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康马杰在论述美国精神时指出:“一代又一代的开拓者,一次又一次的移民浪潮,在不断改变美国的面貌。”175美国儿童文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在一代又一代的儿童文学作家中,都有新移民的加入,他们把不同民族的文化带进美国儿童文学,使美国的儿童文学不断出现许多异国异族的题材、人物、风情、传说。尽管如此,在美国儿童文学中占主流地位的依然一直是盎格鲁——撒克逊白人种族文化,处于非主流地位的少数民族或种族的文化很少发展。到了60年代,随着种族问题的提出,在美国开始对儿童读物中的种族关系日益敏感。1965年,南希·拉瑞克在《星期六评论》上发表《儿童读物中白人一统天下》的文章,引起各方的呼应,迎来了少数民族文化在儿童文学中获得当代发展的时期,一直到70年代、80年代,描写少数民族的作家与插图画家对美国儿童文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从而形成美国儿童文学的多元文化格局。美国伟大诗人惠特曼早在1855年即在《草叶集·序》中指出:“这就是人民,他们不仅是一个民族,而且是体现了许多民族的一个完整的世界。”176我们完全可以这样来形容美国儿童文学:这就是美国儿童文学,它不仅是一个民族的儿童文学,而且是体现了许多民族文化的完整的儿童文学世界。
美国儿童文学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具有很多意义:可以使孩子们一方面认识到不是所有的人都共享同一种信仰和观念,另一方面去学习怎样与不同种族的人和谐共处;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其他种族的文化、人的真情和真实的社会活动;可以拓宽他们在历史、地理、自然史方面的知识视野;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美国社会的不断变迁。对于少数民族或其他种族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可以认识到本民族值得自豪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对美国和世界都做出了贡献。这种自豪本身又反过来帮助孩子们对自身的理解和培养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当他们阅读本民族名人怎样克服困难、取得非凡成就的事迹时,会给他们以非凡的激励。对于社会主流种族的孩子们来说,也可以学会尊重少数民族和其他种族对美国和世界的文化贡献。
在美国儿童文学史上,有过三位杰出的犹太作家提供过他们的优秀作品:20世纪初的肖洛姆·阿莱汉姆创作出《莫吐儿》,40年代的赫尔曼·沃克创作出《纽约少年》,60年代的艾萨克·巴·辛格的《山羊兹拉特》。前面两位我们已经在中卷做过论述,而最后一位辛格则是使犹太文化在美国当代儿童文学中大放光芒的伟大作家。中篇小说《莫吐儿》所描述的家具、服饰、食品、节日,都散发着带有浓厚宗教气息的犹太文化,但这部作品重点在叙述一个犹太孩子的生活遭遇。长篇小说《纽约少年》同样也把重点放在孩子形象的塑造上,犹太文化环境只是小主人公生活世界的一个侧面。《山羊兹拉特》则与它们不同,它是短篇故事集,犹太文化是这个集子的主旨。
1978年,艾萨克·巴·辛格因其著作“保留了东欧犹太即将消失的传统”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儿童文学作品同样地体现了这种精神。辛格出生于波兰犹太教长老的家庭,祖父和父亲都当过犹太教拉比,从小接受正统的犹太教育,学习希伯来文和意第绪文,他后来也只用这两种文字写作,家庭环境和小时候所受的教育,使辛格熟悉犹太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12岁时,曾受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罪与罚》的影响,15岁开始用希伯来文写诗和短篇故事,后又用意第绪文为波兰的犹太报刊写稿。1935年,他追随其长兄移居美国纽约市,在美国犹太人创办的《前进》报社担任编辑,并从事文学创作。1943年成为美国公民。辛格的创作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剧本,还为少年儿童写了11集故事,因而荣获1969年度美国儿童文学全国图书奖。 辛格在他的儿童文学作品集《山羊兹拉特》(1966)的序中说道:“谨将此书献给那些由于愚蠢的战争和残酷的迫害而没有机会长大成人的许许多多的孩子们。战争和迫害破坏了许多城市,毁灭了许多无辜的家庭。我希望,当这些故事的读者们长大成人的时候,他们不仅爱自己的孩子,也爱其他地方的所有好孩子。”