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范、杨自惩父子的努力,虽然只取得了较小的回报,但到了孙子辈,教育成果充分展露出来了。景泰二年(1451),长孙杨守陈中进士,破镜川杨氏科举之天荒,此时距明朝开国84年。从此,镜川杨氏家运中兴、声名鹊起。张邦奇(1481—1544)说:“予惟镜川旧族,自……礼部尚书文懿公之兴,伯仲子姓,文行功业,蝉联辉映,为海内所歆慕。”(269)这样的观察是准确的。此后,杨氏“金榜题名,五世十科进士;玉阶听履,一门三部尚书”,“半壁宫花春燕罢,满床牙笏早朝归”(270),可见杨氏在明中叶社会的影响。
1.礼部尚书杨守陈
(1)少师祖父
杨守陈(1425—1489),字维新,号晋庵,人称镜川先生。杨守陈生于洪熙元年七月十七日。其性格更类其父。启蒙教育是由其祖父杨范承担的。宣德四年(1429),五岁,就家塾,日记数百言。六岁,学对句。九岁,学诗歌。自称:“予自少时,大父日教以小学之道。于书,则先授之《小学》、《四书》,以次及五经,亲为之倍读讲解。而予力弱息微,不能高声久读,但展卷默视,一目下四五行,不数过而已熟。然逾旬越月,则已忘之。顾亦喜览他书,为五七字诗,余未之学也。”(271)所谓“日记数百言”,就是每天默读记忆。杨守陈重点学习了诗歌、古文创作,“余少时,读古书,求古道,攻古文辞,惟师先大考耳”(272)。 宣德十年(1435)十一岁时,一度随鄞县知县张铎学习。张铎称杨守陈“早慧,亦蒙召见,大获称赏。久益亲爱,视犹其子,命入署居”,与其儿子张时用“同砚席”,亲加教诲(273)。后来杨守陈忆及此事称:“舞勺之年,受知于河南布政使、清江张公,俾兼时学,以俟选举。”(274)由此可知,张铎开始教授时学。此后,随父亲之友吕澹庵学习,“时先考赠编修府君之执友曰澹庵吕先生,方以德行文学雄郡庠,名声蔼郁,赢粮负笈者麇至,余奉命从之。”(275)由此可知,吕澹庵是宁波府学教师。这个时期,杨守陈假馆于同县马阜(1396—1466)家。别人说杨守陈早慧,马阜初不信,等他看见杨守陈“读书目数行下,连倍(背)十余卷如流”,于是惊叹说:“名果不虚得也。”(276) 正统二年(1437),十三岁,学举子业。十五岁,学古文(277)。“所作词理兼优,迥出伦辈,四方学者往往传录,所作经义论策之文以为式。”(278)可见,杨守陈的举业文章写得相当好,受到老师们的肯定。有位先达看了他的举业文章,一笑而已。杨守陈初不知其意,一直用这种风格写作。正统七年(1512),到北京学习,朋友们指出他的不足,这才知道,“义、论必用四书五经之辞,方为本色”,而他本人所写文章,“多杂以他书”。于是,他下决心改变自己。可惜,少年时代所背诵的五经内容多已遗忘,写作时根本用不上。“定省之暇,因取五经并传注,分类而钞之,萃成六卷,庶可备临文之采用耳。……名之曰《割锦类编》。”(279)由此可知,到北京的学习,让他得以走上举业文章正轨。到北京以后的另一个变化是改掉了自己的喝酒习惯。他少年时代,受家庭影响,喜欢喝酒。从北京回宁波时,“自京还里,亲旧招延,往往至醉”。他觉悟到饮酒误事,于是作《戒酒箴》。由此可见杨守陈与自己坏习惯作斗争的决心与毅力。 此外,堂兄杨守陶(?—1449)也是他的业师。村中学习,县城工作,到北京求学,杨守陶一直追随叔父杨自惩。“学贯诸经,善于诗赋,尤精书法,累试不偶。郡守郑珞尤之,起为掾,历试留守卫令史。公为文懿公业师。”(280)由此,他与杨自惩父子的关系特别好,杨自惩《次钱塘寄侄守陶》“更念守陈同宿食,晨昏无使废焚膏”,《与侄守陶》“好忆传经日,频烦顾守陈”(281),可见杨守陶确实给了杨守陈不少帮助。 到了杨范、杨自惩时代,杨氏家中的藏书有所积累,“吾祖暨吾父,中兴厥家,百务倥偬,而尝以畜书启后为计,亦未能遽如先世畜之富也”(282)。由于图书数量不多,随便放在箱子里。杨守陈读书之余,做了两个书架,放在房中,按照唐人所定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将图书有序地排列在书架上,为方便检阅,做了一个书目。他编纂的家藏书目,有一些变化,如将子部的儒家类移到经部,小学类置到子部,反映出他重视道学的思想。 杨范恐杨守陈溺于泛读,常常教诲他说:“圣贤之学,以慎思力践为要,博文强记辅此而已。”