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有837家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世界范围内仅次于日本。"德国制造"就如同精品保证,这种信任感的建立离不开在德国备受推崇的工匠精神。德国工匠精神的长久传承和发扬,使得德国在工匠培养方面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并逐渐发展成了一种“套路"。德国工匠精神培养的这些“套路”,对每个行业领域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套路一:德国的职业教育是工匠精神的基石。
德国的职业教育涵盖各个专业,包括超过300多个职业岗位。本着在社会中磨炼、实践中成长的原则和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目的,德国职业教育为本国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他们如同分散在德国社会各处的“零件",组合成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打造出一个又一个"世界一流"。德国的总体教育教学体系当中所包含的职业教育培养出了世界上最高质量的生产力和劳动力。其中最明显的是职业教育体系和工厂里的学徒制。德国的高等工业专科学校和工业大学,100多年来培养出一代代卓越的工程师。
在德国,每一名学生都必须要经过3年的学徒训练,必须要在工厂或其他任何产业实践基地进行3年学徒计划。这样可以帮助年轻人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还能够迅速就业。1880年开始,这种双轨制的教育体系成为德国工业发展成功的关键。当然,这个架构也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建立起来。 德国的工业技术发达,需要大规模的人力资本投资,投资于人而非物质资本。德国制度富有意义的地方在于政府大力扶持下的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稳健发展、稳定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是德国成功的一个重要支柱。德国的双轨制教育体制,非常有利于稳定有序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也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从小学毕业起,学生就开始分流,其中的一部分学生进入职业教育的轨道。在德国,即使一个年轻人已经进入职业教育学校,今后仍然有机会到大学读书,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具有很好的透明度和连接性。 德国人不把钱作为一切事务的衡量标准,很多时候更看重其他因素。一个训练有素的工人,他同样能有不错的收入,生活水平、社会地位也会很高。同时,就德国的工人家庭来说,他们的孩子上大学比例较小。 谈到德国模式,中国对德国的学习早已开始。中国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曾试图大面积引进德国的技术教育体系,10年内稍有成效,可惜被全面抗战中断了。德国的学徒制极有效,对10多岁入行的青少年进行系统性的手艺培训,多年下来,炼成一手绝活后,工资不低于同龄拿到高等学位的技术员。回过头来看看中国的技术教育体系,过去20多年里,绝大多数的职业技术学校被“光荣升级"成普通的三年制或四年制高校,名声好听是"升",实际后果是“坑”——把年轻学子引进学校,花掉学费,蹉跎年华,实际技能却没学到什么,即便找到工作待遇也差。 套路二:德国的经济体制,成就了这种工匠精神。 德国制造业的成功意味着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是成功的。德国的工匠精神之所以可以不断传承、发扬光大,与其经济体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德国人讲究共识,尤其是在雇主和工会,雇主和员工之间,有一种四方决策的模式,这在全世界很少见。得益于这种社会共识,德国的劳动力成本近10年来增长很缓慢,而其他国家劳动力成本增长了25%~30%,这意味着德国在劳动力成本上的竞争力非常强,这样产品价格便很有竞争力。 当然有人会问,如果德国劳动力成本出现了问题怎么办?可以看到德国经济模式有自我改革的能力。比如现有德国的福利制度已经在大刀阔斧地改革,极大地革新了劳动力市场,增加了它的灵活性。 福利改革意味着德国人的福利水平有所下降,比如领养老金年龄的推迟,以及养老金水准的降低。此外,德国也进行了税制改革,使企业税和直接税下降,与此同时,间接税稍有上升。德国还进行了医改,把劳动力成本和医疗成本分开。以往,人们会认为卫生费用、医疗费用成本应当由雇主负担50%,这样医疗成本就成了劳动力成本的一部分,这其实会降低德国企业的竞争力。这项改革已经在2005年取得了成功。 德国特有的经济体制其实就是指社会市场经济,这一模式首先是一些德国经济学家和知识分子提出来的。经济学家认为,要想在世界经济体系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德国必须克服通货膨胀、高失业率,以及经济衰退带来的影响,同时也要克服纳粹时期带来的影响。 