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达·芬奇寓言的独特贡献
作为一位杰出的寓言作家,达·芬奇寓言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又尤以下面几个方面最为突出。
其一,达·芬奇寓言的总体艺术格局明显不同于传统的欧洲寓言。
在欧洲,寓言创作源远流长。但就总体的艺术格局而言,欧洲寓言大抵上可归于公元前六世纪前后欧洲寓言的鼻祖伊索所创造的“伊索式”寓言一路。所谓伊索式寓言,即是说无论作品用散文写成,还是用韵文写成,也无论作品中的故事怎样千变万化,作品中的寓意怎样的不同,每篇作品或在讲述故事之前或在讲述故事之后,无一例外地要出现一段明确的教训话语,也即通常所说的“点题”。“点题”是伊索式寓言区别于中国式寓言和印度式寓言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在欧洲寓言发展史上,像十七世纪法国的拉封丹、十八世纪德国的莱辛、十八、十九世纪之交俄国的克雷洛夫等几乎所有的寓言走的都是伊索式寓言一路。伊索式寓言是欧洲传统寓言的主脉。 唯有达·芬奇寓言是一个明显的例外。 我们不妨来看看达·芬奇的寓言故事与欧洲传统寓言之间的这一区别。 这是伊索寓言《北风和太阳》:“北风和太阳争论谁的威力大。他们议定,谁能剥去行人的衣裳,就算谁胜利。北风开始猛烈地刮,行人把衣裳裹紧,北风就刮得更猛。后来,行人冷得厉害,又加上了更多的衣裳。北风终于刮累了,就让位给太阳。太阳先温和地晒,行人脱掉了添加的衣裳;太阳越晒越猛,行人热得难受,就把衣裳脱光,跳到附近的河里洗澡去了。”这故事是说,说服往往比压服更有效。这篇寓言点题放在故事结束之后。 这是拉封丹寓言《狼群和羊群》:“在进行了一千多年的战争之后,狼和羊终于缔结了和平。对双方来说这显然是件好事,因为狼虽然吃了许多迷途的羔羊,但牧羊人用狼的皮也做过了不少衣裳。不论对吃草的羊或对肉食的狼来说,双方都没有自由,他们只能怀着惊慌来享受他们的食粮。于是他们缔结了和平,双方交换了抵押品!羊交出牧狗,狼交出小狼。交换由中间人安排,仪式一如往常。过了一些时候,小狼先生们都已成了大狼,而且杀戮成性。他们趁牧羊人不在羊圈的时候,扼杀了一大半最肥美的羔羊。他们叼着羊羔,逃到树林里去,而且还秘密通知了他们的一伙。牧狗相信了狼,安稳地躺着,在睡梦里都被掐死了。原来他们刚有所察觉,袭击已经来到,大家都被咬得粉碎,没有一个能够脱逃。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应该和恶人不断斗争。和平本身值得大力肯定,这我承认,但是它能顶什么用,假如碰到不守信用的敌人?”这篇寓言点题也放在故事结束之后。 这是克雷洛夫寓言《天鹅、梭子鱼和虾》:“合伙的人不一致,事业就要搞得糟糕;虽然自始至终担心着急,还是一点儿进展也没有。一天,梭子鱼、虾和天鹅,出去把一辆小车从大路上拖下来。三个家伙一齐负起沉重的担子。它们用足狠劲,身上青筋根根暴露;无论它们怎样地拖呀,拉呀,推呀,小车还是在老地方,一码也没有移动。倒不是小车重得动不了,而是另有缘故:天鹅使劲儿往上向天空直提,虾一步步向后倒拖,梭子鱼又朝着池塘拉去。究竟哪个对,哪个错,我不知道,我也不想寻根究底,我只知道小车还是停在老地方。”点题放在故事讲述之前。 达·芬奇则不这样。这是达·芬奇的寓言《马克利》: 很久很久以前,在遥远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出现过一种奇特的动物,名叫马克利。 马克利的外形像马,身体比马高大。它有一个长得过分的脖颈和两只竖起的耳朵。马克利以草为食,不同的是它在啃啮青草时,边吃边向后退。