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创客"创造影响世界的产品,包括好莱坞大片所塑造的英雄们,力挽狂澜,史诗般的场景最大化地激发了美国人的英雄情结,也极大地吸引了美国人的创造兴趣与热情,这都是培育工匠文化的“肥沃土壤”。
而我们从国家层面全力倡导工匠精神,落实到基层困难重重,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比较缺乏工匠文化的土壤,人们追求利益之心远胜过做出令人都感动的产品,或者说我们需要有新的精神力量去支持与推动,比如"新国货"运动,从民族情怀上激发国人的工匠意识。
美国开放、自由的文化,特别是崇尚精英有改变世界的力量,这种精神信仰很好地支持"创客"们的工匠精神;日本的“家文化”、"终身雇佣制”、"有序竞争"等为技艺传承、专精小众产品的工匠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养分"。而在我国很多人的眼里,工匠是"苦行僧"的代名词,对工匠的理解还停留在手工艺人重复劳动的层面。有人说工匠精神包含着"强迫症"的意思,表现为领导强制下属,老板"洗脑"员工,自己忍受痛苦等。诚然,工匠在我国的社会地位不高,人们谈论成功的标准更多的是如何升官发财。日本、美国的工匠与企业家、科学家一样的伟大、一样的受人尊敬,而且收入也很高。
要想改变这一"囧境",需要对工匠精神赋予新的含义——必须是人们愿意接受、内心无比崇拜、美好的行为价值观,能满足与引领当前的社会发展需要。否则,“工匠精神”只会像一阵风刮过,最终什么也没留下。即便是领导在不断地呼吁,也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变化。
【美国亚力克•福奇在《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
中有这样一句话:只要持续为那些看问题方式不一样并且坚持自己梦想的人提供发展空间,工匠就会为我们提供宝贵、可持续的资源,最重要的是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自由空间。可以突破界限是美国工匠精神的内在本质。yipindushu.com
美国有一个叫杰佛•图利的人创办了一所工匠学校,它不是教你学会某种技艺和磨炼基本人格,而是运用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进行实践活动。比如,孩子们第一天的任务就是用三合板和宽60厘米厚10厘米的板材,制作一个椅子。第二天,他们的任务是建造一个6米长连接工作室中办公桌和一棵树的组合桥,并且这个桥要能承受整个班级成员的重量。第三天他们要建造各种高度的塔,其中最高的塔能让成员们爬上工作室屋顶,等等。
杰佛•图利创办的工匠学校,所有的项目必须真实的,不存在虚假的工具或预先设定的结果。换句话说,孩子们能够建造他们自己的船(他们做了一个夏天),那么他们需要去水中试航。如果船不能漂浮,孩子们就会掉进水里。这也许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但是孩子们在参加类似项目时,父母们需要签署一系列文件,包括"我已经了解到我的孩子在参加的过程中有受伤或死亡的风险"。
有人问杰佛•图利创办工匠学校的初衷是什么,他认为美国浪费了许多国家资源,现在的教育趋向于创造更多的消费者,而不是创造者。所以,应该加强新一代儿童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在我们的眼中,美国在创造力方面已属世界的领导者,然而,他们还认为远远不够。
我们倡导“工匠精神”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要付诸行动,要在制度上做好设计,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等手段,培养一批有创新思维的专精人才,要在全社会推崇极简主义、格物致知的中产阶级文化,等等。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美国工匠文化的借鉴意义】:http://www.yipindushu.com/baikexinzhi/17458.html
推荐文章
09-11
1 对食品的偏好,反映其性格09-13
2 【◇忽视疾病是过劳死因】01-05
3 包装相关设备行业软文发布推广平台12-27
4 埃里克·施密特09-13
5 太极拳经典语录大全合集精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