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鉴桥屠氏
鉴桥屠氏原住江北,自屠滽发迹后,这支迁到城内祝都桥(今宁波尚书街)。
屠氏家族也治《易》经。屠氏走科举之路,始于第六代。屠琛(1420—1475),字廷贽,号葵轩。禀膳生,以《易》经,应天顺六年(1462)岁贡,历任保定府祁州儒学训导、福建漳州府漳平县儒学教谕(60)。另一位六世祖屠珙(1428—1509),父为屠子华,母为杨氏,似为镜川杨氏后裔。屠珙“早游郡学,以《易》学专门”(61)。成化七年(1471),中浙江乡试举人,以后三次参加会试,均失败而归。后出为山东堂邑县学教谕、安庆府学教授。
此后的四位屠氏进士,均治《易》经。 屠侨(1480—1555),官至刑部尚书、都御史。据《正德六年进士登科录》,“屠侨,贯浙江宁波府鄞县,民籍,国子生。治《易》经,字安卿,行十二,年三十二,十月初三日生。曾祖子良,祖琛(教谕),父湖,母方氏。具庆下。兄俌、保、佑,弟俓(同科进士)、倬、佶,娶董氏,继娶陈氏。浙江乡试第七十一名,会试第一百六十六名”。 屠侨弟屠倬(1484—1570),号东涯。据《嘉靖二年进士登科录》,“屠倬,贯浙江宁波府鄞县,民籍,国子生。治《易》经,字文卿,行三十二,年三十七,十二月二十四日生。曾祖子良,祖琛(教谕),父湖(赠监察御史),母方氏(赠孺人)。永感下。兄俌、保、佑、佺、侨(监察御史),弟俨、佶,娶姚氏。浙江乡试第二十五名,会试第二百六十四名”。但据家谱,生于成化十九年(1484)十二月二十四日,卒于隆庆四年(1570)十一月二十八日,享年八十八(62)。 屠隆(1543—1605)是著名文学家。据《万历五年进士登科录》,“屠隆,贯浙江宁波府鄞县,民籍,县学附学生。治《易》经,字长卿,行十四,年三十五,六月二十五日生。曾祖子云,祖□,父濬,母赵氏。慈侍下,兄佃、侯、俅、俛、仍,娶杨氏。浙江乡试第九名,会试第一百三十二名”(63)。屠隆“娶杨氏”,是北江先生杨悟的女儿(64)。 屠大山(1500—1579),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苏松巡抚。据《嘉靖二年进士登科录》,“屠大山,贯浙江宁波府鄞县,民籍,国子生。治《易》经,字国望,行二十三,年二十四,五月初一日生。曾祖瑜(封荣禄大夫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祖渭(义官),父偁,母王氏,继母陈氏。慈侍下。弟大岳、大年、大岩、大文、大受、大嶅、大美、大亮、大贞、大音,娶陆氏。浙江乡试第四十一名,会试第二百五十六名”。 只有屠滽、屠俓父子是例外。屠滽(1440—1512),字朝宗,号丹山,系屠氏家族第七世祖。成化二年(1466)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据《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治《诗》经”。屠滽子屠俓(1483—1526),字直卿,号樾厓,官至吏部郎中(65),为正德六年进士,据《正德六年进士登科录》“治□经”。由于字迹模糊,无法辨识。从理论上,应是治《诗》经。 屠滽一支与杨氏有较多联系。杨自忞墓志系“甥屠滽撰”(66)。据“甥”推测,屠滽应是杨自忞的外孙辈人。不过,据《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屠滽“曾祖顺,祖子真,父瑜,母徐氏”(67)。原来,屠滽弟弟屠渭(1450—1500)娶杨守陈“从妹”为妻(68)。这位从妹是杨自忞还是别人女儿,无法断定,但杨守随与屠滽是亲家,倒是可以肯定的。据《资政大夫工部尚书掌大理寺事致仕文湖杨公行状》,杨守随二女杨茂菉嫁屠僎;复据《正德六年进士登科录》,屠僎为屠滽幼子。再查宗谱,屠僎(1505—1566),字贵卿,号五山(69)。 5.高桥章氏 高桥章氏是明代著名大家族之一。西塘河上的高桥,是宁波人进京赶考走水路的必经之道。高桥章氏“素以赀雄,尤尚礼义。其先三世同居,闺门肃穆”(70)。始祖章义悌或作“闰春”,《正统四年进士登科录》作“义春”,为元末明初人,家道中兴,迁居高桥边,是为高桥章氏的始祖。