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2000年在复旦做博士后报告《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28)时,曾拟设家族与科举一章,后因时间紧迫、材料不足而放弃。本书的研究与写作,想通过个案的深入研究,弥补这一不足,思考明代科举与家族的关系。
1.基本思路
本书为什么要打“明代科举家族”旗号?直接的动因当然是为了有别于张杰的《清代科举家族》,凸显本书的学术个性。进一步地说,突出“明代科举家族”是为了引导学界更多关注明代科举家族研究。明代科举家族是研究范围而不是研究主题,学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主题来关注明代科举家族研究。之所以又加上了“以宁波杨氏为中心的考察”的副标题,那是因为《清代科举家族》属整体思考,而本书仅是个案专题思考而已。笔者选择杨氏作为个案研究,除了空间近、资料足之外,更主要的是杨氏具有代表性。自宋都迁移浙江,浙江成为全国的教育强省。元明清以来,持续保持了这一记录。全国科举家族最多的地方是浙江,浙江科举家族最多的地方是浙东,而杨氏则是浙东科举家族的代表。
以宁波杨氏为中心的明代科举家族个案史如何做?笔者设计了纵横两个路径,一是历史的嬗变,谈宋元明时期的杨氏家族兴衰历史及家族特色。二是横向的论述,分别论述家族的维持、家族与地方关系、学术与诗文成就。本书重点谈宁波镜川杨氏科举家族的嬗变历程及其学术贡献,逻辑结构十分清楚,体现了家族与学术两条主线。这也正结合了笔者的两大强项,一是浙东学术研究,二是明代科举研究,是两个研究方向的交接点所在。这是根据笔者的学术背景建构出来的科举家族研究模式。 2.基本内容 本书近40万字,阅读理解不便。为便于读者把握,先依据各章顺序,将全书的主要观点介绍如下: 第一章为导论,分三个专题。同姓家族群体在传统中国乡村的广泛存在,使中国产生家族问题。近世家族由许多核心家庭、主干家庭或共祖家庭组成,共财单位很少超过同祖父的成员,但通声气、济有无的范围却可以远过五服。近世家族内部规则有两大特点,一是独立,二是互助。有士大夫领导的近世家族,可以称为“望族”。近世家族的核心是科举家族。“科举家族”是一个历史学概念,它对应的是“门阀家族”。就所出进士的总量、密集度、绵远度来说,杨氏可称为明朝第一科举家族。科举家族的直接结果是官宦世家,间接结果是“文化家族”。科举家族与文化家族结合的近世家族是比较理想的家族,宁波镜川杨氏正是这么一个经典案例。做官可获得家族的当代社会影响,而学术文化则可使家族获得长远的历史影响。目前,清代科举家族的研究受到了较大的关注,而明代的科举家族研究成果尚不算多,尤其个案研究不算多。至于宁波杨氏研究则刚起步,有必要做出更为深入的个案分析。镜川杨氏研究的基本文献有二,一是宗谱,二是诗文集。本书重点谈宁波镜川杨氏科举家族的嬗变历程及其学术贡献,逻辑结构十分清楚,体现了家族与学术主线。 第二章,明代的杨氏家族。近世科举家族是如何兴起的?这是让人好奇的。家族的出路,受制于执政民族与朝廷的政策。宁波杨氏初兴于宋,进入元朝以后,因不愿与元政府合作,晦迹于元。明初,又因富户而受打压,故明初杨氏诸族人多隐居不仕。进入永乐以后,这个家族靠自己的勤劳,积极努力向上层流动。杨起汶以自己的忍让,换来了家庭的暂安。其子杨范隐居教授,启杨氏文献之传,是杨氏科举家族崛起的起点,其孙杨自惩北上北京是媒介,最终玄孙杨守陈修成正果。景泰二年(1451),杨守陈中进士,这对镜川杨氏来说,是一个家运中兴、声名鹊起的时间点。杨守陈的成功,带动了家族其他成员,镜川杨氏集中出了六位进士。弘治以后,杨守陈、杨守阯、杨守随三兄弟官至尚书,杨茂元官至侍郎,杨守隅官至布政使,杨茂仁官至按察使。据统计,杨氏五世之中,有“四开府、三翰林、两台谏、四监司,而守牧以下无论也”。如此快速的增长,迅速将之推为官宦世家,引起了世人的注目。到了清初南明时期,更是集中出了“四忠双烈”,“遂以收三百年世臣之局”,同样引起世人的关注。 总结杨氏成功经验,有几点是值得注意的:一是进士的出现,是需要一定家族文化积累的。杨氏经济致富,文化强家,科举发家。二是遗传基因与榜样作用。有了经济基础、文化基础,才可能成为近世家族,才有可能进一步成为科举家族。在一个大小环境相同的情况下,一个家族能否发达,与家族成员是否能干有关。观察杨氏家族发展史可以发现,杨氏代有能人。这种勤奋与能干,施之农业,可以成为富户;施之科举,有可能成为科举家族。在科举时代,科举是家族兴旺发达的关键。而科举的衰落,则使它成为一个普通的家族。家族教育准备充足与否,应是形成科举家族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内在因素。而且杨氏专攻《易》经,自杨起汶开始,前后几代,甚至女婿、外孙,均靠《易》经中进士。 