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行交互主义彼此理解
我们常常讲西方人有个人主义,中国人难道没有吗?有,可是中国人的并不完全是个人主义。西方人也有集体主义,像德国人就很显著,我们好像没有,但是也好像有。难就难在这里:中国人拥有的,既不是个人主义,也不是集体主义。我们现在受二分法的影响很大,很多研究者都认为,不是个人主义,就是集体主义。其实没有这回事。
中国人拥有的,是在世界上别的地方都找不到的,叫交互主义。交互主义就是“你对我怎么样,我就对你怎么样”,“你对我好,我没有理由对你不好,你对我不好,我为什么要对你好”,这种话在别的地方是听不到的。
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是什么?其实就是三个字——看着办。你把心掏给我,我肯定不好意思不把心掏给你;你看不起我,我虽然不好表现出来,但是心里肯定也不把你当一回事。其实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争执,很少是是非问题。有时候,我们真的“看不到自己”,因为我们各有是非。在中国人的脑海中,是就是非,非就是是;对就是错,错就是对。如果连这个基本思维都搞不清楚,那你肯定没有办法了解自己。 我们听别人说话,一般不会在乎他讲的是真是假,是对是错,我们只在乎“你怎么可以这样讲”。对又怎么样,错又怎么样,好又怎么样,坏又怎么样,你就是不能这样讲。我们不能让别人感觉到我们讲话的态度、语气不对,内容反而无所谓,人们在乎的是态度和语气。我们并不是一个是非很分明的民族,在中国社会,你觉得对的东西一定有人认为是错的,你说这么做,就会有人说要那样做。全世界都在讲多元化,但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所以我们才是真正的多元化。 西方的部分国家很小,有些还比不上我们的一个省,所以那里的人都很单纯。人们现在都在学美国,其实我们应该先审视美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美国的历史很短,几乎没有什么积淀,所以可以创新。中国的历史很悠久,你能怎样创新?在中国,如果做的事让老一辈的人看不过去,你就会失去一大半人的支持。美国是一张白纸,你爱怎么画就怎么画;中国到处是古迹,我们必须尊重历史。 但矛盾的是,中国人很重视历史这句话并非完全正确。中国人重视历史意识,但不是很重视历史。中国历代有几个皇帝,指南针是哪个朝代发明的,清朝一共多少年……许多人都答不出来。我们明知道《三国演义》的很多内容不是真的,但是我们宁可看《三国演义》,也不看《三国志》。所以,人们有时在没有把事情摸清楚前就展开行动,是很麻烦的事情。 中国人重视历史意识,重视意识形态。历史意识是由个人的背景造成的,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有自己的爱好,这就说明了个别差异。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每一个老板都有不同的作风,每一个下属都有不同的个性,所以老板跟下属最好的相处方法是:你是领导者,眼睛要往下看;你是被领导者,眼睛要往上看。二者的眼睛要有交集。 外国人很简单,他们看到了就是看到了,没看到就是没看到;中国人一般不敢实话实说,应该看到的,我不可以没有看到,不应该看到的,就算看到了,也一定要假装没看到,这中间很复杂。 很多人不了解中国人的“面子”,中国人所讲的面子跟西方人的是不一样的。中国人认为的有没有面子,只是看你有没有把我当一回事。如果几个同行在一起,你看别人都有说有笑,所有人都冷落你一个,你回去是睡不着的,你会觉得一点地位都没有。所以我们一方面害怕有竞争对手,一方面又很害怕没有竞争对手。当你发现没有人把你当竞争对手时,就可以收拾包袱回家了。 奉行交互主义就是要交心,但交心是很难的,所以我们退一步讲关心——彼此关心。会领导的人,要关心被领导的人,而被领导的人,也要关心领导的人,互相关心彼此关怀,慢慢地就会形成默契,默契到了彼此关系很密切的时候,就叫交心。我在这里要清楚地说,被领导者与领导者之间的关系,首先是随时变动的。西方人之间的关系是固定的,因为他们靠合约、签合同、权利义务来约束彼此,中国人不是。该你做的事情,别人可以随时故意不要你做,他不会不知道这是你的工作,但是他偏偏会当着你的面将工作交给别人,这时候你一定要提高警觉。