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刘备先后死亡,孙权尚在。他比父亲孙坚、长兄孙策都活得长久,对未来的贡献,也很大。然而活得再久,还是会死。只是死法各有不同而已。孙权看到台风来时,海水倒灌,松柏尽皆拔起,直飞到建业城南门外,倒插在路上,因而受惊成病,日愈沉重。召太傅诸葛恪、大司马吕岱,嘱以后事。死时年71岁,在位超过半个世纪,看尽各种变化。
由于孙权的长子孙登很早病故,后改立孙和为太子,又封孙和的弟弟孙霸为鲁王。这两个人分成两派,彼此恶斗。孙权深为忧虑,最后废太子,改封为南阳王。鲁王被赐死,改立少子孙亮为太子。孙权死后,诸葛瑾的大儿子诸葛恪立孙亮为帝,与侍中孙峻,一同辅政。
司马师听说孙权亡故,以司马昭为大都督,总领三路军马攻吴。诸葛恪亲自引兵迎战,大败魏军。诸葛恪一面遣使入蜀,请姜维进兵北伐,许以平分天下;一面领军进东兴,要乘势进取中原,把二十万大军开到前线,不料第一仗攻打新城便遭到惨败。兵败回朝,被侍中孙峻以逆贼罪名斩杀全家老幼。诸葛瑾生前见诸葛恪聪明尽显于外,曾经感叹:此子非保家之主也!现在果然应验。孙亮封孙峻为丞相大将军富春侯,总督一切。三国的传承,情况大抵相似。皇帝年幼,又能怎样?
姜维这边,乘机出兵北伐,以廖化为先锋,也是无功而回。三国的情势发展至此,人才大多用尽,新人来不及补充。再打下去,好像也没有什么意义。分而复合,看来为时不久了。 领导力箴言 有些人没有个人的自大,只有合群的自大。若干人自成体系,经营自己的小圈子,党同伐异,这对于领导的权威是一种公然的挑衅,对于组织的团结是一种严重的破坏。小圈子像恶性肿瘤一样有害,领导者绝不能纵容姑息,要坚决地把它砸烂。 员工拉帮结派,目的无外乎是两个:其一是形成自己的派系打击其他的同事,积累更大的力量进行内讧;其二是经营自己的势力,培植自己的死党对抗领导,伺机取而代之。不论哪一种都会危害整个组织的团结,会威胁领导的权威。 对待如此小圈子,领导绝不能听之任之,保留了他们的权威也就相当于削弱了自己的权威,无异于自杀行为。因此,对于结党营私的员工,明智的领导者一定会毫不留情地砸烂它。 虽然古代有许多皇帝故意纵容下属形成小圈子,以便于自己从中控制,坐收渔人之利,但实际上这样做对于整个组织是不利的,而且一旦某个派系变大,领导者自己就很难驾驭了。“小圈子”中的“小”不是指其能量小、人数少,而是针对它只为少数人谋私利,在组织上排斥大部分人,只注重自己内部的利益,不管全局的利益而言的。有时候,“小”圈子实际上人数众多,其成员大多占据要位,活动能量颇大。 国家基业没有适合的人托付,各个派系争权夺势,力量相当。所以孙权一死,各个派系就开始争斗,导致国家混乱不堪,基业毁于一旦。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也是这样,如果没有选好接班人,很容易使管理情况陷入混乱。 曹叡托孤启示:谨慎选择授权人 辽东燕王公孙渊,令大将军卑衍为元帅,杨祚为先锋,起辽兵十五万,杀奔中原而来。曹叡大惊,派司马懿兴师前往讨伐。公孙渊哪里是司马懿的对手,被打得城中粮尽,人人怨恨。公孙渊父子投降,俱被斩首。 这时曹叡病重,封曹真之子曹爽为大将军,辅佐太子曹芳,总摄朝政,不久病危,急召司马懿还朝。曹叡仿刘备的方式,将年仅八岁的曹芳,托孤于司马懿及曹爽。曹叡在位十三年,曹芳是养子,大家都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曹爽自幼出入宫中,知道他的父亲曹真累受司马懿的气,于是奏请曹芳加封司马懿为太傅,自己则独揽兵权。 司马懿装病,二子也退职闲居。曹爽专权,享受荣华富贵,反而对司马家的虚实并不清楚。刚好李胜奉派为青州刺史,曹爽命其前往司马府辞行,顺便探听消息。司马懿早知其来意,去冠散发,上床拥被而坐,请李胜入座。李胜报告要去青州任职,司马懿假装听不清楚,故意把青州说成并州。司马懿装得很像,笑着说:你方从并州来?李胜说是山东的青州,司马懿大笑说:原来你从青州来。李胜说怎么病成这个样子,左右回说太傅耳聋。李胜要了纸笔,写了一行字呈给司马懿。看完之后,司马懿笑着说:我病得耳聋了,此去保重。然后以手指口,侍婢进汤。