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路途中,有很多事要抉择。俗话说:选择一个准确的角度永远胜于莽撞的四面出击。所以,人生选择需要智慧、需要道德,还需要勇气。道德是人生选择成功者的航标,智慧则能减少人生选择道路上的失败与挫折,勇气使你坚定信心,果断决策。人生选择智仁勇奠定人生成功的基础。
一、领悟哲理人生即选择,如果不能主动选择,必然会陷入被动选择,就是通常所说的不得不选择。被动选择必然会使的行为偏离人生的目标。人生的主动选择需要智慧、仁德和勇气。
【(一)人生抉择需要智慧】
李开复,一位信息产业的执行官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者,在写给青年学生的信中这样说,"当我个人碰到人生重要的选择时,我一直信奉以下的做事三原则: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①人常说,人生即选择,选择即命运,人生就是一系列不同组合的选择,会选择的人,一生风光无限,看尽天下暖色;不会选择的人,一生坎坷不平,狼狈不堪,尝尽人间酸辛。但是,话又说回来,能够自己做出选择比自己不能做出选择的人要强一万倍,因为人生最大的悲剧莫过于环境或别人替你选择,倘若那样的话,让环境或别人替你选择的人,他丧失了失去了人之所以为人的两大终极;尊严和自由。那么他活得就很可悲。 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②这谁都会做,因为熊掌比鱼好。但是人生经常面临的不是鱼与熊掌的关系,而是经常处于两难选择之中。比如:一个男孩儿同时爱上两个女孩儿,一个女孩儿温柔漂亮但才华一般,另一个女孩儿才华横溢但不温柔不漂亮,男孩儿总是奇怪地想,为什么上帝不把温柔漂亮和才华横溢放在一起。还有,当我们生病躺在病床上的时候,我们的心灵深处就会散发出“善待自己,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声音”。然而一旦病情好转,① 李开复:《与未来同行》,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9页。 ②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75页,我们的心灵深处又会散发出要“刻薄自己,为自己赢得尊严和体面”。正如康德已验证的那样,人永远处在二律背反的两难选择之间。 既然人生到处是两难选择,那么面对人生的两难选择该如何去做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分析路遥的《人生》。我们知道,高加林受到挫折后是刘巧珍用她的热情和爱心把高加林扶助起来,但是高加林在飞黄腾达时,他舍弃了刘巧珍,而选择了黄亚萍。这让我们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有两种复杂矛盾的情感在我们心里折腾不已。觉得刘巧珍既可爱善良又可怜软弱,觉得高加林既可恶卑鄙又高大可敬,那么,为什么会如此呢?这是因为我们的心灵深处有两个终极价值观:一个是道德伦理层面上,一个是生命存在的层面上。当我们站在道德伦理层面上,我们就觉得刘巧珍可爱善良,把她捧在天上还觉得不够高,觉得高加林卑鄙可恶,把他踩在脚下还觉得不解心头之恨。但是当我们换一个角度,站在生命存在的层面上,我们又会觉得高加林的形象是高大的可敬的,而刘巧珍的形象就显得软弱渺小。我们能从高加林身上看到人的本原性质:不断的追求,实现自我,成就自己,显示人的本质力量,活出个性,活出活力。而在刘巧珍身上仅能看到有惰性的美德。我们知道高加林从内心深处是深爱着刘巧珍,在情感是靠近刘巧珍的,但在理智上是靠近黄亚萍的。这问题的复杂性就在于:对纯朴爱情的眷恋和追求是人固有之情,然而物质文明的进步,也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强调任何一方都意味着对另一方的否定。这显然存在着一个二律背反。作为理智上的人,高加林有摄取物质财富的无尽欲望,作为情感上的人,高加林又有被情感抚慰的需要。因而,正如德国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弗罗姆所说的那样:“人无法摆脱自己生存的两重性;人不可能摆脱精神的缠绕,尽管他想超脱出来;人也不可能摆脱躯体的束缚,只要他想活着——他的躯体使他渴望活着。”①文明的进步往往是以牺牲、排挤道德情感为代价的,希求二者同步,固然是人们的良好的夙愿,诚然,谁也不愿意忍受黄金堆砌起来的冷漠① 艾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孙恺祥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301页。 空虚。诚实、同情心、体贴和理解是人类任何时候都需要它,同时谁也都希望生活更富足些,然而文明与道德的协调往往是暂时的,背逆冲突才是永恒。 那么在道德伦理层面和生命存在层面上,我们该选择哪一个呢?看看他们的选择吧! 【鲁迅弃医从文——人生之路的明智选择】 鲁迅是近代文坛巨擘,被誉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因为汗牛充栋的作品,鲁迅被称为“文学家”;因为小说深邃的思想,指出了民族的劣根性,鲁迅被称为"思想家";因为不少杂文直指社会黑暗,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精神使他成为一名革命战士,笔就是他的武器。 