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杨氏家族的发迹有一个过程。杨守阯诗称“吾家得姓自杨侯,晋国流传到此州”(5),这首诗实际涉及了杨姓的起源与镜川杨氏的迁移历史。民国《镜川杨氏宗谱》卷七《仕宦》列举了一长串自周至宋代的杨氏官员名录,不明真相的读者以为是镜川杨氏历史上曾经出过那么多的名人。其实,那是全国范围内的杨氏历代名人,可不是宁波镜川杨氏的直系祖先。大空间的全国杨氏与小空间的某地某支杨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宗族概念,这是后人必须明白的事。
1.杨氏溯源
中国人的姓氏,大都能找到自己的发源地。从时间上说,可以上溯到周朝,个别姓氏则可以上溯到三皇五帝时代。“夫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黄帝子孙有本有支,分封别姓,散满天下,传数千百载,以至于今日,殆不偶然也。”(6)姓即祖姓,氏是子孙分支。从空间上说,中国姓氏起源地多在北方,这也反映出北方文明进化早的特点。从大的方面来说,中国的宗族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周代的宗法制阶段,东汉至唐中叶的士族阶段,宋以来的庶民宗族阶段。杨氏典型地经历了这么三个阶段。
(1)杨氏出姬姓杨国 从血缘上说,杨氏是姬周王室的后裔。不过,具体的祖先又有不同说法。《新唐书》卷七一《宰相世系表》称:“杨氏出自姬姓,周宣王子尚父封为杨侯,一云晋武公子伯侨生文,文生突,突,羊舌大夫也。又云晋之公族食邑于羊舌,凡三县,一曰铜鞮,二曰杨氏。三曰平阳。突生职,职五子:赤、肸、鲋、虎、季夙。赤字伯华,为铜鞮大夫,生子容。肸字叔向,亦曰叔誉。鲋字叔鱼。虎字叔羆,号羊舍四族。叔向,晋太傅,食采杨氏,其地平阳杨氏县是也。叔向生伯石,字食我,以邑为氏,号曰杨石……”据此可知,周文王的后裔当中,有两支以杨为氏:一支是西周宣王的儿子姬尚父;另一支是晋国武公儿子姬伯侨。二说并存,一直流传下来。姬尚父受封于杨国,其地在今山西省洪洞县的东南。后来,古杨国被当时强大的晋国所灭。晋公将此地分封给了姬伯侨后裔、大夫羊舌氏,邑下又分设了铜鞮、杨氏、平阳三个县。到了四世孙叔向时,其采地分封到杨国。叔向之子遵循当时以邑为氏的习惯,开始姓杨。如此,山西省洪洞县东南成为普天之下杨姓中国人的最早根源所在。 (2)以弘农郡为郡望 杨国后裔一支迁居陕西华阴。“叔向生伯石,字食我,以邑为氏,号曰杨石。党于祁盈,盈得罪于晋,并灭羊舌氏,叔向子孙逃于华山仙谷,遂居华阴。”(7)华阴境内有一山一水,山即五岳之一的华山,水就是渭水。山水相映,灵秀相依,土地富饶,这应是一块理想生活地。 到了西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在此地置弘农郡,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的故函谷关城。弘农郡所辖地盘,在黄河南岸的长安、洛阳之间。汉魏六朝时代,门阀盛行,习惯以郡望称氏。因此,杨氏自称为“弘农郡杨氏”。六朝时期,世家大族往往编纂家谱,人称“家谱”。