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如何互动非常重要,出发点一定要弄清楚。说起来很可笑,就是明哲保身。有很多人会批评明哲保身的做法,会骂是因为他们看不懂。如果你连自己都保不住,你还能做什么事?但这又衍生出来一个问题:我怎么才能保护自己?我要得到他的认同,我才能保护自己;得不到他的认同,我拿什么保护自己? 中国人是交互的,领导者会这样想:“我是领导,我首先要保护自己。虽然我要保护的东西很多,但是我必须首先保护自己。保护自己,才能保住这家公司,而公司的同人要配合我。”那么,被领导者要怎么保护自己?要记住,不要变成老板心目当中的奴才,那太可怜了;也不要变成老板认定的叛逆分子,那会很糟糕;更不要让他一想到不合法的事情,就将脑筋动到你头上,那你注定会完蛋。被领导者保护自己也不是为了保护个人,而是为了保护自己这颗公司大机器当中的老螺丝钉能够正常地运作,这样就对了。 每个人都是明哲保身的,不会将事情完全摊开来讲,只有彼此交心、有默契,才能同心协力把事情办好。 讲求被领导的艺术,就要研究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如何同心协力。 你要准备好被领导,要站在领导的心态来看自己,而不是觉得自己样样都好。被领导者要了解领导者的心态,领导者要了解被领导者的心态,这样才能同心,同心就会协力,效果就会非常好。 尤其是小企业,更要研究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小企业有很多好处,首先它有弹性,其次它不会被制度绑死。大企业都会被制度捆绑,绑到最后动弹不得,就僵化了。小企业可以随时机动,实现策略联盟,它的实力甚至可以超过大企业。但是现在很多小企业都学大企业,那就完了。小企业一定要好好孕育、发展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因为企业所有的竞争力都在这里。要跟大企业竞争,靠什么?靠的就是公司里人人同心协力。 小企业,五脏六腑俱全,它可以发展得很好,关键是看怎么运作。被领导者与领导者的关系在中小企业显得尤其重要。 每一个领导者都要记得:你并非领导所有的人,你只领导手下的几个人,不可以认为“所有人都要听我的”,那你会累死的,你的下属也会跟着“死掉”。如果你管得太宽,管到了其他的人,你的核心团队就会散掉;如果所有的员工都要直接找你,那更可怕,你会更惨。所有的问题都直接抛向你,工作琐事、待遇问题、家里烦恼……让员工统统直接找到你,你就是自找麻烦。领导者应该只看手下的几个人有没有把事情处理好,只在一旁观察,因为旁观者清。把手下的一切举动都看得一清二楚,这样才有办法掌握全局,否则极容易百密一疏,最后死在很不起眼、被你疏忽的那一点上…… 被领导者与领导者之间,讲的不是制度,他们之间的关系永远没有办法用文字写清楚。一旦用文字清清楚楚地写出来,领导者就得不到真正贴心的人,因为大家都依照规定办事,不讲私情。所以,应该怎么样在日常生活中彼此关心、互动?靠什么?其实就是靠每天下班之后的半个小时,那半个小时的意义非常重大。但是领导者不能做出硬性规定:下班后所有人加班半小时。凡是硬性规定的事情都没有效,要使其自然发生,这样领导者就可以在旁看出谁不热心、谁的时间比较有弹性、谁没有家累、谁比较顾家……每个人都可以看得很清楚,然后再去做合适的调配,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真正交心的核心团队,否则就是没有心。 在交互主义的基础上,领导者应该相信被领导者吗?答案是“不可以相信”,也“不可以不相信”。被领导者不要希望能得到领导的绝对信任,有些年轻人觉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必须得到领导的绝对信任,才能够做好工作。你站在领导的角度想一想,他绝对信任你,万一你欺骗他,大家岂不是嘲笑他“老糊涂,被一个年轻人耍得团团转”? 被领导者应该相信领导者吗?答案也是“不可以相信”,但是“不可以不相信”。你相信领导,万一他叫你做违法的事,你怎么办?你不相信他,又怎么能安心工作?中国人“不怕官只怕管”,人在屋檐下,怎敢不低头? 领导者自己小心,才会时时用心,判断下属的言行是不是合理。被领导者自己小心,才会时时用心,留神领导者有没有做出不正当的决策。