终其一生,鲁迅最重要的选择应该是“弃医从文”了。在中国人被诬为“东亚病夫”的黑暗时代,鲁迅本来是抱着医学救国的热情东渡日本留学。他本来是留学日本学医的,当他从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麻木不仁看同胞被害的人群的情景后,内心受到极大震动,意识到了拯救国人心灵的重要性。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健壮也只能做毫无疑义的示众材料或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学医只能从肉体上去解救人们,而当时的国人却十分麻木,只有用手中的笔去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和民族的劣根性,或可才能唤醒国人麻木、沉睡的心灵,因此他毅然弃医从文。 鲁迅的选择说明他是智慧的,他敏锐地察觉到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列强的强大,更在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的奴性。这种奴性,是臣民对皇帝的奴性,长此以往形成了软弱可欺的劣根性。看客心理、阿Q心态,鲁迅作品中折射出的劣根性,直到今天仍能让读者感觉到针芒在背。 鲁迅“弃医从文”,开启了人生新的旅程。正是这样的选择,为他日后成为文坛巨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没有这个选择,他或许再成功仅是一位悬壶济世的医生,无法成为在思想上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大丈夫相时而动,“弃医从文”是鲁迅作出的明智选择。明智的进行人生选择,就要从客观实际出发选择正确的道路,这样的选择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这样的选择才能使自己的人生路走得更好、更远……(二)人生选择需要仁德通常认为,人生选择关乎对错,似乎不涉及善恶,因而人们会误认为人生选择只需要智慧。不错,要在复杂的人生选择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必须有智慧。比如,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选择对了有的人选择错了;有的人,一开始选择错了,后来大器晚成,选择对了,等等。这些都是智慧的多少在影响人生选择。但是,人生选择的意义还不能仅仅停留在对错的抉择上,善恶抉择才更显人性,更显崇高与卑微。 【居里夫妇的选择——选择要有利于人类的利益①】 1902年,波兰的居里夫妇经过一年半的艰苦奋斗,终于提炼出镭,并发明了一种制造镭的专门技术。镭的用途,特别是镭在医疗上的效用,使许多国家都计划兴办制镭业,但是,人们不了解制镭的秘诀。1903年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居住在巴黎的居里夫妇,收到一封从美国纽约州的布发罗城发来的信件,美国的技师在信中向他们请教制镭的方法。面对社会的需要,是立即申请制镭技术的专利执照、独占发明权,一举成为金钱的拥有者?还是毫无代价地向世界公布他们的研究成果,甘心做一名清贫的科学家?为此,居里夫妇进行了5分钟的谈话。比埃尔·居里看完信,平静地说:“我们须在两种决定之中选择一个。一种是毫无保留地叙述我们的研究成果。"居里夫人说:“是,当然如此。"比埃尔接着说:“或者我们可以自居镭的所有者和‘发明家’……先取得这种技术的专利执照,并且确定我们在世界各处造镭业上应有的权利。”居里夫人想了几秒钟,坚定地说:“我们不能这样办,这是违反科学精神的。”居里夫人又进一步重申:“物理学家总是把研究全部发表的。我们的发现不过偶然有商业上的用途,我们不能从中取利……没有人应该因镭而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于是,居里夫妇以真正科学家的人格,在贫穷和富有、物质与精神之间做出了永恒的选择:为了造福人类毫无保留地贡献① 艾芙·居里:《居里夫人传》,左明彻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97-203页。 【人|生|哲|学1读本】 了他们的发明成果。 居里夫妇之所以做出这种伟大的抉择,是因为他们的人格,他们崇高的道德。居里夫妇就是这样挺立在道德高地上的伟人,他们选择了淡泊名利,选择了造福全人类。这样的选择使他们的美丽心灵跨越百年,并留给世人永恒的精神之美、价值之美。 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讲,在人生抉择的十字路口,同样需要仁德智慧,或者可以称之为智慧的道德,即智德。这一方面是说人生选择需要道德良心来把关,借用一句广告词就是“只选择对的、好的,不选择错的、坏的",坚守做人的底线。另一方面是说道德与智慧的关系,或者说,道德离不开智慧。坚持什么,反对什么;赞同什么,摒弃什么,由自己的(同时又是来自社会道德规范的认同)价值观来把关、来决断。当然,人生选择还离不开勇气。 【(三)人生选择需要勇气】 也许你会遇到这种情况,而且可以说是常常遇到:举棋不定、当断不断。事实上,选择就是决断,特别是在关键的时候,优柔寡断,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人生选择需要勇气,就是需要下定决心,需要果敢,需要舍弃,需要牺牲……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生死抉择面前,为了有意义的生而选择死。"