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故事书(即连环画,为了论述方便,下文有时称连环画)以及刊载图画故事作品的儿童文学刊物的兴盛和发展,是20世纪法国儿童文学的一个重要现象,这类作品及其刊物的发行量事实上已经超过了其他任何一种传统儿童文学样式。
图画故事书是一种以小方块的绘图连缀而成、以图为主、图文并茂的文学表达和叙述样式。它与传统文学以文字为主的叙述样式有了很大的不同,因此在法国,一些文学研究者将其与歌曲等放在一起,视之为簇拥“在文学的周围”的“副文学”。414图画故事书具有图文结合、有利于各种想象和思维创造及表义上的模糊性、令人情绪愉快的幽默感等等特点,因而受到了各种年龄读者的普遍喜爱。它更是儿童们爱不释手的读物,它让儿童借助画面而不仅仅是文字来接触、阅读文学作品,这对儿童文学的普及与推广,显然是有好处的。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一批第一流的连环画作者就已成为儿童文学作家队伍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路易·福尔通(LouisForton,1879—1934)、阿兰·圣-奥冈(AlainSaint-Ogan,1895—1974)、保尔·富歇(PaurFaucher,1898—1967)、让·德·布伦霍夫(JeandeBrunhoff,1899—1937)与洛朗·德·布伦霍夫(LaurantdeBrunhoff,1925—)父子、邦雅曼·拉比埃(BenjaminRabier,1869—1939)是最有成就的连环画作者。路易·福尔通在1908年至1934年期间,一直不间断地在《妙笔》周刊上发表连载的图画故事《懒东西》;阿兰·圣-奥冈绘制的共达几十册的《人与跳蚤》被评论界看作是法国乃至欧洲第一批真正的连环画;保尔·富歇创作的《海狸老爷画册》《海狸老爷的作坊》《野鸭子普卢夫》《棕熊布尔于》是他320多种不同类型的连环画作品中的杰作,他后来获得了1962年欧洲儿童图书奖;德·布伦霍夫父子塑造的小象“巴巴尔”更是法国家喻户晓的名字,据说,每4个法国人中就有1人会讲“巴巴尔”的故事,“巴巴尔”还在电视上与广大观众见面,并被译成15种文字在各国广泛流传;邦雅曼·拉比埃的50多种连环画也是孩子们十分喜爱的畅销作品。
在此期间,22岁的乔治·雷米(GeorgeRemi)以埃尔热(Herge)为署名,于1929年在比利时塑造了这一时期重要的法语图画故事书中的人物形象——丁丁。丁丁在与他寸步不离的小狗米尤的陪伴下出现在布鲁塞尔报纸《二十世纪》的增刊上,这个增刊的名字叫《二十世纪的孩子》。它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延续了很久。其画册的销售量从1939年前的每年7000册,到1978年时超过了平均每年250万册。1978年,画册的累计印数达到了5500万册。这部作品成为连环画中的法国-比利时学派的重要代表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为制止美国连环画的大举“入侵”,创造法国自己的连环画作品进行了很大的努力,《记者丁丁》《斯皮尔鲁》《向导》等大型连环画周刊都拥有大量的读者。其中《向导》周刊就是《小尼古拉和他的小伙伴们》的作者戈西尼与达尔戈(Dargaud)一起于1959年创办的。1961年,法国建立了连环画俱乐部(后改建为图画文学研究中心)。从1961年至1967年,图画文学研究中心举办了许多活动,其中包括一系列的书展、学术讨论会、国际展览会等。这些活动为法国连环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进入70年代以后,连环画更是在儿童乃至成人读者中风行一时,它也成了出版商的重要财源,并且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有人甚至认为:“人们可以说,连环画代表着70年代法国文化的核心。”(伊夫·弗雷米翁语)1970年至1985年,的确是法国连环画表现突出的15年;连环画轻而易举地就压倒了同时期的各种其他类型的畅销书。剖析这一时期的法国连环画,可以看出这一领域与整个当代法国儿童文学一样,也经历着一场重大的文学变革。 一、从内容、题材上看,这一时期的法国连环画进入了一个冲破禁区的开放时代:从科幻作品到电视系列连环画,从摇摆舞到神奇的鬼怪故事,从古典主义的历史题材到风靡一时的骑摩托冒险,从美国西部故事到冷战,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内容包罗万象。