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龚延明、祖慧《鄞县进士录》(99)统计,明代鄞县进士共306人(包括武进士)。由于资料的局限,有相当数量的进士不知治什么经。笔者根据《鄞县进士录》逐一统计,有所治经记载的进士共计233人。其中,洪武至正统18人,宣德至成化年间44人,弘治朝26人,正德朝21人,嘉靖47人,隆庆朝7人,万历朝39人,天启朝3人,崇祯朝18人,这其中包括杨氏家族9个进士。在这批人中,专门治《易》的进士有136人。其中杨氏家族9人,其他家族127人。也就是说,治《易》经的进士占据了百分之六十以上。从各科中式比例来看,明中叶以后,鄞县人治《易》经的比例相当高。如成化五年(1469)、成化十七年(1481),鄞县各中式3人,均治《易》。从嘉靖十四年至二十年(1535—1541),三科连续8人均治《易》。嘉靖三十五年(1556)科4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科2人,万历二年(1574)科3人,万历十一年(1583)科3人,万历十四年(1586)科4人,万历十七年(1589)科2人,崇祯十六年(1643)科6人,均治《易》经。在同一科中,《易》经的比例高于其他经。如嘉靖二年(1523),鄞县中式10人,是明朝历史上鄞县中式进士最多的一科,仅丰坊一人治《春秋》,其余人均治《易》。鄞县如此集中攻读《易经》,区域色彩如此之强,在全国是相当稀见的。溯源其历史,早期的屠养浩与吴福不在考察范围内。值得注意的是正统十三年科的洪常与景泰二年科的杨守陈。杨范的一位老师称洪敬道,似与洪常家族有关。杨守陈与洪常相当熟悉,成化十三年(1477),有一次杨守陈说及自己家曾收藏洪常《八景诗集》一册刻本,后来失掉了。说者无心,听者有心,64岁的洪常马上亲手抄录一份,装潢后送上,这让杨守陈十分感动(100)。由此可知,洪氏家族的《易》学与杨氏家族《易》学有一定联系。
杨氏家族《易》学影响较大者是杨守陈。杨守陈“趋庭之际,日有所闻”。继游京师,“与四方髦士相辨诘,精思力探,骎骎若有见者。当时市面上流行的是刘定之(1409—1469)的《易义》,杨守陈欲借而不得,于是下决心自己钻研。“取旧录历科程文数百篇,与诸家新旧义数千篇,反复究观,质之经传,率龃龉而不谐,依阿而无所发挥。至刘内翰之作,则辞甚奇巧,而亦有发挥,然其戾经忤理,尤甚于诸家。因不复向慕,而发愤自为。每构一篇,必举经传诸说,字字而味之,洞尔无惑,然后酌言措辞,务于发挥,弗茔弗止。当其有所得意,时妄谓能见前人之所未见,道前人之未道。……久之,累至八百余篇,录其题之要者半之。携此从赋,幸在首选。于是,士竞假得之者,始若珍物,秘不以示人。其后乃视为奇货,举以售利。逮今,则自京师以达于海隅塞檄,凡治《易》之家,无不有之,殆所谓破卮弊帚者矣。……此作虽不工,然简明疏直,庶几可见《易》之门户,故初学皆好之。又自余后,浙江两选第一人,皆云尝读此;而礼闱及四方乡榜《易》魁,亦多云尝读此。亦有录此,有司锓梓以传世者。故士皆慕之,传者益多,信慕者益众,他经之士多更而治《易》。余所见浙江治《易》士,盖数倍于昔矣。举业无妨于学道,先儒尝言之。余因此而专心一力,涵泳义理,至于日久,粗若有得。至于今,临事幸无大惑而行己幸无大恶者,盖此尝有助焉。”(101)这篇文章比较详细地交待了杨守陈《易》学的成绩所在。由此可知,杨守陈编纂的《易》学作品,曾影响了鄞县其他家族,乃至整个浙江,给当时的科举考试以很大的影响。
8.受教弟子