司马懿喝得汤流满襟,装出哽噎的声音,说:吾今衰老病笃,死在旦夕了,二子不肖,望多指教,回去见曹爽时,千万请他多给予照顾。说完倒在床上,声嘶气喘。李胜回去后,一五一十告诉曹爽。乐得曹爽大叫:此老若死,吾无忧矣!司马懿待李胜去后,起身向二子说:曹爽从此不会对我们有戒备,可以找机会下手了。不久司马懿果真找到机会,以造反的罪名,斩杀曹爽全家,结束了一场残酷的政治斗争。 刘备托孤,曹叡学得很像。但他没有想过:司马懿和诸葛亮不能相比。何况同时托孤二人,势必引起无谓的纷争。 司马懿和曹真的恩怨,曹叡不可能不知道。同时托孤给司马懿和曹真的儿子曹爽,固然可以收到制衡的效果,使他们不致彼此联合起来,欺侮年幼的皇帝,然而曹爽的功力,哪里是司马懿的对手?请他来,等于要他的命。这一点曹叡为什么想不通?我们可以推想。他并不是想不通,而是没有其他的选择。司马懿位高权重,不请他辅佐,等于害曹芳。不得不请司马懿,只好想办法加以制衡。想来想去,也只有曹爽能够制衡。这真是曹爽倒霉,把他找来,代替曹芳送死。司马懿一看,曹爽的弱点十分明显,要权、要钱、要享受。于是以退为进,装病不出,把所有机会都让给曹爽。两个儿子跟着辞职,全家人不问政事。曹爽派人试探虚实,他又装得十分逼真。李胜为了讨好曹爽,当然形容得特别夸张,等于帮司马懿的大忙,一起来害曹爽。人一旦丧失戒心,缺乏警觉性,随时有被陷害的可能。司马懿何等厉害,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要了曹爽全家人的命。 领导力箴言 古代的托孤对象,实际就是最高领导对部属的一项最大限度的授权。我们说西方人的观念是神本位。他们始终相信有个神在,始终相信上帝可以主宰一切。他们认为君权是神授的。国王或皇帝非常有权,但权是神给他的。但我们相信“天赋人权”这句话是中国人翻译的,因为它的意思基本上是比较接近中国人的观念的。人可以有权,但是这种权力是天赋的,而不是神授的。我们中国人承认天,西方人则认定神。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西方的东西,就可以说,既然神授权给我,我就可以授权给你,你就可以授权给他。而中国人好像不是这样。中国人是人本位,不是神本位。我们以人为本,这一点始终没有改变过。我们讲的是天理良心,天理是天,良心是人,你只要凭良心,老天就会站在你这一边,你就可以行使你的权力。在中国人眼中老天的权力只授给有良心的人,而不授给没有良心的人。所以中国人才会动不动就讲要有良心。 同一件事,只有你可以改变,别人不能改变,当然就是你有权。两个人在一起,谁可以改变另一个人,谁就有权。比如领导可以改变员工,领导就有权;上级可以改变下属,上级就有权。所以说,权就是权变。 有一个词叫作权宜应变,这里面的“宜”字非常重要,它的意思就是要变到合理,不能乱变,乱变就是滥用职权。但在现实生活中,有权的领导却经常都在滥用职权,结果搞得天下大乱。一个人有没有权变的能力、能不能改变,是件很重要的事。你可以改变,但要凭良心,不凭良心,天就会把你的权收回去。凡是不凭良心乱变的人,没有一个有好结果。就三国人物看来,司马懿绝对是个良心缺失的人,他与对立的曹爽可以说是各怀心机。 刘备托孤于孔明,是将国之大业托付给了一个值得信任的、有义气有良心的人。曹叡却将国家托付给了两个恩怨很深的人——司马懿和曹爽。本想以两方力量相互制衡,避免联合起来,欺侮幼主,夺取江山,却不想狡猾奸诈、心狠手辣的司马懿最终以托孤重臣的身份消灭了曹爽,毫不客气地收了江山。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孙权死后东吴混乱:避免团队内部派系斗争: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11282.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的温暖,慰藉心灵09-18
2 点燃文字之光,充满各种情感的极具感染力的文案09-12
3 “活着”比什么都重要09-12
4 “主人翁”09-12
5 组织工作的三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