对死去的犹太孩子的纪念,对美国少年儿童认同犹太文化的厚望,对普天下孩子的爱心,促使辛格热心写作儿童故事。他选择了犹太民族世世代代留传下来的民间传说作为故事的蓝本,这些传说忠实地保存着提倡勤劳互助、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富有智慧和幽默感的犹太文化的特质。 “邪恶势力可以遮住天上的星光,却扑灭不了光明节的烛光。”辛格的这句格言将犹太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介绍给孩子们,将一个小男孩制服妖魔的故事介绍给孩子们。在《魔鬼的把戏》中,他出色地描绘出邪恶势力的化身——具有犹太传统特色的妖魔形象:“妖婆骑着铁环,一只手拿着扫帚,另一只手套着绳索。一只白山羊在她面前跑着,山羊长着黑胡子和弯弯的犄角。她身后跟着魔鬼。魔鬼的脸活像一张蜘蛛网,眼睛不像是眼睛,倒像是两个黑窟窿,头发披到肩上,两腿细长,像踩着高跷。”这一对妖魔害怕9岁的戴维高高举起的烛光,仓皇逃跑,被戴维抓住尾巴,一刀砍断,只得投降。在《拉比智斗女妖》中,出现的女妖形象又添加了时代的线条:“女妖有个儿子叫波尔万,是出名的大强盗,专干拦路抢劫的勾当。他把抢来的金银财宝藏在一个山洞里。他靠抢劫大发横财,虽然这些坏事都是波尔万亲手干的,但是幕后策划者却是女妖库奈尔德。库奈尔德施展魔力,使人看不见窝藏赃物的山洞的门,警察也没法发现她的秘密。”这根时代的线条引出了辛格的又一句格言:“自古以来从未间断过的善与恶、美与丑的斗争又开始了。” 为了体现这种永恒的斗争,在辛格笔下,有恶魔形象,也有善妖形象,充分表达了犹太民间文学善恶分明、惩恶扬善的传统正义性。他为孩子们娓娓道来一个《兰杜赫》的故事,兰杜赫是犹太传说中的家庭守护神:“兰杜赫尽力帮忙做好事,像家里的成员一样。平常人们看不见兰杜赫,但是偶尔也能看见。兰杜赫通常住在什么地方呢?有时住在地窖里,有时住在柴草间,有时和蟋蟀一起住在火炉背后。兰杜赫喜欢蟋蟀。他们给蟋蟀弄吃的,也懂蟋蟀的语言。”这个兰杜赫的形象很像中国民间故事中的田螺姑娘,专门帮助贫苦无助者,是善良的化身,家庭的神化。在辛格的另一篇《三愿的故事》中,他所塑造的夜间守护神的形象则是勤学的化身,知识的神化:“突然,三个孩子面前出现了一个白胡子老头儿,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提着灯笼,里面还点着蜡烛。老头儿的袍子外面扎着一条白腰带,尽管风在呼呼地吹,可是却看不见烛光打忽闪。”在夜间守护神的指点下,三个孩子开始勤奋读书,最后学有所成。夜间守护神把灯笼、拐杖和腰带分别送给三个孩子:“取出那盏永不熄灭的灯,;一切疑团便顿时消释”,“只要抓起那根拐杖,他的对手便无计可施”,而那根腰带则“和人民永远连接在一起”。可见,这三项宝物分别是知识、力量和感情的象征。 除了恶魔和善妖的形象外,辛格刻画得最多的是傻瓜形象。在许多民族的民间文学中,都流传着傻瓜的故事,中间凝结着人民世代积累的教训和反省,从反面闪耀出智慧和哲理的光辉,表现出民族的幽默感、自信力以及传统价值观。民间文学中的傻瓜形象也总是最容易受到孩子的欢迎,如俄国童话人物傻子伊凡,格林童话人物笨伯汉斯,中国童话人物猪八戒等。辛格所刻画的傻瓜形象表现了犹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幽默性格,并且成为美国多元文化的分子。在他笔下出现了两类傻瓜人物,一类是改正型的:有梦想天堂的阿策尔,只会讲“今天不行”的乌策尔,由于懒惰使他们变成傻瓜,勤奋又使他们变成有用的人,他们那可笑的傻瓜经历肯定了“一个人只有劳动才能有所收获”的价值观;第二类是真正的傻瓜人物,他们愚蠢却自以为聪明,整天干着傻事,当然一事无成。这些傻瓜都生活在一个名叫赫尔姆的村子里,村里个个都是梦想发财的傻瓜,一个愚蠢的长老和五个愚蠢的贤能掌管着村子。他们所做的蠢事之一是把白雪当作珠宝准备采集收藏起来。他们所做的蠢事之二是对鲤鱼做出扔进水里的死刑判决。在赫尔姆的傻瓜中,愚蠢的新郎勒迈尔的形象与格林童话人物笨伯汉斯相类似,由于思维的机械性而把所有的事情都搞坏。另一位头号大傻瓜施勒米尔是犹太民间传说中家喻户晓的人物,辛格把他描绘成一个头脑简单、纯朴、可爱、爱做白日梦的典型傻瓜形象。他所唱的那支著名的《赫尔姆之歌》让我们领略到辛格洞察一切的幽默: 离开了赫尔姆的人, 又回到赫尔姆。 待在赫尔姆的人, 当然还在赫尔姆。 条条道路通赫尔姆。 世界本是个大赫尔姆。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1:http://www.yipindushu.com/wenxue/9161.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照亮心灵的情感灯塔09-03
2 表示类的文言文实词09-06
3 社会女5字网名09-12
4 经典古风诗句大全合集精选2109-06
5 描写人失败的名著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