据郑樵《通志》卷六六《艺文略》,有《杨氏血脉谱》一卷、《杨氏家谱状并墓记》一卷、《杨氏枝分谱》一卷、《杨氏谱》一卷。六朝家谱的编纂,主要是为选举与婚姻提供法律依据的。 两汉时期,杨氏著名人物有赤泉侯杨喜、宰相杨敞、太尉杨震等。其中,“关西夫子”杨震以清白著称,留下名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后人习惯以此“四知”名堂,称为“四知堂”。汉唐时期,杨氏是中国大姓。“自汉至宇文周,胤祚久远。普六茹由隋公受禅,杨氏遂为天族,贵莫与比。”(8)隋朝杨氏虽非正宗的弘农郡杨氏,但因冒称弘农郡杨氏,自然也让杨氏大出风头。不过,隋朝时间不长,所以杨氏当皇帝的时间也不长。 (3)杨氏后裔的在地化 家族的发展,有两个过程。一是时间上的不断下延过程,表现为子孙的不断繁衍,代代相传,种族线越拉越长。后裔想寻找家族的祖先,可以不断地往上推。在往上推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直系祖先、间接祖先,这是一个不断缩小的过程。最后,竟然找到了同一个原始祖先,这就是一本。中国人喜欢用自然界的水与木的变化过程来形容人类的自我繁殖现象。祖宗就是本,子孙就是末。另一个是空间的不断扩大过程,会从一个地方不断迁移到全国各地,可称为不断在地化的过程。家族越强,分支越多,地域分布也越广。杨氏的发展过程也不例外。随着家族的发展,杨氏不断向全国各地迁移,成为一个全国性大家族。“其后,族人益蕃,遂有四院之谱,所谓华阴、闽、蜀、浙者也。”(9)由此可知,至少分为华阴、闽、蜀、浙四大派,人称“四院”。在浙江的杨氏,称为浙院。 宋以后,科举大兴,新兴的士大夫喜欢编纂族谱,各地杨氏纷纷编纂杨氏家谱,名称各异。“予尝观其《阃乡谱》、《大同谱》、《四院谱》、《龙图谱》、《靖共两院谱》、《蜀中院谱》、《渡江院谱》、《浙院谱》、《浦城谱》、《吉水杨庄谱》、《上径谱》、《湴塘谱》、《小南江谱》,今翰林杨公士奇所辑《泰和谱》,何其随寓而盛也。”(10)古人遵循五世为宗原则,即五世以下别自为宗,人称小宗。由此可知,五世一小宗,大宗不断派生出小宗。随着空间的扩大,宗族不断在地化、本土化,于是就有了各种支谱。以上各种杨氏宗谱,正是杨氏宗族在地化的结果。“古大宗小宗之法,圣人所以序天伦、属人心、厚风俗、扶世教者也。汉魏以降,宗法废坠,圣人之意泯矣。士大夫有志于维持风教者,始制为谱牒,以奠世系、辨眧穆。于是,人心可得而属,天伦可得而叙,亦圣人宗法遗意也。”(11) 家族发展的在地化,是一个相当正常的现象。中国这么一个大国,要想将全国的同一姓氏都凝聚在一起,是一件难度系数相当高的事,全国家谱的编纂更是不可能的事。不过,总有一部分士大夫会有这种全国大空间宗族联谊情结。那样的话,全国各地人又会被不同姓氏所统括。 本书要讲的镜川杨氏,正是杨氏地域化后在宁波鄞县的一支。 2.仕宋沐恩 宋元时期的宁波鄞县的杨氏,经历了由显而晦的过程。“弘农杨氏先世,向以文学著闻于宋,晦迹于元,复显于明。积功累仁,栽培百有余岁。”(12) (1)鄞州杨氏源出苏州 宁波杨氏源于苏州杨氏。苏州杨氏远祖杨康国(922—986),祖为杨天爵,父为杨宏。“生梁龙德二年八月十一日……卒于宋雍熙三年四月丙戌日。”(13)天福四年(939)进士,宋开宝间拜左司谏,官至刑部尚书。