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总去想那些连影子都看不到的未来,认真过好现在的每天才是最重要的。
用你所有的精力、能力和热情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最好,就是你为了迎接未来做的最好的准备。
1871年,在蒙得瑞综合医院,有一个非常乐观的医科学生。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事实上,他满脑子想的都是怎样通过考试、要去做点儿什么、应该去哪里、要做什么工作、怎样才能挣钱养活自己这样的事情,可以说内心充满了忧虑。
就在这个时候,他从一本书里面看到了足以改变他一生的一句话。最终,在这句话的影响之下,这位医科学生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医学专家,还成为牛津大学医学院的固定讲座教授,这可是当时大英帝国医学界最顶尖的人才才能得到的荣誉。此外,他还一手创建了世界著名的约翰·霍普金医学院,并被英国王室授予了爵士头衔。在他去世之后,人们用了整整两卷、共计1466页的书籍来记录他的一生。
他就是威廉·奥斯勒爵士。正是因为当年那句话的影响,他才没有在忙忙碌碌当中度过自己的一生。那句话是汤姆斯·卡拉里说的:不要总去想那些连影子都看不到的未来,认真过好现在的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yipindushu.com
四十二年之后的一个春天的夜晚,在耶鲁大学开满了郁金香的校园中,威廉·奥斯勒爵士正在给学生们进行演讲。他说,因为他在四所大学当过教授,也写过一本畅销书,所以大家一定都觉得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但事实上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并不比别人聪明,这一点他的朋友们都可以证明。
至于自己取得成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他说,原因就在于他永远都只考虑“单独的今天”。
【到底什么是“单独的今天”呢?】
他在这次演讲前几个月坐大轮船的时候看到了一件事情,并且一直都没有忘记:在驾驶舱里面有一个按钮,船长在将它按下去之后,船舱就伴随着一阵机器的启动声而被分隔成了几个完全独立的部分,变成了几个能够隔离海水的船舱。
【威廉·奥斯勒爵士告诉学生们:】
相比于那艘轮船,你们每个人都有着更加精良的头脑,也有着更加远大的前程。所以,为了确保你前进道路上的安全,你必须要学会把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学会活在“单独的今天”里。这样你就会发现,每个被分隔开的船舱都有独特的作用,只要按下不同的按钮,你就能享受到不同的生活,不受其他因素影响地生活:只要把昨天、今天和明天都分隔开,我们就不用再去考虑那已经回不去的过去和看不见的未来,只要过好今天就可以了。这时候你才是最安全的。
昨天代表的是痛苦与悔恨,回忆的时间越长,受到的影响就越大,你早晚会在痛苦和悔恨的煎熬中停滞不前,如果加上明天需要承担的责任的话,甚至可能直接崩溃。所以就不要再回忆了,就让昨天回到属于它自己的地方,也让痛苦和悔恨没有再来找我们的途径。当然,在抛弃昨天的时候同时也应该不做任何犹豫地抛弃明天。管他什么明天还是未来,只要我们过好了今天,不管明天还是未来,都逃不出你的手掌心。一个总在考虑明天的人,一定不会有快乐的心情,也不能从付出中得到应有的回报。所以一定要抓紧现在,只有那样才能拯救自己。
一定要记住,把那些今天用不到的船舱全部隔离开,只要认真活在"单独的今天"里、只想着做好眼前的事情就可以了。
【可能有人会问:威廉·奥斯勒爵士是不是在告诉人们不需要为未来做任何的准备?】
他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因为他在后面的演讲中又说:“用你所有的精力、能力和热情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最好,就是你为了迎接未来做的最好的准备。”
“我今天能得到的东西,今天就能得到。”这是威廉·奥斯勒爵士最后送给学生的一句话,并要求他们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天早晨醒过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默念这句话。
