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议字义相近,
赞原义为佐助,
魏晋学术性应用文体的学术性主要表现在史传和注经两方面,然而,它们除了学术性的一面,其文学性特征也较为突出,有些甚至颇具艺术水准。因此,这里拟对最能体现学术性与文学性结合的传、论、赞等三种文体进行论述,以期揭示其艺术特色与儒学内涵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首先来看魏晋传体的创作与儒学内涵。魏晋文学虽然日益从经学与史传编纂的卵翼下走出,但它与史学的关系还非常密切。
以家传为例,其不但有一般史传的条理清晰、详尽平实、论议准当等特点,浓郁的家庭伦理意识也充溢于字里行间。如锺会作《母夫人张氏传》,其母名张昌蒲,“修身正行,非礼不动,为上下所称述”。她不因锺繇妾孙氏意图加害而予以告发,完全以维系锺氏家族的和睦为念。另外,她注重锺会的启蒙教育,在其不同的年龄阶段教授他《孝经》、《论语》、《诗》、《尚书》、《易》、《春秋左氏传》、《国语》、《周礼》、《礼记》、成侯《易记》,在锺会十五岁时送其入太学,并教导他勤学不倦说:“学猥则倦,倦则意怠。吾惧汝之意怠,故以渐训汝,今可以独学矣。”不仅如此,张昌蒲也博学有识,锺会说其“雅好书籍,涉历众书,特好《易》、《老子》。每读《易》,孔子说‘鸣鹤在阴,劳谦君子,藉用白茅,不出户庭’之义,每使会反覆读之,曰:‘《易》三百余爻,仲尼特说此者,以谦恭慎密,枢机之发,行已至要,荣身所由故也。顺斯术以往,足为君子矣。’”
在魏晋玄学盛行、仙道隐逸思想大盛的时代背景下,时人为上古隐逸之士及庄老立传的情况也非常多,如嵇康《圣贤高士传》就为广成子、巢父、许由、卞随务光、老子、原宪、庄周、司马季主、司马相如、班嗣、郑仲虞等先秦至两汉的五十余名贤士立传。尽管宣扬庄老高蹈尘外、与世无争是其主旨,但儒道融合的迹象也有所流露。如他称原宪说:“原宪味道,财寡义丰。栖迟荜门,安贱固穷。弦歌自乐,体逸心冲。进应子贡,邈有清风。”yipindushu.com
再来看魏晋论体的创作。论具有学术探讨和政治辩难的双重功能,因此有关经学疑难的辩论以及史论、政论都是汉晋论体创作的主要内容。魏晋论体文在两汉宏阔、精严、缜密、雄辩、儒雅等特色的基础上,文学手法更加多样,所论对象也更为丰富,儒道融合的迹象也更趋明显。从魏晋论体的文学特征及所蕴涵的儒学精神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魏晋论文多有从措辞用语到精神主旨,都受儒家经典影响。如曹植《萤火论》说:“《诗》云:‘熠耀宵行。’章句以为鬼火,或谓之磷,未为得也。天阴沉数雨,在于秋日,萤火夜飞之时也。故云宵行。”
另如魏明帝时李康《运命论》,也立足儒家经典,强调对治乱穷达的坦然随顺、见几而作的态度。他说:“孔子曰:‘清明在躬,气志如神。嗜欲将至,有开必先。天降时雨,山川出云。’《诗》云:‘惟岳降神,生甫及申;惟申及甫,惟周之翰。’运命之谓也。”他又以孔子、子思、子夏等人在当世的遭遇论证穷达为命的观点说:“夫以仲尼之才也,而器不周于鲁卫;以仲尼之辩也,而言不行于定哀;以仲尼之谦也,而见忌于子西;以仲尼之仁也,而取雠于桓魋;以仲尼之智也,而屈厄于陈蔡;以仲尼之行也,而招毁于叔孙。……及其孙子思,希圣备体,而未之至,封己养高,势动人主。其所游历诸侯,莫不结驷而造门;虽造门犹有不得宾者焉。其徒子夏,升堂而未入于室者也。退老于家,魏文候师之,西河之人肃然归德,比之于夫子而莫敢间其言。故曰:治乱,运也;穷达,命也;贵贱,时也。而后之君子,区区于一主,叹息于一朝。屈原以之沉湘,贾谊以之发愤,不亦过乎!”他宣扬乐天知命的精神原则,强调奉行仁义、慕道垂名的终极价值追求说:“子夏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故道之将行也,命之将贵也,……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正人曰义。……若夫出处不违其时,默语不失其人。天动星回而辰极犹居其所,玑旋轮转而衡轴犹执其中。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魏晋应用文体创作与其儒学内涵6:http://www.yipindushu.com/lishijingdian/17289.html
推荐文章
10-10
1 解读美文深意,每日选择一句箴言作为励志的语句09-11
2 窗帘宣传推广用语10-10
3 轻抚美文脉络,每日一句简短名人名言10-10
4 追寻美文慰藉,简短唯美且励志正能量的经典句子09-11
5 打招呼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