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看起来是随着外面的事物而改变的,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观念是人们自己可以调整的,而情绪就是人们的观念对外界的事物所产生的一种反应,人们的观点是操控在自己手中的。当你看到以前惹自己生气的一个人的时候,你要告诉自己:说不定他已经改变了,他以前对我不好,但是现在说不定对我很好。就这一念之差,你的情绪就会改变,而这“一念之差”,你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情绪可以管理,就是因为人们可以很方便地去调整、去改变、去控制自己的观念。所以,一个人如果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时时刻刻调整自己的观念,而不要寄望于别人或者抱怨老天,也不要不切实际地希望外界的环境会改变。
观念有理性与非理性
合乎逻辑的还是不合乎逻辑的,大家要搞清楚。自己的东西自己可以处理,别人的东西只能别人处理。但是小孩子没有“所有权”这个概念,也没有“偷”这种观念,所以他会在超市里随便拿东西。如果他的父母说他偷东西,说这是别人的,小孩子就会有很多情感上的负债。做父母的应该告诉孩子:这个东西是别人要的,你也可以要,但是应该先付钱,不能够随便拿。父母应该慢慢教他所有权的概念,这样他懂了以后,也不会有情绪负债。 一个人有修养,就是他会把不合逻辑的转成合逻辑的,把那些非理性的转成理性的。 观念可以使情绪改变 观念可以让人的情绪改变。如果大家相信这个观点,很快就会走上这条情绪管理的有效途径。事件会导致结果,这个叫作环境决定论,这种说法只有部分正确。比如一个人生气了,他说“他这种行为我当然生气”,别人的行为引起他的生气,这太单纯了。同样的行为,他可能生气也可能不生气,这才是事实。 如果一个人是公司里的中层领导,他的下属骂他,他就会生气,可是他的领导骂他的时候,他就不会生气。为什么领导骂他他就受得了,下属骂他他就受不了呢?这跟他个人的观念有关。 有时候你去买东西,会和别人吵架,就是因为你看不起别人,你觉得他是卖东西的,要赚你的钱,没什么了不起,这是你自己的问题。其实,看到大官你要“小看”他,看到小人物你要“大看”他,这样你的情绪就会很平稳。如果你看到大官就怕,有话也不敢讲,他就会欺负你;看到小人物,你看不起他,他被你激怒了就会给你难堪,你就吃亏了。这个“度”要拿捏得恰到好处。 人很容易控制自己,但是很难控制外面的东西。没有人会因为别人而改变,只有自己会为配合自己而改变。所以大家慢慢会找到一条路,在某种情况之下,把非理性变为理性。大家必须要调整自己的观念,而不是完全看环境让自己直来直往,那样情绪一定不好。如果任何事情发生的时候人能先动动脑筋,看看要怎么反应,情绪就会平稳得多。 合理运用ABCDE模式 A指一个事情发生了;B指一个人对这件事情的主观看法,因为每个人立场不同,所以观点也不同;C指人的主观看法,对这件事情的反应,即情绪表现;D指反省,对自己的行为做一个反省:这样做看看别人的反应怎么样;E指如果反省后发现行为不好,就赶快调整,调整以后再重新出发。 中国人通常不接受道歉 美国人做错了事情会向别人道歉,别人也接受,然后两个人就不会再计较那件事情。但有些中国人是不接受道歉的,他们要求你做到,而不是天天道歉。如果一个人好好管自己,不去妨碍别人,他就根本用不着道歉。 你向一个美国人道歉,他接受了,就没事了。你向一个中国人道歉,你跟他说:“我真的很对不起。”他会问:“什么事?”你说:“我那一天实在是无意撞到你的,事后又没有来看你,所以我觉得很抱歉。”他会说:“我还以为有什么大事情,原来是这件事情,我老早就忘记了,你记在心里干吗?”他虽然嘴上这样说,但是他照样想办法整你。 对于中国人来说,道歉是没有用的。西方的夫妻一吵架,他会道歉;中国的夫妻吵架,道歉没有用,因为对方会觉得:你打了我两下,道歉就算了,下次打四下也道歉就算了,那你还得了?所以,中国的夫妻吵架,不是用道歉就可以解决问题的,而是要用实际的行动。 A和E,是需要明显表露出来的,是看不见的部分,只用在心里琢磨就可以了。 中国人是含蓄、缓慢的 中国人一定要含蓄一点、缓慢一点。西方人很欣赏那种口才好的人,但是在中国社会,会讲话的人并不能得到很多人的欣赏。有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如果那种很会说话的人做业务员,业绩一般都做得不好,因为人们不会太相信他,会觉得他讲得天花乱坠,不切实际,可能是在骗自己。反而是那种有口疾、讲话根本讲不清楚的人业绩很好,因为大家觉得他很实在,会觉得这人连话都讲不清楚,是不会骗自己的。 当然,口才好不是坏事,但是要懂得不讲话。比如那种开会最喜欢讲话的人,最不得人缘。