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
金庸原本是把林平之作为政治人物来描画的:“在我设想时……林平之、向问天、方证大师、冲虚道人、定闲师太、莫大先生、余沧海等人也是政治人物。”仔细看,林平之排在哪些人的前面,就知道在作者心目中,政治家林平之占据何等重要的地位。“那些热衷于权力的人,受到心中权力欲的驱策,身不由己,去做许许多多违背自己良心的事,其实都是很可怜的。”
人生本身便充满了无常。金庸的小说中描写了很多人生的苦难。父母早疫、情路艰辛、颠沛流离、蒙冤受苦、家破人亡、山河飘摇等等。
苦难并不妨碍侠客的成长,更不妨碍内心的修行,或者说,苦难本身就是人性的试金石。向善处去,人性的光芒辉耀千古;向恶处去,人性的污浊遗臭万年。追求本没有错,任何人的内心都有各色抱负,然而重要的是能诚其意,正其心。希腊先哲柏拉图曾说:“意志不纯正,则学识足以为害。”武功高下与内心修为戚戚相关。 文学创作中常有心不欲然而笔使之然的情况,也就是作者一旦设定了人物的性格基调,赋予人物特定的背景和环境,人物就会按照一定的方向成长,不再完全由作者说了算。据说金庸在创作小说时就是这样,往往不能预知笔下的人物未来命运会是如何,而只能根据他们的性格,一步步展开故事。人性的成长和转化,有它自己的节奏和韵律。 ((连城诀》里被落花流水四大高手联手伏击的血刀老祖原本臭名昭著、极凶极恶。然而令人咋舌的是,在白雪皑皑的世界里,血刀老祖的形象越发高大,“落花流水”四个当世英雄却越发显得猥琐渺小,最终被打得“落花流水”。仅“剩“下来的花铁干面对已然不堪一击的血刀老祖,最终将人性的卑微怯懦展露无遗。他在求生欲望的驱使下被血刀老祖的心理战击垮,哪有半点侠士的风范。而血刀老祖毙命之后,在众人面前,花铁干又俨然成了斩杀恶人的大侠客,实在是讽刺至极。 任我行的一个小例子也极具讽刺意义地印证了心随境转、人性变化的扑朔迷离。任我行不是君子,然而也并非极恶之人,他达不到方证大师冲虚道长的圣贤境界,相比于岳不群之流,却不知道要可爱了多少倍。 任我行刚从东方不败的监狱中出来时,对东方不败的个人迷信十分不满,上官云一见他就说:“教主千秋万载,一统江湖。”任我行当时挖苦:“什么千秋万载,一统江湖,当我是秦始皇吗?”但重当教主后,他又“忽然觉得倘若真能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确是人生至乐,忍不住又哈哈大笑。这一次大笑,那才是真的称心畅怀,志得意满”。原本拒绝的,却又变本加厉地追逐,只因境遇变了,心态变了,人性也便迷失。 虽说泰山易改,禀性难移,但人生在世,无时不在运动变易之中,内在的识见、悟性,外在的触发、引导,使人本性中的正邪善恶不再是以前那样固若金汤,而是随时随地发生扑朔迷离的异向转化:正未尝不可以变邪,恶未尝不可以变成善,爱未尝不可以变成恨,丑未尝不可以变为美。而变化的根源,便更加扑朔迷离,可以追溯到人本性中的善恶根性,可以探究到成长路上每一个关键的节点,也可以叩问当下的心绪意态,一念善便善,一念恶便恶,有时甚至没什么道理可讲。 “随处出生、当处灭尽”的人,生而有需,需而有欲,人欲具有自然性、必然性、普遍性、合理性,因此自在人性原本无所谓善恶、正邪或美丑。需索不得,欲求未足,人性便会沿着不同的轨迹运行,遇恶即转,逢善便化,裂变与转化的方向并无成规定律可循。人性的发展更多的就是在与自身欲望相斗争的过程中的发展。而在满足生存与发展的各种需求,平衡个体与群体的各种关系的过程中,自为人性开始在外界环境的触发下发挥积极的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既可以造就“善”,也可以造就“恶”。这种人性转化的主客观动因,既为它创造高尚正义辉煌提供了无限机遇,也给它犯下各种错误准备了形形色色的陷阱。 三、无违天人的对立同一人类只要存在一天,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精神上,他的变化都不会停止。作为整体的、根本的人性变化虽然缓慢,作为个体的、表象的人性特征却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变。金庸先生以极其丰富的武侠人物形象,为我们提供了解读人性的标本,夸张、变形、隐喻之中,仍能让我们触摸到人性由二元对立而走向悖论同一的真谛。 如果说众多主角或配角都能相对容易的贴上一个人性的标签,或善或恶,或正或邪,或美或丑,即便在其命运流程中充满了扑朔迷离的人性转化,读者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握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情性转折,但惟有一个人物,让人啼笑皆非、无从下手,这就是有“反英雄”“反侠客”之称的韦小宝。 