它的上唇向前突出。要是它也像别的动物那样边吃边往前走,它的上唇就会盖住青草。 马克利睡觉时是站着的。它长长的四条腿直挺挺的,不能弯曲。不过,它要是撒腿跑起来,风也追不上它。没有一个猎人捉到过马克利。有人曾经骑上快马撵它;有人曾经在草原牧场马克利经常出没的场所打埋伏,结果一无所获。这家伙真是又野又机灵。 有一次,猎人们在月光底下看见马克利,它倚在大树上睡觉。猎人不敢惊动它,悄悄离开了。他们想用计谋逮住它。 第二天清晨,猎人们又来到大树脚下。他们用大锯在树上锯出几道锯槽,让大树勉强还能站在那里。傍晚,猎人在附近躲了起来。 马利克趁着夜色又来到它熟悉的大树下,像往常那样靠在树身上想睡觉。大树经不住它的重量,带着它的身体轰隆一声倒在地上。猎人们一拥而上,终于捕获了这头神往已久的动物。 作品讲述了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整个故事围绕着动物马克利的“奇特”做文章。奇特的形状,奇特的出没,奇特的啃啮,奇特的睡觉。全篇没有一处点题。但作品的寓意又蕴藏其中。比如“经验”之于人的重要性。在这个寓言故事中,传统寓言的那种道德教训虽然也有,但已不纯粹;而传统寓言具有的讽刺,这里则几近于无。作品的寓意通过主人公的结局予以显示,而不是通过传统寓言的点题加以揭示。这就是达·芬奇式寓言。 很显然,这样的寓言与欧洲伊索式的传统寓言已分属不同的类型。达·芬奇既不沿用伊索式寓言的外在形式,也不续编、扩展、改写伊索式寓言的内容。可以说,在达·芬奇寓言中我们看不到任何来自伊索式寓言的影响。然而,达·芬奇的寓言又那么强烈地吸引着读者,打动着读者,并给读者以寓意。这不能不说是达·芬奇寓言的一个突出的贡献。 其二,别开生面的抒情寓言。 在欧洲的传统寓言中,寓言故事的情节大多都十分紧凑、简略。像伊索寓言,往往只用几句话交代情节,寓体尚未展开,即迅速进入点题阶段,进入寓意。传统寓言虽然也注意寓体本身的价值,但由于传统寓言强调或突出的是明确的道德教训(明确的寓意)。寓体通常只是充当一种简单的道具,甚至仅仅只是一个“引子”,这客观上造成寓体本身所具有的其他方面的可能性往往被忽略。比如抒情性的被忽略。而达·芬奇寓言则充分考虑到了寓体抒情方面的可能性。 达·芬奇寓言中不少即明显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且看《天鹅》: 天鹅飞落到湖边。湖水清澈如镜。它伸出柔韧的长脖子,长久地端详着自己映现在水波上的容颜。 天鹅明白了,为什么它容易感到疲倦,为什么它总是感到像寒冬袭来时那样通体冰凉。它老了。它的大限到了,它和生命告别的时刻终于来临了。 它的羽毛依然还是那么洁白、整齐,一如那遥远年代里的羽毛一般俊丽。 这些年,它在生活中经受了那么多的不幸,那么多的考验。它饱尝了隆冬的严寒,也领略了酷暑的炎热。不管怎么说,它始终挺过来了,没有玷污自己的羽毛。 此刻,天鹅准备平静而高傲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它弯着颀长、优雅的脖颈,姿态潇洒地向湖边老柳树下游去。它喜欢这里的碧波垂柳,每年夏天,它总要在这里流连很多日子。 夜幕收尽了晚霞,余晖把湖水染得绛红。这是一天里最为宁静的时刻,静得只剩下一片迷离的夜色。 突然,湖边传来了天鹅的歌声。它唱得热切而惆怅。它从来没有这样唱过。在它的歌声里流溢着对天空、湖水、土地、森林的无尽的眷恋之情。 天鹅的歌唱在夜雾中传得很远、很远。它的歌声打动了大地上的一切生灵。鱼啊,鸟啊,都听懂了它歌词的含意。它们说: “听啊,天鹅在唱歌,这是它生命化作的最后的歌声。” 天鹅忧郁、温柔的歌唱在湖边轻轻回荡。最后,和夕阳的残辉一起消失了。 