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献竟不售
杨自惩不同于其父,决心走科举之路。约宣德七年(1432)(206)秋天八月,杨自惩到杭州参加浙江乡试。其时37岁,人到中年,报考的是《易》经。张楷称“乡友杨公复之,三世读《易》,学行俱优,交好甚笃”(207)。杨自惩心情非常复杂,作《应举述怀》诗,称:“自少罹家难,辛勤幸有家。正宜锄莠草,强要踏槐花。白屋门将大,青云路不赊。犹嫌干禄晚,亲鬓已将华。”(208)由此可知,杨自惩参加科举考试,并非出其本愿,而是外力的作用,可能是受到地方官的推荐。按明朝习惯,得考中秀才,才有资格考举人。我们未见杨自惩成为秀才的记载,则他是经地方政府的推荐,直接报考举人的。明代前期,科举制度尚未完全定型,故有较多的例外管道可供特殊人才寻找出路。
明代的乡试在秋八月,共分三场进行,首场于八月初九日举行,次场在八月十二日举行,第三场在八月十五日举行。遗憾的是,也许是考试经验不丰富,杨自惩出师不利,落榜了。考完以后,杨自惩感叹:“是有命焉,然不可遽已,吾将利吾器,以俟命。”(209)他想回宁波,适遇大雨,作《失解将还,阻雨遣兴》诗。《雨夜书愁次友人韵》:“儿龄尚幼凭谁抚,亲寿将衰每自惊。竟夕几回成永叹,何当忠孝两全情。……十年往事都成梦,万里修程未促装。”《端午感兴》:“三历端阳不奉亲,今年侨寓倍伤神。囊金欲尽思归切,诗卷常增感兴频。”为了不让家中父母担心,他让仆人提前回家报信。《遣仆回家》:“身居逆旅若羁栖,遥想双亲泪暗垂。一纸平安先走报,回期只在月圆时。”(210)《途中偶成》:“劳生尘务苦相羁,跋涉艰难只自知。……自古圣贤多涉难,乐天安命复何疑!”(211)由此可知,杨自惩的心态尚好。
乡试虽然没有成功,但杨自惩成为鄞县著名人物。鄞县知县想找几个地方名人做吏员,他聘杨自惩为“从事”,但杨自惩坚决不干。何以如此?有两大可能,一是怕耽误科举前程。明代的吏与官,区分十分清楚,做了吏,就不能再走科举之路做官了。二是其叔父杨昱的负面经验,也让人产生恐惧心理。但知县软硬兼施,甚至将杨自惩二弟捆起来,逼着杨自惩来县府工作。书生斗不过知县,杨自惩没有办法,最后只得接受。宣德八年(1433),杨自惩带着夫人张氏来到了宁波城中,在县府南面租屋住了下来。杨自惩在县府的职务,或作“从事”,或作“书记”,精确地说是刑掾生,就是负责县府衙门刑科书记员工作。 杨自惩菩萨心肠,总想保护人,故时人对他的口碑相当好,人称“杨佛”。有一次,有一位叫吴甲的人,为势家所诬。知县下令痛打,流血满面,怒犹未息。杨自惩实在看不过去,跪着替吴甲求情,知县曰:“此人越法背理,不由不怒。”杨自惩叩头曰:“窃闻曾子云‘如得其情,哀矜弗喜’,喜且不可,而况怒乎?”知县态度稍为改变。杨自惩家素贫,县吏有常例馈遗,他一无所取。遇到囚犯缺粮,他还会多方赈救。一日,有新囚数人待哺,他自己家中亦缺米。他与妻子商量,妻子曰:“囚何来?”杨自惩曰:“自杭而来,沿途忍饥,五日不食矣。”其妻张氏也很爽气,将釡中米撤下,改煮稀粥,让囚犯们吃(212)。 身在曹营身在汉,杨自惩虽在县府从事吏掾的工作,但仍想着科举之事。《次韵答闻国雍》:“嗟予鲜才能,生长由村落。朝出事农功,夕归坐书幕。夏夜每囊萤,秋风期荐鹗。科名未有成,辟命何其迫。”他不喜欢县上急着聘他为吏。