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倚天屠龙记》】
一首((无俗念》词,当真把小龙女的一袭白衣、清冷性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其貌美,其气清,其才卓,其情绝。对生死大事,小龙女一出场就令人无语惊奇——杨过舍命维护孙婆婆的情形,她都瞧在眼里,见他眼中满是泪水,点了点头,道:“人人都要死,那也算不了甚么。”
【——《神雕侠侣》】
几番出生人死,重伤无望之际,她亦能参透禅机,悟得“蛋破生鸡,鸡大生蛋,既有其生,必有其死”的道理。其性也冷,其心不哀——“这些雪花落下来,多么白,多么好看。过几天太阳出来,每一片雪花都变得无影无踪。到得明年冬天,又有许许多多雪花,只不过已不是今年这些雪花罢了。” 【——《神雕侠侣》】 将生死参透了、悟开了,世上便无难事忧心。小龙女纵便处身江湖,也不忧惧,不怨尤,不离本性,不理俗念,其清绝脱俗从各个方面体现出来。与杨过是师徒关系,相恋成婚原本就突破礼教大防,而小龙女更是失去了贞操,在视名节如生命的封建社会简直无法苟活,但周遭的阻挠包括郭靖的偏激反应从来都没有被她放在心上,甚至绝情谷底十六年的漫长隔绝也从未消减过她对杨过的爱,只是,她的爱的表达那么清淡自然,那么随性如意——忽觉得一只柔软的手轻轻抚着他的头发,柔声问道:“过儿,甚么事不痛快了?”这声调语气,抚他头发的模样,便和从前小龙女安慰他一般。杨过霍地回过身来,只见身前盈盈站着一个白衫女子,雪肤依然,花貌如昨,正是十六年来他日思夜想、魂牵梦萦的小龙女。 【——《神雕侠侣》】 2.师法造化,齐一物我佛家的最高境界是四大皆空,道家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也就是说人道与天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人与万物,都是自然之子,人的精神境界应该像冯友兰所描述的天地境界一样,懂得知夭、事天、乐天、同天。大道至简,很重要的一种体现就是把自己还原到广阔丰盛的大自然中去,达到忘我无私的精神境界。达到这种精神境界的人,他的心与世间万物息息相通并融为一体,对自然界的所有事物都充满至诚至善的敬意,以天地万物为师,活得率性自在、洒脱安然。 众生有灵,草木含情,人与动物的关系,最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陶渊明),如果说郭靖与双雕之间还是主人与所豢养的动物之间的关系,有主副高低之别,杨过则与神雕建立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在情感上、位置上均趋向于平等一致。神雕引他发现重剑,赠他蛇胆大补,督他勤学苦练,辅他出入疆场,亦慈亦严,让人惊叹和感动。其中逼他在山洪中练功的场景,实在是对物我齐一的赞美,是对自然伟力的讴歌——神雕伸嘴拉着他衣襟,走向溪边,似乎要他下去。杨过奇道:“下去干么?水势劲急,只怕站不住脚。”神雕放开他衣襟,咕的一声,昂首长啼,跃入溪中,稳稳站在溪心的一块巨石之上,左翅前掮,将上流冲下来的一块岩石打了回去,待那岩石再次顺水冲下,又是挥翅击回,如是击了五六次,那岩石始终流不过它身边。到第七次顺水冲下时,神雕奋力振翅一击,岩石飞出溪水,掉在右岸,神雕随即跃回杨过身旁。杨过会意,知道剑魔独孤求败昔日每遇大雨,便到这山洪中练剑,自己却无此功力,不敢便试,正自犹豫,神雕大翅突出,刷的一下,拂在杨过臀上。它站得甚近,杨过出其不意,身子直往溪中落去,忙使个“千斤坠”身法,落在神雕站过的那块巨石之上。 【——《神雕侠侣》】 耐心精准的示范,严格细致的督导,甚至还有慈母般的关怀照顾,杨过得遇神雕,幸甚至哉!一代大侠的塑铸,便在师法造化、齐一物我的境界中完成! 当然,神雕只是一种拟人化的存在,和真正的“齐物论”意指甚远。 