有子章礼荣(名耀,1357—1408),为东房祖。章礼荣有四子,分别是智达、智杰、智和、智通。 章氏的政坛发迹,源于三子章智和的努力。章和(1391—1477),字智和,号节庵,府学生。永乐七年(1409),政府要求迁富户于北京,十九岁的章和自告奋勇,代表家族,作为富户,迁居北京(71)。四弟智通(1393—1424)随行,“舍其学业,与偕往。凡京邑诸务,身任之,而其兄安焉”(72)。也就是说,章智通“主供亿焉”(73)。以后,章和曾两次请假回宁波省亲。见兄弟们纷纷过世,留下几个侄子无人照顾,于是招四弟章智通之子章绘(1416—1476)、二兄智杰之子章绍(1421—1450)、二兄智杰之孙章镒(1441—1486)到京,皆“授室而延师诲之”。章智通“不幸时,子绘方九岁,已凝重有立志”。章智通“家有古画月桂一幅,有元诸名公题其上”,章智通把此画当作宝贝收藏。章智通过世后,其夫人俞氏将画交给儿子章绘,对他说:“汝父之志,以科第望汝等,此古人植槐之意也。当勉学以承父志。”(74)在章氏子弟求学过程中,章和的经济资助是物质基础。“尝有例,凡怀才抱德与经明行修者,用荐得仕。要人争欲荐公者,公曰:‘吾若是,则诸孤不能堪是役,破吾家矣。’竟辞之。”(75)由此可见,章和一人独自承担富户役,积累家财,从而让子侄们得以专心读书应举。成化十年,八十四岁的章和回到家乡,“越三载卒”(76)。由于章和的教育之功,章氏成为科举家族。“夫以数十年间,一门三俊士,固先生之善教,亦三子者之善学欤?”(77)后来,章绘以《礼记》中正统四年(1439)进士。由知可知,章氏的科举成功时间早于镜川杨氏。 至成化二年(1466),章镒复中进士,据《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治《易》经”。长兄智通子章纶(1415—1505),字廷玉,“始自乡举高第,累官重庆府教授”(78)。其子章锐(1439—1496),据《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治《易》经”。章锐子章泽(1461—1542),据《弘治十二年进士登科录》,“治《易》经”。章镒从孙章檗(1502—1570),据《嘉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治《易》经”。章氏共5人中进士,前后治《易》经。 又有章规(1409—?)中景泰二年(1451)进士。据《景泰二年进士登科录》:“章规,贯浙江宁波府鄞县,军籍,国子生,治书经。字守规,行三,行四十三,九月二十六日生。曾祖用中,祖仲喆,父以武,母陈氏,永感下。兄勤、约。娶裘氏。浙江乡试第四十六名,会试第七十二名。”章规是西山章氏后裔,高桥章氏是由西山迁出的一支,应属同宗。耕云处士章仲喆与杨范有较多的交往,“年且耆,得疾,久弗愈,日取《大学》、《论语》就床授幼子规读之,垂没不懈”(79)。此所谓“幼子规”可能有误,据上登科录,当为孙子。 杨氏与章氏家族关系甚有密切。杨范在高桥章氏为塾师,章经(1408—1495)“诸父”章智通等与章经诸“昆弟”,“皆从而执经”(80)。杨自惩三兄弟与诸章氏同门“亢鲤之相益者”(81)。章绘、章绍,早年均随杨范学习,“两家世契甚笃”(82)。章镒对杨自惩,自称“门下生”(83)。杨自惩《寄章主事尚素》:“忆诵皇华早著鞭,都门一别又经年。此身虽处江湖上,清梦应飞日月边。愁绝美人秋水隔,望穷老眼暮云连。遥知收侄行轩里,闲把诗书对雪联。”(84)这是送给章绘的诗。也就是说,章氏第三代、第四代的多位读书人,均随杨范学习。杨范与章和的共同教育,促成了章氏成为科举家族。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科举家族的示范效应4:http://www.yipindushu.com/jiaoyuweiben/4188.html
推荐文章
09-11
1 宁波杨氏-理学思想09-13
2 【魅力女人的⑧堂幸福课】09-13
3 【美丽的公车女孩】09-02
4 晚安发文晚安句子09-02
5 女性晚安语录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