五代梁与北宋初,迁居苏州府长洲之澄源乡(源或作静,误),为宁波杨氏的远祖。可惜,查检《四库全书》,无此杨康国。 杨康国儿子杨砺,字汝砺,一字汉平,号居安,谥清敏。建隆元年(960)状元,官尚书。“生汉隐帝乾祐元年三月十五日,……卒于己亥八月十四日,寿五十六”(14),即948—999年。生卒年写得十分确凿,实际上问题很大。948年至999年,才52年,非56岁。再查宋人记录,“杨砺,京兆人,……咸平元年,枢密副使。二年,薨于位,年六十九,赠兵部尚书”(15)。由此可知,杨砺的生卒年为931—999年。而且,他不是杨康国子。“杨砺,字汝砺,鄠县人。曾祖守信,唐山南西道节度使。祖知礼,后唐均州刺史。父仁俨,孟蜀丹陵令。砺建隆元年举进士第一,仕至翰林学士。咸平初,迁工部侍郎、枢密副使,有文集二十卷行于世。”(16)由此可知,杨砺是京兆鄠县(今陕西西安户县)人。其先分别是杨守信、杨知礼、杨仁俨,与杨康国无涉。 由此可知,镜川杨氏家谱于早期祖先及其职官的叙述,多有张冠李戴之嫌。这也是家谱编纂中普遍出现的现象,喜欢找个做官的名人为家族远祖。现存的中国家谱多为明清时代所编,故由回溯而来的宋元及以上的家族信息往往不太可靠,这是今人阅读家谱时须注意的现象。所谓家谱不可靠,多指这些溯源内容。 (2)迁鄞始祖杨厚 杨砺儿子杨厚(978—1031),字敦夫,号枫宸。“学由父师,渊源所渐,靡所不通。金陵郡邑,学者云集,誉著遐迩。时参知政事王旦荐授教职,司文江南。”(17)据家谱,北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28岁的杨厚为江南教官。考范纯仁,似即范仲淹次子范纯仁(1027—1101),后官宰相。又有林逋(967—1028)《题分教堂诗》:“先生化雨沐宁波,功及当时启发多。光采乡邦红杏树,精神效野绿菁莪。金钟响处人知礼,木铎鸣余俗应和。不是圣门真教法,岂能致此化神么?”杨厚和诗称:“不随世上逐流波,忘却天边雨露多。云锁青山栖老鹤,火添丹龟煮新莪。数声调起仙鸣笛,几句歌闻牧唱和。稳睡不知天日午,王公富贵及侬么?”(18)考“宁波”是明洪武十四年(1381)才出现的地名,此诗中竟然有“宁波”,可见是一首伪造的明代诗。 这是一个因做官而迁居他处的家族。做官是被动的迁徙,定居是主动选择的结果。“鄞人求教者辐辏并进,声振东西,咸感而化。鄞人恐其思归,讽以贯籍,遂筑基构堂于湖之后山阳,扁揭分教,乃居焉。王旦闻之,喜曰:‘厚教化江南,可司天下文衡矣。’移书荐公,公辞以泉石锢疾,誓不登仕。旦乃浩叹而止。”(19)门人捐32亩地,从此定居于鄞县十八(“八”或作“四”、“六”)都青山之长河港口(今东钱湖西北上杨村一带),讲习之所称为分教堂。子孙定居于鄞县,于是,杨厚成为迁鄞杨氏始祖。杨厚享年54岁。卒后,葬青山许家岭东首牛背脊山峰。 杨厚娶楼氏(或作林氏),有二子,长子为杨畏(1013—1095)。杨畏,字服之,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进士,累官礼部尚书。“绍圣三年,直宝文阁待制、知成德军杨畏知河中府”(20),不知是否即此杨畏?次子为杨昱(1016—1046),一作“异”,字敏之。根据杨砺的“清敏”谥号,分别命名两房,称为清房、敏房,以希望子孙们记住祖先。