相反,但求一物性情之异,也不能做到“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的目的。在博学的基础上专精,以专精统驭博学,朱熹的致知学说是很精当的。
朱熹深刻解读孔子“温故而知新”的观念,他说得质朴而明白:
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四书集注》)
他认为温故与知新是有机结合的。首先,温故是知新的基础。“须是温故方能知新,若不温故便要求知新,则新不可得而知,亦不可得而求矣。”(《朱子语类》卷一)然而温故而不知新,学习就无法深入,也达不到教学的目的。“温故又要知新,但温故而不知新,故不足以为人师。”(《朱子全书•论语一》)通过不断复习,熟练掌握旧有知识,就能加深理解,即推陈出新,“时时温习,觉滋味深长,自有新得”(《朱子语类》卷二四)。
注重教规,学必有则
朱熹一生精治儒学,从事教育数十载,在其身后,元、明、清三代的教育,无论官学还是私学,无不蒙其影响。他认为受教获知益智是一生的事情。他把学校教育分成小学、大学两个阶段。小学教育是人生打基础的阶段,应抓早、抓好,他甚至认为“胎教”很有必要,应积极提倡和推广,“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智过人”(《小学集注》)。在小学教育阶段,“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使其习与知长,化与心成”(《小学书题》)。大学教育是小学教育的扩充和深化,要求学子在道德、学问和智能诸方面有较高的造诣,二者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的:
小学之事,知之浅而行之小者也;大学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小学辑说》)
朱熹执教培养后学,以正面引导为主,同时注重规章制度的规范作用,他认为“学者先须置身于法度规矩之中”才能“有进步”(《答潘叔昌》)。他曾亲自为小学教育制定《童蒙须知》、《训蒙斋规》,详细规定各种规范十条,包括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清洁、读书写字、待人接物、杂细事宜等等,以使一言一行皆有章可循,有规可守。在大学教育方面,他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教规》是很著名的。正因如此,《白鹿洞书院教规》被人们视为集儒家大成的教育思想和智德理念,在我国古代社会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智德概说
中国古代智德思想是极其丰富的:围绕着知论,涉及到学知与生知、主观与客观、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经验之知与理性之知等概念;关于智论,涉及到智能的来源、发展和检验证明等学说;关于学习,涉及到学与习、知与行、格物与穷理等范畴;关于教书育人,涉及到师与生,师与道、传道与授业、启疑与导思、博学与专精、温故与知新等教育教学理念;关于主体修养,涉及到兼权与解蔽、虚静和专一、深造与自得等理论和方法。如此丰富的思想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集中于一点,不外乎关注人生在世如何求知益智、成德成才以及完善自我,完成主体修养,以至培铸更多的仁、义、礼、智四德兼备的君子。除上述诸多思想元素以外,中国古代先哲在智德知论方面还形成以下几个方面的通见通识,更属于常道常则,极为重要。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即物穷理,豁然贯通:朱熹的格物致知论: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15304.html
推荐文章
09-13
1 正能量励志名言,激发无限可能12-16
2 成都香格里拉人力资源部薪资待遇怎么样11-27
3 创业板股票怎么买09-18
4 解读文字深意,经典句子大全8个字01-26
5 创业公司如何让销售团队成长起来的案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