但不管哪种题材的连环画,都或多或少跳出了传统叙事连环画的模式,都表现了弃旧图新、不满现状、期望变革的倾向。 二、连环画中的文字解释越来越少,倾向于只用一张张图画来表现整个故事。很多连环画作者认为,画面足以表现一切,无须再用文字加以说明。不仅儿童连环画,就是供青少年和成人读者阅读的连环画,也表现了这一趋向。 三、连环画出现了成人化的倾向。专供儿童阅读的连环画在整个连环画作品中所占的比例明显下降。并且由于越来越多的家长为孩子选购连环画,儿童实际上已没有选择的自由。而成年人与儿童的兴趣事实上是很难统一起来的。这种状况自然会引起出版商和作者的连锁反应,从而去迎合成年人的爱好。很多人对儿童连环画锐减和连环画成人化的倾向感到遗憾,担心儿童连环画正在消亡。 四、在表现手法上,通常采用两种不同的表现方法:大部分作者采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他们的连环画笔法细腻、形象逼真、内容诙谐幽默。他们塑造的形象经常是面目滑稽、不修边幅、衣服肮脏不堪的各种人物。另一些画家则采用表现主义手法。他们绘制的连环画,色彩鲜明、强烈而令人感到刺激和跳跃,线条和笔触大胆奔放、粗犷有力而令人感到动荡不安,形体因扭曲、夸张而变形失真。他们把绘画看作是画家情感的流露,而不是自然的模仿。 五、科学幻想连环画的比重上升。据统计,每发行的4册连环画中就有1册是关于科学幻想题材的。《向导》《吼叫的金属》等画刊上刊登的科学幻想连环画,将科幻与荒诞的神话故事混杂在一起,很受读者欢迎。 六、大型周刊衰落,系列连环画崛起。这是商业化倾向日益严重造成的直接后果。各种大型周刊因经济原因相继停刊,但是月刊、短篇连环画、小画册,尤其是系列连环画开始兴旺起来。系列连环画题材新颖、情节生动、引人入胜,作者、读者和出版商都欢迎这种形式的连环画。415 但是据报道,416进入90年代,西班牙、英国、意大利等国的连环画坛人才辈出,富有诗意、标新立异的流派不时产生,而法国的连环画土地上,新苗不多。20年前,专门发表连环画作者处女作的杂志很多,但是,自从《向导》《记者丁丁》和《马戏团》等发表园地销声匿迹之后,能发表连环画作品的杂志寥若晨星。尽管1990年有549部连环画作品出版,但是其中新人新作寥寥无几。 另外,连环画家为了很快地传递信息和发表作品,往往不能精心创作,这势必影响作品的质量。从读者群落看,儿童和青少年已很少看连环画。连环画成了成人的读物,供少年儿童阅读的连环画少得可怜。波尔多大学一位研究人员说:“连环画应该保持它的原有特色。连环画家别忘了广大小读者。”目前,一些连环画家已意识到这一点,开始为少年儿童创作图画故事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连环画袖珍本销路看好。《我看过的连环画》袖珍本已售出400万册,这使得创作者大为振奋,也使出版商大为惊讶。 与童话、小说等儿童文学传统的强势体裁相比,儿童诗的艺术积累和影响力似乎就处于一种弱势地位了。这种情形在法国也同样得到了验证。“法国诗人文学家极力地在风起云涌的诗坛,建立自己的诗歌殿堂,似乎不曾刻意为儿童创作诗歌。”4171975年,诗人、出版家皮埃尔·塞格斯(PierreSeghers,1906—)主持的出版社出版了一部由米歇尔·戈松(MichelCosem)主编的《发现法国诗》,选录了中世纪至当代97位诗人的426首诗,供8岁至14岁的少年儿童阅读,不过,这426首诗并非都可以朗朗上口或文意晓畅易懂,换句话说,少儿读者并非都能接受这些诗作。此外,加利玛出版社出版的青少年图书中的诗丛分为山、海、树、鸟、禽、兽、城、乡等类别,分别选辑自成人诗作。对于这种现象,台湾的法国儿童文学翻译家、研究者莫渝认为:“类似这样以‘宜于儿童青少年的诗选’为标准,固然有提升阅读欣赏的效力,但过分趋向成人化,可能造成某种弊端。”418比较而言,20世纪法国儿童诗创作中也出现了一些比较纯粹的适合儿童阅读的儿童诗歌作品,尽管这类作品并不是很丰富。 诗人古尔蒙(RemydeGourmont,1858—1915)的组诗《西蒙》是非常柔美清新的抒情诗,对大自然有相当轻巧的描绘和真挚的礼赞。试看《河》的片段: 河是鱼和花的母亲 是树鸟香色的母亲; 它给吃了麦粒又飞往 遥远地方的鸟儿喝水; …… 河是森林的母亲,美丽的橡树 用叶脉由清澄的河床汲取水分。 下雨时,河把天空变得像怀孕一样, 那是河升到天上,又落下来; 河是十分有力又纯洁的母亲。 河是整个大自然的母亲。 