陶渊明在《形影神赠答诗》中早有慨叹:“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人总是更在意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历史上造成了很多豪迈的僭越,无知的破坏。殊不知,人能师法造化、妙合自然实属不易,若能去我去欲,达到以物观物、物我两忘的程度,就几近于悟道了。 3.心无挂碍,超脱成败人越是锱铢必较地计算,蝇营狗苟地钻营,越是远离大道,陷入名缰利锁、成败得失中不能自拔。大道至简的智慧,是要人远离喜怒爱恶忧思恐,面对千曲百折的人生境遇,乃至很多突如其来的灾难或变故时,能够从容中道、淡定洒脱。就像((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被朱长龄左一个阴谋右一个诡计地陷害,乃至凶相毕露一路追杀,不得不在坠崖后钻进一个山洞——张无忌满心喜欢,见草地上有七八头野山羊低头吃草,见了他也不惊避,树上十余只猴儿跳跃相嬉,看来虎豹之类猛兽身子笨重,不能逾险峰而至。他心道:“老天爷待我果真不薄,安排下这等仙境,给我作葬身之地。” 【一《倚天屠龙记》】 强敌在后,生死未卜,张无忌反倒安之若素,甚至心生喜悦和感激,真是一个置生死于度外,得天佑于自然的福德圆满之人。从白猿腹中偶得《九阳真经》后,他甚至也并未欣喜若狂或者急不可待,而是放下急躁、冒进、畏葸、犹疑等等心念,持着“成固欣然、败亦可喜”的念头,以最快速度、最佳效果练成了武功——他心无挂碍,便将三卷经书放在一处干燥的所在,上面铺以干草,再压上三块大石,生怕猿猴顽皮,玩耍起来你抢我夺,说不定便将经书撕得稀烂。手中只留下第一卷经书,先行诵读几遍,背得熟了,然后参究体会,自第一句习起。他心想,我便算真从经中习得神功,驱去阴毒,但既被囚禁在这四周陡峰环绕的山谷之中,总是不能出去。幽谷中岁月正长,今日练成也好,明日练成也好,都无分别,就算练不成,总也是打发了无聊的日子。他存了这个成固欣然、败亦可喜的念头,居然进展奇速,只短短四个月时光,便已将第一卷经书上所载的功夫尽数参详领悟,依法练成。 【一《倚天屠龙记》】 人的忧愁烦恼,甚至很多疾病,都与心理状态有关。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像张无忌这样的侠中君子,对天道运行有着出自本性的顺应,并由于毫不违拗本性的顺应而超脱了成败的忧惧、得失的困扰,而达到如实自然的程度。包括他的武功,臻于大成之境时,连张三丰这样的武学宗师,也无法判断他的武学门派、修为深浅,因为张无忌由实返虚,自真归朴,举止、眼光、脚步和语声都与常人无异了。 4.乐天安命,随缘随喜人最宝贵的特质是有情有思,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人最大的苦痛烦恼恰恰来自这情这思,所谓“甚念伤吾生”。各种各样的情思总是伴随各种各样的际遇而来,时、境、人、事一改变,人的思想感情就会随之摇荡波动,翻苦扬乐。幸好,人的一切感受都是主因助缘,如果能以清净心、随喜心面对熙来攘往的大干世界,在各种各样的挫折、苦难面前,努力应对之外懂得一个“转”字,转心转念,剥离一些负面的定义、标签,发掘一些正向、有益的价值,就能做到“乐天而知命,故不忧”(《周易·系辞上)))。金庸小说中有很多人物都具有这种乐观、旷达的思想,尤以段誉最具代表性。 表面看,段誉是个才情四溢的“痴儿”,学易、下棋、苦恋王语嫣。 实际上,正是这种“痴”,助他超脱了一切功利、心机,至真性情中充满仁爱和欣悦,想哭就哭,想笑就笑,见了母亲能撒娇亲昵,危急时刻敢舍生取义。他贵为王子却没有一点骄矜自傲、权谋野心,流转江湖而全无丝毫仇杀概念、门派之见。可以说这是一个痴而不贪、痴而不偏、痴而不执的极品隽男,俊逸风流而不轻薄放浪,狼狈至极而能和瑞庄严。 