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永乐时代,明朝打击旧富户的政策大为减弱。在这个重新洗牌过程中,拥护新王朝的人们,通过科举考试,勤劳致富,逐步成长起来。镜川杨氏家族靠自己的勤劳,仍在积极努力向上层流动。有人参加了科举考试,如杨熙端(1371—1444),“素负雄才,读书好善,长于诗赋。屡试不偶,教授闾里间,讲道劝善,引掖不倦”(111)。尽管没有考中,说明仍在努力向上。有人以农致富,如杨熙均之子杨自通(1365—1455),“家赀巨万,粮富雄乡。素慕贤士,尝设一轩以礼之,轩名德庆。抱盖世之材,不欲仕进”(112)。由此可知,杨自通是一个大富户,但没有出仕想法。在农耕时代,粮食就是财富,粮多就可以雄踞一乡。杨范《题德庆轩诗》称“吾宗闻望几荒坠,幸尔重辉冠右闾”(113),这是对杨自通不屈精神的肯定。杨自通设立“德庆轩”,请御史张铎题名,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经过明初的政治打压,镜川杨氏声望几垮,杨自通的努力让杨氏重新成为闾右之家。
与侄子杨自通“以资赋长雄潜于乡”相比,西杨的杨范“以奥学巨儒遁于野”(114),通过科举以求上升,无疑是另一种上升方式的代表。杨范“隐居教授,不蹈非礼,人以太丘(陈寔)、叔度(黄宪)称之,博涉坟典,刻厉于诗,实启杨氏文献之传”(115)。陈寔、黄宪均为东汉名士,将杨范当作陈寔、黄宪再生,可见评价之高。教育是通往科举家族的阳光大道。杨范、杨自惩父子由私塾教育而走上读书应举之路,是镜川杨氏成为科举家族的关键所在。
1.启杨氏文献之传的杨范
杨起汶以自己的忍让,换来了家庭的暂安。其三子杨昱,字九晖,宣德(1426—1435)年间,以《易》补宁波府学庠生。这是明代镜川杨氏第一个进入官学的秀才,自然是一件令人高兴的大事。长兄杨范作《喜弟昱入郡黉学》诗称:“吾家自先世,但以豪富称。虽多尚文学,莫或登科名。我少良有志,蹉跎竟无成。爱尔颇聪慧,进之居郡黉。学文务孳汲,持己当战兢。道艺实根本,爵位乃华英。新民自明德,致用由穷经。勉旃慎无懈,伫见书贤能。”(116)由此可知,杨范对三弟能走科举之路十分期望。不过,杨昱后来受到了挫折,入为吏。后又逃难天津,子孙声望无闻。只有杨范一支才“以理学起家”,其孙杨自惩“以勤谨守职,明德克承”(117),从而走上读书复兴之路,逐渐成为江南科举家族,一个旧族得以新生。 (1)长罹患难 杨范(1375—1452),行熙十四,字九畴,人称栖芸先生。杨起汶长子,为第十三世祖。“体长,美风仪”(118)。他“性庄毅,丰颡伟髯,望之若神人。虽盛寒暑,衣冠皆有常度”(119)。由此可知,杨范个子高,长得相当英俊,风度也相当好。“进止有尺寸,生平操行诚确”(120),说明杨范对自己要求较为严格。 杨范生于洪武八年(1375)三月十九日,完全是在新王朝出生与长大的人。可惜,他生不逢时,青少年时代正值家族最被折腾的时代,“少生富家,长罹患难”。家族的屡屡遭殃,让他感叹万千。杨范《览旧诗稿书所感闷》称:“十年诗句重论评,无奈心中暗恨生。亲戚几多都索寞,友人一半已飞腾。旧因徭役空家计,今幸文章著姓名。旅邸有愁聊自遣,开轩漫饮酒如渑。”(121)因为徭役的折腾,导致家破人亡,亲朋远离。幸其努力,通过诗文写作获得社会名声,重新成为儒士之家。 杨范《乍贫叹》:“人家十载不相似,古谚传来今信是。复道乍贫愁杀人,近验人情亦如此。吾家自古称右闾,连云大厦门如市。剩藏粟帛与金珠,被服烹炰总奢侈。花满庭除客满堂,酣歌日日春风里。一朝逢难只逃生,僮仆无情各分逝。家赀荡尽今始归,兄弟虽存乏生理。当时车马无复来,新雨荒苔满阶戺。妻孥困苦皆休论,可奈亲闱缺甘旨。回头但想十年前,长叹一声愁欲死。男儿到此须固穷,况我平生饱经史。浮云世事亦何常,且乐箪瓢欢菽水。”(122)这两首诗典型地反映了杨氏家族盛衰过程。十年之前与十年之后,生活面貌完全变样。这样的盛衰经历,对人的影响可想而知。 杨范关注民生,甚至要求钦察大人“先除钱谷弊”。杨范《赠邓侍御》:“绣衣奉诏出金陵,千里江山别四明。……按节先除钱谷弊,坐令黎庶乐升平。”(123)这当然是杨范的个人希望而已。 据说,洪武初,杨范任转输至南京,“乡先达太史傅恕、晋王傅桂彦良慎许可,与之语,奇之曰:‘差役中乃有斯人邪?’”