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克托·马洛(HectorMalot,1830—1907)是“苦难童年小说”的领衔作家。如果说凡尔纳是在幻想的领域把19世纪法国儿童小说创作推入了一个艺术高峰的话,那么马洛则在现实的领域里达到了当时法国儿童小说创作的又一个高峰。
马洛出生于塞纳滨海省一个公证人的家庭。他青年时代曾在巴黎一家公证事务所边工作边攻读法律。因酷爱文学,他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创作,为数家报纸撰写文章,开始显露文学才能。不过,马洛早年从事的主要是文学和音乐评论,将近30岁时才开始创作小说,1859年发表了第一部小说。1864年,他的成名作《爱情的牺牲品》在《制宪党人》报上连载后,顿时蜚声文坛。该报也因而声誉大震,被争相订阅。当时著名的评论家伊波里特·泰纳(1823—1893)将马洛列入最富有才华的作家之列。
马洛一生辛勤笔耕40多个春秋,一共创作了60多部作品,其中大部分是给成年读者写的,也有一部分是专门为少年儿童读者创作的,而且,马洛真正的传世之作就是他的儿童文学作品,其中包括《罗曼·卡尔布里历险记》(1869)、《苦儿流浪记》(1878,原名《无家可归》)、《孤女投亲记》(1893,原名《在家里》,一译《孤女寻亲记》)等。《苦儿流浪记》是马洛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是为他赢得世界性声誉的一部“苦难童年小说”的代表作。
1869年,《罗曼·卡尔布里历险记》在教育杂志上发表。这是马洛第一部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儿童小说。作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遭遗弃的孩子罗曼·卡尔布里从虐待他的舅舅家逃出,和一些卖艺人一起生活,后被一位老人收留。故事的结局是,小主人公后来与他的童年伙伴迪叶莱特成亲,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从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后来出现在《苦儿流浪记》中的一些故事的影子。 《苦儿流浪记》的创作据说也与大出版家埃泽尔有关。就在《罗曼·卡尔布里历险记》出版的同一年,埃泽尔要求马洛写一本以一位孩子周游法国为内容的小说,题目为《周游法国的孩子》。埃泽尔要求把法国的地理风光和各行各业的人们都糅合进这部小说。据说,由于次年爆发了普法战争,马洛写成的手稿因巴黎失陷于普鲁士人之手而无从找寻。后来重写的《苦儿流浪记》,仍然保留了最初的写作动机所带来的痕迹:介绍法国的地理风光、民风实情。因此,作品故事的舞台从巴黎逐渐扩展至法国各地乃至英国、瑞士。实际上,这部小说正是借助了小主人公的流浪足迹和所见所闻,展示了当时法国社会生活的广阔图景。 《苦儿流浪记》采用主人公雷米第一人称的视角展开叙述。在雷米只有五六个月大小的时候,他被父母遗弃于巴黎的街头。但是对于他来说,真正不幸的命运是从8岁那年开始的。在此之前,他甚至并不知道自己是个弃儿,因为养母对他视如己出:“我在8岁以前,一直以为我跟别的孩子一样,有一个母亲,因为当我哭的时候,就有一个女人把我温柔地抱在她的怀里。她对我说话的态度,她朝着我看的神情,她对我的抚爱,她责备我时那种温柔的声调,都使我相信她就是我的母亲。” 可是雷米8岁那年,在外当石匠的养父受伤致残,失去工作回到家里。这一不幸导致的一个连锁反应,就是雷米被养父租给了演马戏的流浪艺人维泰利斯,从此他随着卖艺老人带着几只小动物流浪四方。维泰利斯是一位温和、善良、高尚的老人,他不仅善待雷米,而且教他读书认字、识谱弹琴、唱歌跳舞。在图卢兹城的一次卖艺中,他们遭到了值勤警察的干涉,老艺人因不服而反抗,结果被扭送入监狱,被判处两个月的徒刑,并罚款100法郎。老艺人出狱后,师徒俩继续踏上了卖艺流浪的艰难之路。后来,维泰利斯不幸冻死在一个花农的家门口,雷米被花匠阿根收养。不料一次天灾,阿根因无法偿还债务而进了监狱,雷米又独自踏上了流浪的路程。在历经千难万险,尝遍世间苦难之后,最终雷米意外地与生母团圆了。 流浪汉小说的创作在欧洲文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艺术“格式”。如早期的流浪汉小说一般都采用自传体的形式,以主人公的流浪为线索,人物性格的描写比较突出,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和广阔的社会环境的描写交织在一起。西班牙最早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部流浪汉小说《小癞子》(1553),就是由主人公小癞子自述其经历,并以他的流浪史和人生视野来描写当时西班牙的社会风貌和各个阶层的人物。后来,一些流浪儿的形象也开始出现在作家的笔下。