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作为组织中的一个个体,我们需要知道:并没有人会关注“你的价值”。
对于公司,他们关注的是你对企业目标的价值;对于团队,他们关注的是你对团队目标的价值……类似于此的,只有在确定的目标下,才有确定的价值观,才有确定的价值。因此,“你的目标”才是“你的价值”的考核依据。而“你的目标”多数情况下是别人不关心的,所以也不要期望别人看到你的价值。
你应该感激那些关注“你的价值”的公司,这是不可多得的。但你尽可以感激这些得之不易的东西(甚至这也可能是假象),却不必期望可能得到它。因为,大多数情况下,HR(人力资源官)来找你只是因为你入职、调薪或离职。
他们并不会问问“你的目标”以及“你期望的价值”。
如果真的问了,他们也只是希望得到一个标准答案:你的目标就是实现公司的价值。
这是现实。yipindushu.com
【八】
没有人是傻子,爱公司是一个玩笑。
因为公司是一个组织,项目是一件事。只有团队是一群人——我们可以爱这群人,爱这个团队;我们也可以在团队中找到归属感,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方法、途径,并为此付出努力。然而,大多数团队的可笑之处在于:如果它认为“你在为自己努力”,那么它会鄙夷你的利已。因为我们的教育总是在说:要为了公司、为了产品、为了团队、为了项目……所以他们要么鄙夷你“为了自己”,要么无视你这样做。
其实,用人无过于四种境界,其一,我以已为器,认为一已之力便足够了,别人不堪一用;其二,我以人为器,就是把别人当成工具来用;其三,人以已为器,就是别人愿意把自己当成工具,粉身以报;其四,人以我为器,就是别人觉得做什么事都是在为他自己,而最终成就了你。
大多数个人,只是以已为器;大多数公司,只是以人为器。仅此而已。这也是现实。
【九】
团队的核心是人,项目的核心是事,产品的核心是物。三者是企业经营中的三个不同视角,不同的管理者从不同的视角入手,所持有的观点、采取的做法以及关心的重点也都不同。
工程是什么?工程是实现(上述三者中的以“事”为核心的)项目的一个可选手段。因为在本质上说,工程讨论的也是事,以及事的做法。所以传统工程,也包括其他领域中的工程实施所讨论的三要素,便是“(做事的)过程、方法与工具”。三种要素都集中反映了“所谓工程,就是通过‘工程化的法子’来实现一个具体的目标”这一事实。
“立一个项”是我们常见的对开始某个事务的一般性说法。但就某一件事而论,具体做这件事的方法是什么,才决定了这一方法是否可以工程化。如果一个方法原本就不能工程化——我们举例来说,它过于依赖于一人一技——那么非要讨论“这个项目是不是一个工程",在本质上就不成立。所以,公司大可以为种种事务而建立项目,但事事强调工程却并不见得可行(例如事事强调过程、流程、方法、工具化等)。
我们讨论的“人、事、物”三个方面都可以存在管理行为。仅其中的项目管理这一视角出发就有许多种不同的学派①,它们各自的关注点是并不相同的②。这些不同的学派,抑或说是不同的管理风格,也是适应不同的管理对象的。例如,一个管理者偏向于人际关系的梳理,那么他可能擅长团队建设与组织管理,但不见得能在生产型的项目管理中干得顺手,而且,当把他放在一个偏向“做事”的项目/团队中去的时候,①参阅《项目管理技术》2006.10,以及2007.01~11期“项目管理学派”系列文章,作者Rodney Turner,师冬平翻译。
②泛义的项目管理对“项目是‘事’”这个观点是并不完全认同的。相反,上述这些学派将工程化(做事的具体方法)、团队(做事的组织)、产品(做事的结果与效果)等全部纳入了“项目管理”这个概念集中。举例来说,权变学派事实是将关注点放在了“人-组织”方面,而营销学派则可能将关注点放在“物-市场”方面,如此等等。
他往往会显得过于官僚和权变。
“基于软件工程化的项目管理”是我们在本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就上面的讨论而言,这个命题总体是有许多背景限制的。例如:(1)是否有面向产品的组织结构;(2)是否是做事的团队;(3)项目对工程化是否有着本质的需要等等。最后,管理者在项目的不同阶段是否有适当的管理风格,例如将自己设定为Manager、Owner或Leader等角色,也是“做事的环境”所讨论的因素。但在这个问题上,既可以通过任人治事来解决,也可以作为对管理者自身素质的要求。
势者,利之所趋也。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到底是什么决定了铁打的营盘2:http://www.yipindushu.com/xuexifangfa/16423.html
推荐文章
12-16
1 2020年成人高考学习方法02-19
2 成人专升本学习方法01-25
3 如何学习ps技术02-04
4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01-24
5 好的学习方法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