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箴作多选择现实生活题材,如成公绥《市长箴》说:“贸迁有无,市朝有处。人以攸资,货以攸叙。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曹参相齐,清净以义。奸不可扰,顾托有寄。市臣掌肆,敢告执事。”就反映出规范商业交易活动的意识。挚虞《新婚箴》说:“今在哲文,遭家不造。结发之丽,不同偕老。既纳新配,内芬外藻。厚味腊毒,大命将夭。色不可耽,命不可轻。君子是惮,敢告后生。”
魏晋箴体文中还有许多表现女德的内容,侧面反映出女子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受到关注。陶渊明《圣贤群辅录》引杜预《女诫》载东汉汝南六孝廉之事,并对汝南太守李伥之妻深明大义而加以表彰,潘重规《圣贤群辅录新笺》说:“《隋志》子部儒家类有诸葛武侯《集诫》二卷,《众贤诫》十三卷,《女篇》一卷,《女鉴》一卷,《妇人训诫集》十一卷,《妇姒训》一卷……重规案:《四八目》所引杜元凯《女诫》,疑在《隋志》《七录》所载《妇人训诫集》或《重贤诫集》中。《目》又引《善文》,疑亦《隋志》著录之杜预《善文》。规又案:《隋志》杂类有《女记》十卷,杜预撰。伥妻事或在《女记》中。诫,或‘记’字之误。”
最后来探讨一下魏晋哀吊文的创作及其儒学内涵。魏晋哀吊文是哀辞和吊文、祭文的合称,哀辞侧重对当前尊者、亲友及宠爱事物的悼念;吊文则不仅凭吊古人,亦包括当前人物,其中凸显出对历史变迁、人事兴衰的思索;祭文主要用于祭奠、缅怀、祀奉亲友、天地、猛兽、自然灾害等方面,仪式性更强。魏晋哀吊文与两汉相比,其对象不止为王室贵胄及权豪人物,与作者本人关系密切的友朋、亲人甚至宠物也大量进入其创作视野,其对人伦温情的抒发占有相当比重,生活性特征更趋明显。如挚虞《文章流别论》说:“建安中,文帝与临淄侯各失稚子,命徐幹、刘桢等为之哀辞。”孙惠《三马哀辞序》说:“余于物特所留心,而所服三马,一时离羁。感田子之爱,遂作哀文云尔。”
三国哀辞以曹植《金瓠哀辞》为代表。其为悼念出生只有一百九十天就夭折的大女儿而作,其云:“信吾罪之所招,慧弱子之无愆。去父母之怀抱,灭微骸于粪士。天地长久,人生几时?先后无觉,从尔有期。”他将女儿的去世当作是上天对自己的惩罚,结尾称当与女儿相会于泉下,其悲恸之情可以想见。曹植还有《行女哀辞》,其为存活不足一年的次女所作。他说:“或华发以终年,或怀妊而逢灾。感前哀之未阕,复新殃之重来。方朝华而晚敷,比晨露而先晞。感逝者之不追,情忽忽而失度。天盖高而无阶,怀此恨其谁诉?”三年之内,连丧二子,不由引起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内心充满无可倾诉的苦楚。曹植还为曹丕三月生而五月亡的次子曹喈作《曹仲雍哀辞》说:“哀绵绵之弱子,早背世而潜形。且四孟之未周,将何愿乎一龄。阴云回于素盖,悲风动其扶轮。临埏闼以歔欷,泪流射而沾巾。”
潘岳是晋代哀吊文创作的代表,其多有为夭子、亡妹及亡友而作的哀辞。如《伤弱子辞》序详细记述儿子夭亡的经过:“惟元康二年春三月壬寅,弱子生。夏五月,余之长安。壬寅,次于新安之千秋亭。甲辰而弱子夭,越翼日乙巳,瘗于亭东,感赢、博之哀。”这里他引用《礼记•檀弓下》所载“延陵季子适齐,于其反也,其长子死,葬于赢、博之间”的典故,既勾画出亡子短暂的人生轨迹,又感慨古今的相似。哀辞以“兮”、“之”字作句腰,显用骚体句式,哀辞基调也抑郁悲凉。他说:“伊遂古之遐胄,逮祖考之永延。咨吾家之不嗣,羌一适之未甄。仰崇堂之遗构,若无津而涉川。叶落永离,覆水不收。赤子何辜?罪我之由。”
以上均为魏晋士人抒发自身哀悼之思的哀辞,此外还有代人哀悼之作。如陆机《吴大司马陆公少女哀辞》、潘岳《京陵女公子王氏哀辞》、《为任子咸妻作孤女泽兰哀辞》、孙楚《胡母夫人哀辞》、《和氏外孙道生哀文》、《和氏外孙小同哀文》等,均以自身口吻言他人丧痛,同样哀感顽艳、悲郁顿挫。像陆机《吴大司马陆公少女哀辞》所云“晔晔芳华,凋芳落秀。遵堂涉室,仿佛兴想。人皆有声,尔独无响”,yipindushu.com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魏晋应用文体创作与其儒学内涵13:http://www.yipindushu.com/lishijingdian/17272.html
推荐文章
09-13
1 唐朝的那些段子(39)09-11
2 创作推广普通话宣传用语09-13
3 正能量语录俏皮句,生活乐趣不降低09-13
4 正能量语录俏皮语,生活乐趣不消失10-10
5 点燃美文之光,那些蕴含人生感悟的经典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