老总刚刚致辞完毕,他就举手讲一大堆,所有的人都不满意,认为“你算老几啊,我还没说你就说了”。所以,大家要做一个情绪稳定、不惹事的人,有话要等待时机再说。 比如说我有意见,首先,我会坐在那里做一个动作:到处看。看到有人看我,我就请他讲;他开始讲了,我再看,看到有人看我,我就请他讲。当我请了很多人的时候,我站起来,所有人都注意我,为什么?因为那么多人请我讲,我怎么能不讲呢,这叫作众望所归。你尊重他,你讲话的时候,他就慢慢听;你不尊重他,你站起来他根本充耳不闻。所以,一个人讲话别人会听和一个人讲话别人不听,是取决于那个看不见的部分,而不是那个看得见、听得见的部分。 其次,在座只要有人比我年长、有人比我职位高,他们要讲话以前,我是不会说话的,因为我一说话他们就不高兴了。你和你的领导一起出去,领导还没有讲话你就讲,你是没有前途的。领导心里会想:我都还没有讲呢,就轮到你讲了。除非他叫你讲,否则你没有资格讲,这就叫作伦理。 再次,最聪明的人是把最好的意见偷偷地告诉领导,让领导去表现,那这个人会前途无量。你拼命动脑筋,把最好的意见偷偷地给领导,让他去表现,他如果有机会升职,第一个就会提拔你,这就够了。对于中国人而言,暗的部分、看不见的部分,绝对比明显的部分要重要。 当一个人看到一杯茶的时候,他的想法是口很渴,想拿来喝,但是他马上会想到,如果先伸手去,很多人就会不高兴。很多中国人会这样做:拿起茶杯来,然后说“请”,请每一个人,每个人都高兴了,他就会说“抱歉,对不起,那我就先喝了”。大家就会觉得他这个人很有礼貌,很会做人。 同样,当一个人烟瘾发作的时候,他也不会立刻拿出烟来自己抽,而是会请周围的人抽,请一圈,然后自己才开始抽。可是如果身上只有一支烟,怎么办?大部分人都不会处理,因为烟这个东西,是请来请去的,一个人只要先把烟拿出来,他就要请大家的,这样下次别人也会请他。而美国人是自己抽什么烟,他就拿出来自己抽,根本不在乎别人,不需要照顾别人,别人也不会怪他。 但是在中国,如果一个人只剩下一支烟,他大概会有以下几种反应:第一,拿起来就请别人抽,但是别人拿去他就没烟抽了。第二,躲在一边偷偷地抽,这样也不对。偷偷地抽,所有人都会看到。大家就会想:一支烟也没有多少钱,这个人小气到这种地步,还躲在那里抽。第三,拿烟出来的时候一定会大声说:奇怪,刚刚买的,怎么剩下一支呢?但是照请大家,那别人听到他那么大声说,一定说不抽不抽了,大家都知道他剩下一支了,然后这个人就可以自己抽了。 还有第四,是最高明的人的方法。假定只有两个人,一个人说:糟糕,怎么烟只剩下一支了,你来你来。另一个人说:不用不用。这个人说:要共患难,一人一半。然后还做个动作,把烟要扯断的样子。另一个人肯定会不好意思的,这样,拿烟的那个人就可以自己抽了。 摆脱二分法思维的束缚 摆脱是非分明的思维方式 人们在很多地方都大力宣传,要赶快摆脱二分法思维的束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因为人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要做到是非分明:什么事情都要分出对和错,分出好和坏。小学老师有标准的答案,其实这是不太正确的态度,但是他们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所以他们不得不用二分法,因为小孩子懂的东西很少,很难在“是中有非、非中有是”的情况下去了解事情。所以,小学老师只能教给他们很单纯的“对与错、好与坏、是与非”,这是不得已的事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慢慢成熟,就会逐渐摆脱二分法的思维。因为世界上的事情,“绝对”的几乎很少。比如哪个人是绝对的好人、哪个人是绝对的坏人,很难区分。好人偶尔也会做一两件大家感觉不太对的事情;坏人有时候也会大发慈悲,做一些好事情。人们活在一个相对的宇宙空间,《周易》中讲过,一切都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纯阴纯阳实在是很少。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观念可以自由调整: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11231.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揭示生活的本质09-19
2 【在北京做银行项目的亲身感受】09-12
3 经典句子,让你笑到肚子疼呀09-12
4 经典句子,展现着生活的多彩09-12
5 经典句子,幽默风趣的人生哲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