除了对鄞县地方影响之外,杨氏还有不少弟子,受其影响。 杨守陈有不少学生,得杨氏《易》学而成名。“游吾门者众矣,慧者恒殆于学,而愿者多啬于才。正所谓马之蹄,啮者必善走,其不善者必驯,理故然也。慧而学,愿而才者,仅于吾子见之,吾子其犹骥乎?世之所不常有者也。”(102)冯汝止是其中比较满意者。 正统年间北京之行以后,杨守陈名声大震,“学徒麋至,不能尽拒,因而抗颜,亦不得已耳,非好为也”(103)。由此可知,杨守陈同时担任塾师之任。因杨守陈的声名,时在金华县学学习的徐升跑到宁波,向杨守陈学习。一月以后,又因官师的逼迫,重新回到了金华儒学学习。 宁海吕氏家族,也受杨守陈影响。宁海吕彦韬、吕彦璋、吕彦成、吕彦玉、吕彦润五兄弟,多受杨守陈之教。“余忆彦成诸为诸生时,公尝携之走数百里,谒余兄维新于镜川上,俾成学焉。公与处旬日而还,虽在邸舍,怡怡如也。越三月,彦璋来视之。又数月,彦玉来省之。未逾岁,彦润又至,源源而来,怡怡若一,余未尝嘉叹之也。”(104)当时,吕彦成“游乡校者十余年,再举不偶,自疑其学未得硕师”(105),于是不远数百里,来到镜川,拜杨守陈为师,前后学了六个月。 金华吴澜,“天禀颖迈,博学强记”,以“举不伦魁,仕不卿相”为目标。不远百里,随杨守陈学习。杨守陈“抑而厉之,幡然悔其往志,而欲进于道。居数月,浸浸乎不已”(106)。 括苍(今丽水)孔生,“性敏而气和,家甚贫而笃于问学,从余游,方数月,遽以薪水之不属而去,余为之慨然”(107)。 杭州生员王宁“少游庠序,中治经学,……来从吾游”(108)。 真正随杨守陈学习且考上进士的人,至少有三人,一是钱鉴,一是张文曜,一是陆珩。 杭州富商钱震(1409—1496)将儿子钱鉴送到杨守陈处学《易》学。钱震早年参加科举考试,屡试不中,转而经商以致富。“公将教二子经学,未知所授,乃列五经于前,纵其自取。鉴得《易》,钺得《春秋》。公叹曰:‘圣人之道见于经,莫精于《易》,莫大于《春秋》,二子其得吾志矣。’时甬东杨文懿公以《易》名,遣鉴师之”(109)。钱鉴(1434—1478),字克明,杭州前卫军余,“禀颖明之资,负远大之器,尝不远数百里,涉三江九坝之阻,从余于鄞,归入郡庠。其学若春木之庵,秋涛之涌也。然累屈于乡闱,仅获一举,复见屈于春官。既升太学,与余告归”(110)。钱克明的科举之路相当不顺,“屡挫于乡论,七举而名始登于天府之中,又久淹于璧水,五战始得隽于南宫”(111)。也就是说,考了七次,始中成化元年(1465)举人。复考了五次,始中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年四十五”(112)。可惜,“一命之未受,奄罹疾而告终”,同年早卒。 张文曜(1434—1468),字晖吉,象山人。祖籍山东济南,明朝时随军到象山石浦,后移居昌国卫安家。他自幼聪明过人,好学上进。“曩年方弱,造余门墙,不远千里,浸逾三霜,德学交进,川浩火煌,庶几吾道不坠弥光,岂惟擢第,以破天荒”(113)。天顺六年(1462),张文曜考中举人,天顺八年(1464),进士及第。“贯浙东宁波府象山县,军籍,县学生,治《易》经,字晖吉,行十二,年三十,十二月初八日生。曾祖仲仁,祖伯通,父敬谦,母姚氏。严侍下。”(114)张文曜考中进士后,官为行人,“奉使外国,馈遗一介不取,清节著朝,年三十余,卒,家贫,至不能治殡”(115)。 陆珩(1439—?)是河间府阜城县人陆矩(1408—1455)(116)的季子。陆矩原籍浙江湖州归安县,其父陆斌时谪迁到河间府阜城县(今属河北)。陆矩为宣德八年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杨守陈叔父杨自忞曾教过陆矩弟陆平,杨守陈又教过陆矩子陆珩(117)。陆矩擅长《易》经,所以他选择的教师也是擅长《易》经的杨自忞、杨守陈。陆珩以“治《易》经”(118),中成化五年(1469)进士,后官至应天府府尹。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科举家族的示范效应6:http://www.yipindushu.com/jiaoyuweiben/4182.html
推荐文章
09-13
1 超有价值的正能量语录大集合!09-11
2 家声少替:嘉靖以后的杨氏209-02
3 美好晚安句子晚安09-02
4 女生晚安晚安的句子09-13
5 正能量语录大全,开启幸福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