杨昱有二子,长子杨仁英(1037—1104),其后裔七世孙杨梦龙居青山藤穿石之北,为上杨;另一后裔杨梦鹤居青山长河港口,为下杨。他们俩人分别成为上杨、下杨支的始祖。杨昱次子杨仁爽(1040—1107),字德明,人称松坞居士,有隐德,世居青山。 (3)镜川杨氏肇基祖杨仁爽 北宋后期,杨仁爽自青山迁居鄞县西南部的光同乡仲夏里的杨家堍。杨家堍在西杨明行桥北小漕东南,“在镜川之阳,小江之阴,麟、凤洲之上,谚曰杨家堍。堍者,方言即洲也”(21),俗呼“杨家库基”。杨守阯《园东库》诗称:“桥北东园中,旧名杨家库。金帛星散余,佳名尚如故。”(22)镜川在东边,是仲夏里各河的汇集处。西边的小江,又称小江湖,明代称碧川。杨守阯《碧川水》诗称:“源自碧溪来,名著魏文节。川流抱吾庐,命名慕前哲。”(23) 据乾隆本《镜川杨氏宗谱》中的西杨与东杨地图可知,这里东西向河流有近十条,南北向至少有两条。各条河流均是连着的,中间狭长的地块就是洲,也就是堍。读者当然可以用江南河网密布来理解,不过,历史上这可是著名的小江湖所在地。据学者考订,小江湖在宁波城西南三十里的清林—栎社—南塘湖—芝山一带(24)。石碶是小江湖的东泄口,洞桥乡仲夏河上的仲夏堰是小江湖的西泄口。杨守陈《小江湖诗十首》,其中有:“小江三十里,一碧湛清空。源出丹山表,波浮绿野中。七乡均引溉,双溪并疏通。忽变桑田后,谁知王令功。”又说:“湖废已云久,遗踪人未忘。清林连北岸,甬水漫南塘。栎社烟云秀,芝山雨露香。此中当旧日,万顷绿汪洋。”唐朝贞观十年(636)知县王令君疏浚后,可灌溉八百顷农田。太和八年(834),鄞县令王元修它山堰后,又整治了小江湖,仍可灌溉八百顷农田。小江湖的形成,显然与四明山溪水的自然流向有关。上游流下来的溪水,遍布低势的平原,积久遂成湖泊。 唐以后的小江湖是如何消失的?笔者曾以为与北宋后期明州太守楼异废“陂湖以为田”政策有关(25)。现在想来,更大因素可能与唐代它山堰的建成有关。宁波西南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四明山,四明山的主要溪水是漳溪。唐代之前,通过鄞江自然流入奉化江。奉化江是一条通海的江,它的水是咸水。当潮位升高时,海水会倒灌进来。据说,水位高的时候,可以倒流到现在的樟村,这严重地影响了周边的淡水资源。为了防止海水的倒灌,蓄积淡水资源,解决新明州城淡水资源,必须建一座堰加以阻隔。因为此堰是借助自然的高低地势,建立在它山旁的,故名“它山堰”。它山堰的建设,最大的亮点是可以人为地控制樟溪水的流向与流量。从西面四明山区流来的樟溪分为两支,向东的一支叫南塘河,俗称上江、小溪,经过鄞县西部平原到达宁波,沿途河渠织成一张密布平原的水网;先向南经它山堰复向东的一支俗称下江、大溪,汇入奉化江,经宁波汇入甬江入海。南塘河在鄞江镇段,有一条流向北面的支流,称小溪港,就是碧川。杨守阯《小江湖》诗称:“大江去宗海,小江汇为湖。”(26)此所谓大江与小江,似即大溪与小溪。四明山溪水因为有了人为的调节与控制,水的流向就开始规则化,主要的水流入了南塘河与奉化江。由是,原来小江湖的水资源减少,某些干涸。到了北宋后期,明州太守楼异的废“陂湖以为田”政策,进一步导致小江湖的缩小。