胸无大志却什么大事都做了的韦小宝,出身于妓院,熏染于市井,一身惫懒、油滑、贪婪、狡狯模样。他不学无术,文不能吟诗作赋,甚至说不全一个“驷马难追”的成语,武不能安身自保,只能靠一把匕首、一件宝衣、一套神速的逃跑技术,加上石灰、蒙汗药、化尸粉而逢凶化吉、战无不胜。他油嘴滑舌、见风使舵、溜须拍马,极尽机警权诈之能事,而且贪财好色,嗜赌成性,不知廉耻,不懂伦常,走到哪里都大肆敛财,敲诈勒索,贪污腐败,狂追女人不惜横刀夺爱,花天酒地全无半点斯文。遑论满嘴秽语,一肚子鬼主意,而且精于官场权术,政治阴谋。以一个地道的流氓小痞形象混迹于官场、情场而能“通吃”,韦小宝的确具足反讽意味,代表了一些国人显而易见的劣根性,鲁迅笔下阿Q的精神胜利恐怕远远不能与之相比。但这样一个满身积污纳垢的人物,在金庸笔下却成就了多少英雄豪侠、忠义之士也未能成就的伟业,在读者心中也占据了多少大牌角色、风流人物也未能占据的地位,情由何在呢?除了金庸以喜爱之心、游戏之笔而进行的活灵活现的外部塑造,恐怕只能从韦小宝极其多样和多变、充满悖论而又绝对同一于自身的人性视角去考察。 其一,他一方面狡诈权变、诡计多端,一方面又真情流露、极尽真诚。韦小宝与康熙少年时代结下的情意之所以能一直得以延续,与他这份真诚情意密切相关。他当天地会香主,做神龙教白龙使,其实全在康熙掌握之中。而康熙之所以在利用的同时有一份纵容,是因为“这小子便有千般不是,对我毕竟有忠爱之心”。当他决定冒着被灭口的危险向康熙吐露太后寝宫的秘密时,他“握住了康熙的手,颤声道:‘小玄子,我再叫你一次小玄子,行吗?”’接下去,他说:“有一件机密大事,要跟我好朋友小玄子说,可是不能跟我主子万岁爷说。皇上听了要砍我的脑袋,小玄子当我是朋友,或者不要紧。” 对自己的角色、地位、险境、后果都有明智判断的情况下,仍能冒死相告,这就把韦小宝同一个真正的名利之徒、险恶之人区别开来。而面对师父陈近南的死,韦小宝流露出的痛苦也十分令人感动,一直都在滑稽幽默谐谑气氛中的他不禁悲从中来:韦小宝哭道:“师父死了,死了!”他从来没有父亲,内心深处,早已将师父当成了父亲,以弥补这个缺陷,只是自己也不知道而已,此刻师父逝世,心中伤痛便如洪水溃堤,难以抑制。原来自己终究是个没父亲的野孩子。 【——《鹿鼎记》】 纵使顽劣,孩童之心毕竟稚弱可怜,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其实一直都是这个少年内心的隐痛,读者不能不寄予一份同情怜惜。 其二,他一方面见风使舵,机警油滑,周旋于官场时进退有度、游刃有余,一方面不惧艰险,坚韧不拔,为情为爱热诚一片,甚至具足英雄气概。为人所不齿的是为了追求阿珂,他耍尽手段,捉弄情敌,逼婚蒙骗,无所不用其极。但他所表现出来的死缠烂打、不惧生死的精神倒也痴心可嘉:阿珂大怒,喝道:“到了此刻,你还胆敢向我风言风语?”纵身而前,举刀向韦小宝头顶砍落。 韦小宝大骇,急忙跃开闪避。阿珂喝道:“你走不走?”韦小宝道:“你就算将我碎尸万段,我变成了鬼,也是跟定了你。” 面对西藏喇嘛的大刀,他横下一条心:“一夫拼命,万夫莫当。为了要娶你做老婆,只好拼命了。” 韦小宝见到刀光闪闪,实是说不出的害怕,心想倘若他当真一刀砍在自己头上,别说脑袋一分为二,连身子也非给剖成两片不可。只是一来不能真的跟这喇嘛动手,除了使诈,别无脱身之法;二来他好赌成性,赌这喇嘛听了自己一番恐吓之后,不敢砍自己脑袋和项颈,这场赌,赌注是自己性命。 【——《鹿鼎记》】 便是对阿珂的妈妈、绝世丽人陈圆圆的倾慕,虽有悖伦常,却因真情流露而并无猥琐不堪之感:韦小宝不明她话中所指,但见她微笑时神光离合,愁苦时楚楚动人,不由得满腔都是怜惜之意,也不知她是甚么来历,胸口热血上涌,只觉得就算为她粉身碎骨,也是甘之如饴,一拍胸膛,站起身来,慷慨激昂的道:“有谁欺侮了你,我这就去为你拼命。你有甚么为难的事儿,尽管交在我手里,倘若办不到,我韦小宝割下这颗脑袋来给你。”说着伸出右掌,在自己后颈中重重一斩。如此大丈夫气概,生平殊所罕见,这时却半点不是做作。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经典武侠哲学思想大全合集精选19:http://www.yipindushu.com/wenxue/9991.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从依赖到独立309-12
2 经典句子,绽放思想的璀璨烟火09-12
3 经典句子,感悟人生的智慧结晶09-12
4 经典句子:经典语句的哲理之光09-12
5 世界经典名著名句名段合集精选大全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