在19世纪的法国作家中,大文豪雨果在《悲惨世界》第三部中塑造的流浪儿伽弗洛什的形象是令人难忘的。而马洛的《苦儿流浪记》的问世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苦难童年小说的领衔之作,而且也为从流浪汉小说脱胎而来的流浪儿小说提供了一部经典之作。 《苦儿流浪记》原著篇幅庞大,译成中文约有50万字。这部容量巨大、场景丰富、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的作品,为人们提供了多种视角的解读可能。因此,它看似一部单纯描写苦难童年的小说,实际上人们对其主题的解读和认识是并不一致的。例如有人认为作者描写童年的不幸和苦难,旨在批判社会黑暗;有人认为小主人公一路流浪,看到的是一幅社会风情画。而日本儿童文学评论家冢原亮一则认为,《苦儿流浪记》的主题是“旅行育人”: 我认为马洛小说中的“旅行”是教育观或者目的的必然结果。在欧洲,自古“周游”作为青少年教育的方法一直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中世纪时期,工匠们为了研磨技艺,遍访名师,这是职业教育的方法。正像法国作家拉伯雷的长篇小说《巨人传》中所描述的那样,学生们从这所大学转到另一所大学。文艺复兴以后,仰慕古代文化,巡访希腊和意大利是贵族子弟的风习……“旅行育人”的方法成为马洛的思想基础,其结果使作品的创作手法变化多端。379 冢原亮一的观点显然也是符合作品实际的。当8岁的雷米突然被推入与他过去的经历完全不同的流浪生活中时,他还是一个纯粹的孩子。陷入流浪苦境的雷米与“流浪艺人”这一职业角色很快就在生活的磨炼中融为一体。在经历了最初的流浪生涯后,雷米不仅品尝和领悟到了人生的艰辛,而且也开始形成了坚强的体魄和人生品格。我们从他自己的叙述中可以感受到小主人公的“成长”:“……就这样我学到了东西,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走向漫长的路程。和维泰利斯师傅的本领相比丝毫都不逊色,对我十分有益。在巴伯兰太太(即养母——引者注)那里时的我,是个纤弱瘦小的孩子。这是从别人谈论我时得知的。巴伯兰太太说我是‘城里的孩子’;维泰利斯师傅说我‘胳膊、腿太细’。如今整天在师傅身边过着严酷的野地生活的我,手脚强劲有力,胸脯宽大,肌肉结实,不论酷暑严寒,还是晴日阴雨,一切艰难困苦、疲劳都能顽强地顶住”“而且对我来说,这种经历应该是最大的幸福。在我步入青年时期,它时常地袭上我的心头。因为它使我顽强地克服了一切痛苦和令人一筹莫展的困难”。 “成长”无疑是《苦儿流浪记》的一个重要表达内容,但它还远远不是事情的全部。“流浪儿”这一题材构成的小说视角是十分独特的:一方面,它通过流浪儿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表现不幸儿童的存在状态及其悲苦人生;另一方面,它借助流浪线索的延伸展开来描绘种种社会人生和世态风情画面,因此,其艺术视角是相对开放的。同时,与早期的一些流浪汉小说中主人公的性格没有发展、情节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的缺陷相比,优秀的流浪汉(流浪儿)小说总是通过流浪的背景和线索,来描述主人公性格的发展和精神的成长,从而在对流浪的叙事中实现人物形象的艺术塑造。 雷米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儿童文学人物画廊中著名的流浪儿形象,与作者对人物精神成长的成功描述是分不开的。换句话说,雷米流浪路途中的每一个里程,几乎同时也就是他精神成长的一个里程。于是,尽管作品的情节曲折、场景转换频繁,但是在人物精神成长需要的召唤和安排之下,这一切遂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而不再是简单的叙事延展或情节叠加。这是这部小说在艺术上高于一般流浪儿小说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于雷米成长过程中的生活和思想发展,日本儿童文学理论家鸟越信在他的《世界名著中的小主人公》一书中有过细致的分析。鸟越信认为,雷米的整个“旅行”可以分为6个部分。在跟随维泰利斯师傅从事流浪艺人职业开始到师傅被捕入狱为止的第一阶段中,雷米形成了基本的教养和人生态度,即掌握了生存技艺,领悟到人生的艰辛。第二阶段是在“天鹅号”游船上的生活,雷米第一次结识了自己真正的朋友,形成了丰富热情的感情世界。第三阶段是在花农阿根家里一段自耕农环境下的生活,雷米扩大了对人生的认识。第四阶段是雷米数次“旅行”中内容最充实、最丰富的一个阶段,特别是其中在煤矿的一段生活,给了雷米少有的震撼和珍贵的教训。其中一个著名的情节是,雷米顶替受伤者下到了矿井,由于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涨水事故,和其他7名矿工一起被埋在了井巷中,在绝望和恐惧中度过了两个星期。 