第三章,近世家族的维持。宋元以后的家族形态,主流的方式是聚族而居,骨干家庭为主,人称为近世家族。维系近世家族的四大要素是族谱、族长、族祭和族产。镜川杨氏具备四大要素,正是这么一个典型的近世家族。由于行政权力的存在,族长的管理是宗法层面上的,而不是行政层面的,这是讨论近世家族族长制的前提。作为一个科举家族,镜川杨氏重视宗谱编纂,明代中叶以来,即重视宗谱编纂活动。清代以迄民国,又有四次大型宗谱编纂活动。与西方的宗教信仰相比,中国是一个祖宗崇拜的民族,镜川杨氏最为重视的活动就是祖宗祭祀活动。杨氏的学校,主要有两类,一是部分族人设立的收费学馆,一类是聘请塾师上门教学的义塾,此外,有族员到外面的私塾学习。这是符合东南沿海民间实情的。 第四章,杨氏家族与地方社会。杨氏的发达,也带动了相关的联姻家族陆氏与李氏。杨守阯的大女婿陆偁、二女婿李堂成为进士,陆偁的三个儿子均成进士。还有多位随杨守陈兄弟学习而成功者。这是科举家族对地方的影响。 明中叶正是朝贡贸易时期,宁波是中日朝贡贸易口岸。既要国防安全,又不想放弃朝贡美名,这让地方政府处于十分尴尬境地。成化时代,面对日本的不断挑衅,杨守陈想了一个比较绝对的方略,主张断绝朝贡贸易,不过礼部没有采纳。到了正德初年,退休在家的杨守阯,又有多项活动涉及朝贡贸易,与日本贡使曾有一段交往。与其兄不同的是,他反对全面禁止中外贸易。这种“通变宜民”的理念,是值得肯定的。受杨守阯教育影响的市舶太监,因杨守阯的出面,取消了从宁波地方征资建房的想法。 第五章,杨守陈学术思想研究。杨守陈出生于诗书世家,成长于学术氛围浓厚的四明地区,从小继承家学,广受大师之影响,逐渐形成强调自得而博采众长的风格。杨守陈在经学上研究颇深,并逐渐形成较为系统的经学思想,并做出兼注九籍的疑经实践,为后人所称道。杨守陈“兼收朱、张、吕、陆之长,不墨守一家”。具体地说,表现为专经,博涉,兼朱陆之学,强调自得,务著述。杨守陈这种“不惟人,只惟实”,博采求真的治学精神,在今天看来亦是难能可贵的。在理学上宗朱,主张以道德为首务,诗文为学者之末务;主张由朱子、孟子,以接近于孔子;认为朱子著作已比较完善,不必杂以后儒诸说。在官员全权代表百姓做事的政治体制下,优秀的中国士大夫往往喜欢用一颗悲天悯人的心,思百姓所思,做百姓想做的事。这种代民行事的思想,可称为民本思想。杨守陈正是这么一位士大夫。杨守陈颇关心时事,尤其是关心民间疾苦。 第六章,杨德周学术研究。晚明浙东学人杨德周是一个值得今日学界关注的文人学者。在晚明激烈的科举考试中,杨德周尽管出身科举世家大族,但并未占有太多的优势。杨德周拼博到35岁,才得一个举人。再奋斗15年,到了50岁,仍未冲入进士圈,于是只能退而从会试副榜可做的学官开始。再经过12年的努力,也只得知州。至时,年龄已过60岁。杨氏一生的大好时间就这么投入到科举奋斗之路上,真正的入仕做官时间也就12年左右。由此,他只能做一些诗文创作,而不可能从事更为专业的学术研究工作,这正是古代科举教育与近代科学教育不同之处。杨德周主要是一个文人,偏重诗文创作。对杜诗的偏好,让其诗的创作风格也受诗史的影响。在晚明,作为一个举人级的地方士大夫,没有机会参与全国性学术文化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做一些地方文献整理工作是可行的。而且,地方文献工作也确实是值得做的。 第七章,杨氏家族诗文研究。镜川杨氏诗文传家,族中子弟大多能诗善文。经过杨浩卿、杨范、杨自惩三代的积累,到第四代杨守陈兄弟时,杨氏诗歌创作终于出了名。到了晚明,主要有杨承鲲、杨德周诸人的诗文创作。杨守陈兄弟的诗文,须用政治与道德眼光来观察。作品是人类思想的表达,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表达。宋明提倡纲常与道德,于是道统文学流行。杨守陈兄弟又是官员,所以又有时政色彩。他们当时就不追求纯艺术,作品主旨的定位相当清楚。杨守陈兄弟处于天顺至正德初年的明代中期,何乔新、程敏政、李东阳、王鏊、吴宽、童轩诸人,均不同程度受其影响。相对于晚明以翰林院院外作家为主的状况,这一个时间段,翰林院院内是诗文创作中心地。杨守陈兄弟的诗文风格,既是台阁体的延续,又是向复古派转型的开始。 ———————————————————— (1)黄宽重、刘增贵主编《家族与社会·导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5页。 (2)1910年,日本史家内藤湖南(1866—1934)在日本《历史与地理》第9卷第5号上发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提出唐和宋在文化的性质上有显著差异。唐代是中世纪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此即“唐宋变革论”的肇始。 (3)杜正胜《传统家族试论》,见黄宽重、刘增贵主编《家族与社会》,第83页。 (4)范金民《明清江南望族的谱系——读〈明清江南著姓望族史〉》,《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0年第2期。 (5)张杰《清代科举家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页。 (6)方芳《“科举家族”定义商榷》,《汕头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7)方芳《清代科举家族地理分布的特点及原因》,《济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8)吴宣德《明代进士的地理分布》,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沈登苗《明清全国进士与人才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第4期。 (9)吴仁安《明清江南著姓望族史》下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10)(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三《盛事述三·门宗仕宦》,中华书局1985年,第38页。 (11)(明)杨守随《送公璧为僧纲司都纲序》,见杨存淇《镜川杨氏宗谱》卷一九《著述》,第39页。 (12)吴仁安《明清江南著姓望族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2-23页。 (13)(明)徐咸《西园杂记》,见雍正《浙江通志》卷二八〇,第650页。 (14)罗时进《文学家族学:值得期待的研究方向》,《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9月1日;罗时进《家族文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与问题视阈》,《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15)更详细的情况,可参白宝福《20世纪80年代以来明代家族史研究述略》,《中国史研究动态》2010年第2期。 (16)(明)夏时正《梅读杨先生存稿叙》,见《梅读稿》卷首,《四明丛书》第29册,广陵书社2006年(下同),第18249页。 (17)(明)杨守阯《梅读稿序》,见《梅读稿》卷首,第18259页。 (18)(明)杨守陈《晋庵稿序》,见《杨文懿公文集》卷首,第16003页。 (19)(明)章镒《上杨先生镜川公》,《明文海》卷一五一,《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1454册,第591-592页。 (20)(明)杨守阯《杨文懿公文集序》,见《杨文懿公文集》卷首,第16002页。 (21)(明)李康先《杨太宰碧川先生文集叙》,《碧川文选》卷首,第16346页。 (22)(明)郑以伟《赠少保南京太宰杨碧川诗文选序》,《碧川文选》卷首,第16342页。 (23)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646页。 (24)(明)刘凤《西清阁诗草序》,见《镜川杨氏宗谱》卷一九《著述》,第63页。进一步检索,此为刘凤《刘子威集》卷三七《重序杨伯翼诗》。复检索《刘子威集》卷三九有《杨伯翼诗序》,文字不同,可见是初稿。从事实来说,后者表述更为清楚。 (25)(明)屠本畯《碣石编序》有“往予尝选《西清集》中数十篇,授之剞劂而序其诗者”。 (26)(民国)杨存淇《镜川杨氏宗谱》卷一九《著述》,宁波:分教堂,1943年,第64页。 (27)《万历三十五年进士登科录》作“年三十五,十月初二日生”,见《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登科录》,宁波出版社2006年。 (28)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基本思路与基本内容:http://www.yipindushu.com/jiaoyuweiben/4187.html
推荐文章
09-02
1 晚安的句子经典优美语句摘抄09-02
2 最美的晚安知乎09-13
3 正能量语录大全,开启美好未来09-11
4 科举家族的示范效应109-11
5 家声少替:嘉靖以后的杨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