(124)因得人赞美,“先生遂益自励”(125)。考慈溪人桂彦良(?—1387)为晋王府左长史,洪武十八年(1385)告归,则此事最迟应在洪武十八年,其时杨范才11岁左右,这个时间点可能有一些问题,但杨范到南京送公粮事倒是有的。杨范《粮役到京,寄涑、昱二弟诗》称:“片帆风顺到金陵,万斛钱粮力进呈。历览河山千里胜,翘瞻日月九霄明。贵人济济多行志,远客凄凄独怆情。寄语雁行须笃学,诗文大抵出公卿。”(126)到南京以后,得与士大夫交往,让他知道了攻读诗文的好处,从而鼓励兄弟们努力读书。 由于屡屡受打击,他们只能小心求生存。杨浩卿《咏葑里别墅诗》“可是地偏心更远,不知人世有轮蹄”(127),心态相当好,外面人世的变化与自己无关。这样的心态也影响了儿子杨范。杨范《述志》:“荣辱声名罕所闻,寰区容得一闲人。心清不管世情浊,学事岂忧家计贫。静对简编思圣理,浩吟岁月见天真。趋炎附热非吾事,惟日嚣嚣乐此身。”(128)宣德元年(1426),杨范作《自遣》诗称:“往岁萍波万里侵,近来安处荜门深。青云竟失飞腾志,白首惟存学问心。朝菜暮盐甘分守,春花秋月逐时吟。承家幸有三豚子,一任萧萧鹤发侵。”(129)这二首诗反映出杨范自我边缘化的心态,不再关心外面的世务,也不愿意趋炎附势。他已经不再有飞腾的志向,只能在家安心做一点学问,思考圣学之理,过着一种自得其乐的生活。 (2)塾师生涯 由于家道中落,他只能过着耕读生涯。宣德九年(1434),杨范作《花朝写怀》诗,称:“花面笑人春有暇,柳眉愁我老无能。且将诗酒闲消遣,禾亩连阡属子耕。”(130)正统二年(1437)所作《耕隐轩为胡拱宸赋》称:“年来力穑是生涯,任尔萧萧发半华。负郭有田都种稻,绕门无地不栽花。一犁雨足春无耒,数叶烟生晓煮茶。骥子读书功益进,未应终作老田家。”(131)他本人不再出仕,但希望儿子读书做官,不再一辈子做老农。 杨范不能做官,也不敢经商,自然只能走教书之路。“杨氏在胜国为硕宗,中荡于兵燹,至先生数益奇,乃授徒里中。”(132)由此可知,永乐年间,杨范成为当地的私塾老师,以教书为业。宣德九年作《九月旦湖上偶兴》:“凉气萧萧菊月初,暂休讲席过罂湖。……此时野兴浑无极,回首俄惊日已晡。”(133)《自高桥馆回家,道中即事》:“枫江卅里路非奢,才过罂湖便是家。……老农辍作率耕稼,稚子来迎问啜茶。”(134)罂湖是当年广德湖消失以后残留下的小湖。由此可知,他主要是在北面的高桥(今鄞州区高桥镇)一带教书,经常往来于罂湖与枫江之间。据相关资料,主要在章氏家教书。《九日思家》:“去年家里过重阳,今年迟留在异乡。……高堂鸡黍时难奉,稚子诗书日久荒。”(135)说明他有时得到更远的外乡教书。 他的学生,多为大户人家。“邑中右族子弟,恒岁从游”(136)。所谓“邑中右族子弟”,指章氏、朱氏、李氏等子弟。“经生学徒,屡恒满户”(137),说明有时也在家中教书。“莅以威严,诲以礼义,多所成就,高第历中外者颇众。”(138)“诸生凡在先生门,俱能学古,尚气节,自立,人望之,知为杨氏门人也。”(139)由于杨氏要求严格,故培养出来的弟子也相当认真,不落人下。 杨范有一个小书房,称为“樟下书窝”。其诗称:“踵门诗侣偕吟咏,满座儒流共讲论。更嘱子孙加努力,功成及早觐宸尊。”(140)此诗反映出乡村文人的聚会,吟诗论经。他的最大贡献是培养了多位进士。“道高学博,为世师表。三子九孙,皆其亲教。”(141)杨守陈称:“伏思先祖杨九畴,博学笃行,隐居教授,乡人尊称为栖芸先生。其弟子贤才颇众,处者多为儒师,出者有至方伯。臣及臣弟应天府丞杨守随、编修杨守阯、廪膳杨守、进士杨守隅,自孩提童蒙之年,历被朝夕严明之教,不由他师,概知宦学。”(142)由此可知,杨自惩、杨守陈二代,均是杨范教育出来的人才。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读书应举:永乐至正统间的杨氏1:http://www.yipindushu.com/jiaoyuweiben/4166.html
推荐文章
09-13
1 名利如云 何必太计较09-13
2 名利如云,何必太计较09-02
3 有意义的句子晚安09-13
4 正能量语录大全,让你绽放精彩09-02
5 晚安生活的句子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