杨守陈大有所悟,于是作《致知》、《力行》、《持敬》三铭,以见志(283)。《致知铭》称:“人欲求道,先致其知。博学审问,明辨慎思。自心而身,以至万物。表里精粗,无一敢忽。穷彼万理,会于一原。是谓知至,可希圣贤。”《力行铭》称:“人既知道,当力于行。始自孝弟,尊师信朋。至于百行,无一不勉。有过必改,务迁于善。日就月将,不偏不息。务底大成,圣贤之德。”《持敬铭》称:“惟知与行,固为学则,必有主之,乃致乃力。丹书之敬,尧典曰钦,伊洛有录,考亭有箴,口诵心持,始终不易,庶几知行,两造其极。”(284)《窗左铭》称:“尔祖缝掖,尔父纮,尔可弗学,以忝其先。学先于致知,尤莫难于克己。当秉烛以破幽,必选锋而攻锐。见卓尔于一原,养浩然以配义。立正位而居广居,追千古而待百世,庶有光于祖先而无愧于天地。”(285)这四篇铭,是杨守陈的人生座右铭。正是这种基本人格的训练,造就了杨守陈的优秀素质。“知行两造其极”,与后来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已十分接近。强调思考与理解,重视执行力的训练,以人格训练为先,而以文化知识学习为后,这至今仍是不二的人才培养之法。 正统七年(1442),18岁的杨守陈随三叔到北京学习,重点是义理之学与举业文章。有人说古人多强调易子而教。杨自惩认为举业可以自学,不必请老师。他的理由是:“古学难,时学直易耳。《五经四书大全》,此讲说之师也;《历科三试程文》,此笔削之师也。何必人师哉?”(286)于是,杨守陈不再请外人来教,在父亲指导下,以自学为主。父亲杨自惩亲自承担了杨守陈的《易》经教育。“仆与诸弟,少皆师先大父,而授《易》于先父。”(287)大体上说,早期启蒙教育由杨范承担,而举业的《易》学,则由其父担任。 北京之行以后,杨守陈名声大振,“学徒麋至,不能尽拒,因而抗颜,亦不得已耳,非好为也”(288)。由此可知,杨守陈也同时担任塾师之任。正统十一年(1446),22岁,“余自归京师,讲学于林庵”(289)。有一天,梦见一个老人,自称是邵康节,认为学道之要在于求放心,杨守陈大有感悟,于是作《求放心铭》,称:“人之一心,本居身内,一念妄兴,放而在外。……人则求焉,收使复入,至于厥心,乃任其放,……余誓自今凡百罔好,务求放心,以造于道,……嗟尔小子,务求圣贤,始是终是,无食尔言。”(290)由这篇铭序可知,他一直处于求道与做举业文章两难之中。“居今之世,求古之道,而不兼时学,则不能入仕而行道,故二者不可偏废也。”(291)由此可知,他是持举业与求道两不误理念的。由于杨守陈的努力,正统间,补为宁波府学增广生。 正统十四年(1449)(292)前后,杨守陈与丁氏结婚。丁氏也是鄞县人,其父丁瑄,正统间举乡荐,未仕。宣德五年(1430),丁瑄卒,时丁氏甫四岁。不久,其母楼氏改嫁宁波城南的王宗遂,她也随行。王宗遂也是一个读书人,尚义气,见丁氏“夙端悫,不苟赀笑,口授《孝经》、《小学》,慎为择对”。杨守陈以诸生赴省城参加乡试时,经过王宗遂家,王宗遂与他一交谈,惊讶地说:“此名世才也。”于是,将丁氏许配给了杨守陈。“宜人出富家,而杨氏世素儒,食指数百,藜菽苦弗继。宜人脱珥,躬织作,以佐养,且给公游学费。虽涉疲悴,了无怼色,人以为难。”(293)由此可见,丁氏嫁进杨家以后,给杨家不少帮助,杨守陈读书的费用,就是丁氏提供的。 (2)一举成名 景泰元年(1450)八月,中浙江举人。“天子欲广揽俊豪,以宏中兴之业,诏开解额,一时得士为盛。吾浙百有二十二人,多宿学重誉负材器者。”(294)可见,这科浙江举人名额增加到122人。十月,长子杨茂元出生。不久,乡试以后,杨守陈上北京,准备参加会试。母亲张氏相当仔细,在杨守陈上北京应考时,听说途中多强盗,就将银数并缝在他的短袄中。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名盖东南:景泰至正德间的杨氏1:http://www.yipindushu.com/jiaoyuweiben/4216.html
推荐文章
09-13
1 满满感动正能量语录汇总选集本09-02
2 女生晚安的话晚安句子09-13
3 充满活力的正能量语录大汇总!09-02
4 晚安的句子说说心情09-11
5 家声少替:嘉靖以后的杨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