比较有意思的是,“守”字辈兄弟的字称镜川、碧川、西川、澄川、南川,“茂”字辈兄弟的字称麟洲、凤洲、泗洲、竹洲、枫洲、龙洲、云洲及芝山、仁山,正由这些小河山地名而来。 杨仁爽从鄞县东乡的青山迁居到西乡仲夏里,其具体的时间点,杨守随认为是“吾祖正六府君,宋仁宗时,自青山徙居碧川之阴,镜川之阳,麟、凤洲之上。居凤洲者曰东杨,居麟洲者曰西杨。”(27)如果仁宗时期(1023—1063)说成立,则杨仁爽迁徙时间应在仁宗末期的青年时期。其迁移之因,据说是“宗族蕃衍,有别墅在西乡之仲夏里之小江之上,因徙居此”(28)。这也证明与明州太守楼异的废“陂湖以为田”政策无关,杨家早在此前已经建立草房而有所开发了。如此,杨仁爽成了小江湖较早的拓荒者之一。杨守阯《小江湖》诗称:“自变桑田后,满目皆膏腴。”(29)因为杨氏不断地在此生根发展,这块地后来也被称为“杨家堍”,而杨仁爽自然也就成为镜川杨氏的肇基始祖。 (4)东杨、西杨始祖 杨仁爽有两个儿子。长子杨顒(1058—1117),字廷望,娶张氏,自明行桥北徙千丈镜之杨家堍,也称麟洲,为东杨;次子杨硕(1061—1127),字廷器,娶何氏,自明行桥北徙,居东南小漕西的西杨宅,也称凤洲。因漕底旧有合抱樟树,又名樟树下杨。杨顒、杨硕兄弟隐居乡村,是普通的农民。戴灏称“二公昆季,笃于天性孝友,良能垂统继志,蕴经世之才,然不及用。……可知一庭聚顺,蔼然太和之气,溢于两间。虽韬晦川原,而才猷自具,殆所谓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者欤?”(30)东杨与西杨,中间隔了一条河,实际是两片为河水所围绕的小洲。杨守阯《东西杨》诗称:“原自青山来,分疆如曾、卫。云仍数百年,同祖连枝墓。”(31)由西面的碧川发展到东面的镜川,正是杨氏家族人口发展的结果。 为什么杨家堍杨氏不称碧川杨氏而称镜川杨氏?显然与杨守陈号镜川有关。杨守陈的成功,让“镜川”也跟着出名,于是后代就称为“镜川杨氏”。“人之名世者不择地而居,地之名胜者必因人而著”(32),杨自惩的话道出了这个哲理。 杨硕有二子,即杨世杨世七,为迁鄞五世祖。次子杨世七后迁周家桥,即为中杨。从此,杨氏“鼎分为三”。杨世二有三个儿子,即杨百十杨百十杨正权(百二十),为六世祖。杨正权有四个儿子,即杨添杨添七、杨添八、杨添十二,为七世祖。杨添八的儿子即再十一公杨珪,为八世祖。以上四代人物,是南宋140年间镜川杨氏的主要祖先。这几代人物,没有大的事迹可记录下来,说明是一些普通的低层农民。 (5)杨四太尉建新风伯庙 两宋时期,流传下来的有关鄞县杨氏的事迹不多,设新风伯庙是值得关注的大事。北宋熙宁(1068—1077)间,鄞县令虞大宁鉴于它山堰配套的三座碶即乌金碶、积渎碶、行春碶设置空间有缺陷,即积渎碶与行春碶间隔了30里,道远途长,洪水难尽泄,淡潮未易通,于是在北渡的风堋新建望碶,以增加它山堰水的泄量。从此,“田畴可种,远迩咸欢”。有人为了感恩,在风堋边建庙纪念,人称风堋庙。后来,当地人将“堋”讹读为“伯”,于是成为风伯庙。宋神宗元丰(1078—1085)末年,杨氏后裔有官至太尉者,人称杨四太尉。杨四太尉觉得此风伯庙离家太远,四时祭祀不便,于是“分其香火,立祠于第宅之南”(33),人称新风伯庙。死后,杨四太尉祭于新风伯庙,人称“杨四太尉尊神”。这段事实如果存在,属于鄞县杨氏后裔发生的故事。