因此,德国施行了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这一模式一方面能够使企业具有足够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能够保持社会的凝聚力。德国"二战"后的反思是,市场经济应该受到约束,其中最大的约束就是《宪法》。德国《宪法》规定私人财产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也就是说德国的私人财产定义跟英、美、法等国家是不一样的。 德国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的最终效应应该是整个社会财产的分配。为此,德国政府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开始建立社会福利体系。德国社会福利体制的目的就是希望在此经济体制下每一位民众的利益不会遭到牺牲。 总结起来,德国的经济模式有三个基础:一是德国文化,德国人天性对社会凝聚力与社会团结的重视。二是德国的历史,两次世界大战给德国人带来的根深蒂固的影响,使人们认可对资本主义市场加以控制。三是德国对于教育以及科技的无上尊崇。德国的模式根植于这三大支柱,这也是为什么德国的企业能成功,尤其是在传统制造行业。比如大众、奥迪、保时捷这些汽车制造企业,现在这些产品外形很时髦,但是产品的整个架构100多年前就有了,很多基础架构甚至已经维持了五六十年以上。相对来说这些传统制造业的机械工程内部构造的变化并不是很大。所以这些德国传统企业,他们通过过去的成功经验为自己谋得了发展的空间。 套路三:德国的家族企业,工匠精神的传承。 德国之所以强大,其中最重要的核心是德国的家族企业。很多德国企业在西方是属于中小规模的,很多是家族型。万般手艺千种诀窍,皆是靠着这个天然的体系传承。长辈不敢不对晚辈传承绝活,传不下去,儿孙靠什么谋生、立业、养家、发财?晚辈不敢不尽力接过绝招,接不下来,靠什么自立、自主、当老板、在国际竞争的浪潮中搏击?德国人经常对人们说:"我家的公司是第几代了,我们的规模不大,但是我们能做的产品,别人做不出来。” 这些家族企业和我们想象的并不一样,它们往往是家族控制,但是由职业经理人进行管理,家族并不介入日常管理。比如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化工企业汉高公司,就是家族控制;不上市只做汽车零配件的博世公司也是百年老店。这种家族控制、职业经理人管理的模式一直传承下来有两个原因:一是德国的大家族注重教育,这些大家族会对下一代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教育。二是德国特有的遗产税体制。在德国,遗产税的征收最高可以达到70%,但对于家族企业的传承,遗产税却存在着特别规定。如果一个企业家创办了一家企业,他要把这个企业传给子女,同时子女承诺10年之内继续经营,那么遗产税的上交金额几乎为零。遗产税的规定对于家族企业的传承、基业长青起到了正面的作用。 家族企业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传承高超技艺的骨干力量。纵览现今西方老牌工业化国家,那些享誉全球的顶级产品大多是技艺精湛的手艺人所开创出的家族品牌。所以,我们要追求和学习德国工匠精神。 德国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中国政府已经提出了要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当《中国制造2025》的蓝图已经描绘出来之时,我们也应该认真学习德国人的工匠精神,而不是止于讨论。 第一,工匠精神是教育的结果。 工匠精神实际上是一种敬业精神,是对所从事的工作锲而不舍、是对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是在工作岗位上不放松的一种精神。它是教育的结果,因此要从教育抓起,抓职业教育,培养专业性人才的工匠精神。 并非每个劳动者都能被称为工匠。因为人的基本素质参差不齐,所以,工匠需要培养,工匠精神需要培育。那些接受了培养并钻研岗位技能,不断提高岗位本领的人最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匠。相比德国的职业教育,中国的职业教育更多地沿袭了科学教育"讲"和"听"的模式,缺乏合理的课程设计和实践环节。反而一些民营的职业教育机构做得风生水起。比如曾火遍全国的一个民营挖掘机培训学校,其现象和经验值得职业教育界思考和学习。 培养工匠精神的另一条途径是"传、帮、带",这也是中国企业不足之处。有位一线工作的省级劳动模范曾表示,当年无论是大学生还是技校生,进了工厂都会跟一个师傅,通过师傅带徒弟,将一些实践经验和技术传承下来。如今这种学徒制已经不复存在,老工人几十年的经验将随着退休而消逝,岗位新人还得从头摸索。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转型,建立一批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示范,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学徒制"被提高到了中央政府重视的层面,相信其将重新焕发活力为培养具有中国工匠精神的人才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应该重视工人。 