这里当然有叙述,但这里的叙述已不是传统寓言仅仅交代故事的叙述;这里的叙述,是浸淫在浓郁抒情氛围的叙述。作者写了清澈如镜的湖水,写了湖边的老柳树,写了夕阳的残辉,写了迷离的夜色;更写了天鹅如何“平静而高傲”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天鹅把自己最后的歌声留给了这个世界——“它唱得热切而惆怅。它从来没有这样唱过。在它的歌声里流溢着对天空、湖水、土地、森林的无尽的眷恋之情。”这是一曲生命之歌。作品的寓意在浓郁的抒情氛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显然不是伊索式的传统叙事寓言,而是达·芬奇独创的抒情寓言。 达·芬奇的这类作品还有不少。像《小溪》《长生鸟》,以及前面提到的《石头和道路》《金翅雀》《老鹰的遗嘱》等作品都属此类。 其三,创造了一批植物主人公以及非生命物主人公形象。 欧洲的传统寓言中,虽然也出现过植物主人公以及非生命物主人公形象,但比例极少。欧洲传统寓言中大量出现的主人公形象是动物。达·芬奇寓言则不同。达·芬奇寓言中相当比例的作品主人公形象是植物和非生命物。如《常春藤》《月桂树、香桃木和梨树》《栗树和无花果树》《葡萄藤和老树》《百合花》《核桃和钟楼》《杨树》《雪松》《旋花和蜥蜴》《核桃树》《桃树》《核桃树和榆树》《葡萄藤和农夫》《稠李和鸫鸟》《蜘蛛和葡萄》《幼苗和木棍》《柳树和南瓜》《纸和墨水》《火石和火镰》《舌头和牙齿》《刮脸刀》《火焰》《水》《火焰和锅》《石头和道路》《小溪》等等莫不如是。达·芬奇寓言总共不过一百余篇,而这类以植物和非生命物作为主人公形象的寓言就占了二三十篇。足见达·芬奇对植物和非生命物主人公形象的重视。而且达·芬奇这类以植物和非生命物作为主人公形象的寓言丝毫不逊色于达·芬奇以动物为主人公形象的寓言。 达·芬奇这样写《常春藤》中的植物主人公: 篱笆高高的,在它的后面,常春藤死命地缠绕着山楂树的树干。有一天,它终于攀附到树梢,朝周围瞟了一眼,看见了路对面的另一道篱笆。 “我多想爬过去啊!”常春藤扬声说道,“我不能一辈子老蹲在一个地方。不管怎么说,对面的篱笆真是好看,也比这边的高多了!” 爱妒忌的常春藤从此失去了宁静。它逐渐挣长身子,朝着朝思暮想的目标逼近。这一天终于盼来了!它又努了一把力,它的藤蔓总算钩住了对面的篱笆桩子,挨上去,缠紧了。常春藤对自己的成功得意非凡。 天色擦黑时,来了个赶夜路的人。横在路上的藤条一下勒住了他。过路人把常春藤的绿色花条扯了下来,随手扔进了路边的泥沟。 一心想往高处爬的常春藤,在“死命地缠绕”着山楂树的树干爬上树梢后,又迫不及待地朝对面“高多了”的篱笆桩子爬去。它终于“挣长身子”挨了上去。可是正当常春藤为自己的成功“得意非凡”的时候,赶夜路的行人随手把它扔进了路边的泥沟。一个贪婪小人的嘴脸及其下场暴露无遗。 达·芬奇寓言对植物和非生命物形象的成功把握,为寓言创作天地的拓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达·芬奇和他的寓言创作3:http://www.yipindushu.com/wenxue/9093.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古风诗句大全合集精选19909-12
2 经典句子,展现美好情感的言辞09-12
3 儿童文学重要作家-马塞尔·埃梅09-12
4 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209-12
5 经典句子,触动心弦的深情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