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众传媒稍加关注就不难发现,当今社会中人们对精神疾病的关注度明显增加了,你会不断听到精神分裂、双相情感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多动症等专业名词,在电视中也能看到诸如广场恐惧症、收藏癖、强迫症之类的心理健康专题节目,最后一种甚至成为了影视作品中的人物特征(如电影《尽善尽美》中杰克•尼科尔森(Jack Nicholson)所扮演的强迫症作家)。我们嘲笑作家的荒谬,就像海伦•亨特(在《尽善尽美》中扮演一位餐厅女招待)看见他走在街上千方百计避免踩到裂缝时脱口而出的那一句,“受不了了!”
在这世上有比强迫症还要蛮横和强大,以至于能全方位地侵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疾病吗?它能被治愈吗?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知道精神分析对此是不管用的,药物治疗也收效甚微,而最有效的是一种名叫“暴露与反应阻断治疗”(ERP)的行为疗法,它最初由英国心理学家维克多•迈耶(Vic-tor Meyer)所提出,在数十年的实践中被不断证实比其他方法都更加有效。
暴露与反应阻断治疗,一如字面意思:将患者暴露于其最为担心的事物面前,但不允许其做出回避或逃跑反应。根据行为心理学家的研究,若你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得不暴露于最为恐惧的刺激面前,你就会习惯它的存在,恐惧反应慢慢也就自然消失了。 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面对恐惧刺激,回避或逃跑是第一反应,这和你遇到焦虑情境就想回避是一个道理。但暴露与反应阻断治疗恰恰就切断了出逃路径,你哪儿也去不了,只能直面你的恐惧! 塞吉奥(Sergio)是我大学时候的朋友,像他这么广受欢迎的人,有我这样一个朋友实在说不上是一份好运气——就我的一般状况来说选我做朋友都未必明智,何况我当时还正在学习实验心理学。 院子里的兔子 劳里•安•奥康娜博士 塞吉奥的强迫症是出了名的(同时还兼有一丢丢的幽闭恐惧症)——他的厕所冲洗仪式和头部敲击仪式在男生宿舍那可是出了名的。大三时,他选了一门叫《西方文明史》的课程,上课教室在一座教学楼的9层。 塞吉奥几乎在所有事情上都很强迫,比如做什么事都必须准时到达,上课尤其如此。但是因为他有幽闭恐惧症,他无法乘坐电梯到达9层教室去,万一被困在里面可咋办? 作为一个健身狂,爬9层楼梯对他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他只需每天比我们早15分钟出发就行了。但是有一天我有了个“想法”——不过后来很快这个鬼点子带来的愧疚就因为我的犯罪同伙、同样学实验心理学的罗布的加入而被消解了很多——如果楼梯被“锁上”了,逼着塞吉奥不得不坐电梯上楼,那会怎么样?罗布仿佛已经看到了塞吉奥又开始敲击自己头部的滑稽样子,兴奋地与我击掌表示对这个鬼点子的支持。受他的情绪鼓舞,我从楼管员汤姆那里借来了一个橙色圆锥体状的路障,在上面贴了一则颇让人信服的告示:“楼梯坏了,请用电梯。”大概有电梯以来这种告示的出现也仅此一例吧。 虽然一个橙色路障外加一则自制告示并不能阻止大多数人该怎么走就怎么走,但塞吉奥不同,他是个一丝不苟、坚守规章制度的人,从来不和“既定规则”讨价还价,“规定就是规定”,他经常这么说。 读到这里,一定有人觉得焦虑,怀疑这种欺骗性、不人道的实验有失伦理,您放心好了,我们的恶作剧确实既残忍、又不人道,完全不适合心理学家去做,但好在我们那时候还不是心理学家,仅是在大学中念书的毛头小子而已。 就这样,我们躲在附近的一间办公室里,透过窗子偷偷观察可怜的塞吉奥。只见他将告示上的话读了又读,叹了口气,将双手伸向空中,一次,两次,三次……共七次,我们在心里拼命忍住笑。他在楼梯与电梯之间来来回回走了好几遭,又回到楼梯口,最后终于下定了决心——上课时间就要到了,他不愿迟到——只见他深吸了一口气,走进了电梯。 罗布和我难以置信地面面相觑:塞吉奥搭乘了电梯!他居然搭乘了电梯!电梯!我们不会害了他吧?这种担心让我们倒吸一口凉气,于是我们从藏身的房间里冲出来,径直跑到楼梯口,一口气爬上九楼,想在电梯口接上他,不过并没有接上——只见他正安安稳稳地坐在教室里,周身看不出一丝刚刚经历了地狱挣扎的痕迹,倒是罗布和我满脸惊恐、气喘吁吁。 塞吉奥虽然问题很多,但一点儿不笨,他很快就理清了思绪,意识到自己被这两个20多岁的毛头小伙整盅了。他没有实施报复行动,只是写了张字条给我们,但是这张字条让人多年以后仍然印象深刻。他这么写道: 罗布和我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但总的来说我们觉得既内疚又尴尬,与此同时又为塞吉奥感到骄傲。那天的事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绝不止于领略到了ERP的魅力(还有更多伦理学上的收获)。 