《客舍病中》:“雨窗病卧叹羁栖,欲奏长杨事已非。老过四旬运不遇,荒残三径未能归。青云宦业成虚慕,白发亲颜奈久违。愁闷转深扶起坐,忽惊西日到幽扉。”由此可见矛盾之情。过了四十岁,仍没有成功,怎能不让人发愁。《自和》:“奈我于今出处非,……业勤经史从人笑……常想拂衣归隐处……”《次韵答李昂先生》:“官曹繁冗惭劳役,学馆清幽羡讲明”,可见不喜欢为吏工作。《和卞振舍韵》:“独愧疏才负知己,何时挟策听传胪。”《奉和父亲为子感叹严韵》:“幸闻诗礼侍庭闱,射策深怀合有司。一落泥涂身久困,再瞻霄汉事都非。”(213)可见,在县府工作的他非常不安心。不过,妻子在身边照顾,多少有一些安慰。《遣闷》:“公退且欣家酿熟,一壶留客醉斜晖。” 他时刻想念着家中的父母。城内离乡下镜川有三十里路,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他总会想着派人送到乡下。因为有了一个固定的工作,经济实力有所增加,杨自惩在乡下老家扩建了房屋。正统元年(1436)七月作新屋“思诚堂”。正逢打桩基,夫人生了第二个儿子,于是取名守阯。“我生一长男,今已十二岁。……立基子乃生,是名曰守阯。我今有两儿,长者颇腾异。少者知何如,竞爽未可冀。欲教俱成贤,从违听天意。”(214)有了两个儿子,他十分自豪,决心将两个儿子培育成才。从正统元年至五年,作的诗不多,可见生活比较平稳。 到了正统五年(1440),“满六载”,杨自惩终得解脱,其时46岁。“正统庚申,上吏部。秋官郎中林厚延授诸子经。辛酉、甲子,试京闱,皆不偶。乙丑秋,满考,赐冠带。侍郎李公蕡延,如林礼。”(215)这是戚澜对杨自惩北京生活的简略描述,现在有必要再结合其他资料作一详细考察。 先来谈一下,杨自惩上北京做什么?杨守陈说“上吏部”,冯损之称“公被荐入朝,请试艺于京闱,弗售”(216)。由此可知,他是经地方政府推荐,参加吏部考试,进而参加顺天乡试的。杨自惩宣德末年曾参加浙江乡试,现在又可以参加顺天府乡试,说明当时乡试应试人员来源尚广泛,优秀的吏员也有资格参加乡试考试。 正统五年九月,杨自惩与三弟杨自忞一起,从宁波出发,往北京方向走。杨自惩作《惜别》:“秋月何皎皎,我心何悄悄。行迈逼公期,家常说难了。二亲古稀年,发总华皓。温清奈暌违,甘腴愁缺少。一弟独当家,百事胶且扰。亲故需往还,田园虞旱涝。为嘱慎支吾,家声务承绍。回头顾病夷,莫为离愁搅。晨昏自调燮,勿药早安好。竭力事公姑,宽心抚诸小。大儿年二八,时务未能晓。颇解诵诗书,丁宁力探讨。小儿尚蚩蚩,但觅梨与枣。三儿又呱呱,提携方襁褓。舍之强升堂,劝亲勿忧恼。百拜话言多,薄晚犹谓早。忍泪出门畿,中心惄如捣。念昔奉明诲,誓全忠孝道。远行岂徒哉,遗体当慎保。名期厕甲科,绩当书上考。坂马骤康庄,韝鹰奋云表。早晚锦衣还,团谢穹昊。”(217)这是杨自惩兄弟第一次远行北京。当时,上有二老,中有病妻,下有三个儿子,家中只有二弟当家。为了全忠孝道,他只能忍痛割爱,希望早日取得功名。儿子杨守陈也作《惜别》诗,反复叮嘱:“悽悽重悽悽,父子生别离。临歧长太息,再拜前致辞。父行在功名,迢迢上京畿。道路阻且长,焉能免驱驰。宿水更餐风,临深复登危。晨昏谁定省,出入谁扶持。全躯宜自调,保燮须以时。”(218)杨自惩《与侄守陶诗》:“已将心许国,肯把泪沾巾。”(219)经过杭州时,多住了一段时间。《途中寄友》:“读书半担上神京,船过钱塘缓一程。