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父亲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他一路骑车,自己感觉很热,也就认为儿子会感到很热,所以就给儿子脱衣服。殊不知坐在自行车后架上的儿子,反倒是被风吹凉了的。
还有就是,父母常常希望子女去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事业。
我们多次见到这样的采访:某位草根出身的歌手,在某次比赛中一举成名。媒体就采访了歌手的父亲或母亲。这位父亲或母亲说,他/她年轻时就梦想成为歌唱家。
让子女去完成自己年轻时没有完成的理想,其实很多时候不过是一种浪漫的想法而已。第一,时过境迁,父母当年的理想职业,可能已经不是人们所认为的理想职业了;第二,子女毕竟不是父母的复制品,父母喜欢的,子女不一定喜欢。
希望能够子承父业,估计是留存于人类基因里的天性。无论动物还是植物,都有繁衍种群的本能。对于人类来说,这不仅包括生物属性的遗传,也包括社会属性的继承。但我们无论是从文艺作品还是在现实中都会发现,子承父业的情况并不普遍。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庄子·秋水》里的一个故事:“子非鱼"。庄子对朋友惠子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得多快乐啊。”惠子就说:“你又不是鱼儿,你怎么知道鱼儿快乐呢?”庄子马上反驳:“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快乐呢?”这个故事是很有哲理的,它告诉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怎么想,就认为别人也会这么想。我曾经用这个故事来阐述经济学里的“效用”概念。效用,是指物品或劳务是能够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那么,对于甲来说是有效用的东西,对于乙来说可能就没有效用,甚至有负效用。比如香烟,对于吸烟的人来说是有效用的,但对于不吸烟的人来说就是负效用。因此,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yipindushu.com
庄子的这个故事,从哲学的层次上说,也是对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反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被视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但你不愿意做的,就一定是别人也不愿意做的吗?所以即便是要帮助别人,我们要做的,是要知道"人所欲",也就是别人喜欢的、愿意的,而不能仅仅以自己的“所欲”或“所不欲”去衡量别人,甚至去要求别人。如果这样,就很可能“好心没办好事"。你是好心,希望为别人好,但你怎么就能肯定那也是别人所希望的呢?边界:关系思维若不同意,定要友好先来比较两个情景:情景一:有人找你帮忙,你认为他不太符合条件,基本帮不上。于是你很生气,说他就这么个条件,还想那样,也不照照镜子,这可能吗?结果当然是没有帮上忙。
情景二:有人找你帮忙,你认为他不太符合条件,基本帮不上。于是,你耐心地把情况分析给他听,并明确告诉他,靠你是帮不上这个忙的,希望他另想办法。但可以帮他试试,并尽快把结果告诉他,不影响他的事情。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种做法?如果你是找人帮忙的,你在这两种情景下会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再比较两种情景:情景三:有人找你帮忙,你一看完全没问题,于是非常高兴,并立马告诉他,这个事情,肯定能成,因为你条件太好了。
情景四:有人找你帮忙,你一看完全没问题,但你装出一副为难的表情,说:“现在情况已经大不一样了,想办这个事的人多着呢。虽然你条件不错,但估计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不过看在我们多年的感情上,我会全力帮你的,但你也要有思想准备。”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种做法?如果你是找人帮忙的,你在这两种情景下会有什么不同的感受?这可不是我随便编造出来的故事。因为我自己都遇到过,要么我是那个找人帮忙的人,要么我是那个给别人帮忙的人。
三十年前,我从浙江大学经济系研究生毕业,回重庆找工作。经人介绍,我找到某大型国企的董事长。因有人介绍,他对我很热情,不是在办公桌后接见我,而是起身,过来让我坐到沙发上。他拿着我的求职简介和证书,摇头晃脑地对我说:“哎呀人才啊,浙江大学的高材生啊。对于人才,如果不能安排一个合适的岗位,那就是不重视人才,罪过罪过。但我们企业现在,各个重要岗位都已经满了,你说这叫我怎么办呢?你的那位朋友也真是,给我出了一个难题啊。”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不对的事,别搞成习惯3:http://www.yipindushu.com/zhichangchuangye/20400.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深入剖析经典句子的内涵与魅力09-12
2 经典句子,找到自我的精神指引09-12
3 如何管理好对方的期望值?09-12
4 销售人员培训课程设置09-12
5 痛苦经历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