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不适应环境,或者在某些场合表现不得体,是因为缺少相应的面具,这个时候就需要新建一个面具。新建面具有两种方法一是从零开始,或者从头学起;二是借用或移植一个相似的面具,然后对它进行修改,以便适应新的情境。具体地,可分为以下四种
1.模仿
模仿就是通过观察,把别人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思想感情记录下来,形成客体面具,然后再把它转换成主体面具,用自己的行为把它表现出来。新建面具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具体做法是,首先选择一个模仿对象,然后对他进行深入的观察,同时向他模仿。久而久之,当事人就会越来越像模仿对象。
模仿包含两个成分一是观察,二是“角色扮演”。 单纯观察就能形成客体面具,只要在适当的时候把它转化成主体面具,模仿就完成了。如果不把它转化成主体面具,继续以客体面具的形式保存着,虽然不是完整的模仿,但“内化”已经完成。内化非常普遍,和一个人接触较长时间之后,就会自然而然地把对方内化,形成客体面具。以后遇到某种情境,客体面具就会转化为主体面具。因此,做过长程咨询的求助者都有咨询师面具,必要的时候都能部分地像咨询师那样行事。 角色扮演就是有意识地像模仿对象那样行事,假装自己就是对方。如果模仿对象已经内化,已经形成客体面具,那么,只要转变角色,把自己当成模仿对象,像他那样行事就可以了。如果模仿对象还没内化,客体面具还没形成,那就一边观察对方,一边学他的样子。 模仿对象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也可以是电影或者小说中的人物。在治疗室里,治疗师可以自告奋勇,担任求助者的模仿对象。治疗师设定一种情境,例如买菜,让咨客扮演顾客或者摊贩,把表情和动作都演出来,自编台词,随机应对。如果表现不妥,治疗师可以予以纠正,并且示范。然后反复练习,直到熟练为止。 进行角色扮演的时候,还可以请别人当配角,也可以使用道具,把环境布置得非常逼真,甚至化一下妆,也可以戴一个面具,或者挂一个胸牌。 2.实践 这里所说的“实践”有两层含义一是“实战”,就是到现实生活中去锻炼,在实践中形成一个面具;二是“角色扮演”,就是通过身体力行形成主体面具。 经过一段时间的模仿学习和角色扮演,求助者已经成功地形成了一个合适的主体面具,下一步就是把它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在现实生活中检验它,完善它,这就是“实战”。 自然状态下的面具形成绝大多数是实战的产物。婴儿做了一个动作,得到母亲或者别人回应,他受到了鼓舞,重复做这个动作,从而形成一个主体面具,或者成为某个主体面具的一部分。如果母亲或别人没有回应,这个动作就不会保存下来。如果母亲或别人惩罚了他,这个动作就会受到抑制,被这个面具“剔除”。一个人以某种身份进入某个场所,如果他的表现与他的身份或情境相符,就会得到“强化”;如果他的表现与身份和情境不符,就会受到“抑制”。经过强化和抑制的双重作用,他的表现被“修剪”,越来越与身份和情境相符。这些表现构成了一个人格面具。 其实,心理咨询也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除了有目的的角色扮演,心理咨询本身就是一种实战。在咨询室里,求助者必须使用咨客面具。有的求助者本来没有咨客面具,或者他的咨客面具有缺陷,就会在咨询过程中被修剪,逐渐形成“合适”的咨客面具。咨客面具的特点是理智、客观、负责、积极参与、勇于自我探索,这样的面具是比较健康的。如果求助者把咨客面具带到生活中去,使其成为主导面具,他就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另外,心理咨询中的移情也属于实战。咨询师决不满足于只听求助者讲他的故事,更喜欢看他表演。看表演有两种途径,一是事先告诉求助者,我们来做角色扮演,你扮演自己的某个面具。这样做的结果是,“表演”的成分太浓,不够真实。第二种途径是,咨询师什么也不说,直接戴上某个面具与求助者互动,求助者不由自主地掉进咨询师的“陷阱”,换上相应的面具,与咨询师配合。这个时候,求助者就不是表演,而是真情表现了。不过,表演有时候也会假戏真做。求助者如果很入戏,就会真情表现。 3.扳机点技术 每一个面具都有适合它的情境,面具和情境之间具有对应的关系。当进入这种情境的时候,面具就会“自动”出来。真的是“自动”的吗?其实不然,面具是被各种线索激发的。譬如场合、布景、标语、座位、在场的他人、他人的动作或话语。