民国《镜川杨氏宗谱》卷一九《著述》所谓“庙毁碑烬,遂失其名”是比较可信的。 据民国《镜川杨氏宗谱》,宋代杨氏进士有50人,这应是全国杨氏进士统计数。其中,仅杨畏是鄞县青山杨氏后裔进士。问题是,查龚延明等《鄞县进士录》,这位杨畏也不见记载。由此可知,青山杨氏、镜川杨氏均处于草昧发展时期。所谓的“世为宋臣”,仅是就全国杨氏而言的。 3.义不仕元 南宋灭亡以后,原来南宋地盘的汉人,称为“南人”。“南人”受故国情感因素影响,讲究民族气节,多不与蒙元政权合作,宁可自我边缘化,回归民间,以求经济文化上的发展。镜川杨氏正是这么一个家族。 (1)杨珪 杨氏八世祖杨珪,人称再十一公,少长于诗。南宋灭亡以后,以世为宋臣,义不仕元,作《咏史诗》,有“吾家世臣宋,绂冕兴如去。今虽为庶义,义不忘宋恩。国亡幸免死,忍复干禄云。耻为肤敏士,宁作殷顽民”之句。又作《书感》诗,称:“枫江渡口草萋萋,桃浦桥边夕照低。惟有旧家双燕子,年年飞绕绿杨隄。潦倒江南一布衣,家贫岁晚寸心违。不堪倚杖枫江路,手种青松大十围。”(34)可见,杨珪过着十分普通的平民生活。他会作诗,讲究儒家气节,说明读过书。 杨珪有三个儿子,杨伯雷、杨伯震、杨伯霖,为九世祖。临终前,杨珪要求子孙不能出仕,称:“张良大父父,相韩五世君。报仇误一击,佐命筹三军。灭秦复诛项,兴汉称元勋。始终心为韩,义烈千载闻。我家世仕宋,沐恩厚,不可以背旧主,臣新主。”(35)这可见宋代忠义观念教育影响之深。考虑到镜川杨氏两宋时代没有出过多少大官,所以,此所谓“我家”,应是就更大范围的杨氏而言的。再加上断续的科举制度,使汉族士人很难有机会出仕。如此,子孙守其遗训,没有人入元版,家谱中确实也没有做官记录,后人称为“镜川之杨,执义不仕”。 (2)杨子杞 杨伯霖的儿子杨子杞,人称“新五”,为十世祖,生卒年不详,大体在元代后期。“读书,善务仁人长者之行,守祖训,亦不仕元。”(36)本来,他的辈分是“元”字,因厌恶元朝,将“元”字改成“新”,故称“新五”。 杨子杞是镜川杨氏发迹的关键人物。他不出仕,专注于教育与农业,经过不断努力,成为当地富户,“以高赀闻,大构堂宇”(37)。虽然富裕起来,但他并不欺贫,“见有孤寡无助者,辄周恤之”(38)。他对儿子教育非常严,“每饮酒,令诸子歌颂以乐,若有及他曲者,即叱出之,其严正如此”(39)。连乐曲都有限制,可见其为人处世要求之严。 杨子杞的贡献之一是确立了镜川杨氏按辈分取名的制度。说到中国特色的行第、辈分制度,在此有必要作一溯源考察。行是“雁行”,排行是指兄弟们出行如大雁一样排列有序。考察辈分制度,要注意单名与复名的不同,要区分同胞兄弟与同宗兄弟取名。因取名方式的不同,行第的表达方式也不同。汉唐时期,中国人多喜欢取单名。由此,兄弟取名的行第,往往是通过偏旁的相同性来体现的。“单名以偏旁为排行,始见于刘琦、刘琮,此后应璩、应玚,卫瓘、卫玠之流踵之而出矣。”(40)汉唐时期,当然也有复名者。由是,兄弟间会用一个共同的行辈字来取名,顾炎武以为:“兄弟二名而用其一字者,世谓之排行,如德宗、德文,义符、义真之类,起自晋末,汉人所未有也。”(41)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时期,不管是单名或复名,往往局限于同一父亲所生的同胞兄弟间,不是宗族兄弟间的行第名。同胞兄弟取名有相同性容易做到,但同宗兄弟较难做到。 