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矛盾信息或双重束缚是:“去吧,我支持你,我会永远支持你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你会替我实现梦想……但最重要的是,你得待在家里,不要离开我,不要丢下我一个人。”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父亲的这种态度背后令人叹息的动机:“我不是那个唯一错过音乐家生涯的人!”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双重矛盾信息导致的两个陷阱。
【第一个双重矛盾信息:第一剂分两次注射(两个指令)的疫苗】
“我来见您是因为我认为自己接种了对幸福免疫的疫苗。”
这是我在第一阶段的疗程中曾对我的心理分析师说的第一句话。此后,在我陪伴病人、当培训师期间,以及在社会交往和家庭生活中,我遇到过几百人,他们认识到自己陷入了不能获得长久幸福的陷阱中。这种无能为力是他们所受的“良好教育”不自觉地灌输给他们的。观察到这种现象的大量存在后,我萌生了了解并拆解这个陷阱的念头。
对我来说,这是一剂分两次注射的疫苗,它不会让病人完全失去知觉,却会让病人瘫痪!它的成分表述如下;◎第一次注射(指令):“我们不是来玩乐的。”
◎第二次注射(指令):“还是要知足常乐啊。”yipindushu.com
许多人被这种双重指令搞得几近分裂,他们一方面阻碍自己获得长久的舒适,一方面又因为不能幸福而怀有负罪感!有时候,由此产生的难以承受的压力让许多人试图逃避。他们把精力分散到上千个活动中,沉溺在社会接受度或高或低的瘾头里(整天看电视或外出、过度购买奢侈品或无限度地网购、疯狂工作或社交、滥用药物、纵欲过度、酒精和毒品成瘾),甚非暴力沟通的觉醒至拿“义务”和“必须”来逃避责任(“这是我作为父母的义务……”“作为老板,我必须……”),或陷入重度抑郁中。
我们是怎么接种上这种疫苗的呢?让我们研究一下每个注射过程(接受指令的过程),以便于更清楚地了解这个问题。
第一个指令:“我们不是来玩乐的。”(禁止幸福)您回忆一下自己曾经穿篮球鞋、短裤或穿轻便凉鞋、短裙的儿童时期。我想知道您有没有听过上述指令或类似以下的说法:“生活不是节日也不是游戏”,"应该努力学习,不虚度年华”,“勤劳苦干的人才能有收获”,"必须为了活着而战”,“哪有时间玩啊",“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绩”……注意!我并不是说这些话的人,他们的本意是要禁止我们幸福;同时,我真心地认为他们都是为了我们好。只是当我们还是孩子、青少年或青年的时候,我们在内心深处会自动把这种指令解读成“禁止”。现在让我感兴趣的是这个解读的过程,因为这是造成伤害的原因。
若从重视做而不是存在'的角度定义幸福,这样的幸福确实该被禁止,因为“不做”跟自我放弃、放任自流差不多,1 法语的I'etre,近来学界为了与法语的existance区分开来,也会译为“存有”,作者在这里指的就是作为人本身的集成概念,下文加着重号的存在,原文都是I'etre;除了“存在”,根据语境,也会译为“所是的”“本心”“人本身固有的价值”。——译审注“你要是不小心、不专注、不努力、不优秀,就不可能幸福!”这种观点还专注于一切通过努力和辛劳的付出,以及才华的施展而获得的成就,由此,幸福是“自满”“自得”的同义词,就算不会导致自恋或自我中心,也会让人无法享受当下:“你不能因为有了点儿成绩就沾沾自喜,因为还有好多事情需要去完成。”“你不能因为自己过上了舒适的生活就开心不已,因为还有那么多人生活在不幸之中。”“如果你意识不到这个世界存在的问题,就不可能幸福。”
感觉和价值的混淆,通常以负罪感的形式显现出来——就这样,破坏了本该欢欣雀跃的时刻。在我看来,这种负罪感之所以一直都在,主要是由于人们误读了基督的旨意。不幸的是,这种误读大量出现在植根于犹太基督教传统'的教育当中,其中包括宗教教育和非宗教教育。这种解读落人了二元思维方式设下的陷阱:“既然基督劝我们关注的事超越了人与人的关系、个体的差异,以及尘世间的忧虑,所以我们今生的生活并不重要。让我们警惕、蔑视这凡尘的生活,满心期待永生吧!”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不负责任的言语2:http://www.yipindushu.com/zhichangchuangye/20421.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文字神奇魔力的展现09-20
2 串联汉字点滴,找出世界上最具经典意义的十句话09-12
3 经典句子,每一句都充满了喜感!09-12
4 作为领导力模型的营销09-12
5 重点聚焦客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