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可以去规划,决策可能会慎细,但“事、情”的开端呢?孙膑是一个策士,献计给田忌将军,一场赛马赢得了齐威王的千金赌注。孙膑最后成了兵法家,田忌逃楚,齐国名列战国七雄之首,故事讲到这里便成了终局。
【马呢?】
一场竞技,成事败事的都在那几匹马,但他们没有在历史上留下任何东西。除了有一个人曾经认真地观察过它们——司马迁的《史记》在写孙膑献计之前,还写道:“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以分成上、中、下三等。”而正是因为这种观察,孙膑胜了,成了诸子之一。
工程中的各个角色,在工程或成或败之后纷纷散去,成为下一局赛事中的、终将继续被遗忘的行动者。那些指挥行动的人,拍着脑袋,说着畅想,用着败了局的失败手法,或学着胜了局的得胜策略,试图挽救一个又一个所谓伟大的工程项目。
但是,马呢?田忌不是因为一个策略而得胜,孙膑不是因为一个策略而得名。一场赛事或者一个项目成败的关键之一,在于对角色的观察—了解他们,知道他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以及能怎么做。但像孙膑这样了解他们的人,却寥寥无几。
张良是位儒生,手无缚鸡之力。他找来一个大力士,做了一个百余斤重的大铁椎去刺杀秦始皇。结果因为力士无法分出秦始皇坐在哪辆车中,把铁椎扔到副车上,失败了。后来力士被缉杀,张良逃到下邳,得了侠士之名。再后来,张良追随了刘邦,成了一代名相和谋臣。yipindushu.com
张良活着,这很重要。
先求活而不是志死,是面临工程失败的第一选择。无论工程做得怎样,人还在,团队还在,就总还是有机会的。即使力士死了,再找一个,又死了,还可以再找;即使团队散了,再建,再散了,还可以再建。只要工程还在,就还可以有张良,也还可做张良。做张良的第一要素不是聪明,而是活得长,活得长就有机会;做工程的第一要素,也不是做得多好多漂亮多有成就,而是这个项目还在,这个产品还活着。
所以张良的目标一直都在。只要有这个目标在,今天可以找力士去刺秦以推翻暴政,明天可以随刘邦夺天下以立汉朝。总而言之,只要目标在,做什么事、用谁来做以及怎么做,都是方法问题。工程中也是如此,不要以为只有“程序员写代码”能做出产品,买来的也一样是产品,抄袭的也一样是产品,挖了人家的整个团队来,也一样拥有了产品。这些事例,在我们这个行业中全都是有的,是真实的成功案例。所以具体到一件工程决策,只要不违道德,就没有可耻;只要不违法律,就不算错误。
工程的目标明确,做事的法子就有权变;目标不明确,做得再多,力量再大,团队再好,也一样是把大铁椎扔错了地方。
出主意的是张良,做事的是力士;主意出错了,力士死了,张良活着。
不是笨死的。你周围没有一个人是笨人,大家都聪明。力士大概是肌肉发达许多,但这并不代表他头脑简单。也就是说,力士可以选择跳楼摔死,但绝不是因为他笨才跳楼。力士这样选择,总是因为他“认为这种选择正确”。正确与错误——亦即是非观,是一个人的基本性格组成。若一个人是非不分,那么,大概他也不会成为公司一员、坐在你旁边或进入你的团队。
你看起来“是非不分”的那个人,可能只是他判断“正确与否”的依据与你不同。
程序员所认为的正确,总是一个问题的最优解——这与程序员接受的职业训练有关。若程序员认为系统“有了”一个目标,就必将认为这是“唯一的一个目标”。若不是这样,他就会再努力寻找、一直寻找,因为他认为若不唯一,则必不是“最终”目标,而追求最终目标而不是阶段目标才是程序员的兴趣之所在。这一点倒是很像当年一挥手,便让三千童男童女入了海的秦始皇。对于秦始皇来说,唯一正确的解就是长生不死。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引言管理中的逻辑1:http://www.yipindushu.com/xuexifangfa/16461.html
推荐文章
09-13
1 【主要编程范式及其语言特性关系1409-13
2 让你在欢笑中充满正能量的文字!09-11
3 出租车出行平台推广宣传用语有哪些09-11
4 常用俗语大全及意思609-13
5 【节刺秦与灭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