这句话只是让我们对今天能得到的东西保持希望,没有说昨天所受的苦,也没说:"上帝啊,土地这么干燥,这是严重旱灾的标志啊!这样下去,到了秋天我们可就什么都得不到了!”或者:“要是被炒鱿鱼的话,我们就要挨饿了。”
其实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我们只会得到今天能得到的东西,所以就不要对其他的东西抱有希望了。
很久以前,一个没有人听说过的哲学家误入一个贫穷、凄凉的小山村,他发现那里的人都生活在痛苦当中。有一天,他和一群人来到了山顶上,随后他对他们说了一段流传了很多时代的话:“既然已经不堪重负了,就不要再去为明天而忧虑了,要知道,明天的忧虑只有明天才会发生。”
耶稣也说过:“不要为明天的事情而感到担心。”很多人觉得这句话和遥远东方的那些神秘东西一样,跟自己并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并不赞同这句话。他们说:“我必须要去思考明天的事情,因为我的需要让我这么做。我也必须去积攒足够的金钱,这是为了我可以在年纪大了之后有一个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为了以后的生活,我必须要为明天的事情早做打算。”
事实上,每个人都应该做这些事情。当然,耶稣的说法也并不是错误的,只不过人们翻译出这句话的时间是在三百年前。现如今,“担心”的意思早就不是詹姆斯王朝时期带有“着急”意思的担心。况且,在如今重新翻译的《圣经》当中,耶稣的话也被翻译成了“不要发愁明天的事情”。或许这才是最正确的翻译。
为了将来的生活提前做好准备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绝对不能发愁。
【要像沙漏一样去工作】
在战争期间,军队的统帅们预测战局的走向并提前想出应对办法,这种做法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是绝对不能发愁的。美国海军司令安耐斯特·金恩将军曾经说过:“用最好的装备去武装最优秀的士兵,并且让他们去执行最艰巨的任务,这就是我的所有任务。”
“实际上,我没能力、也没办法帮助他们阻挡船只的沉没。所以我认为我还是不要去后悔昨天发生的事情了,否则,我早晚都会被那些没有任何影响的事情压垮。有那个时间,还不如仔细想想怎么把眼前的问题解决了。”
好的方法可以照顾到所有的事情,让所有的事情都按照预定的方向前进;而不好的方法却只能让焦虑占据人们的内心,甚至会让人失去所有的希望。这就是好的方法和不好的方法的唯一区别,而且不管什么情况下,它们都只有这一个区别。
世界著名的报纸《纽约时报》的发行人是亚瑟·苏兹伯格先生。前几天,我幸运地见到了他。他告诉我,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的迅速蔓延让他非常吃惊,出于对自己未来的担心,他总是睡不着觉。
一天半夜,他从床上下来,突然想给自己画一张自画像,于是就拿着画画的工具来到了镜子面前。其实他并不知道怎么画,但是他却知道这样能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平静,于是他就开始不停地画,最终成功地把那些事情从自己心里赶走,恢复了内心的平静,摆脱了忧虑。总结起来,他的办法只用几个字就能形容,那就是:“在这里就行了。”这是一首赞美诗中的一句话:请留下来吧!
善良的灯光……我不想看到远方,在这里就行了。
差不多是在同一时间,来自马里兰州巴铁穆尔城的年轻士兵泰德·本杰明也在欧洲的某个地方明白了这个道理。曾经的他,差点儿因为忧虑而精神崩溃。
【这个年轻人是这样说的:】
对于我来说,二战能够在1945年结束,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因为在那一年4月,我因为严重的忧虑问题而得了一种叫作结肠痉挛的疾病,当时它让我痛得苦不堪言。还好战争结束了,否则我当时就会崩溃。
我是九十四步兵师的一名士官,主要的工作就是将战争中失踪和伤亡的情况记录下来,还要负责挖掘那些在作战期间被仓促掩埋的阵亡士兵,以及整理他们的遗物,并交给他们的亲人。那时候我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了,我总是觉得自己可能熬不过这段日子,也不觉得自己能见到我那个出生了十六个月一次都没见到的儿子。总之,我就是觉得自己已经不行了。
