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权力性影响力是一种自然影响力,它既没有正式的规定,也没有组织授予的形式,而主要是靠领导者自身的品德、才能、学识等因素对他人形成的影响力。它产生的基础比权力影响力广泛,表面上无合法权力,无正式规范,只是依靠威望取得信任,它是领导者个人因素对人们心理产生的自然感召,使之发自内心自愿改变行为。在具体活动中,它比权力性影响力具有更大的影响,并起着权力性影响力起不到的作用,是提高领导者影响力的关键。
构成非权力性影响力的要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品德因素
主要是指领导者的品行、人格、作风。如果领导者品德高尚,就会让被领导者产生敬爱感,从而有利于领导者带动组织,控制组织。反之,他就会威信扫地,失去影响力。 (2)能力因素 主要指领导者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有才能的领导者会给组织带来成功,给被领导者以安全感,他们也会自愿服从领导者的管束。 (3)知识因素 领导者丰富的知识储备会使被领导者对他产生信赖感。而这种知识储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结果,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领导者勤奋好学,不断给自己“充电”,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对下属产生积极影响。 (4)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是指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感情。一个平易近人、乐于帮助他人的领导者会让人们产生亲切感,从而增强其自身的吸引力和人格魅力。 (5)方法因素 领导方法是一种根据环境、组织内各种条件以及具体情况所选择的工作方式,它要求具备丰富的经验,有较强的艺术性。它体现在工作中做到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保证工作效率和效益。方法得当,则事半功倍,下级积极仿效。反之,则事倍功半,影响到组织目标的实现及其下属对领导者的信心。 任何领导都具备上述两种影响力,但对不同领导者来说,两种影响力的大小却是各不相同的。总之,要提高领导者的影响力,一方面要合理用权,使职权相称;另一方面要加强领导者的自身修养,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并且应使两种影响力相互促进、彼此呼应。 领导理论 领导心理一直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种理论,概括起来这些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与风格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 领导特质理论 领导特质理论侧重研究领导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个性品质,以期探讨什么样的人才能充当领导,获得最佳的领导效果。 有效的领导者应具备什么样的特质,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西方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对此有过许多论述。 吉赛利的领导品质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赛利(E. Echiselli)曾对300名经理人员进行过研究,并在1971年出版的《管理才能探索》一书中提出了八种个性特征和五种激励特征,他分析了每种特征对领导者领导行为的影响,并指出了这些特征的相对重要程度,。 吉赛利的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一个有效的领导者应具有才智、自我实现和对事业成功的追求等特征,这些特征关系到一个人能否取得事业的成功,而与物质金钱的追求、工作经验等则关系不大。其次,监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也十分重要的,这是驾驭事业航程顺利前进所必不可少的。最后,男性与女性的区别对事业成功与否影响不大。 德鲁克的领导品质理论 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把领导者的特质称为一种后天习惯,是一种务实的综合。他在《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指出,有效的领导者都具备五个特点:(1)善于处理和利用自己的时间,知道时间该花在什么地方。(2)注重贡献,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他们并非为工作而工作,而是为成果而工作。(3)善于发现和使用人的长处,包括自身的长处、上级的长处和下属的长处。(4)能够分清楚主次,集中精力于关键领域,确立好优先次序,做好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工作。(5)能够作出有效决策。领导者需要在众多的备选方案中作出正确判断。 斯托格迪尔的领导个人因素论 美国斯托格迪尔(Stogdill)认为,以下的一些心理特质构成了有效领导者的基础:(1)智力。一般来说,智商较高的人适宜担任领导者。但有研究证明,领导者的智商最好不要超过140。(2)学识。一般来说,学校里学习成绩较好,知识渊博的人比较适合担任领导者。(3)可靠性。指容易受人信赖的程度。(4)责任心。指愿意对事情的结果负责。(5)社会活动参与性。指愿意与人打交道,喜欢群体活动。(6)社会经济地位。指家庭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一般来说,社会经济地位在中上等水平的人,容易成为领导者。这可能与家庭环境、教育水平、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活动会造成一定影响有关。 特质理论强调领导者个人良好的个人特性与品质对于领导工作与提高领导效能的重要意义,这无疑是应当加以肯定的。但是这种理论也受到一些质疑:(1)领导与个人特性之间的相关十分微弱,没有一个特质可据以确切地预示某人将成为领导人物,社会现实中许多具有领导特性的人实际上并没有当上领导。(2)主张特质理论的心理学家们所提出的领导者个人特质的范围很广,有的多达几百种,可是这些特质之间不仅相关度不大,有时甚至相互矛盾。比如,有些人认为领导者应该属于多血质,具有热情灵活的特点,而有的人却认为领导者应属于黏液质,具有冷静理智的头脑。(3)特质理论忽视了领导效能与被领导者以及所处情景之间的关系。事实是,特定的个性与某些团体和情境有关。某些团体中个人特质和领导绩效的关系甚至可能是完全颠倒的。 特质理论研究揭示了某些特质与领导绩效之间的关系,这当然有助于选拔和培养领导人才。但如前所述,领导活动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和所处环境构成的,领导者的特质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因此,不能单纯的用它来考察和衡量一个领导者的水平。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非权力性影响力:http://www.yipindushu.com/zhichangchuangye/7117.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开启心灵之窗的密码09-12
2 经典句子,充满欢笑的经典妙言集09-12
3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09-12
4 经典句子:文字的深刻哲理之美09-12
5 如何提高客户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