鸟越信先生分析说,与以往的近代前期的流浪艺人和自耕农相比,近代工人集团被描述得尤其生气勃勃,特别是对被埋在井下的7名工人在恐惧和焦躁中依然表现出的支撑其生命力的乐观态度和刚毅精神,以及营救时井上的同伴们打破难局的合理方法及共同的责任感等方面的描写都相当精细、生动。至于第五、第六次旅行,鸟越信认为“似乎有画蛇添足之感。当然,本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亲生母亲的团圆是在后两次旅行中实现的,但雷米的成长过程显然在前四次旅行中已经完成”。380 借助雷米的成长视角,作者还塑造了其他一些相关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或是他不幸命运的推波助澜者,或是他流浪生活中的亲密伙伴,或是他精神成长方面的启迪者。例如流浪艺人维泰利斯的悲惨命运和他热情、善良、正直、刚毅的品性,不仅令人同情,而且让人钦敬。而当雷米与矿工们被困井下时,那个平时专爱采集矿石标本并因此常被矿工们嘲弄和奚落的老矿工却表现出了超人的智慧、经验、勇气。合上书本,这些人物形象都会久久地浮现在读者的脑海里。 《苦儿流浪记》在艺术上还有一些值得称道的地方。例如,作品对流浪儿故事的描述是十分生活化的,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洞察、把握和再现能力,同时整部作品又不失其传奇性和趣味性,作品中那些关于训练有素的狗、猴表演的描述,尤其会令小读者产生特别的阅读兴趣和好感。此外,流畅自然、朴实无华的文笔,也是这部作品广受欢迎的一个原因。 《苦儿流浪记》作为一部结构相当庞大的儿童小说,当然也未能完全避免情节繁杂堆砌的毛病。这主要表现在作品后面的小半部分。此外,作者为雷米安排了一个圆满的结局,未能摆脱一般流浪汉(流浪儿)小说的故事套路,这虽然可能会给读者带来一缕安慰,但作品在思想上的深刻性和艺术上的震撼性方面,无疑也会受到一定的减损。 《苦儿流浪记》的姐妹篇《孤女投亲记》描述的同样是一个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不同的是,前者的主角是男孩雷米,后者的主角是女孩子佩琳娜;前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后者采用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相对说来,前者的情节更开放而舒展,后者的故事较精巧而紧凑。《孤女投亲记》中的佩琳娜是一位十一二岁的少女,出生于世家的父亲因为娶了一位出身微贱的印度姑娘而遭到祖父的反对并断绝了父子关系。在动荡的生活中,佩琳娜的父亲不幸病逝,母亲只好带着她从意大利去巴黎投亲。但一路颠簸,贫病交加,母女俩刚到巴黎,母亲便撒手而去,剩下孤女佩琳娜,开始了艰难的“投亲”历程:“世上还有跟她一样可怜、一样悲惨的人吗?她,孤苦伶仃,既没有面包,又没有房子,无人依傍,备受凌辱,疲惫不堪,心痛欲碎,忧郁至极。”但是,无论命运多么凶险,她始终以弱小的生命和躯体进行着坚韧的抗争。作品由此塑造了一个让读者同情和怜爱,更让读者喜爱和钦佩的具有独特光彩的少女形象。 与《苦儿流浪记》一样,《孤女投亲记》也通过小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和顽强抗争,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只是在《孤女投亲记》中,这些画面被描绘得更具体、更斑斓,也更凝重。例如作品中对劳资关系的描述,对资产者争权夺利、尔虞我诈内幕的无情揭露等,都使它拥有了比《苦儿流浪记》更沉重的社会生活含量。不过,佩琳娜毕竟拥有一个阔绰的祖父,而且作品结尾时祖孙团聚,欢乐无比。因此,由弃儿雷米担任主人公的更为轻松有趣的《苦儿流浪记》成为马洛及“苦难童年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并不是偶然的。 《苦儿流浪记》和《孤女投亲记》都曾获得法国艺术院颁发的艺术院大奖。有趣的是,当年马洛因为他那些成人小说而受到评论界的赞誉,甚至被称为“巴尔扎克的学生和继承者”,但是1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常常提起埃克托·马洛,首先是因为他给我们留下了一部《苦儿流浪记》。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19世纪的儿童小说-埃克托·马洛:http://www.yipindushu.com/wenxue/8903.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北欧儿童文学的特色与成就409-12
2 经典句子,勾勒生活画卷的彩笔09-12
3 经典句子:岁月沉淀的优美言辞09-05
4 感谢师恩的诗歌09-12
5 世界经典名著名句名段合集精选大全50