忧虑让我身心俱疲,不仅精神已经到达了崩溃的边缘,就连身体也变得骨瘦如柴,体重整整下降了三十四磅,一双手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变成了皮包骨的样子。一想到我就要用这样一副样子回家,我的心里面就非常害怕。终于,我的精神再也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了,所以在一个人的时候,我经常泪流满面。在德军最后的反击开始之后,我哭泣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了,最终,我已经不觉得我还能回归正常的生活了。
后来,因为在住院时碰到了一位军医,并且得到了他的忠告,我的生活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变。在给我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之后,他表示我这种情况都是因为忧虑所造成的。他说:“泰德,你应该知道沙漏。在沙漏中,上半部分的所有沙粒都会通过漏斗的中间部分落入到下半部分当中,整个过程的速度是不变的,而且每次都只会有一颗沙粒经过中间的缝隙。不论是你还是我,都别指望能用正常的办法让两颗或以上的沙粒一起通过中间的缝隙。事实上,你可以把你的生活也当成一个沙漏,里面的沙粒就是你每天需要完成的事情,也就是说,你每天需要完成很多事情,但是无论有多少事情,你都应该像沙粒流过缝隙时一样,一件一件去做,否则等不到事情做完,你自己就会先垮掉。”
在我心里,一直都把军医对我说这番话的日子当成最神圣的日子,也一直用军医告诉我的那番话来指导我去做所有事情。“每次都只有一颗沙粒能经过中间的缝隙……不管多少事情都只能一件一件去做。"这番话成为我顺利度过那个特殊年代的最大依靠。现在,虽然我早已经从军人变成了一家印刷公司公共关系以及广告部的员工,但是那番话还是在不停地为我提供帮助。正所谓商场如战场,商场上同样需要把很多事情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都处理好,比如说将材料详细完善、填写新表格、准备新资料、查找变动的地址、分公司开业或倒闭等。虽然事情很多,但是在那番话的指点下,早已经摆脱了忧虑的我在工作中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好成绩。当然,忧虑差点儿让身在战场上的我精神崩溃。但是在那以后,我再也没有产生过任何忧虑。
如今,有一件事情让人觉得非常吃惊,那就是医院里的大多数病床都被那些精神上或神经上出问题的人所占据。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是因为他们把对过去的悔恨和对未来的焦虑都压在了自己身上。事实上,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只要记住两句话,就完全能够逍遥自在地活着,即耶稣的“不要发愁明天的事情”和奥斯勒爵士的“只要认真活在单独的今天里就可以了”。
【每天都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只有在这一瞬间,我们才能同时观察到过去和未来。是的,只有在这个瞬间,因为只有这时候那让人悔恨的昨天和看不到应在的明天才会在我们的眼睛里交会。两个已经无法改变的事实同时出现,只会压垮一个人的精神,所以我们永远都不可能有两个永恒。因此,我们要为这一瞬间而感到高兴。
【罗伯·斯蒂文斯曾说过:】
【生命的意义在于:人们总是能挑着沉重的担子坚持到夜晚的到】
来;也能为了完成艰苦的工作而坚持到太阳下山。就算是这样,人们依然能那么骄傲、纯洁地活着。
确实是这样,我们已经做到这一步了,生活也不能再要求我们更多。贾尔德太太住在密歇根州的沙支那城。曾经的她并不知道“每天能顺利上床睡觉”就是胜利这个道理,所以那个时候她对自己一点儿信心都没有,差一点儿就精神崩溃。她给我讲述了她当时的情况。
1937年的时候,我的丈夫去世了,我也一下子失去了生活来源。两件事情加在一起,让我整个人深陷悲伤、痛苦和绝望中无法自拔。为了生活,我写了一封信给堪萨斯城罗浮公司的老板奥勒西先生,以前我就在他的公司工作,我请求他让我重新回去做以前的工作,也就是把世界百科全书推销到各个学校。最后,他答应了我的请求。
我原来的汽车在丈夫生病的时候就被卖掉了,现在为了重操旧业去推销书籍,我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买了一辆旧车,这还是因为能够分期付款我才买得起。
开始的时候,我以为工作能让我忘记忧伤,然而事实证明我还是太天真了,因为我开车是一个人,吃饭也是一个人,这种干什么都是一个人的日子差点儿就把我推向了绝望的深渊。更让我难以接受的是,车子的分期付款中的某些款项就要到期了,但是我根本没钱还,因为推销书真的很难,很多时候我连一本书都卖不出去。