这里只摘引了诗歌的几句。作者用清新的语言、别致的拟人手法和深挚的情感,赞美了自然(河流)的宽广有力、纯洁美好。这是十分适合小读者欣赏的作品。 诗人纪尧姆·阿波利奈尔(GuillaumeApollinaire,1880—1918)发表过富有奇趣的童话诗集《异教首领及其一伙》(1910),情调凄婉,据说差一点获得1910年度的龚古尔文学奖。他的《动物诗集》(副标题为“奥菲斯的侍从”)于1911年问世,其中的30首诗都是只有几行的短诗,分为兽、虫、禽、鱼四类,每类开头由奥菲斯(希腊神话中的音乐家)领唱。这些短诗都是描绘非常有人情味的动物的象征意义,诗句充满幽默诙谐感。如: 时间的小鼠啊!趁着黄金年华 你们一点一滴地啃噬我的生命。 天啊!我行将二十八岁 还在苦熬中指望。 ——《小鼠》 工作可以致富。 穷诗人啊,努力工作吧! 无止息的辛劳,毛虫 才能蜕化成华艳蝴蝶。 ——《毛虫》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因斑疹伤寒死于纳粹集中营的诗人罗贝尔·德思诺斯(RobertDesnos,1900—1945)善于以口语、俚语入诗,诗句相当儿语化。他的诗语词浅显,较少变化,仿佛识字不多的孩子的口语。经过翻译,原诗的韵律、特色有所损失,但这里仍不妨举一个例子: 卓纳东队长, 十八岁时候, 有一天在远东某岛上 捕获一只塘鹅。 卓纳东的塘鹅 某天早晨,下了一个全白的蛋, 生出一只塘鹅 十分类似第一只。 这第二只塘鹅 轮到它,下了一个全白的蛋, 必然地,由此 发生同样的另一件事。 这件事长久地发展下去 要是人们事先不炒蛋的话。 在20世纪法国为儿童写作过诗歌的诗人中,雅克·普雷韦尔(JacquesPre-vert,1900—1978)是较重要的一位。他早年加入了超现实主义诗人团体,1930年与这一流派分道扬镳,完全致力于电影剧本、歌谣和诗歌的创作。他的诗逸兴驰骋,幽默诙谐,其中不少适合孩子们欣赏。普雷韦尔认为:“诗,是人们梦到的、想象的东西,是人们想要且可以得到的东西。处处是诗,一如上帝无所不在。诗,人生最真实,最有用的别名之一。”因此,他的诗,就是他的人生观,他的日常生活及其感受的记录。例如他曾这样写道: 假使你用 正常眼睛 还看不到 并不难看到的风景 那是因为你的眼睛 可能 有了毛病 是的,只有美丽的眼睛,才能看到美丽的世界。 最能代表普雷韦尔的诗与性格的,是那首《我就是这样子》。诗歌仿佛是一个个性倔强的孩子的自白:“我就是这样子/我就是这副德性/当我想笑的时候/我就哈哈大笑/我爱喜欢我的人/这不该是我的缺点吧/要是每回我爱的人/都不相同/我就是这样子/我就是这副德性/你还要我怎样/我天生就逗人高兴/而这是无法改变的/我的鞋跟太高/我的身子过挺/我的胸部太硬/我的眼珠过青/还有/你能如此做吗/我就是这样子/我为喜欢我的人高兴”。 “儿童诗”除了有“儿童们读的诗”的含义之外,还有“儿童们写的诗”的意思。在法国,儿童写作诗歌的现象也很普遍。台湾翻译家莫渝曾从法文翻译过不少由4岁至13岁的法国儿童创作的诗作。这些诗歌题材广泛,情感丰富,想象纯真,叙事性浓。如12岁的冉·绿克的《友情》表达了孩子们对和平、友情和博大的爱的世界的讴歌和向往:“我们跑着,唱着,舞着/在友情之火的周围/不论你们是黄种人、黑种人或白种人/伸出你们的手,形成/可以绕遍世界的土风舞圆圈/冒险地出发/到鲁滨孙岛/或是某个虚构的国度/女孩和男孩,手拉着手一齐走/内心唱着歌/但别扯断友情之绳/别弄熄/和平的火焰”。11岁的阿穆里的《衰颓》则表达了对于人类生存环境遭破坏、生态恶化的现实的关注和忧虑:“……成堆的乌云/在世界上降低/消失的河流/不再有水/地平线只是灰尘/群鸟鸣唱/松鼠舞跃/都没有了/一个大自然/纯真的/刚死在/人类的/愚蠢下”。法国的孩子们以他们纯真而又独特的歌吟,不仅表达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关注、理解和憧憬,而且也充实、丰富了20世纪法国儿童诗歌的艺术创造和累积。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儿童文学-图画故事书和儿童诗:http://www.yipindushu.com/wenxue/9233.html
推荐文章
09-05
1 感恩母亲的书信作文09-12
2 经典句子,探索心灵的深邃奥秘09-12
3 经典句子,塑造优秀人格的基石09-12
4 经典句子,凝练人生真谛的华章12-04
5 关于兰花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