这些线索就是刺激物,与面具之间形成了条件反射。一碰到适宜的刺激物,面具就会激发出来了。另外,事先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去干什么,以什么身份参加,也是刺激物。有的人喜欢用默念“我是谁”来激发面具,有的人用特殊的装束来强化“我是谁”。所有这些刺激物,对于激发面具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认识刺激物,巧妙利用刺激物,是面具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刺激物也称“扳机点”“情绪按钮”或“心锚”。 有一个学生,每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就会心情烦躁、失眠、退缩,最后无法参加考试。考试就是他的扳机点。有一位女生,每次谈恋爱,当男方有亲密举动时,她就会慌忙逃窜,或者痛斥对方,有一次还打了对方一个耳光。亲密举动就是她的扳机点。社交恐惧症的扳机点是社交场合、异性和“大人物”。洁癖的扳机点是脏。 从理论上讲,只要不去碰扳机点,面具就不会出来。所以,应该尽量避免碰触扳机点。然而,现实生活中,这是很难做到的。第二种方法是改变扳机点,通过演练,把A面具的扳机点与B面具形成条件反射,例如,一边摸脏东西,一边做深呼吸,这样就没时间去洗手了。还有一种方法是,当一个不妥当的面具出来时,利用扳机点激活另一个面具,取代那个不妥当的面具。例如,当出现考试焦虑时,通过刺激一个扳机点,换上“胜利者”面具。具体做法是先设定一个扳机点,譬如一句口号、一个动作、一个“护身符”或者身体的一个部位;然后,通过各种手段使自己进入积极、自信的状态,也就是扮演胜利者;最后,“启动”扳机点。反复练习,使扳机点和胜利者面具形成了条件反射。以后,在任何情况下,只要启动扳机点,胜利者面具就会自动登场。 4.“移魂大法” 形成了一个面具,并且设置了扳机点,那么,需要的时候,“按”一下扳机点,这个面具就会“自动”上身,摇身一变,变了一个人。 这种方法很常用,也称“换位思考”“角色转换”。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通过想象自己就是求助者并遇到了与求助者相同的问题,然后想象自己会有什么感受,会怎么想,会有什么反应,从而了解求助者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共情和替代性内省的目的。 有一位社交恐惧症患者,我让他“假装”自己是警察,结果,他的症状明显减轻。但是,这种方法在现实生活中行不通,因为他没有警服。于是,我让他假装自己是便衣警察。从那以后,一出现社交恐惧症的症状,他就会默念“我是便衣警察”,果然一下子变得自信起来了。 一个新手咨询师,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不知道怎么处理。可以通过想象自己就是督导,让督导“附身”,或者自问“如果我的督导遇到这种事情,他会怎么做?”来处理这个问题。 一位学员,她的老公性子很急,动不动就发脾气了。过去,老公无缘无故对她发脾气,她的叛逆者面具就会出来,于是跟他吵架,然后冷战好几天。学了移魂大法以后,老公再发脾气,她就调出安抚者面具,把老公安抚一番,老公立即怒气全消。 人们之所以会陷入人际冲突或情感纠葛,痛苦不堪,却不能自拔,就是因为习惯性地使用对自己不利的面具。所谓习惯,其实就是扳机点。一种情境,或者对方的一个面具,作为扳机点,激活了当事人的某个面具,而这个面具会给当事人带来不好的结果。由于缺乏“觉知”,当事人一直认为,自己的反应是必然的,在那种情境下只能使用那个面具,面具和情境是匹配的。移魂大法就是跳出情境,摆脱“必然性”,任意换用其他面具。这是对面具的一种超越,使面具的使用不再受制于情境。 人生本来就是一出戏,因为入戏太深,假戏真做,而给自己带来苦恼。现在,有意识地把人生当戏来演,就能远离苦恼。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面具的新建:http://www.yipindushu.com/zhichangchuangye/8492.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个体内部冲突09-13
2 了解正能量语录大全的精神财富09-12
3 人人是创客09-02
4 经典的俗语致自己感情09-12
5 经典句子:展现生命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