1938年的春天,我仍然需要每天到处去推销书。这次的目的地是密苏里州的维萨里市,那是一个很穷的地方,学校也没钱。我独自一个人开着车行驶在崎岖的道路上,一时间感觉到格外的孤独。在开往目的地的过程中,我脑海中产生了很多想法,先是觉得这次可能又要白跑一趟了,又想到总是这样下去的话生活也没什么意思,最后我甚至产生了自杀的想法。
事实上,每天早上睁开眼睛想到自己将要面对的生活,我就感觉很害怕:害怕自己还不上车子的贷款,害怕交不起房租,害怕没钱买吃的只能挨饿,害怕生病之后没钱去医院。
最后,我发现唯一还支撑着我继续活下去的理由就是“我要是死了,我姐姐会很难过,这是我不想看到的"。而且我知道,如果我死了,她连给我办葬礼和买墓地的钱都拿不出来。
后来,我读到了一篇文章,它驱散了我对生活的恐惧,让我有了重新奋斗的勇气。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文章中的“每个有头脑的人都知道,每天都是一个全新的起点”这句话,就是这句话真正鼓舞了我。我用纸打印了这句话并贴在汽车的挡风玻璃上,目的就是为了能在每天开始工作的时候看到这句话。从那之后,我就发现每天都只为“今天”而努力活着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时间长了,我渐渐习惯了不再想过去和未来的事情。每天起床时我都会告诉自己:“今天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我抛弃了孤独,也抛弃了对未来的恐惧,彻底变成了一个乐观的人。随后,我的工作业绩也得到了提升。现在的我是一个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开开心心过好每天,不再害怕生活中的困难,也不再对未来感到恐惧。所以,“每个有头脑的人都知道,每天都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窗前的玫瑰已经盛开,你应该去看看你能想到下面这几句诗的作者是谁吗?他是一个快乐的人,因为他能掌握自己的今天,能掌控今天让他产生了安全感,“我只要拥有今天就够了,明天怎样和我有什么关系?”这几句像现代诗一样的诗句是古罗马诗人赫瑞斯在耶稣诞生前三十九年写的。
人们的心里面总是在幻想着遥不可及的未来,所以从来不把心思放在现在的生活上,总是在混日子,最终忽略掉了已经在窗前盛开的玫瑰。或许这就是人生的无奈。
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人变得这样愚蠢?真的是太愚蠢了。斯蒂芬·里高克曾在书中写道:人的一生总是会让人觉得有些奇怪:小时候会盼望着长大,稍微大一些又想着等到真正长大,真的长大之后就会考虑结婚之后怎么样,结了婚之后就又会想到退休的事情,至于退休之后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想当年……”,最终却发现,所有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但是自己却回不到过去,结果什么都没留下,也什么都没得到。我们总是在回忆的时候才会明白眼前的重要性。
底特律的爱德华·伊芬斯先生在去世之前,曾经差点儿因为长时间的忧虑而选择自杀,幸好后来他懂得了“活在今天”这个道理。
他的家庭条件并不好,为了养活一家七口,他不得不很早就出去工作。他先是去卖报纸,后来又去杂货店帮忙,最后又因为工资的问题重新找了一份图书管理员助理的工作。虽然挣的钱也不是很多,但是他却十分珍惜这份工作,所以一直没有再换。八年之后,他决心自己去创业,为此还找人借了五十美元。没想到他做得很好,自身的资产很快就从负五十美元发展成了年均纯收入两万美元,这让他非常高兴。然而在不久之后,他就再也高兴不起来了,因为他存款的那家银行突然间破产,他在一瞬间变成了一个穷光蛋,还是一个负资产为一万六千美元的穷光蛋。
他根本接受不了这样沉重的打击。他说:过度的忧虑使得我每天吃不下、睡不着,最后还得了一种奇怪的病。有一天,我突然昏倒在马路上,而且在那之后就只能卧床不起,身体也逐渐开始溃烂,最后,连躺在床上对我来说都成为一种煎熬。医生断定我只剩下两个星期的生命,我知道这是上帝对我的惩罚,所以虽然我很难过,但还是选择了接受。于是,我写好了遗嘱。之后,等待死亡就成为我唯一能做的事情。
没想到这样做之后,我内心竟然平静了下来,不再被忧虑所困扰。又过了几个星期,我的身体也越来越好了,吃得香、睡得香,体重也逐渐增加,完全没有任何忧虑了。