当领导者可以相信的时候,你不信他信谁?当领导者不可以相信的时候,要明白他不是神仙,就算真的是神仙,有时也会犯错,不要盲目服从。若是盲目地相信,绝对服从,必然会害人害己,全盘皆输。相信领导者,也是以合理为限度。他是不是事事合理,谁也料不准,被领导者自己小心一些才比较保险。 正确认识合理的不平等 以交互主义为基础,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相互尊重,和谐相处,这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结果。但是被领导者不要以为从此可以跟领导者没大没小,你一定要小心,老板永远是老板,因为他可以把你换掉,可是被领导者就很难把领导者换掉,二者的差别就在这里。所以你说自己跟谁是平等的,我是不太接受这句话。 我经常劝现在的年轻人,心里头不要有平等的观念,因为那是不存在的东西。人活着,只能享受“合理的不平等”,没有一个人可以享受平等。 佛教说“众生平等”,那也是当你成佛以后才有可能实现的。即使大家都成佛,也不一定能够平等,你看,菩萨就比佛差一点,而罗汉又比菩萨差一点。所以,平等是一个理想,是一个梦想,是一个幻想,是不存在的东西。 你跟老板永远是不平等的,所以你不能奢求平等,只能奢求“合理的不平等”。希望领导者不要过分冤枉你,不要过分地整你,不要过分给你难堪,这就好了。 就因为不平等,一个被领导者,是不可以去告知上司的,“告知”这两个字是大忌讳。比如你说:“老板,10点钟到了,有客人在等我们,我们要准备走了。”这么说,到底你是领导者还是他是领导者? 你这种语气根本就不对,你说得再对,他也会发脾气的。 有一次我去理发,到了店里,我说:“我今天不洗头,你给我修一修就好。”他说不行,一定要我先洗头。我觉得奇怪,到底是听你的,还是听我的?他说:“我是专业的。”我笑笑:“你去跟别人说专业吧,我是出钱的!出了钱还得听你的,怪事了。” 这是一个问题,即你不能告知我,你没有权力告知我任何事情。但现在年轻人都是用“告知”的方式,尤其让父母伤心的就是打电话:“爸妈,我要结婚了。”你这样还是你父母的孩子吗? 我们以前要出国,差不多提前三个月就要跟父亲讲:“我三个月以后要出国。”他听到时间是三个月以后,就不会太激动。然后过了两个月再说一次:“时间过得真快,再过一个月就要出国了。”这样,他不会觉得很唐突,绝对不会觉得“你都不顾老母亲老父亲,说走就走”。 要记住,你只能请示,而不能够告知。有的年轻人觉得:“我很好啊,我也很尊敬他啊,他怎么这样对我呢?”其实他不了解,我们不是西方人,我们讲话的方式不可以像西方人一样。被领导者不可以在自己的朋友或者老板的朋友面前表现出“我比老板还厉害”,绝对不可以。 其实诸葛亮有一点吃这个亏。诸葛亮已经是可圈可点的人,可是到最后,刘备不听他的话,也是有道理的,因为他过分显示出“你看老板都得听我的”。老板总有一天觉得“我就不听你的”,那就坏了大计了。 这就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等级不同造成的。在现代社会,虽说人人平等,但是等级观念必不可少,等级分明是中国组织中的鲜明特征。 现在的年轻人很羡慕西方人的交流方式,不管对方是谁,该说的话都可以说,都可以直呼对方的名字,一点也没有上下级的区别。但是你要在中国也这么做,就行不通了。中国人讲话要先看对象:对上面是一种说法,对下面是另一种说法,对平级的同事,用第三种说法。这就是中国人重视等级观念的表现。如果两个中国人在谈话,看见老板来了,就要马上调整,对老板视而不见,老板心里肯定不舒服;但是,一看见老板来了,突然闭口不谈,老板也会想“这两个人在说我的坏话”,也是不妥。这就是中国人比较奇怪的地方,只要有第三者介入,两个人的互动关系就要调整。 等级观念其实是伦理的一种反映,伦理就允许合理的不平等。中国人之间形成的是人伦关系,在交往的时候,时时刻刻受等级观念的影响。西方人听到一件事情,会就这件事情来论断是非;听到一句话,会就这句话来判断对错。中国人听到一句话,往往根据说话的人下判断。说话的人不同,话的正确性也不同。 年轻人要懂得维护老板的权威性,当你的老板叫你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你就要马上着手,因为他会关注你有没有在做。如果你打算先将手边的事情做完了再做老板交代的事,那老板肯定不高兴,因为老板的看法是:“不是我叫你做的都是不重要的事情,我叫你做的才是重要的”。 