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一语,是苏格拉底在法庭上为自己申辩时说的。这句话道出了哲学的根本使命,这就是探索人生的意义,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哲学家是一些把生命看得比生命本身更重要的人,他们一生孜孜于思考,寻求和创造这种意义,如果要他们停止这种寻求,或者寻求而不可得,他们就活不下去。用苏格拉底的话说就是“必须追求好的生活远过于生活本身"。所以,当法庭以抛弃哲学为条件赦免他的罪时,他拒绝了。 苏格拉底在被捕后,有两种选择可以逃脱死亡:一是在审判过程中,主宰苏格拉底命运的大审判团里本有许多人是同情他的。而当时只要他妥协一小步,哪怕是假装承认了自己所犯的“罪行”,就完全有可能保全性命。但是,他还是坚称自己的言行不仅无罪可言,而且还大大地有利于社会进步。他的另外一种选择是:在判处死刑后被关押的期间,他的朋友帮他策划了一次逃狱行动,劝他离开雅典。苏格拉底拒绝了这个选择,他对他的朋友们说:如果法庭的判决不生效力,国家就不可能存在。一个人被判死刑,不服刑,用逃跑的方法来毁坏、颠覆国家和法律,是不能允许的,因此他拒绝离开。这就是这个古怪老头的执拗之处:他不能承认自己的“罪行”,他在城邦的庇护下成长和生活,就必须接受城邦的法律裁决;他不屑于任何妥协、退让、逃避,哪怕是要去死——这是他思考的结论,也是他能够从容赴死的勇气所在。苏格拉底用他的死捍卫了他的思想,他也许是哲学史上因为思想而被定罪并且为了思想而甘愿被处死的最早也是最著名的一位哲学家。他用他的思想、言辞、生活、和死亡深刻地影响了整个西方文化,他对社会沉沦的危机意识、甘为牛牝警醒大众的精神和挽救社会道德的行为都已成为西方知识分子的人格典范。 对于我们的人生,有些选择同样生死攸关,需要勇气。在现代社会,面对巨大的压力,许多人也在做种种困难的抉择。但是,请谨记:世界上少的是两全其美的时候,多的是鱼与熊掌的情况,因此,必须选择。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选择。面对选择,需要智慧,需要仁德,更需要勇气。也可以这样说,面对选择,需要的是慎重,忌讳的是轻浮;需要的是心平气和,忌讳的是气急败坏;需要的是实事求是,忌讳的是率性而为。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选择。既然是选择,就难免有得有失。所谓明智的选择,只不过是果断选择了自己最需要的不损害别人的东西而已。 二、感悟心语在这个世界上,通向成功的道路何止千万条,但你要记住:所有的道路,不是别人给的,而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人生是一条曲线,起点和终点是无可选择的,但是起点和终点之间充满着无数个可以选择的机会。所人|生|哲|学|读本以,你有什么样的选择,也就有了什么样的人生。在这个精彩而复杂的世界里,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他们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对人生之路选择的差别。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为自己的人生把握方向。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多姿多彩的壮丽篇章。 【体验成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是杨慎所做《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词的开首两句令人想到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一去不返的江水喻指历史的进程,用后浪推前浪来喻意英雄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然而这一切终将被历史的长河带走,所以,最终的结果注定是“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尽管历代兴亡盛衰、循环往复,但青山和夕阳都不会随之改变。一个参透得失的哲人般的白发渔樵,任它惊涛骇浪、是非成败,他只着意于春风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谈笑间,固守一份宁静与淡泊。而这位老者不是一般的渔樵,而是淡泊超脱、通晓古今的高士,一种大彻大悟的淡定,现出看尽红尘多少事的豁达。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人生抉择智仁勇】:http://www.yipindushu.com/renzhijuexing/4518.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女人有时候不妨扮演“悍妇”形象09-13
2 正能量语录精选集,给你无限勇气09-12
3 【认识心灵】09-20
4 开启汉字之旅,那些走进人们心灵深处的短句子09-19
5 沉浸文字妙境,每日为自己送上一句经典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