同宗兄弟间讲行第,始于唐朝。唐人单名之外,多用“姓氏+数字”格式,表达的是同族不同年月出生男子自然大小顺序,如白居易称“白二十二”之类(42)。这应是非正式的同宗兄弟称谓。这种模式的缺陷是不分上下代,只按出生时间排定。 同宗兄弟间普遍按辈分取复名习尚的形成,大体始于北宋。《宋史》卷二一五《宗室世系表》,明确有字辈。上行下效,于是形成习尚。到了南宋前期,民间已经有了按辈分取名习惯,如宁波著名的史氏家族,第四代为“师”字辈,第六代为“弥”字辈,第七代为“之”字辈,第八代为“卿”字辈。此为目前笔者所见最早的完整的同宗兄弟辈分制度。这种辈代制度,应该是从士大夫家族开始的,进而影响到民间其他普通家族。要做到同宗兄弟取名的共同性,应是宋元等级宗族观念与宗族制度强化以后的产物,也是家谱编纂制度的产物。 不过,在行第演变过程中,民间还经历了“姓氏+字辈+数字”模式。杨子杞是杨氏家族中的文化人,有着较强的宗族共同体意识,开始重视家族辈分制度。他认为“宗族浩瀚,曷能备记?后岂不有分处他邦,以至尊卑无辨,疏戚无分,失其源绪者耶”(43)?于是按当时习惯,定下“梦觉云臣,时如应显,元成兴熙,自守茂美,承德秉文,式永益伟”(44)20字,作为后辈取名之行第。从此,杨氏家族子孙的取名始有规矩,改变了随意取名的旧习惯,初具文化家族之气韵。不过,杨子杞确定的行辈,在“新、成、兴”三代,仅是作为统一行名出现的,行名、名字分离。如杨子杞的儿子杨景彝、杨景修、杨景芳、杨景常,四人名字中“景”是共同的,其行辈是“成”,行名分别是杨成杨成杨成七、杨成九。这在其他家族中也有所反映,如江西婺源咸丰六年成的《槐溪王氏支谱·行第引言》称:“宋元以前,合族中一代之人,以一字为行,照生辰之先后,以数目叙之而为第。”这种“姓氏+字辈+数字”模式有别于唐代的“姓氏+数字”模式,更加细化,突出了辈代概念。这可能是乡村文化层次较低家族经历过的同宗兄弟取名阶段。 从镜川杨氏来看,名字、行辈统一的时间点在元末明初。到了“熙”辈,多数人直接以辈名当人名,如东杨的杨熙洁(1344—1426)、杨熙文(1357—1425)、杨熙均(1364—1444)兄弟,名字、行辈完全统一,只有个别人如西杨的杨范兄弟仍坚持原来的名字、行辈分离模式,说明尚处于过渡时期。到了“自”字以后,杨氏后裔取名,名字、行辈完全统一。这也就是典型的明清辈分取名制度,其特点是:第一个字由家族字辈谱所定,是家族辈份的象征;第二个字由父母自由意愿所定,也是同辈不同男子的个性所在。由名字、行辈分离到名字、行辈统一,当然是一种更为规范、更易识别的行辈取名方式,尤其适合家谱编纂。不过,这类统一的、强制性的家族“谱名”,有的个体小家庭并不喜欢,他们日常生活中可能会使用另外的名字,此为“小名”。进一步要说明的是,辈分制度主要适用于男子,女子取名不一定用。 这种不同反映了等级秩序的加强,即一个字辈表示一代,不同字辈形成自然的等级关系。《槐溪王氏支谱·行第引言》称:“族大人蕃,难以编载,故有自明来,易一字之行冠于名上,闻其名则知系属某代,事较简而齿亦易序也。”同宗男子结成了一个共同体,辈分体现的是宗族共同体内部的等级秩序,是确保家族血缘秩序永不紊乱的关键所在。这是理学家加强宗族共同体建设的结果,是唐代行第制度的深化。“自昔名贤严于辈行,尤笃通家之好,子弟见父执必拜,或立受,或答半礼,呼以排行,或称小字,书问,以从表兄叔自处。”