中国有一种特别的“身份”区分体系,就是工人和干部。简单来说,就是科学教育系统毕业的学生属于干部,而职校、技校毕业或者农民工进城的,就归属于工人。干部和工人最大的区别,就是日后能否进入管理层和决策层,所以在过去还有工人“转干”一说。 在商业社会,虽然这种身份区分有所淡化,但要想从技术人员升级为管理人员的概率还是偏低。技术人员的地位远不如销售人员。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财富500强企业中CEO出身最多的是销售人员,其次是财务人员,这两者加起来大概超过95%。在中国,12位已经成为中国汽车界高管的“70后”,他们成为销售一把手或者公司掌门人之前都在长期从事销售或者相近工作。 在这种区分体系里,形成了“劳动有差别”的社会认识。虽然在现代教育环境下,工作已无贵贱之分,但每个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人,都会在心里为各种职业排个座次,越是苦、累、脏、差的职业,排名越靠后。 在工匠精神已经享誉全球的德国也做不到职业平等,且德国的蓝领和体力劳动者也不如白领和脑力劳动者社会地位高。但德国人把能够管理好自我,能够自食其力视为一种成功,而中国人的成功观则是能够管理其他人,而不是管理好自己。而且很多中国人理解的管理,更多体现出层级关系,工匠往往层级较低。 要让全社会形成“八级木匠相当于高级工程师”的认识和薪酬制度。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人口红利尚未隐去之前,重视人才的意识也不会完全形成。 其实,改变这种社会认识有一个好的途径,就是技能职业鉴定。我国曾经尝试过用各种职业技能鉴定来激活工人晋升机制,但由于种种原因,职业资格认定变成了一种投机取巧的路径,严重折损了国家希望达成的初衷。 近年来,中央政府取消了大量职业资格认定,这并不是否认职业技能鉴定的重要性,而是因为认定工作没有起到应有效果,存在"交钱买证"的情况。 反观德国,其有一套严格的从业资格考核体系,连泥瓦工、水管工都需要参加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认定。因为产品质量有保障,工人施工能放心,所以德国很多入墙式的抽水马桶、水箱等部件都封闭在墙体内,按一下墙上的按钮就能冲水,这种比较先进的装修方式在中国还不多见。 中国需要发挥社会机构的作用,尽快建立起一种覆盖大多数行业的职业培训和入职资格认证体系,核心在于健全认证体系,确保公平和权威。 第三,每一行都应有工匠精神。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2015年的工作时罕见地提到了一个人,那就是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屠呦呦之所以能够获得这一中国人难得的奖项,就是因为她以及她所在的团队曾经对青蒿素孜孜不倦地追求、拥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结果。在现实中能够做到如此精益求精的工匠确实很少。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工匠精神,其实就是号召各行各业要重新树立起品质意识。这既是我国产业升级所提出来的新要求,也是当前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中国当前处于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和高端需求迅速增长的矛盾历史时期,导致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正是高端人才供给不足的结果。因此,提倡工匠精神,就是要为产业升级提供能力素质相匹配的劳动者。 实际上,这种工匠精神在中国近现代史都是具有的。古语所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背后所反映的其实也是每一行工人对产品品质有极致追求的表现,因为只有具备这种精神的人才能成为行家里手,才能成为“状元”。科研人员一步步地改进研究,医生不错过每个症状的细节,教师做好每一页课件,演员潜心修炼内功,工人最大限度地降低操作和加工产品的次品率,都是“状元"所应具备的品质,都是具有“工匠精神”的表现。 2014年10月,中国与德国签订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提出了双方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展开全方位的合作。其中包括工业4.0和研发领域的合作。如果中国能够真正将德国的工匠精神变为中国的工匠精神,做到内化于心,中国制造向高端跃升的目标就更近了。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德国人培养工匠精神的"套路"】:http://www.yipindushu.com/baikexinzhi/4622.html
推荐文章
09-06
1 关于学习的5字网名11-23
2 白兰地软文发稿推广渠道12-10
3 刷赞平台推广网站便宜09-13
4 ◇家庭急救指南211-08
5 印象法则——彻底告别不良印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