又过了几个星期,我可以下床行走了,只不过还需要拐杖的帮助。但是,在六个星期之后,我的身体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了。同时,我还重新找了一份工作,挡板推销员,虽然每个星期的工资只有三十美元,和原来年均两万的收入相差甚远,但是我却没有任何不满意。现在的我一心只想着把这份推销工作做好,不再悔恨过去,也不再忧虑未来。
爱德华·伊芬斯的事业就这样重新走上了正轨。虽然这一次的起点很低,但是事业的发展却非常顺利,只有几年时间,他就创办了伊芬斯工业公司,自己当起了老板。在这之后,就连纽约的股票市场,也成为他翻云覆雨的地方。为了纪念他,人们特意把格陵兰的一座机场命名为伊芬斯机场,如果你坐飞机去那里的话,说不定就会在那座机场降落。当然,一定要记住,“认真地活在单独的今天里”这句话是促使他成功的直接原因。
还记得白雪公主说的那句话吗?“我们可以在昨天吃果酱,也可以在明天吃果酱,就是今天不行。这是原则。”事实上,这句话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理:我们总是对面前的果酱过分“珍惜”,不舍得涂在面包上吃下去,却总是为没能吃掉昨天和明天的果酱而感到伤心。
法国哲学家蒙田也和很多普通人一样,不明白到底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他曾经用一句话总结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中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灾难,但是大部分都和我们擦肩而过。”
诗人但丁说:“今天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这一点一定要清楚。”我们的生命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流逝着,所以我们必须把握好当下。
我之前曾经去鲁费尔·托马斯的农场去过周末,发现他也很赞同这个道理,因为在他家的墙上用镜框挂着一幅字,内容是:我们今天必须要高高兴兴的,这是我和上帝的约定。
约翰·罗金斯把一块写着“今天”的石头放在了桌子上。我虽然没有在桌子上放石头,但是我每次刮胡子的时候,都能在镜子上看到一首诗,印度著名戏剧家克里达沙创作的诗。诗句是这样的:你好,早安。你能今天到达这里,就是给我们带来了生命。
昨天就像是一场梦,昨天也都不是真的。只有掌控了今天。昨天才会快乐,也不会去忧虑明天,遥远的明天也会充满希望。
所以,一定要重视今天,如果你不想被忧虑所困扰,那你就应该像奥斯勒爵士说的一样:不要去想昨天和明天,只要认真去过好单独的今天就可以。现在,你可以尝试着询问自己:一、我是不是因为总是在忧虑遥不可及的未来而忽略了现在的生活?二、我是不是总在悔恨过去,结果连今天都过不好?三、我有没有在早晨起床的时候告诉自己过好单独的今天?四、如果我做到了“认真生活在单独的今天里”,我是不是会更了解生命的意义?五、我是应该从今天开始过这样的生活,还是等以后再开始?摆脱忧虑的真实案例:运动能消灭忧虑克洛莱尔·艾迪·伊根上校不管什么原因,只要我忧虑得像一个因为找不到方向而到处转圈的陀螺时,我都会选择用运动来解决问题,比如去跑步、打沙袋或是去打回力球,反正不管哪一种都能让我的内心平静下来。
每到周末,我都会通过环绕高尔夫球场跑步、打板球、滑雪等运动让自己变得疲惫,因为这样能让我摆脱忧虑,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工作在纽约的我最经常去的地方就是健身房。没有人能够在运动的同时去忧虑其他事情,因为运动已经占据了他的所有时间,忧虑连趁虚而入的机会都没有。就算运动不能消除全部忧虑,剩下的那很少的一点也会被重新燃起的生活希望所赶走。
所以我觉得,运动是消除忧虑的最好方法。忧虑来自于大脑,那我们不如在忧虑的时候,少去管大脑,专心控制肌肉,这反而会让你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就像我一样,只要一开始运动,就不会再有任何忧虑。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努力活在当下:http://www.yipindushu.com/qingganrensheng/16690.html
推荐文章
11-26
1 爱情是从12-26
2 沈阳请个结婚豪车车队多少钱09-13
3 【你有没有社交磁铁?】09-12
4 【人要主动选择不完美】01-10
5 写给哥们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