(45)可见,辈分制度也是社会交往必须遵守的东西。 杨子杞四子,成家以后,分别称为仁、义、礼、智四房,可见理学文化色彩。不过,民间俗称大房、二房、三房、四房,为十一世祖。由于儿子数量多,“故其子孙独昌”(46)。杨子杞作《示四子诗》称:“人生有四德,仁义并礼智。人生有四子,伯仲洎叔季。吾幸承先德,生子今有四。四子分四房,宜以德为序。伯子为仁房,仲房即次义。叔子为礼房,智房季又次。四房分四德,交互思其义。仁存恻隐心,义发羞耻意。礼存恭敬心,智辨非与是。四端知扩充,万善无不备。此为赵氏简,汝曹当勉励。无忝尔所生,垂法贻后嗣。四子同一心,一心传百世。”(47)由此可知杨子杞对四子的精心寄托。杨子杞重视教育,“延师督课,各得成立”(48)。重视教育,这是家族发迹的关键因素所在。 杨子杞别有《游湖心寺》、《种竹》、《春寒》诗三首。杨子杞卒后葬小洞桥东南。杨守阯《祭新五朝奉墓》诗称:“家道中兴擅一乡,百年乔木历冰霜。一枝摧折三枝茂,八世承传五世昌。”(49)长子杨景彝后来立“仁实堂”,以纪念父亲杨子杞(50)。 (3)杨景修 老大杨景彝,字佐道,仁房始祖,“守父遗训,以仁厚起家,敦本积行,一乡称为善士焉”(51)。老二杨景修(1309—1381),字辅道,人称成二,为九世祖,属义房。杨辅道继承父亲仁厚之德,“振起家声,所谓光前裕后者”(52)。他是杨守陈的直系高祖。杨辅道卒于明洪武十四年九月十八日,可见是一位身跨元明两朝的人物。杨守阯《祭高祖成二处士》称:“明行桥东北渚边,亭亭华表识幽阡。封崇马髯才四尺,树老龙麟几百年。熙正长房今有后,式中诸子已无传。缅怀物理荣枯事,拜奠西风为怆然。”(53)老三杨景芳,家中相当富。老四最能干,“创造有为,克阜厥家”(54)。 (4)族蕃家盛 元代时,镜川杨氏虽不与朝廷合作,拒绝入仕,然坚守诗书传家。不论是从文化抑或从经济角度而言,都算是当地名门望族。杨氏子孙大多治家有方,颇有资财。杨守陈说:“当宋元世,族蕃家盛,居室亦繁且侈矣。”(55)“在宋元时,世以高赀,武断乡曲”(56)。如仁房的杨起宗一支,“虽显荣者稀,而赀产之饶,人物之秀,读书俎豆之盛,环鄞四境,鲜或过之”(57)。杨自惩说:“我家全盛时,丰屋天际翔。三十六隈水,流落九明堂。”(58)可见漂亮房子已经相当多了。所谓“九明堂”,是南宋以来江南典型的“三推(透)九明堂”豪宅。杨守陈《碧川》诗称:“碧溪流下庙湾东,一片蓝光远近同;……五桥冠履行天上,万户楼台入镜中”(59)这是诗人对碧川、镜川一带乡村田园风貌的描写。 由此可知,政治上没有前途的家族,同样可以在经济上与教育上取得不错成绩,获得地方上的荣誉。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由仕而守:宋元时代的杨氏:http://www.yipindushu.com/jiaoyuweiben/4247.html
推荐文章
09-11
1 家声少替:嘉靖以后的杨氏309-11
2 名盖东南:景泰至正德间的杨氏1109-02
3 晚安的语录男人09-13
4 暖心无敌正能量语录汇总选集本09-11
5 宁波杨氏-经学思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