萍水多逢新契友,金兰难忘旧交情。”可见,他在杭州交了不少朋友。 从关有信息来看,杨自惩到北京以后,一时没有找到做官机会。不过,他通过给官员子女当私塾老师而结识了不少官员,如刑部郎中林厚。广东潮阳人林厚是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他有林廷举等五个儿子。林厚在家设文馆,请杨自惩做家庭老师,教授其子应考。正统六年(1441)春,翰林院检讨陈纪在林厚家文馆识杨自惩,于是将自己儿子陈祯也送来读书。“先君子德学高迈,仕虽落拓,而所交多显贵俊贤魁垒之士。与人虽泛爱博容,而心之所契合,口之所称许者无几。”(220)这说明杨自惩在北京的交游是比较广的。 杨自惩的北京旅舍在明时坊一带。三月十九日,父亲生日到,作《父亲生日》:“去岁今朝捧寿觞,今年卧病在他乡。”不久,父亲杨范写来一首诗信,称:“秋深别我到春中,未见音书便附鸿。觐阙何时登禄仕,居家投老作儒翁。乡闾亲旧情无异,畿甸交游志孰同。待汝高攀蟾窟桂,显扬教子一经功。”这首诗充分表达了杨范的望子成龙之情。如果科举成功,就会让杨氏教子一经的功效得到验证。 侨居生活是十分单调的,《和林进士廷举秋兴八首韵》“客居全似出家僧”,《遣兴》“旅馆如僧舍,萧条历岁时”。时间过得相当快,回报却没有结果。因没能及时考取功名,自然无法报答家人,《除夜》:“君亲未有涓埃报,争奈星星发渐多。”藕桥朱氏是其母亲娘家,新庄周氏是其母姨家,两者处于相邻之村。杨自惩偶也给宁波的亲戚写信,《寄朱、周二姓亲契》诗称:“忆陪群彦笑谈初,争为浮名迹渐疏。……乡音契阔嗟无雁,旅馆从容幸有鱼。欲待蟾宫攀桂后,香风满袖拜华居。”《寄栎阳李宅诸亲》:“湖上扁舟成别恨,云中尺素寓归心。”《寄张三舅》:“今喜此身强健在,平安先写报姻亲。”(221)栎社的李氏、张氏,也是杨自惩亲戚家。因为要参与科举竞争,竟然与亲戚们联系也少了。这里表达了他准备考上进士后回乡看亲戚的愿望。 约正统六年,杨自惩作《南山歌一百韵》:“少年于此巢云松,壮游湖海名誉隆。迩来侨居都城中,都人目作南山翁。……长安街上一相逢,为言命在须信从。草不谢荣于春风,木宁怨落于秋冬。但能亶亶求诸躬,自然利动为时庸。话阑始觉情兴浓,歌作南山持赠公。”(222)由此可见,他在北京时曾与父亲老友、同乡黄润玉有所联系。黄润玉的鼓励,让他精神大增。 杨自惩参加了正统六年(1441)八月的顺天府乡试。可惜,杨自惩落榜,时年46岁。不过,他仍不死心,决心再搏一次。《京闱失解遣怀》诗称:“桂香会见重开日,杏苑应知别有春。更把韦编三过读,流行坎止任洪钧。”(223)《奉和父亲严韵》:“秋风未遂飞腾志,夜雨宁忘读诵心。”(224)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读书应举:永乐至正统间的杨氏4:http://www.yipindushu.com/jiaoyuweiben/4175.html
推荐文章
12-29
1 成都体智能老师需要什么条件才能考编制09-11
2 基本思路与基本内容01-27
3 2022云南艺术类专升本分数线公布03-02
4 成绩好能考上亭林吗高中02-06
5 成考小学教育考哪三科科目及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