放松、瑜伽与正念疗 得到休息与放松恐怕是人类非常重要的奋斗目标和人生梦想吧,但是人们未必真的懂得如何去放松自己。通常,人们借助一支烟、一杯酒、一个旅游胜地或者以上几种的组合来实现放松的愿望。但如果你能学会放松——真正的放松——就在自己的家里,兴之所至、无需烟酒,那该是怎样一番情形呢? 我知道这么说实在疑似电视购物中那些经典的煽动性话语,“现在你就可以!没错,就是现在!”然而这不是电视购物,而是严肃的科学研究。研究发现:如果你每天能用15分钟的时间来进行放松练习,你会得到——焦虑水平显著下降,血压降低、疼痛减少、紧张性头疼减轻以及“压力荷尔蒙”皮质醇的显著下降;与此同时,你的睡眠时间和质量、性功能等将显著提高;罹患阿尔茨海默病、抑郁和完美主义障碍的风险会显著降低。 通过放松,你的神经系统慢慢学会平静地应对刺激,而不是时刻处于应激状态、一点就爆,从而带给你深深的焦虑。每天的练习是为了确保你能熟练掌握这些技巧,以至于它能被你完全内化,成为你遇到事情时的第一反应,铸就你从容内心的第一道防线。 想象一下以全然放松的状态去生活,而不是整日处于焦虑之中,应付过一场压力事件就像死过了一次一样,那该是多么美好的生活! 然而,当一连串的生活难题像发生在约翰•Q(电影《约翰Q》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位贫穷的一线工人,和妻子一起辛苦养家,然而幸福生活却被儿子的一场大病打断)身上那样接踵而至时,你还能放松吗?怎样才能放松呢?答案是,当然能,但是得对你有用的才行。 让我们从众多放松技术中择优选择一些来进行探讨。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赫伯特•本森(Herbert Benson)提出了一种名叫“生理放松反应”的技术,它通过引导人们深度呼吸来减缓心率和呼吸频率、降低大脑的活跃程度。目前这一技术在心理治疗领域被广泛接受,已由星星之火发展成了燎原之势。 本森将放松定义为“一种心理生理学上的觉醒被降低了的平静状态” 。对本森技术的要点摘录如下: 每天练习一到两次,早餐前和晚餐前都是非常适宜的时间。 条条大路通罗马。埃德蒙•雅各布森(Edmund Jacobsen)不满足于只坐在那里重重呼吸,在他看来这太过简单了,于是他设计了一款“有硬度”的放松产品,包括各种肌肉紧张和拉伸动作。虽然从未言明,但它显然更受男士们的青睐。 他要求你绷紧大肌肉群足足5分钟,随着肌肉变得疲劳、松弛,你就得到了放松。对雅各布森技术的要点摘录如下: 现在请闭上双眼,深呼吸。吸气的时候,用鼻子轻轻地、缓慢地吸入;呼气时,让气体从嘴巴里缓缓吐出,重复5次。之后,继续用鼻子吸气,用嘴巴吐气,但以正常节拍进行即可。吸气时,默念着“坚持”,让气体在胸腹中憋一会儿;吐气时,默念着“放松”,不急不慢,缓缓吐出。 随着不断重复,默念词语会变得像呼吸一样越来越有节奏感,随之而来的,你的放松也会越来越深入,你的幸福感和平静感也会随之增加并不断深化。在这种状态里待上一会儿,继续闭着眼睛,跟着呼吸的节奏在心中默念“坚持”和“放松”。 现在分步骤练习: 让所有紧张的地方完全地松弛下来,享受此时此刻的放松感。 有一种名叫“生物反馈治疗”的放松技术长久以来一直在心理健康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被广泛应用于紧张性头疼、高血压所致的注意缺陷等的治疗上,其近亲——神经反馈治疗近年来也颇受关注,它是运用先进的神经成像技术将某一特定区域正在发生的变化及时、准确地呈现出来。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技术,神经反馈目前尚缺乏研究结果的支持,但这一空白目前正被快速填补,尤其是在针对焦虑症的治疗方面。 也许你已经猜到了,这些治疗措施旨在将你的注意力从当前的疼痛、紧张和血压升高等症状中转移出来,以达到放松的目的。随着注意力的集中,你会得到上面两种方法所能达到的放松效果。除此之外,生物/神经反馈治疗还能通过一些专业的仪器设备来帮你精确检验当前的放松尝试是否有效。 还记得小时候玩的“冰火大战”游戏吗?你把太阳镜藏在房间里,由小伙伴去寻找。当他越走越近时,你说“越来越热了”;当他走错方向时,你提示说“冰冷冰冷的”。正是这种及时而准确的反馈引导他完成任务,生物/神经反馈亦同此理。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暴露与反应阻断治疗:http://www.yipindushu.com/zhichangchuangye/8341.html
推荐文章
09-13
1 行动比语言更有力量09-12
2 经典句子:影响深远的文化遗产09-12
3 经典句子:经典句子,笑到停不下来09-18
4 欣赏文字风采,找到最能定格美好瞬间的经典语句09-12
5 经典句子:智慧沉淀的思想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