无量山谷底、万劫谷石屋,已是一番又一番生死考验,给鸠摩智擒到江南之后,段誉又遭王夫人“砍去手足、挖了双眼”的威胁,还被逼着做起花匠来——幸好他天性活泼快乐,遇到逆境挫折,最多沮丧得一会儿,不久便高兴起来。自己譬解:“我在无量山玉洞之中,已拜了那位神仙姊姊为师。这位王夫人和那神仙姐姐相貌好像,只不过年纪大些,我便当她是我师伯,有何不可?师长有命,弟子服其劳,本来应该的。何况莳花原是文人韵事,总比动刀抡枪的学武高雅得多了。至于比之给鸠摩智在慕容先生的墓前活活烧死,更是在这儿种花快活千倍万倍。只可惜这些茶花品种太差,要大理王子来亲手服侍,未免是大才小用、杀鸡用牛刀了。 哈哈,你是牛刀吗?有何种花大才?”又想:“在曼陀山庄多耽些时候,总有机缘能见到那位身穿藕色衫子的姑娘一面,这叫作‘段誉种花,焉知非福!”’——《天龙八部》几番遇难成祥,数度逢凶化吉,天大的福缘恐怕正来自天性的达观。 委运随缘的人,看起来有些消极,有些不思进取,实际上焉知不是大智者、大赢家?得与失、成与败、幸与不幸,都不能用同一个外在的标准去衡量,而终极的欣悦、安然、幸福都是如一的,简单而纯粹,就是内在的一种圆融丰满的感觉。所以,凡人转境,圣人转心。 二、道的独立周行:简为尽境,混沌如一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就是道的周而复始、守弱微行的运动规律及其无为而为的无穷妙用。最高的道都是至真、至朴、至直、至简的体现,有如赤子之心,“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 昏昏沌沌的背后,恰是海纳百川、壁立千仞,也是由博返约、万物所归。 生而为人,原本应有一颗赤子之心。它能让人聆听自己内心最本真的声音,调和自适地存于天地万物之间,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但人往住在成长的过程中染上人间烟火、世事沧桑,于是背离了自己的本性,对很多身外之物趋之若鹜,一身浮躁,满目铅华,结果越活越累,求的越多得的越少,关系走动越近心的距离越远。殊不知活得越简单,越能够回归大道的本源,越无欲无求,越能够体验到生命本来的意义。若使身边无事、心中无垢、影上无尘,谁敢邀堂堂而击正正,谁能携真真而乱纯纯? 1.以真感真,直行无碍金庸先生笔下的郭靖,原本是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人物。除了乾健威猛、至刚至阳的一面,他亦有坤厚载物、诚笃柔和的一面,《周易·坤卦》中的“直、方、大”三字,恰好可以概括其浑朴善良的天性。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人心与人心的感应莫不如此。从郭靖的眼睛和心胸看去,武林中的争霸也并非都是意气之逞、名利之争,更深一层的用心恐怕也只有他这样的大英雄才能以心相感一郭靖涨红了脸,答道:“我想,王真人的武功既已天下第一,他再练得更强,仍也不过是天下第一。我还想,他到华山论剑,倒不是为了争天下第一的名头,而是要得这部《九阴真经》。他要得到经书,也不是为了要练其中的功夫,却是相救普天下的英雄豪杰,教他们免得互相所杀,大家不得好死。”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经典武侠哲学思想大全合集精选13:http://www.yipindushu.com/wenxue/9988.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希腊神话的少儿版故事24109-12
2 经典句子,开启心灵的智慧大门09-12
3 世界经典名著名句名段合集精选大全3709-12
4 北欧儿童文学的特色与成就309-12
5 经典句子,让你成为有思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