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婴儿开始,父母就应该教导子女服从父母的引导。事实上,孩子好像是天生的捣蛋鬼、破坏者。父母如果不能善加引导,不设限加以禁止,只要一把小锤子、小锯子、剪刀甚至一支蜡笔,就足够使家里的东西完全改观。不是窗帘破了,就是钢琴坏了,或者是墙壁涂抹得令人惨不忍睹。对不懂事的孩子来说,挖掉洋娃娃的眼睛,把易碎物品打破,扭转电视开关,把桌上的物品拉下来,都不过是玩乐的一种,并没有什么不对。
母亲不论家务多么忙碌,也要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把玩具交给孩子的时候,务必先把正确的使用方法反复地示范,细心地引导。如果孩子做得好,还要适时加以赞美,以加深其印象,养成习惯。给他蜡笔和纸张,也要告诉孩子,蜡笔只能在纸上涂画。除非确定孩子已经明白蜡笔的功用,否则只要孩子手中有蜡笔,父母就应该寸步不离地陪着。不能等到孩子到处乱画,才来责骂或体罚。如果孩子故意乱画,父母就要马上加以制止,并给予适当的处罚。服从并非人的天性,而是后天学习得来的习惯。父母在这个阶段,不可以过分严厉,以免抑制婴儿探索四周环境的好奇心,将来不可能发展出良好的创造力。但是一定要耐心地一步一步引导子女,使他们养成服从的好习惯。孩子有意见,要鼓励他说出来。因为我们的要求,并不是让子女盲目地服从,而是合理地顺从。所有的训练,都不能半途而废,应该持之以恒,才能形成习惯。这对孩子的一生,相信都有良好的功用。
孩子喜欢说“不”,父母不需要紧张,更不必生气。因为孩子嘴里说“不”,心里却不一定真的就“不”。如果能够循循善诱,将孩子教育成“站在不要的立场来要,才不致乱要”“不行不行才行,才不至于乱行”“没有意见、没有意见才说出意见,当然不会乱说”的典型中国人,岂非一大功德?尊重孩子是教养的态度,并不是目的。我们尊重孩子说“不”,也不应该忘记引导孩子作出合理的反应,以致孩子说孩子的“不”,我们做我们该做的事。
哲学家罗素说:“我六岁时,一切习惯及人格,都已确定。”我们的孩子不一定是哲学家,但是他们的基础却必须及早奠定,越稳固越好。
三到六岁是第一个关键
培养孩子的优美人格和健全体魄
福禄贝尔把幼儿比作花草、教师比作园丁,而学校则是儿童成长所需要的园地。他认为“越小的树木越需要栽培”,园丁努力培植幼苗,将来开花结果就更为美好。他说:“在这个时期,用很小的力量可以办到的,将来就算花百倍的力量也办不到。”许多父母,急切地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便是希望孩子能够获得良好的栽培。
我们建议:在孩子三岁以前,用心选择合适的幼儿园,并且使孩子养成入园前所需要的基本生活习惯以及打好语言方面的基础,使孩子顺利地入园,并且能够适应幼儿园的社会化过程。
孩子到了三岁以后,随着竞争和意识的发展,自我也跟着扩大起来。“这是我的”的意识逐渐由自己的身体扩展到周围所接触的人和物。三岁幼儿已经能够评价自己是好孩子或坏孩子、坚强或者不坚强。认为自己不是好孩子,就会故意顽皮捣蛋;而自认为不坚强的,也会按照不坚强的形象来表现。依据研究报告,父母的养育态度对孩子的自我意识具有十分密切的影响。父母抱持接受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严格地要求孩子遵守规则,容许孩子发表意见并且合理地加以尊重,孩子的自我评价就会较高。否则的话,孩子的评价水平就会降低。
孩子两岁时所特有的那种强烈自我主张,以及对别人的帮助表现拒绝的态度,现在看起来,正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一种过程,也就是通过反抗和拒绝的行为,来表明自己和别人之间不同意志的冲突,这对其三岁进入幼儿园所呈现的与人交往的行为颇有影响。同时孩子也借着男女身体上的差异,对性的区别产生兴趣,进而知道自己是男孩或是女孩,开始表现和自己性别相适应的态度和行为。但是,一切都在摸索之中,父母不应该以自己的尺寸来加以衡量,以免孩子受到压抑而引起不安,甚至为了怕受责罚而产生罪恶感。
父母最好明白,幼儿园的老师很可能三年换两个,充其量只能够从旁协助,孩子的教育责任,仍然在父母身上。孩子是自己的,好坏都由自己承担。三到六岁是人生的重要阶段,父母在这种重要时刻,除了付出大量时间以外,还要拥有爱心和耐心。因为孩子心目中“好”和“坏”、“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的标准是从父母身上学习得来的。我们可以说,孩子想要获得父母的爱,害怕受到父母的冷落和各种惩罚,就会积极地接受父母的标准。但是,孩子还有一种“以父亲为模范”或者“以母亲为典型”的“自居作用”。自居为父亲的男孩,即使父亲并不在场,也会学习父亲的模样,以父亲的习惯来规范自己,内心发出“应该做”或“不应该做”的呼喊,使自己做好事而不做坏事。父母的以身作则,在这个阶段更为重要,很可能影响子女的一生。
我们建议父母想一想:在孩子的心目中你是谁?是常常可以看到并且感觉到的最亲爱、最温暖的爸爸、妈妈,还是忙碌不堪、难以相处、什么也不关心的爸爸、妈妈?自己和孩子的状态是共处的,还是对立的?给自己一些反省,也就知道怎样做出合理的调整。
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爱护自己,还必须让孩子体会到自己是环境中的一分子,应该关怀身边的人、事、地、物,以培养孩子的优美人格和健全体魄。孩子爱自己也爱别人,信任自己也信任别人,这个社会,才能够发展成为人人快乐,且于人人有利的生存环境。
yipindushu.com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父母要教导子女服从父母的引导:http://www.yipindushu.com/zhichangchuangye/11946.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经典之句,回味无穷09-11
2 职场努力语录精选集09-18
3 【人格与男女2】09-12
4 经典句子:幽默经典,笑口常开09-19
5 【突然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