因为老板要管理整个企业,必须树立自己的权威,能做到不怒自威最好,让下属尊敬自己的同时,还有一点惧怕自己。如果下属毫不害怕老板,说明他心里根本没有老板。 一般来讲,年轻人刚进企业的时候都很怕老板,逐渐在公司站稳脚跟之后,特别是当上中高层主管以后,由于资历深、贡献大,和老板走得很近,擅自与老板称兄道弟,或处处以老板的朋友自居,无形中就会冒犯老板的权威。 被领导者越到高层越要小心这一点,老板最不喜欢下属对他有负面的评价。因此,当老板问你对他的看法时,你最好说些好听的话来应付。即使老板坚持让你实话实说,你也不要上当,不要对老板的缺点直言不讳,否则无异于自掘坟墓。 被领导者在老板面前应该谨言慎行,因为一说错话就损失惨重,职位越高越输不起。所以,多听少说就是被领导者基本的保身之道。西方人非常单纯,对就对,错就错,什么话都可以在老板面前讲;中国人却认为“对有什么用”,在老板面前,你越“对”,他越生气,因为他只认为自己是对的。你可以在别人面前“对”,但不能在老板面前“对”,否则老板会感到没有面子。 凡是经常挨骂的被领导者,要自己检讨一下。老板的话永远是对的,你反对就是顶撞,盲从就是奴才。那应该怎么办?凡是老板说的,你就点头,过一段时间再来找老板说:“现在有问题,怎么办?”一个聪明的被领导者从来不去改变自己的老板,而是让老板自己改。他自己改了,会感谢你;你强迫他改,他会干掉你。 被领导者要想得到领导者的信任,又能使自己活得自在,就要与领导者建立一种恰到好处的关系,既不是领导者的奴才,又不是领导者的心头大石,这种关系我们称之为主伴关系,领导者是主,被领导者是伴。而且主伴关系是可以调整的:工作的时候,老板理应是“主”;工作以外的时间,就不一定以老板为“主”。在不同的场合,遇到不同性质的情况,“主”与“伴”应该适当调整。这样有助于促进全员参与。这里的“主”,指的是主要负责的人,而不是发号施令的人。 主伴关系,就要求被领导者要站在“不从”的立场来“从”,如果你存心要顺从,甚至揣摩领导者的想法,那就糟糕了。我一直认为历史上没有坏的皇帝,只有可怕的爪牙,因为没有一个皇帝登基以后就下决心搞垮自己的社稷,他总希望自己的江山能够千秋万代地传下去,而搞垮社稷的,是那些出馊主意的人,即所谓的佞臣。 讨好领导,甚至谄媚,只会把领导害死,被领导者要合理地“从”,“不从”的时候也要给领导留面子,尊重他的立场,最起码在其他人面前,维护他的形象,这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年轻人总以为老板喜欢听话的下属,所以凡是老板做的决定,都照样执行,哪怕这个决定是错的。其实老板最不放心就是这样凡事都说“好”的人,特别是那些话还没有讲完,就已经答“好”的人,所谓轻诺寡信,就是如此。老板不是神仙,当他决策有误的时候,你仍然说“好”,就会令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当然,你也不能凡事都有意见,这样会令老板很没面子。你必须自己衡量,对老板的命令应该服从到什么地步。服从不服从的标准,应该以把事情做好为基准,而不是以讨好老板为基础。服从与否,是自己内心的事情,用不着表现出来,千万不要当面顶撞,也不可以表现得心灰意冷,而应该和顺委婉地、合理地坚持自己的看法。 合理即有几分把握就做几分坚持。盲目坚持自己的意见就是刚愎自用,你的坚持是对的还罢了,一旦你的坚持是错误的,你势必成为众人嘲弄和苛责的对象。合理坚持自己的意见,是“不失责”;坚持到合理的地步就不再坚持,就是“不越权”。 有的年轻人始终得不到老板的重视,老板从不听你的建议,你要自己反省一下,是你的意见并无实质的助益,还是你表达的态度或方式有所偏差?有时候,老板认为你的心里没有他,就会拒绝你的一切建议。你若想有光明的前途,要得到老板的赏识,只能让他感觉到你心中有他,心意要靠“心”的交流,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与领导建立和谐关系: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10894.html
推荐文章
01-17
1 大学生网店创业计划书11-29
2 电子商务公司招商手册文案09-13
3 你不推销,顾客就不会购买09-12
4 组织结构的含义02-17
5 地产广告语的真正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